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华魂读后感参考8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书籍像一把钥匙,读后感则是我们用这把钥匙打开心门后的发现与感悟,在读后感中,很多时候我们会探讨书籍的社会意义,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中华魂读后感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中华魂读后感参考8篇

2024年中华魂读后感篇1

“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人物都十分热爱读书。而我也不例外,可我最喜欢读的书还是《中华经典诵读》!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和《中华经典诵读》打了交到,老师刚发给我的时候我看的那些唐诗十分乏味,我到一年级都快放暑假了竟才想起它来。当二年级老师说要背诵古诗的时候,我当时晴空霹雳,可是为了应付过关也只好硬着头皮枯燥无味的背着古诗,最后也只能死记硬背,根本没了解古诗的意思,背的一点感情都没有。到了三年级我和古诗文有了一定的感情,这是因为……

三年级的一节语文课老师让我们说一说有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同学们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出“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 “ 抬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些诗句来。而我想起了前几天才看的关于月亮的古诗文,我像酵母一样发挥了它的作用,“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的.发言让同学们大吃一惊, 老师也对我赞不绝口。

我从这以后就热爱上读书,古诗文就像我形影不离的朋友也像一架时光机。没事干的时候我就会和“朋友”聊聊天,听它给我讲故事。有些让我哈哈大笑,有些让我同仇敌忾,而且它还带我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雄伟的长城、美丽的西湖、壮丽的黄鹤楼…… 这是多么惬意呀!

?中华经典诵读》你在我心中永远铭记,谢谢你伴着我成长。

2024年中华魂读后感篇2

我曾看到一条新闻,有记者看到曲阜满街都在卖着《论语》,采访当地老百姓后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卖给外国人的,当地的老百姓只是把《论语》看成旅游的商品、旅游的纪念品,都没有阅读,更别谈了解其中的意义了。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些传统美德凝聚了我们的祖先几千年的精神,我们不能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却又渐渐地让中华文化消失。阅读完《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后,我更是颇有感受,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不仅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责任,更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使命啊!

翻开这本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书,无数的名人为我们后人铸造了一个丰富的精神宝库:古有敢于尝试的神农,有勇有谋的是郑和;今有亲民爱民的焦裕禄,无私奉献的孔繁森……他们都在告诉我们要牢记并传承我们的中华文化呀。

传承中华文化并不是像那些名人一样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记得一次,天阴沉沉的,下起了小雨,我放学急忙赶回家。在小区里忽然听到一位老奶奶再说:“小朋友,麻烦过来扶我一把。”我一看,是邻居的老奶奶在叫我,我连忙跑过去,原来老奶奶本想出来晒晒太阳,可下起了雨,又因为坐久了行动不便,不能站起来。我想,新闻里不常常说好心人扶老人家反倒被碰瓷吗,不会我也遇上了吧。我顾不着那么多了,反正“远亲不如近邻”,帮一把又有什么呢。我搀扶起老奶奶,右手撑着伞。老奶奶攀着我的手,一步一步的走回了家。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我说“谢谢你啊,小朋友,你真是个好心人。”我心里顿时有一种荣誉感,原来的那阵怀疑顿时烟消云散了。或许这就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真正含义吧。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是一份意义重大的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用行动将中华文化传承,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2024年中华魂读后感篇3

我非常喜欢读书,暑假里我又拿出新买的《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津津有味的了起来。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一扇知识的大窗。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着我,有的惊心动魄,有的感人心肺,还有的回味无穷。

“纸上谈兵”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意义很大,我知道了做事不能夸夸其谈,还要有实战经验。我们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记得再清楚,不会用一样白费功夫。做事都要以多练为主,熟能生巧,吸取“纸上谈兵”的失败经验。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我们的教诲。有些故事我们从小就知道,但还是明知故犯,是家长提醒的不够吗?是老师的不够吗?其实都不是,这些错误的频频出现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不严格要求自己造成的。我们还会记得一些教训,本能的去改正,这对我们是有益无害的。

