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教案推荐8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以便学生能够顺利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提高教案的实效性,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活动教案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活动教案推荐8篇

音乐活动教案篇1

小班音乐活动:

动物走路

活动设计:胡彩菊、钟肖微

活动预设目标: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轻与快”、“轻与慢”。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活动准备:

vcd“猫和老鼠”片段、课件、头饰、玩具老鼠一只。

活动过程:

一、 歌表演——大猫、小猫

二、 创设语言“小猫走路”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慢”和“快”。

师:小猫请坐下,(录音机里传出猫叫的声音)

“老鼠来了,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是轻还是重”?(引导幼儿说出:又轻又慢)

“对,这音乐就像小乌龟走路一样又轻又慢,好,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小乌龟慢慢走”(带幼儿走一圈)

“再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幼儿:快)

“对,这个音乐就象汽车那样快,谁会学老鼠快快跑?(请2—3名幼儿表演)

好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老鼠快快跑”(带幼儿走一圈)

三、 拓展练习,游戏体验音乐的快慢。

1、模仿蜗牛走路,练习在又轻又慢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乌龟走路又轻又慢,还有谁走路又轻又慢”?(幼儿:蚂蚁、、、、、、、、、)

(放录音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模仿小鸡走路,提醒

幼儿走得又轻又慢)

1、 模仿小鸡走路,练习在又轻又快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老鼠走路又轻又快还有谁走路又轻又快”?(幼儿:小鸡、小鸟、、、、、、、、、、)

好,看谁能听音乐走得又轻又快。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做一次小鸡走路的模仿动作)

四、

三、小结,今天,小朋友真棒,会听音乐做又轻又慢和又轻又快的动作,现在,我们请大家玩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请大家扮小老鼠,我做大猫,小老鼠们听音乐按节奏走路,音乐慢小老鼠就要走得慢,音乐快,小老鼠就是走得快,做错,老猫会捉住你。来请小老鼠们戴上头饰。(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

最后教师把小老鼠们追出活动场。

音乐活动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欣赏理解旋律,并结合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烧汤的过程,体验合作和创编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对于做蔬菜汤需要的材料及整个过程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2.代表三种蔬菜的即时贴。(土豆、洋葱、番茄)

三、活动过程

(一)洗菜、切菜

1、洗菜

(1)集体探索

t:蔬菜营养好,买了那么多的菜,我们来做小厨师,烧锅美味的蔬菜汤吧?要做一件什么事?做蔬菜汤,先做一件什么事?(洗菜)

t:想一想你洗什么蔬菜;怎么洗?用动作告诉大家。听着音乐试试看。(幼儿听音乐探索创编洗菜的动作,老师巡回观察。)

(2)个别交流和分享

t:刚才看到有几个小厨师把蔬菜洗的真干净,他们听着音乐仔细的洗,我们请他们来洗给大家看看。(请能有节奏地表现洗菜动作的幼儿示范,同伴模仿。)

(3)再次集体创编

t: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把蔬菜洗干净,看看谁能用和别人不一样的办法洗。

(引导幼儿在个体分享的基础上自主创编不同的动作,配合音乐动作表现。)

2.切菜

(1)集体讨论

t:洗完菜还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切菜)怎么切?(引导幼儿创编切菜的节奏,例如:切番茄洋葱切丝等,老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配上节奏。)

(2)集体探索

t:我们一起来做切菜的准备工作,看着菜,听着音乐,切得稳当一点,小心手。(引导幼儿听着音乐自编切菜的节奏动作。)

(二)烧蔬菜汤

1.感受理解音乐,初步创编动作

(1)欣赏理解音乐(感受强弱)

t: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准备烧汤,怎么烧?

t:拿锅子,放上水,放入蔬菜,打开煤气开关就开始煮汤了。(配合音乐伴奏,不同旋律代表拿锅、倒水、放蔬菜及开煤气的过程。)

t:水滚了锅里的蔬菜会怎样?我们听一听,一开始时候水怎么样?后来有什么变化?开了以后又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强弱然后到停。)

t:你听到什么变化?音乐轻的时候代表什么?响的时候又代表什么?最后音乐停了代表什么?

