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音乐教案推荐5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理解,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材料,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问》音乐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问》音乐教案推荐5篇

《问》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最炫常州风》,初步感受说唱形式。

2.通过常州特色图谱和节奏型,掌握pap节奏,尝试创编歌曲pap部分。

3.体验说唱常州特色所带来的乐趣,热爱家乡常州。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歌曲旋律《最炫民族风》,了解常州特色。

2.歌曲《最炫常州风》、常州特色图谱和节奏谱。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跟随《最炫常州风》音乐入场,激发幼儿兴趣。

指导语:我是城市宣传员,今天要带你们去一座城市游玩,请跟着我一起出发吧。

(背景图:运河)这是哪座城市?请你来听一听是不是常州?

二、学习歌曲,掌握说唱节奏。

1.欣赏歌曲第一段,学唱歌曲。

指导语:我刚刚唱的是常州吗?我都唱了什么内容?你能跟我一起唱一唱吗?

2.完整欣赏,感受说唱。

指导语:这回有什么不同?歌不但可以唱,还可以说,有说有唱的方式叫做说唱。

3.出示节奏谱,根据节奏说歌词。

指导语:你能打节奏吗?你能根据节奏来说歌词吗?

4.完整学唱歌曲。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来边打节奏边唱吧!

三、根据常州特色图谱,运用节奏型仿编歌曲。

1.谈话讨论常州特色,争做城市宣传员。

(1)你们真的很棒,我决定招收一些城市宣传员,和我一起来传扬常州文化。你们愿意吗?

(2)我来考考你们,你们了解常州吗?你们知道常州最有名的是什么?

2.运用节奏型表现常州特色,尝试创编歌曲pap部分。

你能够以"什么样的什么怎么样来说一说吗?

3.结合常州特色图谱和节奏型,尝试仿编说唱。

分为3组,选择4种特产讨论后进行说唱。

第一组:特色风景组:红梅公园、天宁寺、东坡公园、恐龙园、嬉戏谷第二组:民俗风情组:梳篦、brt、月季花、广玉兰第三组:小吃组:萝卜干、大麻糕、加蟹小笼包、银丝面、酒酿元宵

4.评选最佳城市宣传组,激发说唱乐趣。

分组跟随音乐进行说唱,其余组打节奏。

5.完整演唱仿编歌曲,感受改编歌曲的乐趣。

四、延伸活动:

指导语:通过今天的旅行,了解了那么多常州的文化,常州美丽吗?你们喜欢常州吗?我宣布:身为一名常州人,都能从我做起,做城市的宣传员!走,让我们唱着歌,吸引更多的客人来常州吧!

歌词:

美丽的'常州是我的家,弯弯的运河边上花正开。

我这样的歌声是最呀最摇摆,我这样的节奏才是最开怀。

美丽的常州是我的家,弯弯的运河边上花正开。

我这样的歌声是最呀最摇摆,我这样的节奏才是最开怀。

一路边走边唱最炫常州风。

《问》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小鼓和小锣敲出的不同音色和节奏,初步学习分角色欢快地对唱。

2、在认识各种打击乐器的基础上,创编歌词,并用乐器演奏。

3、体会两种乐器互相对话的情趣。

活动准备:

图谱、鼓、锣、圆舞板、小铃

活动过程:

一、熟悉鼓和锣的节奏

1、出示鼓

t: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小鼓)知道小鼓有什么本领吗?

2、敲一敲鼓的节奏

t:小鼓是怎样唱歌的。

t:你们的.小耳朵真灵!原来小鼓是这样唱的(出示节奏谱××××∣×××∣)

t:把你们的小鼓敲起来!(加动作敲)

3、出示锣

t:这么热闹的鼓声把谁给引来啦。(小锣)小锣是怎么唱歌的呢?

4、敲一敲锣的节奏t:原来小锣是这样唱的(出示节奏谱××∣××∣),小锣和小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小锣的节奏还要比小鼓的节奏慢。

t:把你们小锣也敲起来吧!

5、示范鼓和锣合奏

t:小鼓和小锣是一对好朋友,你听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对话呢。

6、鼓和锣合奏

t:小鼓和小锣说得真开心,现在请一半小朋友做小鼓,请一半小朋友做小锣,我们来对话。

二、学唱歌曲

t:大家说得真热闹,听,小鼓和小锣一起唱起歌来啦。

1、教师范唱

t:你听到他们唱了什么?

2、有节奏念歌词

t:真厉害,你们都听出来了,我们一起看着图谱说一说。

t:小鼓、小锣我们也来对话吧。注意在"我们两个一起敲"的地方我们大家一起说。

3、演唱歌曲

t:你一句,我一句说的真好听,我们把它唱出来吧。

t:小鼓和小锣有要对话了,哪里是小鼓唱呢?哪里是小锣唱呢?