?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数不尽的精神财富,他像一条江河源源不断的流入我们真实的海洋中。

2024年中华魂读后感篇4

最近我迷上了爸爸给我买的xxx,里面主要是精选先秦至清朝脍炙人口、适合诵读的国学经典100篇,涵盖诗、词、赋、文、曲五类文体。内容包括“典籍或作者简介”、“原作”、“注释”、“导读”、“汉语拼音”五个部分非常精彩。读后我深深感到《中华经典诵读》在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我最喜欢“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学业的精进由于勤奋,而荒废由于游荡玩乐;德行的成就由于思考,而败坏由于因循随便。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来自于业精于勤荒于嬉。有个很好的典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战国时期的苏秦,开始虽有雄心壮志,但由于学识浅薄,跑了许多地方都得不到重用。后来他下决心发奋读书,有时读书读到深夜,实在疲倦、快到打盹的时候,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去,刺得鲜血直流。他用这种“锥刺股”的特殊方法,驱逐睡意,振作精神,坚持学习。后来终于成了著名的政治家。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记得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由于我太贪玩不爱学习,所以在数学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后来,我吸取教训,努力学习,坚持做到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预习,从不懈怠,并将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针对不懂的问题想办法搞清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努力,我的数学成绩不断提高,我也渐渐喜欢上了这门学科。

让经典诵读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伴随我们一起成长,构筑起美好的精神家园。

2024年中华魂读后感篇5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阵抑扬顿挫的声音从学校传出。

原来,是三合中心学校的蒲涛在朗诵《沁园春·雪》。他朗诵得娓娓动听,使在场的观众精神抖擞。

蒲涛他身穿一件蓝色的长衫,披挂着一条白色的丝巾,一看就有一股儒雅风流之气。这时,我心里一阵惊叹,发现还有和自己朗诵水平旗鼓相当的人,真实千载难逢、大开眼界啊!

个人项目表演结束了,万众期盼的集体表演开始了。三合中心学校的集体项目名叫《烟雨三合人未识》,里面向我们介绍了下渚湖的美景,让我们领略了计筹山的风光,参观了杨坟的风景,品尝防风茶的清香。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美丽的烟雨三合,观众连连叫好,掌声不断。(.)

我们三合的节目表演结束,我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就静静地欣赏起了其他精彩的节目。《我的南方和北方》让我们如痴如醉,他们还现场写毛笔字呢!而且字写得特别漂亮,真是两位书法高手啊!《少年中国说》使我们知道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干出的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和地位,让我们热血沸腾。《木兰辞》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让我知道了花木兰的辛苦。“不知木兰是女郎”,让我对女扮男装的花木兰敬佩有加。《将进酒》里的学生朗诵铿锵有力,值得我学习。

这次经典诵读比赛观摩,让我受益匪浅。

2024年中华魂读后感篇6

在《学道德楷模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中,当我看到赵国强勇抓歹徒这个故事时,我的心里不禁涌起一阵震撼……

这个故事讲的是:赵国强是一名普通货车司机。在一次要回北京看他媳妇要生孩子时不料在半路上从货车反光镜里发现一名歹徒在抢劫一女子。于是他连忙下车,与那名歹徒英勇地殴打起来。一位路过的出租车司机见此情景,立刻报警。不过警察终究还是晚了一步,因为赵国强最后头部被歹徒连砍数刀,身负重伤,住院了四年才痊愈。

赵国强这个见义勇为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赵国强当时想的是:“生孩子是头等大事,我本来就应该回去看,歹徒还有可能直接要了我的命,所以我应该选择直接回去。”如果真是这么做的话,首先,是那位女子受到伤害;第二,就是成了见利忘义的人,还能成为道德模范吗?再举一个例子,一个暴躁的男生欺负一个同学,还打了他,另一个学生出手相救:“不管你打他多少下,请把一半的拳头分给我吧!”想必大家一定在夸奖那位愿意承受一半拳头的孩子见义勇为的精神吧。但是,如果他不愿意了,那会怎么样?那个学生虽然不会受拳头的打击了,但是他少了更重要的两件东西:珍贵的友谊与见利勇为的精神。俗话说得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所以,我们要学会见义勇为,而不是见利忘义!