(2)创编动作

t:如果你是蔬菜你怎么动,试试看。

(引导幼儿扮演蔬菜,自由创编动作表现蔬菜在锅里煮动时的状态。)

(3)个别分享

t:你们做的是什么蔬菜?(请创编动作有特点的幼儿展示,例如:洋葱扭来扭去、番茄滚来滚去等等。)

2:讨论分享

t:我们一起来烧蔬菜汤,想好你要做的蔬菜,听着音乐在锅子里跳舞。(集体游戏一次,教师跟音乐作打开煤气状,引导幼儿从静止的“菜”,随着教师渐强渐弱的音乐,从慢慢地滚起来到最后不停地动,教师关掉煤气,幼儿扮的“菜”慢慢地停下来。)

3.集体探索

t:我们再来烧一锅美昧的蔬菜汤,想好你想扮演哪种蔬菜,上来选蔬菜的标记贴在自己的胸口,在位子上准备;(出示即时贴的蔬菜标记,幼儿自主选择并粘贴。)

t:(老师根据音乐做放锅、倒水动作)先放番茄,跳到锅里没有声音(扮演番茄的幼儿跳入“锅内”),再放土豆(贴土豆标记的幼儿跳入“锅内”),最后放入一丝丝的洋葱(扮演洋葱的幼儿跳入“锅内”)幼儿创编动作,随音乐的渐强渐弱表现蔬菜在汤里的样子。

操作提示

这个活动可以分几次进行,例如:在第一次活动中主要解决洗菜、切菜的节奏创编;在此基础上欣赏理解音乐,对音乐做动作的创编。

在创编动作时,老师要在幼儿创编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提升,例如:幼儿创编了洗土豆的动作,搓搓搓搓(幼儿一手握拳放在胸前,另一手也握拳由身体方向往外来回搓动)老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土豆两头搓过了,中间再来搓一搓(帮助幼儿补充丰富动作,在从上往下搓的动作基础上再补充两手相对搓一搓的动作)。

在幼儿扮演蔬菜创编动作的过程中,老师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对幼儿进行支持:根据音乐强弱表现动作、不同蔬菜在锅中动作不同、同种蔬菜动作也有所不同、遵守游戏规则。

音乐活动教案篇3

教育活动目标:

1、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

2、通过图片、动作等形式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3、能用简单的动作大胆地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熟悉过歌曲的旋律

2、物质准备:图片8张、钢琴

活动重点:能够理解歌词内容,并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用简单的动作大胆地表达歌曲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做踵趾小跑步进教室

二、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复习歌曲“让座”,刚才歌曲里唱的小朋友是个什么样的`小朋友?(有礼貌的孩子)

(三)教授新歌

1、通过故事开头用清唱的方式进行歌曲的前半部分,请幼儿带着问题去听。师:“昨天有一个小朋友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这么一件事,请你们来听一听(教师轻唱歌曲前两段歌词)后,提问;

(1) 刚才这个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事情?路上的行人是怎么做的?

(2) 你们猜猜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样做呢?

(3) 教师边提问边出示图片,并说出歌词。

(4)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解决?引入歌曲的后半部分。教师范唱一边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进一步学唱歌曲

(1)师;“让我们一起再看一看、听一听这个故事吧!(配班边出示图片,主班完整的弹琴范唱一边)

(2)师:“让我们一起听琴的旋律,用啦的声音唱出这首歌的旋律吧!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方式学唱歌曲

(1)教师弹旋律,带领幼儿边看图片边说歌词两边

(2)引导幼儿分句用动作来表演歌词内容

(3)师:“为了使这首歌听起来更好听,我们一起来合作,老师大声唱歌曲,请小朋友用啦的声音来唱旋律好吗?

(4)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好听的歌唱出来吧(老师大声唱,小朋友小声唱)

(5)师:“我们还可以怎样唱呢?

4、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唱

(1)故事里面主要有几个人?那我们可以怎样分角色来演唱呢?(分男孩、女孩表演唱)

(2)引导幼儿两人一个组,自己商量分配表演的角色

七、复习韵律“朋友舞“

这首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想一想生活中如何跟朋友相处?遇到问题怎样解决?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呢?让我们一起跳个朋友舞吧,感受与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好吗?

