沉与浮科学教案大班教案优秀5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教育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以便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教案的适切性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科要求,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沉与浮科学教案大班教案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沉与浮科学教案大班教案优秀5篇

沉与浮科学教案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之间存在的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

2、通过活动、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经验共享,了解动物间朋友和敌人关系的两两对应关系。

3、形成初步的生态保护意识。萌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提前一周请幼儿在家中,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动物的朋友和天敌的图片,资料等。

2、实物投影仪。

3、幼儿会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鼓励幼儿先创编小动物:小猫、小鸭、小兔等等,再创编大动物:老虎、狮子、大象等等。

二、由猫和老鼠,引导幼儿讨论动物间的敌对关系。

1、你知道小老鼠最害怕谁?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还是敌人?

2、羊和狼是好朋友还是敌人?为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哪些动物是敌人?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并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放在食物投影仪下供大家欣赏(蛇和青蛙、啄木鸟和蛀虫、壁虎和蚊子、狮子和斑马等等)。

三、由向导鱼和鲨鱼,引导幼儿讨论动物间的朋友关系。

1、动物们之间有的是敌人,有的就是好朋友。比如鲨鱼和向导鱼就是一对好朋友,因为鲨鱼眼睛不好,向导鱼就唯一为鲨鱼指路,还能吃到鲨鱼剩下的食物。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哪些动物是朋友?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下供大家欣赏,(犀牛和犀牛鸟、寄居蟹和海龟等等)

四、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生态保护意识。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的动物是朋友,它们有互相需要帮助的地方;也有许多的动物是敌人,它们有的吃别的动物,有的被别的动物吃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大自然处在平衡的状态中,如果一种动物太多,或者一种动物消灭,都会给大自然带来影响。所以,我们要保护各种各样的动物,使自然界平衡,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沉与浮科学教案大班教案篇2

1、 听音乐《水珠宝宝》拍手进教室。

2、 引导幼儿玩水。

大二班的小朋友们,杜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玩水了,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好玩的玩具,你们来玩,玩的时候注意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我现了什么问题,还要注意别弄湿衣服和地,好了,去玩你喜欢的玩具吧!

(通过提问引出特点)

3、 大二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玩了这么长时间的水,你们发现水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呢?

(无色、无味、透是的,会流动)

说了这么多,让我产一起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4、 好了,小朋友们这么喜欢玩水,平时也会用去好多的水,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水吗?

(出示投影)

5、 小朋友们看,在这幅图里,大海中有很多很多的水,有一部分流到土地里,开有成了地下水,还有一部分被蒸发到了天空中,又随着水回到了大海里,就这样不断的循环,我们才有这么多的水。

6、 你们知道了有关水的这么多知识,那你们知道水会变身吗?

现在就请你们和我一起来为它变身。

7、(出示实验器材)

请找到自己的那一组,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东西,有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石棉网等,在实验前,先请小朋友看一看大烧杯里有什么(冰),那么你们在什么地方风过冰呢?(冬天)为什么冬天容易见到冰?(水遇冷变成冰)原来水宝宝遇冷就会变成冰,那么请你们把冰拿出来放在手里捂一捂,看看会怎么样?(融化了)冰为什会化呢?(冰遇热会化掉)好,现在请小朋友用洒精灯把烧杯里的水,加热,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出现,注意在操作的过程中别烧到手,并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8、 小实验员到老师这来,谁能够告诉我,你在实验的过程中,看到了什奇妙的现象(有白气),还在哪会见过这种现象呢?这说明了水遇热会怎么样?当水蒸汽碰到玻璃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玻璃上有什以?为什以会有水珠?(水蒸汽遇冷又会变成水)

9、 小朋友们,水宝宝的变化多不多?可以变成冰、水、水蒸汽三种,那你们知道水宝宝有什么作用吗?请小朋友们一起看录像。

沉与浮科学教案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学习自然测量长度的方法,尝试测量周围的物品并表达测量结果。

2、了解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用测量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标遇到的简单问题。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指导要点1、提供小棒、吸管等测量工具,人手一份记录表/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桌子的一边有多长,有多宽?长比宽长多少?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教师示范测量的方法:首尾相接,做下记号,记录次数。

