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书写促使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案设计应融入多元文化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开阔国际视野和包容心,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音乐活动的教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接唱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并尝试按节奏创编歌词。
2、能积极参加猜谜活动,并能接受挑战,勇于战胜困难,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重点:愿意通过问答的形式歌唱谜语歌。
难点:模仿歌曲中描写动物外型的歌曲进行创编并歌唱。
【活动准备】
数张谜语造作图片。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师生问好歌》、练声3遍
基本部分:
熟悉歌曲内容,学习用歌曲回答出谜语的答案。
师:我听说大一班的小朋友猜谜语猜得最棒了,今天我就来考考你们。
1、师边出示图边唱: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呀?
师请个别幼儿说出是什么动物,并引导幼儿唱出谜底,“知道知道这就是**呀。”
2、“下面我再加两个特征,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并且把谜底唱给我听”、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胡子长长的,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呀?”
师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唱出谜底。
再次出图片,说唱谜语。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身体胖胖的,喜欢吃竹子,”
幼儿一起唱歌回答。
4,连续猜谜语: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羽毛,打开像扇子。
幼儿一起唱出答案
不看图片听老师唱歌提问
师:下面我要换一种方式出谜语,我们不看图片了,看王老师的动作来猜。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口袋,跑得快快的'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个子高高的,脖子长长的
自己尝试按节奏创编
1、师:我准备的小动物都让你们猜出了,你们自己能编个谜语让大家猜猜吗?
(1)请个别幼儿上来创编(3——4个)
(2)师针对提醒可不可以加上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可不可以加上小动物长什么样子?可不可以加上小动物的叫声?
(3)师加以完善,幼儿一起唱歌回答。
(4)表扬完全是自己唱出提问的部分幼儿
2、现在我要让你们来编一个,我告诉你谜底,你编给我听,今年是猪年,编个小猪吧?
请个别幼儿说出小猪的特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加以总结。
“我们再编一个,谁来说说我们编个什么呢?”
请一个幼儿说说要大家编什么?
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有什么特征,创编动物谜语。
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本领,是把谜语唱出来的,现在我们去出一个谜语给后面的客人老师猜猜,也可以请客人老师出给小朋友猜”
大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内容,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能在间奏处做简单的买书动作,并用欢快的声音唱出买书时开心的情绪。
3.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知道节约用钱。
活动准备
?买书》图谱、《买书》音乐、
活动建议
一、熟悉歌曲,通过节奏卡了解附点音符。
1.出示红包,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过年的时候,我们每个小 朋友都拿到了压岁钱,你们的压岁钱会用来买什 么?
小结:压岁钱可以用来买很多的东西。
例如: 小朋友喜欢的玩具、图书。
2.观察节奏卡,了解附点音符的特点。
提问:仔细观察一下你手中的`节奏卡,你能打出这个节奏来吗?能把要用压岁钱买的东西用这个节奏来说吗?(买了一小画笔……)
二、了解歌词,引导幼儿在间奏处用动作表演。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初步了解歌词。
提问:你们知道有些小朋友拿到压岁钱后是怎么花的呀?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买书》。
提问:姥姥给了压岁钱,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在间奏处设计动作进行表演。提问:去书店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你买书时的心情吗?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并将动作表现在歌曲间奏处。
三、引导幼儿创编歌曲,知道正确使用压岁钱。
提问:如果以后你们再拿到压岁钱,想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些什么呢?
