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心得的总结与分享,我们能够建立起知识的传承,在总结学习经验的同时,心得体会的写作也推动了自我认知的提升,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心理素质拓展课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心理素质拓展课心得体会篇1
我一直认为,大学是每个人生命中最美妙的时光,这里面充满了朝气与蓬勃、充满了理想与信念。新踏入大学的校门,每位学生的心中都有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关键看你如何去浇灌、如何让它绽放得光彩夺目。在这个过程中,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成为关键,加强新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呵护他们的成长。
我们班根据我们的新生训练营的要求,以玩小游戏为主,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让我们能再游戏中互相帮助,共同进退,在娱乐中体会游戏的真正意义。
周三下午,阳光明媚,我们全班按照预定的地点,在图书馆前的广场集合,大家怀着喜悦的心情,热情异常高涨!大约一点钟的时候,同学们基本上聚在了一起,在等待着辅导员和几位开例会的同学,半小时后,全班同学集合完毕,我们一行人就风风火火地向拓展基地出发了。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互相打趣,十分开心。上山的小路陡曲,大家都鼓足了十二分的干劲,前方的同学甚至还小跑起来,扬言要比一比谁最先到达山顶,后方的同学则拿着相机在疯狂拍照,纯真而爽朗的笑容,被相机一一记录下来,给往后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整个爬山的过程中,大家都互相帮助,行进过程中,有的同学由于低血糖而头晕,男同学便大呼休息一下,好让她得到休息。在大家的扶持照顾下,我们一起徐徐前进,班干部每隔一段时间久清点人数,怕有的同学不小心掉队,很是尽职尽责,终于在四十分钟后爬到了山顶!
在山顶,我们拍了班级合照,随后有同学宣读了本次爬山的寻宝活动的规则,将全班同学分为五组,选出组长,每个组抽签决定五个景点,到达五个景点并拍照后最先返回原集合地的组为冠军队,发给神秘奖励。经过近二个多小时的“寻宝”,我所在的组最先到达集合地,拿到了冠军奖励。
“寻宝”归来,大家都有些许累了,凯旋到达学校已经快六点了,约定在后街的火锅店聚餐,也许是饿坏了吧,大家都吃了很多,特别是男生,吃得现场可谓是一片狼藉,不过大家伙都吃得很开心,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微笑!
在这次活动中增加了班级中同学们的活跃性,大家积极投入到班级活动中,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体现了班级团结协作良好风貌。各班干部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组织本次活动,不但提高了自身的能力,更进一步的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也使得我们的集体更加团结。这样的活动建立了一个班级相互交流的平台,大家在一起团结协作,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这样的活动值得提倡与发展!通过这次活动也让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融洽的和谐相处,更像一家人,彼此都和和睦睦的,相处的时间长了了解自然就深一些,有缘我们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我们会努力使这份情谊绵延的更长,更久。
心理素质拓展课心得体会篇2
4月26日下午,机电工程系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在东南体育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学生处主办,院阳光心理联合会承办,系分会协办,学生处霍卫红、董新法、朱孟昀三位老师担任活动指导,系心理健康指导老师曹林英、100名xx级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下午两点半活动正式开始,活动开始前,首先由院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朱孟昀老师为同学们进行活动热身,朱老师首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素质拓展活动的特点和意义;接着,她以风趣的语言和有趣的游戏互动调动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然后,她把100名同学分为六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并且各自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分组过后,霍卫红、董新法、朱孟昀三位老师分别带领两组队员以竞技和积分的形式依次进行“穿越电网”、“有轨电车”和“夹弹珠”活动,并最终选出优胜团队。
“穿越电网”要求同学们通过配合将一个队员在没有碰到电网的情况下安全通过电网,直到全部队员安全通过电网。“有轨电车”是在两块木板上将7名队员脚全部栓住,同时迈出统一步伐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终点,但这7个人不能在活动中喊口号,这样既培养了大家的配合能力,又给大家一个直接认识新同学的机会。“夹弹珠”则是队员相互交替用筷子夹住弹珠将弹珠顺利放回指定的道具里,这不仅锻炼的是队员之间的配合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同学们的操作能力。
在每个项目开始之前,各位老师认真地为同学们介绍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同学们依据老师的指导,饶有兴致地参与了各项活动。他们在活动中分工协作,共同体会成功的乐趣。活动结束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分享活动中的感悟,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思考,与同学们进行坦诚地交流和互动,让他们对活动项目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学生处霍卫红老师带领“穿越电网”环节,大家一边拍手一边喊口号,把活跃的气氛带动起来,为接下来的拓展训练奠定基础。
而“有轨电车”项目主要由学生处董新法老师负责,“有轨电车”环节,大家都在想办法怎么样让自己的团队步伐一致,最快到达终点而想办法,这一环节考验的是队员之间的配合的默契程度。
“夹弹珠”环节由院心理咨询中心朱孟昀老师负责,“夹弹珠”这一环节主要的是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与应急能力,在队友的配合下共同完成。
