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有针对性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和提高学习效果,制定趣味化的教案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二年级进位加法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进位加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算法,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通过探索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多样化的过程,培养学生。
3、通过方法的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计算内容、不同的计算方法之间是有联系的。
4、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表示数位的盒子
教学过程:
侯课时间:计算小游戏:“对对碰”(旨在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1、师:昨天老师布置的“生活中找数学”的作业是——在生活中找两个数相加的例子,用算式的形式表示出来,你找到了吗?先和你的同桌互相分享一下!
2、请学生代表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1)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
(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
(3)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说算法)
(4)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说算法)
3、师: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两个数相加的知识,一定能够解决很多的生活实际问题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班里联欢会邀请到了30位家长来参加,张老师一共准备了这些瓶矿泉水,每人1瓶,够吗?生猜测:够或是不够。
师:要解决“够,不够”这样的问题,我们通常是用哪三步走?
突出方法的指导(列算式、比大小、下结论)
(2)师:怎样列式?24+9=(板书)
2、操作体验,探索方法。
(1)实际操作,建立表象。
师:24+9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尝试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看谁原意充当今天的“小老师”,能一边摆一边给同学们讲清楚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如果你想好了,可以先尝试着给你的同桌讲讲看。
(2)组织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师:把你的摆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选出能代表你这一组的计算方法。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①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6根合起来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30加3等以33。
②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1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23加10等以33。
③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3根,我把13根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3根,20加13等以33。
3、多种方式,理解算理
(1)看——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操作过程;
(2)想——让学生闭眼睛想一想上述操作过程;
(3)说——让学生将上述操作过程说一说;
(4)填——让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填一填计算要点。
(5)思——图中的2捆小棒怎么变成3捆的?为什么要打捆?
用同样方法进行第二种算法的理解。
4、比较异同,体会算法。
(1)结合板书上的口算过程,让学生分别说一说两种算法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结合小棒图让学生说一说: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总结: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当个位的数相加满10后,需要向十位进一。
6、寻找方法之间的联系。
师:解决这个新知识,我们都用到了哪些前面学过的旧知识呢?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及时反馈
1、做一做第1题
圈一圈,算一算,仍然是借助实物进行算法的巩固。
2、填一填,说一说
没有直观小棒的帮助,通过数的`分解组成来填一填算法,巩固算理。
3、填出方框里的数
45+8=□3 36+5=□1 6+24=□0
68+9=□7 36+2=□8 7+31=□8
区分进位和不进位的方法。
4、生活中的数学:
“爱心学具店”购物,四样新学具:转笔刀15元,学具盒9元,油画棒28元,三角尺4元,自己试着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5、互测
每个同学写出三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算式,考考自己的同桌,然后进行批改。
四、全课总结,完善新知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进位加法
数位对齐
个位加起满十进??
8+5=13(元)24+5=29(元)24+8=32(元)
8+9=17(元)
5+9=14(元)
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掌握了加以内的进位加法和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前面已学加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教材呈现的是开联欢会的部分场面,并用图画和对话形式呈现问题和所需要的相关数据。这幅图呈现的情境很好,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得比较紧密,但是内容较少。因此,应创设学生喜欢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运用知识,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我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的同时,引导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增强优化算法的意识。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教学的评价有时缺少针对性,因此评价显得有些单一,还有个别环节的点播缺少及时性。
二年级进位加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验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课前谈话交流
二、探索研究:“学新知”
1、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引出课题)
2、(出示主题图)看,一(3)班小朋友参加了一次文艺汇演。瞧!他们来了。提问:
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②同一幅图,为什么观察到的信息不一样呢?
③问题是什么?把知道了什么和问题是什么连起来说一说。
3、解题。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人?
①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②学生独立思考。
③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说一说,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汇报:
a、数出前后两排的人数,再加起来。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所以,8+7=15(人),一共有15人。
b、按性别数,将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加起来。
1(男生有9人)(女生有8人)所以,9+6=15(人),一共有15人。
4、提问: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两个算式的结果都是15人呢?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5、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幅图,提取了不同的数学信息,但都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三、巩固练习:“我能行”
1、求一共有多少只猴子?(课件出示)问:
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求的问题是什么?③你想怎么解答?
④还可以怎么解答?
⑤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猴子?”,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2、教材第97页“做一做”。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课件出示)问:
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③你想怎么解答?
④还可以怎么解答?
⑤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3、想一想。问:这几道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这几个题目都是求“一共有多少”,表示把它们都合起来。(都用加法计算)
四、盘点收获:“我很棒”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五、布置作业。
二年级进位加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中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
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1、教法:运用情境演示法,帮助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学法:采用合作探究法,同桌共同合作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ppt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五分钟小老师上课:
(1)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
(2)谁来说一下儿歌中都有哪些好朋友?
(3)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好朋友读一下!
(4)考考你们用凑十法来计算。
2.同学们表现的真棒!今天让我们一起玩个闯关游戏,来证明一下我们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有多么聪明!好不好!
3.大家看闯关游戏的大门上有密码需要我们先解锁!
二、探求新知,明白思路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闯第一关!
出示企鹅图片!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2.闯第二关
瞧!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手舞足蹈地欢迎大家呢!仔细观察,要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哟!