2024年中华魂读后感篇7

今天,我读了学校下发的中华美德故事,读完后,使我大有感触,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磨杵成针》。李白以前总是不好好读书,可是有一天,李白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把一根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针,李白看了十分震憾,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此,他发愤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心中为之一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奶奶真有毅力要把这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细的绣花针。我心想:既然铁杵都能磨成针,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又算什么呢?看看这个故事,在对比生活中的自己,我自叹不如。

记得有一次,我要参加钢琴七级的考试,可是,由于以前我一直忙于做功课,没有时间弹钢琴,即使我有空,也懒得弹,所以离考试只有几个星期了,我还弹得疙疙瘩瘩,一点也不熟。面对老师的责备,父母的唠叨,我下定决心要每天练琴,把曲子弹熟。从那一刻开始,即使功课做得再晚再累,我都要坚持每天弹几小时琴,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通过了钢琴七级考试。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这个品质将使我终身受益匪浅。

2024年中华魂读后感篇8

记得肖复兴曾经说过:“读书,可以寻找一块洁净的宿营地,能安置我们的灵魂,可以寻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让我们的梦能毫无顾忌的尽情的飞翔。”在这个周末,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了一本名叫《中华美德故事》的一本书,这本书它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这本书让我逐渐地走向了光明美好的道德世界,也让我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认识到了道德的所在和它的价值。本书通过了很多的神话故事以及诗篇,寓言,童话等引人入胜的丰富内容,让我充满好奇心,睁开了稚嫩的双眼,展望人生中的道德观以及价值观。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它拥有着许多传统的美德,而这些就是我们中华人民最宝贵的财富,是必不可少的,是必须的传承下去的。看了《中华传统美德·俭朴篇》里有一个春秋时期鲁国宰相季文子的故事.我觉得季文子虽身居高位,却以俭为荣。他穿的是久洗的旧衣;吃的是简单的饭菜;住的是简陋的小屋;坐的是瘦马破车。他还时常叮嘱家人说:“不要讲排场,搞浮华,有粗茶淡饭供吃喝,衣服不脏不破就好了。”在他三十多年的宰相生涯中,保持着一贯的节俭作风。要知道,节俭难,而三十年如一日的节俭更难,更何况是堂堂一国之宰相呢?

节俭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古往今来,无数历史名人以他们光辉的榜样赋予“节俭”更丰富、深刻的意义。可在如今,又有多少人会懂得要节俭呢?现在的生活,人们都有了钱,可以到处去消费。消费是可以,但请别浪费。餐桌上,人们在肆无忌惮地将剩饭剩菜倒去;平日里,有一点污迹的衣服就扔掉;一个扭不紧的水龙头可怜得没人理睬……人们常说:“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们一定要给下一代树立一个好榜样!”纸上谈兵,可实际生活中又有谁还能做到呢?因此,我希望我们的中国人民能够以勤俭朴素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身体力行。

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所以,我们必须得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博大精深民族文化永远地弘扬下去。

2024年中华魂读后感参考8篇相关文章:

2024年银行员工个人年终总结参考8篇

2024年中学教师工作总结参考8篇

2024年建材工作总结参考8篇

镇魂读后感500字优秀5篇

物业2024年年度工作计划参考8篇

镇魂读后感500字最新5篇

镇魂读后感500字通用7篇

房地产销售2024年工作总结参考8篇

2024年开学啦读后感精选8篇

2024年红领巾读后感8篇

2024年中华魂读后感参考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