师:一起跟着老师演唱这首歌曲。
小结:小朋友,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但是,也要知道压岁钱也得来不易
不要浪费,做一个节约用钱的好孩子。
四、延伸活动,请幼儿到表演区与同伴合作进行创编。
附:歌曲
买书
1=c 4/4荃田 词
嘉评 曲
3 5 6 56︱i i6 5(56︱i2i6 5)︱3 5 6 56︱5 53 2(23︱
姥姥给 了 压岁钱,我和妈妈 逛书店。
5653 2︱1﹒ 2 3 3 ︱5652 3︱5652 36︱56533︱
买 了一摞 小画 书,
5 ii6 5︱3 32 1 ︱ii6 5 53 ︱ii6 5 ︱里面的故事 真精 彩。 哎哟 哟, 哎 哟 哎。5ii6 5︱3 0︱5 22 3 2︱ 1 0︱
里面的故事, 真 呀么 真精 彩。
大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4/4拍歌曲的强弱特地点;学习领唱与合唱,并能与同伴协调一致地演唱。
2、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激发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教师教学资源《山谷回音真好听》(音频)《国家》(音频)
活动建议:
一、听《山谷回音真好听》音频,玩发声游戏。
将幼儿的作为排成半圆形,教师引导幼儿科学发声的方法,双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视,保持发声时的口型。注意:呼吸、咬字、吐字、口腔共鸣、轻声等方法。
(1)先听音频,然后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2)老师弹唱前半部分,幼儿唱回音部分。
二、熟悉歌曲《国家》旋律,感受4/4拍歌曲的特点。
(1)教师播放歌曲音频,请幼儿认真倾听。
(2)引导幼儿感受4/4拍歌曲的强、弱、次强、弱的弱点。
(3)请幼儿表达感受,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思,重点在“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
三、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国家》
(1)教师清唱,引导幼儿念歌词。
(2)教师引导幼儿采用领读+齐读的方式,感受歌词,为领唱和合唱打下基础。
(3)教师弹琴,幼儿站直身体,用自然的声音跟唱。
(4)教师领唱前四句,请一名幼儿领唱第五句到第八句,其他幼儿合唱后面的部分。
(5)鼓励两名幼儿演唱前八句,其他幼儿合唱后面的部分。
(6)教师引导幼儿看指挥,准确进行领唱和合唱。
四、欣赏歌曲《国家》mv,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含义,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感情。
小结: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爱自己的祖国,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会更加幸福快乐。
大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韵味以及说唱的乐趣,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喜爱之情。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图片、同伴间的讨论,发挥想象即兴创编。
3.掌握歌曲的节奏,熟练的演唱歌曲。
【活动重点】
掌握歌曲的不同节奏,能够大胆的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够用京韵说唱歌曲。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面人,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老师去逛庙会,买了一些面人,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一下。看完这些面人,小朋友有什么感受?小朋友知道这些面人出自谁的手嘛?让我介绍给小朋友看!(颜色鲜艳、造型独特的面人摆在孩子面前,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近距离的感受到“面人”的精美,产生了对“面人”的喜爱之情,从“面人”自然过渡到了“捏面人的老爷爷”,为下面的活动做了强有力的情感铺垫。)
二、欣赏课件,视觉刺??
师:你们瞧,就是这位老爷爷——咱们一起看一看,老爷爷还捏了些啥?
师:小朋友觉得老爷爷怎么样?老师也想用歌声来夸夸老爷爷了,小朋友仔细听!
(此环节出示的课件中面人体现了“多”,幼儿通过视觉刺激进一步感受理解歌词——“把眼睛看花”,做了难点前置。南极仙翁、财神、牛郎织女的选择的本意是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萌发对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捏面人”的兴趣,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三、学唱歌曲,感受京韵
(一)学习歌曲演唱部分
1.教师示范,理解歌词
师:小朋友,你听到我是怎么夸老爷爷的?(用演唱的方式来夸老爷爷,承上启下,幼儿对歌词的把握就显得较为轻松了。)
2.教师演唱,幼儿跟唱
师:我们一起再来唱一唱,夸一夸老爷爷吧,小朋友可以小点声。
师:我听到你们的声音了,很好听啊!那这一次请你用响亮的好听的声音再来夸夸老爷爷,有没有信心?
(以“夸老爷爷”为教学手段,激发了幼儿主动歌唱的愿望,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之中。在反复跟唱歌曲之后,歌曲的曲调渐渐地熟悉。)
3.寻找不同,感受京韵
师:小朋友,你觉得歌曲里哪一句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曲不太一样?(拖腔)因为这个捏面人的老爷爷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时带有浓浓的京味。最后一句拖长了调子唱起来有点像唱京剧的感觉。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加上我们以前学过的京剧亮相尝一尝。
(教师范唱在歌曲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聆听教师范唱,可以让幼儿对歌曲的音准、节奏、速度、情感处理等方面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教师在范唱时,不仅运用了京腔京调的演唱方法,还运用了京剧动作暗示,为幼儿寻找不同做了提示,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二)学唱歌曲说唱部分
1.以“说故事”引出说唱部分
师:嘘,老爷爷有话要说,他说他不仅会捻面人还会捏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爷爷捏了一个什么故事?
(此环节借助了电子琴打击乐的音效,将节奏清晰地展示出来。将节奏种在孩子的心田。教师适当留白,用动作表现,增强了幼儿的注意力。)
2.借助图片,梳理歌词
师:老爷爷捏了一个什么故事?里面都有谁?捏孙悟空的时候,老师用了一个什么字?为什么?