(出示课本97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说图意。)
师: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说,你说,观察的仔细说得也很棒你们是说:
a、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
b、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师:同一幅图,为什么观察到的信息不一样呢?你的小手举得最好了,你来说--声音真响亮。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呢?师:大家都解答出来了吗?一共有多少人呢?。
师:小朋友们都是用加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的,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算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来说,———说得很好,你的声音再大点就更完美了。掌声鼓励一下。
老师小结:虽然数学信息不同,但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所以都用加法。
师:他们的解答方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哪?把你的想法跟伙伴说说,(小组讨论)首先,相同的地方有?你来说,谁来补充?那不同的地方呢?请你说—你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师: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并且都是用加法计算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样呢?你来--你说的是: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太精彩了!
师引导小结: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说步骤: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还有,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3闯第三关
好,懂得了方法我们就更自信,勇敢地大步向前了。走出校门,过节大家也想去外面转转吧!别着急,下一站——动物园,在这里,有一群快乐的天鹅。
出示书97页“做一做”天鹅图
师:那我们仔细观察,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
同桌一起说一说,不清楚的可以根据提示说。师:这一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说---哦:
(1)左边有7只天鹅,右边有7只天鹅,一共有多少只天鹅?7+7=14(只)观察的非常仔细,用的方法也很对。还有第二种方法,你接着说---
(2)白天鹅有8只,黑天鹅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天鹅?8+6=14(只)太棒了!4.第四关:数清楚了天鹅,我们不打扰快乐的天鹅了接着向前走瞧!一群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也盼着小朋友们去跟他们一起玩耍。
出示兔子图
先观察好,能说出图意,又能解答出来的同学举手。太棒了!
5.第五关:这一关过了,让我们一起来闯第五关,快看孩子们正在排练舞台剧呢?
出示书99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图师:小组按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讨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
师:“一共有多少人?”你用什么方法解决?快快把你的解决方法写下了。你用什么方法?算式是?板书:
小手一个比一个举地高,都想说,老师看看谁坐的最精神,你说,哦!你是说男生有8人,女生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戴头饰的有9人,没戴头饰的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9+5=14(人)不仅说了解答方法把图意和问题也完整说出来了,你表现得真棒,明天请你来当小老师。师: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是爱动脑的孩子,你来说---真了不起!
师小结:我们也是跟刚才一样,按步骤找数学信息、列出数学算式、写出答案,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两种方法解答了这道题。
6.第六关:除了开展丰富精彩的活动,校园里还会张灯结彩,我们来看校园里挂的这些灯笼。
出示书99页练习二十三第3题图
我们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坐得很精神,你来--—谁还想说?你来说---观察得真认真.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说---真不错!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哦,这么多人都想说,这样,你先说给同桌听,比比你们俩谁说得完整,谁来说给我们大家听,你来---真棒!你来---说得很好,真了不起!
二年级进位加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实践应用
1、 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二年级进位加法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8例2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并总结规律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探究新知。
探究过程
一、知识准备
同学们,咱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是计算小能手。(课件出示复习题)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87+99=
76+84=
2.估算
38+60599+800900+101
二、导学过程
跟我的答案一样的举手。同学们真棒!全都做对了,都是计算高手诶。所以,我有信心大家一定能学好“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1.估算
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爬行类376种两栖类284种)
师:通过大屏幕你知道了什么?如果我想知道这两种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么列式?谁来说说?
师:对,用376+284,大家看看这两个加数,与前面加法中的加数有什么区别?对,都是三位数,而前面学的都是两位数加法。
师:谁能猜猜这道算式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哦,对了,还记得前面我们猜想结果时采用的是什么办法吗?对,估算!嗯。谁说说前面我们是怎样估算的?对,把这些数字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进行计算。那么,这一题又该怎样估算呢?请各个小组的同学先在一起说说,再自己进行估算。好,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76最接近400,所以把376看成400,284最接近300,所以把284看成300,因此,376+284≈700也就是说我国这两种动物大约共有700种。哦,看样子你还有不同的做法,嗯,把376看成380,把284看成280,所以376+284≈660大约有660种)。哎呀,同学们真是太棒了!这些做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在写估算结果时都要注意一点,你知道是什么吗?对,用约等号连接。
2.笔算
同学们,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那么这两种动物究竟一共有多少种呢?如果想知道准确答案,该怎么办?对,笔算。
师:你认为这道算式的竖式应该怎样写?又应该怎样计算?
(对,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哦,你还知道,哪一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诶,你怎么知道的?(哦,前面做两位数加法笔算时,就是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加起,而且哪一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这一题只不过是多一位数,所以算法肯定一样。嗯,你实在是了不起,能利用前面学的知识推断新知识,你是一个会学习的学生。)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你们还等什么,赶快拿起笔来,列竖式计算这道题吧。
师:好,大家都做好了。可我还不太会,你们愿意教教我吗?(师边板演计算过程,边强调算理,特别强调不能忘记加进位1。)
师:老师跟你们算的一样吗?那你们也表扬一下老师啊!
师:谢谢大家。谁能说说老师刚才是怎样算的?谁再说说最容易出错的是什么地方?对,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分层训练,达标检测
1.我是计算小能手
476+286=578+165=395+455=563+249=
184+367=217+688=96+627=746+187=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会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了。老师为了奖励大家,准备了一些智慧果,想要吗?只要你算对了里面的题目,这个智慧果就属于你啦!
2.火眼金睛
459537
+287+276
638803
四、总结全课,全面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一题
二年级进位加法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