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写好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环节和流程,一份精心编写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二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篇1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出示咖啡猫图片,语音播放: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咖啡猫,如果你能完成下面的题目,我就带你们去参观星星幼儿园)
出示:2分成( )和1,3分成( )和1,~~~~~~
那9加几等于10呢? ( 生答:1)
引导:9加1等于10,我们可以说成9和1凑成10。--------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出示:9+1+2=``````` 请你们直接说出这几个算式的得数。(抽其中的两题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指着9+1+5,9+1+2你怎么算的?)
二、新授
(一)创设情景:教师出示“学生打扫”的全景图。
1、咖啡猫就带着进入了星星幼儿园,那儿的小朋友打扫得可真起劲,学校就给他们送来了一些水。你知道一共送来了多少杯水吗?(12杯)
提问: 12杯水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想学生的答案:``````` 请两个学生回答)
提问:我们想知道一共送来了几杯水怎样列式? (生答:9+3=12)[ 师板书:9+3=12]
过渡:9+3等于12是怎样计算呢?我们来听听电脑老师是怎么想的?(语音:盒子外有3杯水,盒子里有9杯水,看到9想到1,把3杯分成1杯和2杯,9杯加1杯等于10杯) [听完后,再请学生说一遍]
2、小棒演示:我们用小棒来试一试,9+3是怎么算的?
师述:左边摆9根代表盒子里的9杯水,右边摆3根代表盒子里的3杯水,接下来
怎么移动呢?每个小朋友自己试一试,并悄悄告诉你同桌你是怎么移的。(看到9
根想到1根,3根分成1根和2根,9根加1根得10根,10再加2得12)。[请好的小朋友说,再请一般的'小朋友说,3 个小朋友说好,就一起说。]
(二)、揭示“凑十法”
1、 如果没有杯子和小棒的帮助, 9+3=12怎么想呢?同桌讨论一下。
师生共同归纳算理:
(9+1) 问:为什么要加1,(9+1=10),我们就可以说,看到9想到1,1是哪里来的呢? (3可以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完成板书: ]
师完整地说一遍:看到9想到1,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谁能像老师一样说一遍,他就是我们班聪明的孩子。
[ 请 四 个小朋友说,同桌说,一起]
2、揭题:像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这节课,我们就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 板书:9加几的进位加法 ]
3、学校一共送来了多少杯水,你还能怎样列式? (3+9=12)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呢?
( 因为 9+3=12 所以3+9=12 ) ------请两到三个学生说一说
4、[ 媒体演示:咖啡猫说你们真聪明!]
咖啡猫送给你们一些三角形,左边有9个,右边有7个,要算9+7等于几可以怎样移动三角形呢?(从右边移一个到左边),也就是看到9个想到1个,把7个分成1个和6个,9个加1个得10个,10个加6个得16个。(配合媒体演示)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遍。
方块和括号里的填写完。打开书本第76页,找到像屏幕上的题目例2,方块和括号里的填写完。
要求一共有几个三角形,还可以怎样列式呢?(7+9=16)
三、巩固练习
1、咖啡猫又带我们去看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他们正在摆圆片,我们用小棒试着摆。第一题男同学摆左边摆9根,右边摆2根,9+2怎样算?2+9呢?第二题女同学摆左边摆2根,右边摆9根。
2、(卡片出示) 下面我们进行卡片口算抢答,看谁回答的既对又快!
[抽两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9+6=9+8=9+4=9+3=9+2=
2+9=8+9=4+9=3+9=2+9=
3、找朋友。
咖啡猫又带我们到操场上去玩找朋友的游戏,先仔细观察每个式子,再找朋友。
师小结:我们发现,9加几的算式中,较小的数拆成1和几,9先和1相加得10,10再和几相加得十几。
9+7 9+1+3
9+4 9+1+5
9+3 9+1+7
9+2 9+1+2
9+8 9+1+1
9+6 9+1+6
4、小结:你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抢小红旗,看谁写的多?
填写 9+( )=( ) ( )+ 9 =( )
四、布置作业
数学教案-9的加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加强学生的整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二、复习
1、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进位加法卡片,学生自己整理,小组合作进行整理。
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
2、学生说说自己的整理过程
3、请你观察你的整理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说一说
横着看:
竖着看:
斜着看:
4、你在做的时候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说计算方法。用凑十法
三、课堂练习:
1、请你自己选择你喜欢的算式计算,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2、学生计算
四、独立作业:与家长做口算卡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中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
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1、教法:运用情境演示法,帮助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学法:采用合作探究法,同桌共同合作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ppt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五分钟小老师上课:
(1)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
(2)谁来说一下儿歌中都有哪些好朋友?