(借助图片,帮助幼儿更好地记忆歌词的内容,连续的追问,强化了幼儿对音乐语汇的识记。)
3.动作表演,加深记忆。
师:小朋友咱们一起连起来演一演吧,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演!刚才你们表演的真不错,如果你们在表演好动作的时候能够把节奏拍的在准一些就更完美了,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拍一拍节奏。
(让幼儿进行动作的表演,突出了课堂的动静交替,让幼儿自由表达对歌词中动物形象的理解,凸显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理念。)
4.出示图谱,理解说唱。
师:像这样在一首歌曲里,又说又有唱的歌曲,叫说唱歌曲。
(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到图谱,它是歌唱教学过程中一种直观形象的辅助工具,它是一种视觉符号也是一种手段,它可以把歌曲内容简单化、直观化、形象化,最大程度地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学会演唱。)
5.分组演唱,情感表达。
师:现在我们来一个更有趣的演唱方式,就是“说”和“唱”分开来唱,请你来想一想你想先来唱还是先来说?
(让幼儿根据的意愿自由选择,大大提高了幼儿歌唱表演的主动性。)
五、创编歌词,合作展示
1.借物创编
师:捏面人的老爷爷又捏出了一些好看的面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你大声的说出来,并按照音乐的节奏来说:捏一朵小花在开放,捏一匹小马运粮食,捏一只小猴在吃桃,再捏一个老爷爷在钓鱼。
2.想象创编
小朋友,如果你来捏,你想捏什么?教师示范:捏一只蝴蝶翩翩起舞……
(音乐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在向幼儿进行活动指导时,应注意启发和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大胆想象,
幼儿自己创编歌词就是一种良好的表现手段,最后一个环节通过鼓励幼儿继续创编歌词,保持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从“借物创编”到“想象创编”难度递进,让幼儿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大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看过捏面人,并见过一些面人形象。
2、老爷爷捏面人的ppt课件,圆舞板3、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面人图片,记忆歌词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借助多媒体生动地讲述,引出歌曲部分内容。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北京的老爷爷(出示图片),我们向老爷爷打个招呼!这位老爷爷本领可大了,他呀,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来!瞧瞧看(播放课件)教师:老爷爷带来了好多面人,有什么呀?(幼儿说)好多好多,把我们的眼睛都看花了!
(二)教师范唱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
1、教师:老爷爷今天还捏了几个小朋友特别喜欢的面人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到底捏了啥?(出示唐僧师徒四张图片)2、(出示圆舞板)师问:咱们来玩个游戏,我问你答!捏一个猪八戒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依次问答唐僧、沙和尚、孙悟空)3、教师:捏的什么呀?捏的什么呀?请你们说,我帮你们打节奏,开始!(引导幼儿完整说一遍)4、教师:捏面人的老爷爷真是本领大,真的这样吗?大家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范唱)教师:你听到什么了? (幼儿说,教师出示对应图片并学唱)5、提问:这次请你们再仔细听听,特别是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的呢?(师再次范唱)师: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谁愿意来试一下? (个别幼儿示范)6、师示范边唱边做动作(最后一句),幼儿练习2遍。
教师:这首歌曲很特别,有唱、有说、再加上一句唱的小尾巴,(边说边指)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唱一唱!(师幼互动)教师:因为这个捏面人的老爷爷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时带有浓浓的京味,就像我们以前学过的《京剧脸谱》一样,我们再来试一试!(师幼互动)
(三)说唱表演
1、教师: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们来分成两部分,说的和唱的分开,一部分小朋友唱唱的部分,一部分小朋友说说的部分,请说的部分的小朋友边说边做动作!(男女生互换)
2、教师指着图片问:老爷爷捏的这些是哪个故事里的人物?(幼儿说)是《西游记》里的人物,咱们来跟着音乐节奏把他们表演一遍,好吗?(教师鼓励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四)启发幼儿创编一个故事主题。
1、教师:老爷爷捏的是《西游记》故事。要不我们也来编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来,赶快和朋友商量商量,捏一个什么故事好呢?(幼儿自主讨论)
2、教师:刚才老师听了很多小朋友的商量,谁来说说看?(幼儿说)
3、教师:我知道小朋友最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了,要不我们来试着编一编这个故事,好不好?
