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一个成功的教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鸟的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鸟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并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要用到很多的学习用品,今天,我们就去逛逛文具店,买一些学习用品,好吗?
二、认识人民币
(一)、认识部分人民币的面值
1、买学习用品要用什么?(钱、钞票)我们国家使用的钱(钞票)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人民币)
2、课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币):看,这些就是什么呀?(人民币)你认识哪张人民币?它的面值是多少?
3、课件(出示数字7):那今天我们要用几元人民币去买学习用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7元)
(二)、取钱
1、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个储蓄罐,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币,现在请你们从储蓄罐里取出7元人民币。(幼儿操作)
2、你取了几元人民币?是怎么取的?谁也用了这种方法?
幼儿讲述取7元人民币的方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简单认识一下纸币和硬币);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小结:原来,7元人民币有两种取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还有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3、请小朋友把7元人民币放到钱包里。(幼儿把7元钱放到钱包里)
三、制作计划表
1、小朋友们已经把钱准备好了,那么你们准备到文具店里买些什么学习用品呢?(请2——3名幼儿简单讲述)
2、出示课件:我们先来看看文具店里有些什么学习用品?这些学习用品的价格又是多少?
3、原来文具店里有这么多的学习用品,它们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小朋友有几元人民币呀?(7元)该买些什么呢?我们先来计划一下吧!
4、出示计划表:这儿有一张表格,我们可以把想买的东西先来记录一下。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集体交流:小朋友们都做好了计划表,现在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计划表。(我想买一本子,2元;一支笔,5元等)
7、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们想不想交流一下?(想)现在就请你们和边上的朋友看一看,说一说。
四、购物
1、现在我们都做好了购物计划,接下来就请你们每人带7元人民币按计划买学习用品吧!(幼儿按计划购物)
2、你们都按照计划挑选好自己需要的东西吗?现在我们一起去收银台付钱吧!(幼儿付钱)
3、你们买到了这么多的.学习用品,开心吗?
小朋友们真棒,都是用7元人民币,买到这么多不同的学习用品。
五、人民币的用途
1、那你们知道人民币除了可以购买学习用品外,还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2、看多媒体:我们一起看看人民币还有什么用?(简单地说一说,看一看)
3、小结:原来,在我们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币,今天,我们一起去文具店用人民币购买了学习用品,以后我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用人民币做其他的事情,好吗?
认识鸟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 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 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用各种圆柱体制成的机器人一个。胡萝卜、粉笔 、小刀、磁带、录音机
2. 操作学具:人手十枚一样大小的硬币、浆糊。
①长方形纸8张、水笔8盒
②废卫生纸筒8个、各色腊光纸若干
③吸管一篮、薯片筒若干
④各种空心小形体、铁丝
3. 环境创设:
① 体育角,内放高跷、圆柱状沙袋、棍、易拉罐、滚筒、金箍棒等]
② 自制玩具角,陈设会叫的陀螺、望远镜、万花筒、柱状风铃等
③ 实物角,内置电池、果汁罐、卷糖、球、椎状物体、花瓶、废旧蛋糕盒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机器人柱柱激发幼儿参观圆柱世界的兴致。
1. 介绍机器人引题: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柱柱。柱柱想请小朋友到柱柱世界宫玩,你们想去吗?
2. 听音乐开火车带领幼儿到柱柱世界。
二、通过反复尝试初步认识圆柱体,引导幼儿体验圆柱世界的秘密。
1. 玩一玩、想一想--
引导幼儿第一次游戏尝试,知道圆柱体的名称。
① 让幼儿任意挑选一种玩具,自由感知圆柱世界的丰富。
② 启发提问:
a、你玩的是什么?它象什么形状?
b、你还发现了圆柱世界的什么秘密?
③ 鼓励幼儿完整表述自己的经验,重点能说出它象什么形状?
④ 以机器人口吻小结--柱柱世界里的每样东西都象柱子一样,这种形体就叫圆柱体。
2. 量一量,说一说-- 引导幼儿第二次测量尝试,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① 启发尝试:
a、你发现圆柱体是什么样的?它跟圆形一样吗?
b、请你再玩一玩,想一想,你是怎么玩的?
c、每个圆柱体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觉?请你用绳子或尺子量一量好吗
②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绳子,尺子量一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一样
③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④ 小结:圆柱体的两端是两个一样大的圆形,中间部分一样粗,放倒了还会滚动。
三、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巩固认识圆柱体,提高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辨别能力。
[page_break]
1. 叠一叠,变一变-- 让幼儿在比较尝试中 加深对圆柱体的印象。
① 启发提问:
a、你知道硬币是什么形状的?
b、你能不能用许多硬币变一个圆柱体?
② 幼儿操作,思考:你是怎么变的?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象什么?
③ 小结: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象圆柱体。
2. 找一找,削一削--
幼儿在寻找相似与不似中加深对圆柱体的理解。
① 以柱柱口吻夸奖操作认真的幼儿,并寻求帮助:你能不能帮我把象圆柱体的东西找出来?
② 引导幼儿观察陈列柜内实物,分辨相似与 不似圆柱体的东西,并说出原因。
③ 提出疑问:怎样使胡萝卜变得象圆柱体?