(3)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好朋友读一下!
(4)考考你们用凑十法来计算。
2.同学们表现的真棒!今天让我们一起玩个闯关游戏,来证明一下我们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有多么聪明!好不好!
3.大家看闯关游戏的大门上有密码需要我们先解锁!
二、探求新知,明白思路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闯第一关!
出示企鹅图片!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2.闯第二关
瞧!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手舞足蹈地欢迎大家呢!仔细观察,要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哟!
(出示课本97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说图意。)
师: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说,你说,观察的仔细说得也很棒你们是说:
a、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
b、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师:同一幅图,为什么观察到的信息不一样呢?你的小手举得最好了,你来说--声音真响亮。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呢?师:大家都解答出来了吗?一共有多少人呢?。
师:小朋友们都是用加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的,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算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来说,———说得很好,你的声音再大点就更完美了。掌声鼓励一下。
老师小结:虽然数学信息不同,但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所以都用加法。
师:他们的解答方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哪?把你的想法跟伙伴说说,(小组讨论)首先,相同的地方有?你来说,谁来补充?那不同的地方呢?请你说—你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师: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并且都是用加法计算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样呢?你来--你说的是: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太精彩了!
师引导小结: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说步骤: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还有,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3闯第三关
好,懂得了方法我们就更自信,勇敢地大步向前了。走出校门,过节大家也想去外面转转吧!别着急,下一站——动物园,在这里,有一群快乐的天鹅。
出示书97页“做一做”天鹅图
师:那我们仔细观察,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
同桌一起说一说,不清楚的可以根据提示说。师:这一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说---哦:
(1)左边有7只天鹅,右边有7只天鹅,一共有多少只天鹅?7+7=14(只)观察的非常仔细,用的方法也很对。还有第二种方法,你接着说---
(2)白天鹅有8只,黑天鹅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天鹅?8+6=14(只)太棒了!4.第四关:数清楚了天鹅,我们不打扰快乐的天鹅了接着向前走瞧!一群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也盼着小朋友们去跟他们一起玩耍。
出示兔子图
先观察好,能说出图意,又能解答出来的同学举手。太棒了!
5.第五关:这一关过了,让我们一起来闯第五关,快看孩子们正在排练舞台剧呢?
出示书99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图师:小组按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讨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
师:“一共有多少人?”你用什么方法解决?快快把你的解决方法写下了。你用什么方法?算式是?板书:
小手一个比一个举地高,都想说,老师看看谁坐的最精神,你说,哦!你是说男生有8人,女生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戴头饰的有9人,没戴头饰的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9+5=14(人)不仅说了解答方法把图意和问题也完整说出来了,你表现得真棒,明天请你来当小老师。师: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是爱动脑的孩子,你来说---真了不起!
师小结:我们也是跟刚才一样,按步骤找数学信息、列出数学算式、写出答案,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两种方法解答了这道题。
6.第六关:除了开展丰富精彩的活动,校园里还会张灯结彩,我们来看校园里挂的这些灯笼。
出示书99页练习二十三第3题图
我们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坐得很精神,你来--—谁还想说?你来说---观察得真认真.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说---真不错!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哦,这么多人都想说,这样,你先说给同桌听,比比你们俩谁说得完整,谁来说给我们大家听,你来---真棒!你来---说得很好,真了不起!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算法,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通过探索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多样化的过程,培养学生。
3、通过方法的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计算内容、不同的计算方法之间是有联系的。
4、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表示数位的盒子
教学过程:
侯课时间:计算小游戏:“对对碰”(旨在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1、师:昨天老师布置的“生活中找数学”的作业是——在生活中找两个数相加的例子,用算式的形式表示出来,你找到了吗?先和你的同桌互相分享一下!
2、请学生代表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1)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
(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
(3)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说算法)
(4)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说算法)
3、师: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两个数相加的知识,一定能够解决很多的生活实际问题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班里联欢会邀请到了30位家长来参加,张老师一共准备了这些瓶矿泉水,每人1瓶,够吗?生猜测:够或是不够。
师:要解决“够,不够”这样的问题,我们通常是用哪三步走?
突出方法的指导(列算式、比大小、下结论)
(2)师:怎样列式?24+9=(板书)
2、操作体验,探索方法。
(1)实际操作,建立表象。
师:24+9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尝试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看谁原意充当今天的“小老师”,能一边摆一边给同学们讲清楚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如果你想好了,可以先尝试着给你的同桌讲讲看。
(2)组织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师:把你的摆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选出能代表你这一组的计算方法。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①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6根合起来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30加3等以33。
②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1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23加10等以33。
③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3根,我把13根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3根,20加13等以33。
3、多种方式,理解算理
(1)看——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操作过程;
(2)想——让学生闭眼睛想一想上述操作过程;
(3)说——让学生将上述操作过程说一说;
(4)填——让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填一填计算要点。
(5)思——图中的2捆小棒怎么变成3捆的?为什么要打捆?