音乐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ab段缓慢与欢快的不同曲风,体验伤心和快乐两种情绪。

2、尝试进行即兴的动作创编,体验创造的快乐。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毛毛虫和蝴蝶图片、幼儿已了解毛毛虫和蝴蝶的有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律动《蝴蝶蝴蝶真美丽》入室。

师:今天天气真好,蝴蝶妈妈带小蝴蝶一起去花园玩吧!

二、出示毛毛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毛毛虫故事。

森林里要举办一次昆虫选美大赛,毛毛虫也想参加,可是每个人都觉得它太丑了,毛毛虫很伤心,他的好朋友告诉他不要泄气,并为毛毛虫精心打扮,采了好多花带在毛毛虫的头上身上,还为毛毛虫的每个脚都做了彩色的鞋,打扮后让他到河边去照镜子,所有看到毛毛虫的小动物都哈哈大笑:“哈哈!这是谁呀?真难看,这要是去参加选美大赛,非得笑死人了,哈哈哈!”毛毛虫伤心极了,他只想一个人躲起来,不想见任何人!

三、欣赏音乐进行创编毛毛虫动作。

1、幼儿欣赏a段音乐。

2、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创编毛毛虫的动作。

3、幼儿跟音乐学做毛毛虫。

四、情景蝴蝶破茧而出,引入蝴蝶和b段音乐。

1、师:咦,毛毛虫怎么变样了呢?原来这啊、毛毛虫是一只蝴蝶来的。它变得那么漂亮,最后去参加选美大赛,当然会获得冠军啦,小蝴蝶真高兴。

2、播放b段音乐,让幼儿创编蝴蝶的动作。

五、表演《毛毛虫和蝴蝶》。

六、活动结束。

音乐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的前三段。

2.尝试分角色表演,体验并表现歌曲有趣的情节。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大背景图一张,其中三只猴子可以跳动。

2.图片八张。

3.表演头饰:猴子的三只、猴子妈妈的一只。

4.地面上用自粘纸贴出床的轮廓。

5.医院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引导幼儿观察大背景图,了解歌曲第一段的内容。

①你看到了什么?谁会在上面睡觉呢?它会爬树的、瘦瘦的、喜欢吃香蕉。

猴子到了床上会干什么呢?

它是怎么跳的?

请个别幼儿表演:谁来学一学猴子的样子。(表现出猴子的调皮)

请集体表演(站起来):我们一起来把猴子调皮的样子表现出来,比比哪只猴子最调皮。

引导孩子观察三只猴子衣服颜色的不同。

教师清唱: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③小猴子从床上掉下来,谁会来?

看到小猴子摔在地上,妈妈的心情怎么样?妈妈着急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谁来学一学。(请个别幼儿表演)

看到床上还有两只猴子,她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清唱:妈妈急得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

集体(坐着学):我们一起来把妈妈的样子表现出来,看看谁最着急。

(2)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二、第三段。

2.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逐步出示图片。

你能和我一起把三只猴子发生的有趣事唱出来吗?

唱的时候,你觉得哪句最难呢?

化解难点:第二句十六分音符

(2)边做手指游戏边演唱歌曲。

你想用小手玩“三只猴子”的游戏吗?

情感处理:第一句——高兴,第二句——痛苦,第三句——着急。

(3)边做动作边歌唱。

(4)教师清唱歌曲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第四段的氛围。

床上还有小猴子吗?猜猜她们去哪里了?

这间活动室哪里可以当作医院呢?

3.尝试分角色表演,表现歌曲有趣的情节。

(1)三名幼儿扮演小猴子,一名幼儿扮演猴子妈妈,教师与其余幼儿演唱歌曲。

表现出猴子的样子,(调皮、但是表演时要懂得保护自己哦!)观察图片(颜色)的暗示,妈妈送小猴子进医院。

(2)幼儿分角色表演。

现在所有孩子都表演了,谁唱呢?(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唱。)

现在还是三只猴子吗?我们应该怎么唱?