活动的最后由学生处董新法及机电系心理指导老师曹林英对本次素质拓展活动进行了总结。他们都从不同侧面强调了彼此包容和团队协作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两个小时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结束了,训练时间虽短,同学们的收获却很大。作为团队的一员,他们学会了很多东西。首先必须有责任心,明确自己的责任。几乎所有的项目,团队的每个队员都在为完成一致的目标而努力,相互帮助和协作。所谓团队精神,就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作风,奉献成为激发团队成员的动力,为成功注入能量。他们更学会了在自然中放松、在游戏中学习、在欢笑中进步!不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了群体的作用,也增进了新生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了人际关系,学会了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
初入大学,这样的集体活动对学生之间良好关系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形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给了大家终身难忘的经历,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还加深了同学们对心理训练的认识。同学们都表示会把这次活动中所感受到的一切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心手相牵,相互扶持,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
心理素质拓展课心得体会篇3
今天在老师和专业教练带领下,我们17金融本一二班一起进行了心理拓展训练。在这次的素质中,我们收获了开心,感动,还有尴尬,疲倦。
但是,我的内心并没有感到后悔,这个我们一起度过的,两个小时的下午时光。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和教练精心设计了“社会摇””“甩绳”等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社会摇”热身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彼此。“泡泡糖黏什么”游戏使同学们逐渐消除陌生感,相互合作,不断激活发我们的团体动力。最后协作完成的“甩绳”项目中,也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在最后的拓展训练项目里,我们六十多位同学一起甩绳子,最后甩了三千多下。这不仅远远超出吴辉老师的想象,更远超出我们对自己的想象。现在回想起来,不仅明确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还对自己本身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心理健康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的是他自己人格的发展;心理健康不仅能正确引导一个人的人格发展,也能使一个人的人格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使我们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的进步,能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最终,我们绝大多数人在拓展训练活动结束后更加熟悉了彼此,更加的团结一致。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明确了自己的不足,更明白了何为集体,何为大家。非常感谢老师和教练的指导,感谢你们,让我得到这次提升心理素质的机会!
心理素质拓展课心得体会篇4
大学生是社会上文化层次水平较高、思维最为活跃、最有朝气的群体之一。他们渴求知识、积极向上、胸怀博大,时刻关注国内外的风云变幻,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同祖国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繁荣复兴融合在一起。但是,由于社会转型和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社会阅历浅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不能集中精神进行学习,适应困难
其中有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或上网聊天,学习成绩不佳,进而对学习产生厌倦、对考试感到焦虑。
二、自己评价失调
许多大学生都是中学时的习尖子,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而进入大学后,这种优势不再,这使得他们的优越感受到重创。这时一旦学习成绩稍有波动,就会降低自信心,甚至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
三、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由于存在交际困难,同面对面的`交流相比较,一些大学生更愿意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迷恋于虚拟世界,自己封闭,与现实世界脱离。长此下去,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就业心理困惑
这在大四学生当中尤为普遍。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己的定位及自己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好高骛远,一日三变。还有部分学生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盲目从众。
“心理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发展和培养的良好心理品质。它包括智力因素(认知、运筹、决策),非智力因素(需要、动机、情感)和复合因素(意志、气质、审美、社交、道德等)。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归宿,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心理素质。和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成才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认为心理学高深莫测,所以尽而远之,殊不知,在我们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的时候,都受某种心理状态的控制。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心理学的必要知识。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我们大学生会接触不一样的人,经历不同的事,而如果要在这个小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安然的度过大学,我们就必须保持心理健康。做到身心两方面的健康,而《大学生心理素质》则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正确对待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积极引导我们走向健康之路!
心理素质拓展课心得体会篇5
历时近两个月的05级毕业生素养拓展训练已经圆满完毕,回忆拓展训练的点点滴滴,做为辅导教师我感受许多,当看到同学们全身心投入拓展的各个环节时我很欣慰,当听到同学们在共享时,说到对母校的感谢,对团队精神的深刻领悟,对信任的正确理解等等时,我很感动。现对自己的拓展历程做如下总结和反思:
一、拓展前要备好学生:
在仔细参与屡次集体备课的同时,自己在业余时间对所要做拓展的学生有个全面的了解。感觉要想做好毕业生素养拓展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分析毕业生目前的状况,特殊是心理状态。始终坚持敬重学生、理解学生、启发学生、关怀学生、鼓励学生的根本原则。现在的学生在意识形态上要求公平、自己意识强、挑战意识强。他们思想比拟解放,不盲从,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喜爱那种“我说你听”的灌输式方式,尤其不喜爱听大道理,这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那么对于马上走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又具有着对进入社会的恐慌,特殊是实习回来后对为人、处事方面的求知欲要更剧烈些,这就需要我课前做充分的理论学问预备,把自己工作中积存的一些实战阅历与他们一起共享,准时对他们的感悟进展总结提升。让他们对活动的熟悉自觉内化为自觉意识,从而到达拓展训练的真正目的。
二、拓展前辅导教师自身要做的预备:
1、辅导教师要有很剧烈的方向感和感染力。 肯定要拥有着足够的感染力,由于感染力会比感冒更简单传染给学生,使学生紧紧跟随团队。记得上课前杨教师也一再的和我们强调辅导教师要有势气,没上课前主悦耳同事的课,仔细观看学生参加状态,为自己的课做方方面面的预备。做为辅导教师,用我们的语言感染学生,有时要像带兵上战场一样,让我的兵们,带着战斗的激情去参与各个环节的拓展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家团结起来,更重要的是把不积极参加的、性格内向同学带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了,学生才会真正有收获。
2、 辅导教师要用真诚换取真诚。 素养拓展从传统的学问灌输转变为“在做中学”。学生能够完全的理解与接纳培训的内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每个人都守着一扇自内开启的心门没有人能任凭地翻开。辅导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入学生的心理,转变和优化他们的固有的心理定势。这需要辅导教师首先亮出真诚,博得学生的信任。在共享中,我回想自己在刚刚走入社会时的心理感受,和学生产生了共鸣。在大家都发完言后,队长主动说,教师你多给我们说说吧,其他人连连点头。当时我看到了大家对我的信任,我毫无保存的述说了自己在工作中的点滴阅历。盼望能对他们有一点点的帮忙。真诚的、互动的共享让大家很受益。
3、辅导教师要有坚决的信念。 辅导教师会用寻常心来告知自己别只去寻求工作以外的欢乐而无视了工作本身的欢乐。事实不是这样吗?学生在拓展中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和意外。学生不但把我们此次拓展的真正目的都感受到了,甚至超越了我们的想象,他们说的'更深,想的更远了。
三、拓展训练给我的学生工作带来的启发:
1、努力让每位同学都积极参加,获得真实的体会
“寓教于乐”始终是我们追求的境地。在活动中,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使每一个人在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历奇活动中体验、合作、沟通、探讨和共享,为每一个学生营造最正确的学习和受的契机,激发主动的参加意识。辅导教师在“传道”中要激发学生兴趣,使训练过程像消遣活动一样有吸引力和乐趣;同时辅导教师通过调动性非常向学生的积极性,带动整体气氛,进而使不易融入集体的学生积极参加。通过活动营造了“团结、支持、合作、鼓舞”的气氛,使同学们在共同的体验过程中战胜自己、实现了深切的体验、共同成长。
2、启发我在日常学生工作中努力尝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在素养拓展训练的每一项活动中,教师都会适当做些示范和指导。当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挑战时,教师都会适时介入,供应适当的帮忙,增加学生对活动的信念。同时,在师生互动和学生合作活动中,无形之中已建立了良好的朋友式、战友式的新型师生的关系。这使我不禁想到在做学生日常思想工作时,要努力变换工作方式,抓住思想的契合点,让学生在详细行为中自觉辨析对与错,是与非。
四、通过拓展训练发觉自身存在的缺乏
1、在做好大学生素养拓展训练工作中,辅导教师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克制缺乏。感觉自身的缺乏主要是心理专业学问不丰富。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和丰富心理专业学问,特殊是加强与学校心理询问中心教师的沟通,获得心理的专业技能。
2、进一步加强理论学问的学习和提高语言组织力量。在和学生共享时虽然有所预备,但感觉自己的语言不能到达抱负效果,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拥有一桶水甚至更多。平常要留意综合学问的积存,才能在拓展中应用自如。
是第一次参与素养拓展活动,感觉很好玩、很有意义,我收获许多。这是外语系团学干部培训素养拓展训练。
这次活动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责任感,不管我们是什么身份,都应当要有责任心,对自己、对他人、对团队负责,就像人们常说的“在其位,谋其正”,你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就应当担起什么样的责任。这次活动,在我们14人的小团队中,我担当的是“政委”一职,我的职责就是协作队长,跟队长和队员们一起出谋划策为完成任务共同努力。而在“密宗挑战”中,我在40人的大团队中担当队长一职,我们的报数挑战在开头和结尾两轮都取得了圆满的胜利,但是在中间其次轮的时候,我们队由于一些小缘由失败了,队员们承受了20下俯卧撑的惩处,而我作为队长就要担当起责任,承受60下的俯卧撑。对于一个女生,我不曾做过这么多的俯卧撑,但是由于我知道队长就该担当队长的责任,我不愿也不能放弃。
除了责任,我还重新熟悉了团队与个人的关系。唯有每个人都抱着对自己、对团队负责的态度,仔细完成每一件任务,那才能构建一个优秀的团队;而也只有在优秀的团队中,个人才能得到更好的进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所以我们应当为了团队而努力。而在构建团队中,应当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和“木桶原理”,不该放弃团队中的任何一名伙伴,即使他在某些方面的力量不及他人,而应当积极地帮忙他,帮忙他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由于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的是最短的那块板。
关于领导者或者治理者,我学到了应当留意沟通的有效性和学会授权以及不为失败找借口这几点。并学到了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应当有这样几个步骤,简称为“pdca”。即,plan, do,check,action。而最关键的就是检查这个环节,学会检查,可以使我们做事胜利率更高、满足度更高,并且能够从中学会更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不管是作为一般员工或者治理者或者领导者,我们都应当记得“重要的不是我,重要的是我们”,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向明确的目标前进,为自己和团队的将来而努力。
心理素质拓展课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