4、交换演唱

t:交换试一试。

三、创编歌词

1、创编歌词

t:还有什么乐器也能唱出好听的声音呢?

t:把小铃和响板放进歌曲里面,应该怎么唱呢?

2、演唱创编的歌曲四、边唱边演奏乐器1、分组边唱边演奏小铃、圆舞板

t:请小朋友请出你们椅子下面的乐器,让我们一边唱一边敲起来吧。

2、交换

三、总结

t:小朋友,刚才我们敲了锣,打了鼓,你们开心吗?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敲锣打鼓的?(喜庆的节日里)是呀,在这些时候,不仅敲锣打鼓,还会唱歌跳舞呢呢。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问》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大胆改动正确的歌词。

2、尝试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幽默与滑稽。

3、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不能骄傲。

活动准备:

1、小男孩的图片一张,彩色铅笔一大把。

2、根据歌曲绘画的四张图:四条腿的螃蟹;小尖嘴的鸭子;圆耳朵的小兔;没尾巴的大马。

3、人手一份打击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

活动过程:

一、谈话: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工作。

1、教师:每个人长大了都要做一份工作,有老师、医生、警察,请你来说一说你长大了会做什么工作呢?

2、小结:小朋友想做的工作真多,有一个小男孩叫丁丁,他长大了会做什么呢?请你来听一听。

二、出示丁丁的图片以及一大把彩色铅笔。

1、倾听教师念:丁丁说他是小画家,红蓝铅笔一大把。

2、提问:丁丁是什么家?他有什么东西?

3、幼儿完整地跟念。

4、教师:丁丁是小画家了,他可神气了,请你想一想,小画家会和别人说什么话呢?(提示幼儿要表示神气的模样)

三、观察歌曲图片,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四张图)看!丁丁画了什么?你觉得画得怎么样?

2、引导幼儿说出丁丁画错的地方,教师用歌词进行小结,幼儿跟念。

3、听老师完整地朗读四张图的四句话,孩子们用拍手来为老师打节奏。

4、教师:丁丁真是粗心呀!画的画都错了,看着这些画错的图画,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我想笑、我想对丁丁说画画要认真……)

5、教师引出最后一句“咦!哈哈哈哈哈哈哈!”与幼儿一起体验开心、快乐的心情。

6、根据图谱全体完整地朗读歌词两遍,并加上为孩子准备的打击乐器。

四、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滑稽。

1、倾听教师清唱歌曲两遍。

2、采用整首教学法与孩子一起学唱歌曲。

3、全体幼儿边拍手边看图学唱歌曲。

4、提问:你感觉唱哪一句话比较有困难?说出来,大家一起帮助你。

5、多种形式巩固对歌曲的演唱能力。

6、配上打击乐器,增强歌曲的节奏性。

五、相互讨论:怎样来为歌曲改动一下正确的歌词?

1、画只螃蟹八条腿;画只鸭子扁嘴巴;画只小兔长耳朵;画匹大马粗尾巴。

2、请幼儿唱一唱改动过的新歌曲。

六、活动延伸:开心续编画《细心的小画家》。

中班音乐:母鸡孵蛋

活动目标:1。理解、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2。能用(轻、慢)和洪亮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母鸡孵蛋的音乐,鸡蛋三个,三种不同形象小鸡的图片

(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笔。

2。铃鼓、丝巾每个小朋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母鸡孵蛋》歌曲旋律

师:今天母鸡要孵蛋了,我们来听听母鸡孵了几个蛋?

教师《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进场。

师:母鸡孵了几个蛋?

二、认识三个不同特征的小鸡宝宝,并能模仿各种形式小鸡的叫声。

师:你们看看母鸡的蛋都一样吗?

1。棒棒的小鸡——感受1/4小鸡的叫声,能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自信。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为什么?

(2)倾听棒棒小鸡的叫声,教师用简单图示表示,幼儿模仿。

(3)鼓励幼儿唱出有力的声音。

(4)想象自己是身体很棒的小鸡并演唱。

2。打嗝的小鸡——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师:这只鸡喜欢打嗝,它的名字叫打嗝鸡。

(1)听出打嗝小鸡在小节末拍打嗝的规律,教师用笔画出打嗝鸡的叫声。

(2)幼儿学会在结尾处做打嗝动作。

(3)唱歌时对着别人打嗝礼貌吗?怎样能让别人听不到打嗝的声音?

(4)练习唱准小节末拍的休止符。

3。害羞的小鸡——用轻、慢的声音进行表现害羞。

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听听害羞鸡唱歌是什么样子的?

(1)用拖小尾巴的图示表示害羞鸡的慢。

(2)师:害羞鸡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是这么样的?他的声音呢?

(3)学习害羞鸡唱歌

4。集体歌唱,模仿三种小鸡的叫声。

师:这三只小鸡的叫声合起来是一首好听的歌呢,名字叫《母鸡孵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三、介绍铃鼓和丝巾的特点,用铃鼓和丝巾表现各种特征的小鸡叫声。

1。师:你们觉得丝巾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小鸡?铃鼓呢?