④ 教师操作:用削刀将胡萝卜削掉,中间部分削去外皮,变成一样粗细。
四、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圆柱体,开拓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迁移发散能力。
想一想,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见到、用到的东西有哪些象圆柱体?
五、通过分组小制作延伸幼儿对圆柱世界的想象创造能力。
1. 制作望远镜--在长方形卡纸上先涂上花纹,再粘制两个一样大的圆柱体,并用胶水固定。
2. 花链数字玩具--在许多形状中寻找圆柱体的小纸链,并串到弯好的铁丝上,变成花链玩具。
3. 纸筒小动物--利用废卫生纸筒,卷上色纸,粘贴眼睛、嘴巴、耳朵等制作小兔、小鸟、螃蟹等小动物。
插吸管--把吸管有规律地插入纸杯,并调整吸管两边长度,变出各种形态东西。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认识鸟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引出倒数的意义,并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学习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及“互为”的含义。
2.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知道语言文字中有些字是可以倒过来写的。
比如:吴—吞
学生举例:杏—呆。
师:数学中有没有这种情况呢?
你能把4/7倒过来写吗?
板书:4/7--(7/4)8/3--(3/8)2--(1/2)
师:你能根据分子、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几组数取个名字吗?
生:倒数。
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教学倒数的意义.
(1)5/8×1/8 7/15×5/7 6×1/2 1/40×5
(2)3/4×4/3 6/7×7/6 3×1/3 2/9×9/2
教师:“上面的两组题有什么不同?”(第一组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都不是1,
第二组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都是1.)
教师:“像第二组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教师举例说明什么叫做“互为倒数”.
3/4和4/3互为倒数,就是3/4的倒数是4/3,4/3的倒数是3/4.
教师:“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
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第二组其它3个算式中两个数的关系.说的时候,注意让
学生说出“互为倒数”,同时,让学生明确谁是谁的倒数.
教师:“谁还能举出几组两个数互为倒数的例子?”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并让学生根据倒数的意义来检验是不是正确.
三、教学例题(求倒数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第二组算式,想想两个什么样的数就互为倒数.如果给你一个数你能找出它的倒数吗?”让学生适当讨论,并对发现的规律
进行归纳.使学生明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是互相调换位置的.
出示例题.“怎样找出的倒数呢?你能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找出来吗?”使学生想到只要把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是的倒数.教师板书:
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
的倒数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写.
教师接着问:“自然数5的倒数是多少?5可以看成分母是几的分数?”(可
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那么5的倒数怎样求?”(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3的倒数就是1/5.)
教师:“任意一个自然数的倒数应该怎样求?”(一个自然数的倒数就是以
这个自然数作分母以1作分子的分数.)
接着问:“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什么数没有倒数?”(0没有倒数.)
“0为什么没有倒数?”(因为0不能作分母,所以0没有倒数.)
教师:“请大家总结一下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让学生多说一说,教师
注意提醒学生把排除在外.
四、课堂练习。
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4/13 9 1/7 25
反思: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注意从文字中找数学的原形,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以问题为主线,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讨论解决,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学生主动的数学活动建构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认识鸟的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例1及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出示第2页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方位知识描述各建筑的位置关系?
2.组织学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板书课题:东西南北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观察例1课件: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2) 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第 2 页 ,共 104 页)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陶乐的东西南北方向? 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5.背儿歌: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小结。
五、课外作业:
认方向。
认识鸟的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聚。
2,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展示场景)水果贸易市场,一箱箱,一袋袋水果, 一个苹果重200( )
一箱苹果重15( ) (分别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请学生估计这一车的苹果的重量
(如:3吨)
2,请学生说说对"吨"的认识(同时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吨"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请同学们找出教室中有没有可以用"吨"作单位的物体
(如:桌,椅,电视机,书本等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
(2)那么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
(请同学举例)
(3)媒体展示:大象,汽车(轮船)的载重量,建筑工地的一大堆石料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2,认识吨
(1) 请出4个同学站在一起,让学生说说他们的重量。
a,4个三年级学生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千克 (约100千克)
b,8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c,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2)为了简便计量1000千克规定为1吨
联系班中40个同学,想象一吨的重量。
(3)媒体展示:看一看,算一算
a,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
b,100块砖的重量是200千克,多少块的重量约是1吨
(4)想一想,填一填(小组合作)
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1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 )个( )的重量是1吨。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要用到"吨"作单位
(6)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a:卡车载重4( )
b:小明体重35( )
c: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
d:浙江举重运动员,在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 )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请学生联想他能挺起几个学生,几个占旭刚就可以挺起一吨)
一座桥的载重量是10( )(再请学生说说什么是"一座桥的载重量")
(三):吨和千克的化聚。
1,请同学试一试例3.
(1)5吨=( )千克 (2)2450千克=( )吨( )千克
填好后分别指明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2,试一试
8000千克=( )吨 6吨20千克=( )千克
(四),课堂小结
学过的重量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练习
1,填空
4000千克=( )吨 3吨=( )千克
2吨600千克=( )千克
4200千克=( )吨( )千克
7吨38千克=( )千克
2,①一头大象重5000千克,合多少吨
②一辆卡车能装4吨500千克大米,合多少千克
③一个鸵鸟蛋重1500克,合多少千克多少克
认识鸟的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