请你先想好,你想扮演穿什么颜色衣服的猴子,绿猴子第一个摔下去(黄衣服——红衣服)

4.知道不能在床上跳,要学会保护自己。

(1)你们觉得歌曲里的这些猴子在床上跳着玩,安全吗?

我们不要在高的地方跳,头上就不会有包包,保护自己很重要,做个健康的乖宝宝。

5.结束活动。

我们都知道不能学歌曲里的“三只猴子”了,等一会你可以把这首歌唱给别的朋友听,别忘了告诉他,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哦!

教学反思:

?三只猴子》是一个比较有趣、易于被孩子理解接受的音乐活动,旋律也比较简单,孩子们很容易就能掌握。再加上形象的图片和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在这个活动的游戏环节,孩子们很容易兴奋,但因为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游戏也进行得热烈而有序。在活动中穿插钢琴伴奏,这在平时的一些活动中并不常用,但效果却出奇得好,所以在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提供孩子钢琴伴奏,以便更准确、更有效的学习。

音乐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认读数字的乐趣。

2.能认读数字1-5。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能够唱数1-5。

课件准备:“捉迷藏”对话音频及图片;《宝宝学数字》歌曲视频;“数字宝宝”组图;“感谢”对话音频及图片;“捉迷藏”游戏背景音乐;“生活中的数字宝宝”组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频图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熊猫奇奇在和谁玩捉迷藏?

——他想请小朋友们帮什么忙呢?

二播放视频出示组图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5

1.播放歌曲视频,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数字1-5的造型。

2.出示组图“数字宝宝”,引导幼儿匹配数字造型,认识数字1-5。

三播放音频组织幼儿寻找数字卡片认读数字1-5

1.操作课件并播放对话音频,鼓励幼儿认读数字1-5。

2.播放背景音乐,组织幼儿玩游戏“捉迷藏”,认读数字1-5。

四出示组图引导幼儿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1.出示组图“生活中的数字宝宝”,引导幼儿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2.鼓励幼儿大胆讨论。

音乐活动教案篇7

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2.感知音的强弱,用声音表现音的强弱。

3.能根据老师的手势演唱歌曲,并能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

1.手摇铃、木鱼若干

2.钢琴

活动过程:

1.练声

2.学习演唱歌曲。

(1)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大雨小雨》,请小朋友认真听一听。

(2)教师第一遍范唱

范唱完后,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曲子,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3.教师第二遍范唱

“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请你们再来认真听一听。”教师开始范唱,提问:歌曲里面说得是什么样的场景?(下雨的时候)下大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小雨呢?谁来说说。

4.回忆歌词

教师使用图文的方式和小朋友一起回忆歌词。

5.学唱歌曲

(1)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演唱一遍,注意要突显大雨强、小雨弱的声音。

(2)第二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边做动作边唱。

6.分男女演唱

分男女小组演唱,先男孩子唱大雨,女孩子唱小雨。老师用手势指挥。然后再交换演唱。

7.乐器伴奏

手摇铃表示小雨,木鱼表示大雨。

教师先分开教他们使用,然后再开始演奏。老师手势指挥,最后再交换乐器演奏一遍。

8.结束部分

演奏会结束了,请小朋友把乐器送回家。

音乐活动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赛马场上出现四匹吗,看----它们来啦!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

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

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

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2.再次欣赏音乐根据特定的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

教师:四匹马是如何你追我赶的?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

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

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

3.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敲大节奏。

(2)幼儿根据颜色分组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

(3)幼儿听音乐,分组演奏。

看指挥演奏:一起走(敲)→红马敲→黄马敲→白马敲→黑马敲→两匹两匹轮流走

(两组轮流敲奏)→一起奔向终点冲刺(四组齐奏)→拉住疆绳,乐曲结束

教师:怎样使你的筷子敲得好听?

(4)探讨其他乐器的匹配。

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

提问: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

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

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三、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

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

(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音乐活动教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找小猫教案优质8篇

一年级下册小学音乐教案8篇

小兔乖乖音乐教案8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精选8篇

大班音乐风爷爷教案8篇

小班健康类活动教案推荐8篇

小鼓和大鼓音乐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优秀8篇

音乐小雨教案8篇

《找朋友》音乐教案参考8篇

音乐活动教案推荐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