什么样的声音可以给棒棒鸡伴奏?

怎样给打嗝鸡伴奏?到了打嗝的地方可以怎么办?

怎样给害羞鸡伴奏?

2。借助乐器、道具表现歌曲《母鸡孵蛋》。

四、拓展经验

出示双胞胎小鸡

师:鸡妈妈除了孵出了那三只小鸡,还孵出了这对双胞胎小鸡。听听他们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师范唱双胞胎小鸡的叫声。

《问》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 鼓励幼儿大胆朗诵,准确发音,如“是”“先”“脏”“手”等。

2. 培养幼儿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3. 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4. 了解儿歌的含义。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出示苹果,教师提问: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苹果是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爱不爱吃苹果啊?吃苹果之前小朋友应该做哪些事情?

2、教师朗诵儿歌《大苹果》,让幼儿仔细的听。

3、教师提问,小朋友,大苹果都说了些什么?它让你做了些什么?幼儿回答,教师纠正。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纠正儿歌中的发音,同时引导幼儿在吃大苹果之前要先洗手,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

5、教师再次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6、请个别幼儿自己朗诵儿歌,教师纠正。

7、教师小结。

小百科: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问》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诙谐的风格及特殊的乐句结构,并用动作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2.能按规则进行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拨弦》音乐vcd一张,小熊、小老鼠手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活泼诙谐的风格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请你仔细听一听、想一想,音乐里有谁,它们在做什么? (播放音乐。)师:你们觉得这首音乐好听吗?你们想到音乐里可能有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二、边听音乐边观看教师的手偶表演"捉迷藏",

理解乐曲内容,感受乐曲节奏,听辨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1.教师随乐曲操作手偶表演,帮助幼儿理解乐曲。

师:你们都开动脑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真棒!x x x说他好像听到了有一只笨熊和一只小老鼠在做游戏,这个想法真有趣。

师:我把x x x想到的笨熊和小老鼠请来了(出示角色玩具)。大家好!我是小熊,名字叫笨笨。大家好!我是小老鼠。笨笨和小老鼠在向我们问好,我们也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师:笨笨和小老鼠告诉我,刚才它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请你们再看一看、听一听,它们是怎样跟着音乐捉迷藏的,好吗?(教师再次随音乐表演。)师:谁在捉谁在藏?小老鼠被笨笨捉到了吗?小老鼠为什么没被笨笨捉到?小老鼠是在什么时候藏起来的'?是不是一开始就藏起来的?那它们开始在干什么? 小老鼠是在什么时候藏起来的?

2.再次观看手偶表演,倾听音乐,听辨重音。

师:请你们听一听、看一看,小老鼠是怎样跟着音乐走路的?小老鼠躲起来的音乐又是怎样的呢?(教师随音乐边做动作边念"走走走走走走躲",声音可越来越小。)师:哦,原来小老鼠是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路的。小老鼠是在什么音乐时藏起来的?藏起来的音乐有什么特别吗?

三、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

1.用一只手的食指与中指做小老鼠的脚丫在另一只手的手掌上行走。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边念"走走走走走走躲"边做动作,并提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师:好,那我们把小老鼠请到手上来走走吧!这是小老鼠的小脚丫,小老鼠站好了吗?

2.发挥想象,让小脚丫在不同的地方行走。

师:小老鼠刚才在手上走,还可以在什么地方走啊?那躲的时候你们想躲到哪里?(提醒幼儿注意听音乐,"小老鼠"有时走的时间短,有时走的时间长。)

四、游戏"捉迷藏"

1.教师与与幼儿分别扮演小老鼠和小熊笨笨玩捉迷藏。

小老鼠与笨笨一起听音乐按节奏走,当听到重音时,小熊回头,小老鼠赶快蹲下来。

师:下面我来当笨笨,你们来当小老鼠,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游戏。小老鼠是怎么走的?当笨笨回头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样?(蹲下来。)好,请你们仔细听音乐,跟着音乐节奏一起玩游戏。(可游戏2遍。)

2.幼儿分组游戏。

师:下面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当小熊,一组当小老鼠,再来玩游戏。(角色可交换。)3.幼儿自由想象,替换角色进行"捉迷藏"的游戏两遍。

师:下面我们可以扮演其他动物来玩这个游戏。你们想请什么动物来捉迷藏呀?(可游戏2~3遍。)

《问》音乐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

音乐活动教案推荐8篇

山魈音乐活动教案推荐7篇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推荐8篇

小学级音乐教案推荐6篇

音乐春天来了教案推荐8篇

5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推荐5篇

音乐组教学工作总结推荐5篇

小学音乐三年级音乐教案参考5篇

小学音乐三年级音乐教案模板5篇

音乐分年级工作计划推荐5篇

《问》音乐教案推荐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7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