用同样方法进行第二种算法的理解。
4、比较异同,体会算法。
(1)结合板书上的口算过程,让学生分别说一说两种算法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结合小棒图让学生说一说: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总结: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当个位的数相加满10后,需要向十位进一。
6、寻找方法之间的联系。
师:解决这个新知识,我们都用到了哪些前面学过的旧知识呢?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及时反馈
1、做一做第1题
圈一圈,算一算,仍然是借助实物进行算法的巩固。
2、填一填,说一说
没有直观小棒的帮助,通过数的`分解组成来填一填算法,巩固算理。
3、填出方框里的数
45+8=□3 36+5=□1 6+24=□0
68+9=□7 36+2=□8 7+31=□8
区分进位和不进位的方法。
4、生活中的数学:
“爱心学具店”购物,四样新学具:转笔刀15元,学具盒9元,油画棒28元,三角尺4元,自己试着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5、互测
每个同学写出三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算式,考考自己的同桌,然后进行批改。
四、全课总结,完善新知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进位加法
数位对齐
个位加起满十进??
8+5=13(元)24+5=29(元)24+8=32(元)
8+9=17(元)
5+9=14(元)
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掌握了加以内的进位加法和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前面已学加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教材呈现的是开联欢会的部分场面,并用图画和对话形式呈现问题和所需要的相关数据。这幅图呈现的情境很好,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得比较紧密,但是内容较少。因此,应创设学生喜欢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运用知识,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我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的同时,引导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增强优化算法的意识。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教学的评价有时缺少针对性,因此评价显得有些单一,还有个别环节的点播缺少及时性。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同伴交流,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复习
1、口算
20+4032+1040+4842+475+23
4+6451+834+534+5083+1
(1)课件出示,学生口答
(2)师:你是怎么计算的?
二、新知引探
1、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的真棒。瞧!有个班级举行联欢会,我们也去看一看。他们现在好象在讨论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信息)
2、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怎么解决够不够的问题?
算式怎么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4+9=
3、尝试计算
师:怎么算呢?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可以请小棒帮忙。
4、交流算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过程)
24+9=3324+9=331+9=1024+10=34
631323+10=3334-1=33
30
5、比较算法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不错。你喜欢哪种方法?
把你喜欢的那种方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6、巩固算法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45+67+6374+9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7+69+56+4
27+639+56+54
(1)独立练习
(2)反馈
(3)你有什么发现?
2、对比练习
23+467+252+6
23+767+852+9
(1)口算得数
(2)比较异同
(3)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改错练习
25+8=23()
47+5=97()
36+7=43()
4、发展练习
35+()=4()
四、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2.培养加法验算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在原竖式进行验算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片)
4+9 9+4 7+8 6+9 3+7 40+10+10
30+70+10 50+60+10 800+500+100 200+300+100
2.坚式计算例 3: 809+3764
3.竖式计算,把例3中两个加数调换位置相加.
4.计算下面各题,然后再调换两个加数位置相加,从中发现什么?
使学生明确: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同桌同学编题练习,说一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使学生明确: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计算,可以知道原来计算得对不对.
教师说明:为了使我们知道计算是否正确,就需要检验.我们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如果两次计算结果一样,说明我们计算的正确,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验算.板书:加法的验算.
今后我们进行加法计算时,要用这种方法进行验算,养成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
(2)教师板书竖式,并注意巩固计算法则.
(3)提问:要检验加法算得对不对,怎样验算呢?(启发学生说出验算方法.)
(4)要求学生根据上面的结论调换加数位置并列出竖式计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5)引导学生比较两次运算的结果.指出:如果两次运算的结果相同,说明计算正确;如果两次结果不同,则需要重新计算一遍.
在验算时,要注意调换加数位置后,一定要重新算,不能照抄前次的结果.
2.认识用原式进行验算的方法.
(1)向学生指出:在题目没有要求验算时,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看得数与计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
(2)教师口述利用原竖式从下往上的验算方法.
3.教师小结加法的'验算方法及要求.
验算加法,可以用调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检验,也可以利用原来竖式从下往上加一遍的方法检验.
做练习的时候,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就用原来的竖式验算.
4.反馈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三)全课小结
教师明确:今后做练习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要自觉地验算,可以在原竖式上验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