4、教师:老师这儿找到了他们的面人图片(ppt),不过得请小朋友想想捏它们在做什么动作好呢?我们要捏一个喜洋洋在干什么?谁能跟着节奏说说看,边说边做动作!(接着说美羊羊等)。
5、在图片的提示下,幼儿演唱由自己创编的歌曲。
教师:喜洋洋的故事是我们大家一起编的,那我们要记得很牢哦!来,咱们把他们编到老爷爷捏面人的歌里吧!(师生共同演唱创编好的歌曲)。
大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6
目标:
1.通过反复欣赏歌曲,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表情演唱歌曲,懂得做个讲卫生的孩子。
2.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出与他人不同的动作表现同伴间的亲热。
3.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环境创设:
录音磁带;动物头饰(小猪头饰,猪妈妈,小羊;小兔);大班幼儿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一.感知欣赏
1.猜谜引出:肥头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饱睡大觉,走路摇着小尾巴,唱起歌来哼哼叫
2.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表演,感知歌曲中的角色、事件
3.再次欣赏表演,感知歌曲中的对白等
二.学唱新歌
1.带领幼儿学唱新歌,提醒间奏、尾奏处的等待
2.理解歌词,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歌曲
引导幼儿用跳跃和连贯的方法表现小猪高兴、伤心的样子
三.交流表现
1.幼儿自由表现歌曲,自由创造出与同伴亲切的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自由协商角色,鼓励幼儿创编与别人不同的动作
2.个别组合表现,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好看的动作
四.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自由组合表现
大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快且跳跃和慢且连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歌
唱,以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
2、学习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创造、合作表演、游戏的快乐。
3、通过歌曲《猪小弟》让幼儿知道干净的孩子人人爱,树立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观念。
教学重点:用不同感情表现歌曲内容,树立幼儿爱干净讲卫生的观念。
教学难点:创编第四段歌词及用不同方式歌唱。
教学准备:音乐(猪小弟、我爱洗澡),录音机一台,磁带,头饰(猪小弟、猪妈妈、小兔、小羊),图片三张(脏猪、干净的猪、猪小弟与小兔和小羊),教师创编好的歌词字卡,附歌词内容(小动物各用头饰表示)笑脸表情2个,哭脸1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猜谜语导入
谜语:“肥头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饱睡大觉,走路摇着小尾巴,嘴里唱着哼哼调。”猜一动物名称
(二)出示脏猪图片,进行提问。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这样一只猪,他的名字叫做猪小弟。(出示图片)
师:你们觉得他的外表怎么样?这只脏猪要去找朋友玩,请小朋友想
一想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基本部分
(一)听音乐《猪小弟》进行提问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今天学习的新歌《猪小弟》,在放歌过程中,小朋友要仔细听歌曲内容,老师会有问题。(第一遍放歌)
提问:猪小弟去找了那些小动物?发生了什么事?分别又说了些什么呢?
(二)学唱新歌,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我们小朋友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唱,注意要学会等待,不能着急。(第二遍放歌)
打开歌词:歌词中提到的动物用动物头卡表示
(三)启发幼儿用不同表情和方式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都知道小动物们为什么不和猪小弟玩呢?(脏)小羊和小兔都不愿意和猪小弟玩,那我们小朋友愿意和他玩吗?我们在唱到“你的脸儿脏兮兮”和“你的身上都是泥”的之后,大家一起念“脏死了,走开”,并且要做出讨厌的表情。(第三遍放歌)
师:老师想问小朋友,猪小弟在找朋友玩时,他的心里师怎么样的(高兴)应该怎么唱(稍快且跳跃),可以做什么动作。在歌词“去找兔子玩游戏”和“去找小羊玩游戏”贴个笑脸表情。猪小弟哭着回家时,他的心里又是怎么样(伤心)应该怎么来唱(慢且连贯)
可以做什么动作。在“哭哭啼啼回家去”后贴哭脸表情。
(四)随音乐《我爱洗澡》做洗澡动作
师:现在猪妈妈帮猪小弟在洗澡,我们和他一起来洗,做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孩子好不好?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师做,也可以自己做动作。
(五)分角色表演让幼儿知道干净的孩子人人爱
1、出示干净猪图片
师:洗完澡了,小朋友们舒服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洗澡,做个干净的孩子。猪小弟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与幼儿进行讨论)大家想不想看变干净的猪小弟(出示图片)
提问:这时的`猪小弟在去找朋友玩,他的朋友会怎样对待他呢?变干净的猪小弟心情会是怎么样?(出示第三张图片)
2、分角色进行表演
师:看着猪小弟和朋友高兴的玩耍,猪小弟昨晚告诉老师让大家帮忙创编歌词,老师已经帮小朋友创编好一句(出示字卡,教师示范)。现在老师想请四位小朋友来表演,并且要根据歌曲内容做动作及表情,其他小朋友帮忙一起唱,并说脏死了走开,我们把黑板上老师创编的歌词也唱进去。(出示头饰)
字卡:猪小弟,去找朋友玩游戏,手牵手,唱歌跳舞真欢喜。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可以分组进行表演,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还可以回家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创作第四段歌词,来幼儿园唱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好不好。
大班音乐活动的教案优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