3、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结果。

4、交流和比较各自的测量结果。

5、组织幼儿讨论:

大家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说一说分别用什么工具,比一比工具是不是一样。引导幼儿得出结论:工具不同,结果不同;工具长,次数少;工具短,次数多。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沉与浮科学教案大班教案篇4

一、主要活动计划表(略)

二、活动进程

大话昆虫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昆虫的特征,观察昆虫的居住环境。

2、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态度。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昆虫挂图、玩具、标本、模型等。

2、有关描述昆虫的图画书。

3、环境创设“昆虫王国”。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讨论:请幼儿说说哪些昆虫是曾经见过的,叫什么名字?

2、请幼儿比较这些图片上的昆虫哪些地方是一样的?教师记录幼儿的`观察结果。如都有六只脚,大部分有翅膀,身体分成头、胸、腹部,有触角,有壳等。教师引导幼儿将其按益虫、害虫进行分类。

3、找一找 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昆虫,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小心爱护昆虫。

4、说一说 引导幼儿分享观察经验,让幼儿互相交流:你找到了什么昆虫,是否找到了我们“昆虫王国”里的昆虫?在哪里找到?这些昆虫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拜访昆虫 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的居住环境。

2、学习根据昆虫生活习性进行分类,并在饲养中实施。

活动准备: 捕虫、饲养箱、郊外指导要点:

1、请家长带幼儿到附近小花园、菜园、郊外等地方观察昆虫,了解几种昆虫的居住环境。

2、在家长的帮助下,捕捉几只容易饲养的昆虫放在饲养箱中,学习饲养昆虫。

3、以拜访昆虫的形式,让幼儿将饲养箱中的昆虫带回园,组织幼儿分享交流捕捉中的见闻及饲养昆虫的经验。

4、教育幼儿不伤害昆虫的生命,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并能很好地照顾和饲养。

5、幼儿讨论如何给昆虫布置一个家,并教育幼儿在饲养过程中,昆虫可能死亡,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处理已死亡的昆虫,培养幼儿尊重生命的态度。

沉与浮科学教案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玩中探索使陀螺转起来的方法,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探究、发现各种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的变化,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重点:在玩中探索使陀螺转起来的方法,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难点:探究、发现各种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的`变化,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纸片(上面钻上小洞),火柴棒若干。

2、三种形状的陀螺、彩笔。

活动过程:

一、做陀螺。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图形宝宝,看看都有谁?(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图形宝宝都想转起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让图形宝宝转起来的各种方法。

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你的陀螺转起来了吗?你用的是什么图形?用什么方法才能使陀螺转起来?

5、请几位用相同形状陀螺的幼儿同时转动,观察:同样是圆形的陀螺,为什么有的能转起来,有的不能转?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6、教师小结:找到圆形宝宝的中心,插一根小棍,这样才能使陀螺站稳,用手一拧,它就像陀螺一样转起来了。

二、玩陀螺。

1、幼儿再次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你能转起来了吗?现在你用了什么方法?

2、这些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陀螺转起来的时候是什么形状的?

3、幼儿玩陀螺,观察各种形状的陀螺在转动时的变化。

4、小结:原来不管是圆形、三角形还是正方形的陀螺,只要转起来了就都变成了漂亮的圆形。

5、出示三个有颜色的陀螺,请幼儿猜一猜:这三个陀螺转动后颜色会有什么变化?

三、活动延伸:

1、观察陀螺转动时颜色的变化:请幼儿给自己的陀螺涂上颜色,玩一玩,并观察陀螺转动后的颜色变化。

2、怎么样让陀螺转的久一点儿?

沉与浮科学教案大班教案优秀5篇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雨来了教案推荐6篇

大班科学雾和霾教案7篇

水和洞科学活动大班教案最新7篇

大班科学对与错教案反思6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体教案7篇

大班科学莲与藕教案推荐6篇

大班科学雨来了教案及反思6篇

大班科学莲与藕教案通用6篇

大班科学雨来了教案精选8篇

多与少科学教案优秀6篇

沉与浮科学教案大班教案优秀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8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