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可助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发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深入了解,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篇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以钟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和体验中外不同风格的美妙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自然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并能运用图形谱认唱唱名识谱,唱准fa、si、do’(4、7、i)的音高。

3、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能对音乐的主题曲调留有印象,用表演故事场景更好地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不同风格的“钟声”音乐。

2、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用歌声表现、模拟钟声。

三、教学用具:

录音机、钢琴、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图形谱及碰钟、学生自己准备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听《美丽的黄昏》和着三拍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表现钟声。

1、学生讨论如何模仿钟声(用“叮”“当”来模仿)师出示柯尔文手势,生复习dodo'的音阶。

师:现在加上钟摆的叮当声来唱师范唱,生用叮当声唱音阶

2、复习高低声部的旋律

3、教师示范唱,手弹低声部,嘴唱高声部,请学生仔细聆听。

4、请问学生听到了几个声部,是怎么听出来的。

5、教师引导学生跟录音合作(或老师唱高声部)唱低声部,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唱低声部。

6、学生跟琴分声部合作唱。

7、艺术处理,速度、力度、音色、情绪加伴奏(碰铃和三角铁),再加身体模仿大钟摇摆的律动。

8、根据艺术处理完整演唱。

(三)、创设情景、感受钟声;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你们唱得这么好,吸引来了真正的钟声。听,维也纳皇宫的音乐钟想起来了,公主邀请我们到皇宫去为她的贵宾表演。

1、师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欧洲教堂、王宫的图片)

2、初听乐曲引子

师: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答。(听出钟摆的滴答声。‖:1525:‖)

3、学唱主题课件出示音乐主题曲调的图形谱(师弹琴,生唱,生手划旋律线唱一唱,生熟悉旋律)

4、分段聆听,结合音乐介绍演奏乐器。

5、表演主题

6、在教师的引导下分角色聆听整首曲子。请学生听出第一个主题出现了几次?

学生回答(4次)。

7、分角色完整地表演音乐。

(四)、师:

同学们,时间,象征着生命、生活,全世界的人们对此充满了希望,还有很多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是描述钟声的。请同学们去收集吧,别忘了,下节课将搜集到的资料带来,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聆听《维也纳的钟声》出教室。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唱—— 北京民歌《对鲜花》

听—— 黄梅戏《对花》

创编活动—— 对花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2、 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3、 能认识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

教具准备:花卉图片、玫瑰花一支、装饰教室的鲜花、卡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起共鸣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变化,揭示“花”的主题。

1、 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许多缤纷的鲜花,没错,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正是与“花”有关。

2、 交流

师:春天到了,百花争奇斗艳,你们知道哪些花儿呢?请说出花名。

(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每种花都有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老师还想考考大家——

什么花开在水里呢?(荷花、水仙)

什么花长得像木耳呢?(水仙)

什么花红满山?(山茶花、杜鹃花)

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月季、蔷薇、玫瑰)

3、听赏歌曲《对鲜花》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听听歌中是怎么回答的。

a、播放录音《对鲜花》

b、听完老师用有节奏的语言提问,同时指导学生按歌词中的句子有节奏地回答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在水│里─│ 生答:菱.角│开 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像木│耳─│ 生答:凤.仙│开 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红满│山─│ 生答:山.茶│开 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满干│刺─│ 生答:蔷.薇│开 花儿│在水│里─│

c、出示花卉图片(凤仙、山茶),通过视觉让学生感受其外形特征。出示玫瑰花,介绍属于蔷薇科,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枝干上的小刺。

二、新歌教学

1、 揭题

师:刚才这首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京民歌《对鲜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吧。

2、 学唱歌曲

a、认识附点四分音符(借助卡片)

先出示四分音符并说出名称,再介绍“附点”,认识附点四分音符。

b、 老师唱谱,学生跟着哼唱旋律并找出歌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

c、 着重练习带有附点音符的乐句。

d、分句教唱歌词,注意反复练习难点句子,比如第三乐句。

3、 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

师:这首歌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一样,它的歌词中多了双引号,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几个呢?(两个)它表示什么意思?(两个人唱)

师:对了,歌曲中一人问一人答,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下面我们来用对唱的形式把歌词的第2、3、4段练习一遍。

在唱好第一段的基础上,演唱歌词的其他三段。教师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唱歌姿势和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三、创编歌词

师:我们还可以继续编歌词,比如(唱)“什么呢开花儿白有香?”(生唱着答出来:茉莉、栀子)

学生自由创编,并用对唱的形式唱出来。

四、欣赏黄梅戏《对花》

师:其实这种对花的形式不仅在北京有,其他地方也流行,不仅民歌里有,戏曲里也非常精彩。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黄梅戏里的《对花》,听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揭示欣赏题目,播放录音。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运用卡通歌曲的交流与表演性活动,无拘无束地表达所喜所爱,拉近一卡通音乐的距离,建立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2、聆听优美的音乐,欣赏卡通乐园的美景、用听听、唱唱、奏奏、演演等方式,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3、在创设的情境中,用灵巧的吐字,保持稳定的速度来演唱歌曲《小朋友的家》,能用动作、打击乐器、编创的歌词来表达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聆听歌曲,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且能编创动作表演,填创歌词。

2、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

教学内容

唱:《小朋友的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听音乐《米老鼠进行曲》,用律动进教室。

师:米老鼠今天带我们来到了它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吗?

2、了解迪斯尼乐园,进行节奏游戏

师:你们瞧!进迪斯尼乐园可不容易,哪个聪明的同学能敲开这个大门?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捉迷藏》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捉迷藏》。

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捉迷藏》,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

6、学生小声跟唱。

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放马山歌》 ;音乐知识:延长音。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

2、歌表演《放马山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图上有哪些少数民族小朋友。

2、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

二、范唱

1、教师范唱:

教师简介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及音乐风格(学生知道也可请同学们自己介绍)

2、录音范唱:请同学们重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提示歌曲演唱顺序。

2、教师反复播放范唱录音(2-3遍),让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3、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启发学生有感情、有语气的演唱歌曲。

五、启发学生创遍动作表现歌曲。

六、音乐知识:延长音。

七、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2、认识掌握“v”换气记号。

3、通过学唱歌曲,体会伙伴们之间真诚的友谊。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准确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认识掌握“v”换气记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1、相信我们在坐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但朋友之间偶尔也会出现

一些小摩擦小误会,这时,你会怎样请你的朋友原谅你呢?(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有一个特别的方法向我的朋友道歉,就是唱一首歌,同学们一起来听一下。

三、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学唱《原谅我》,反应少年儿童同伴之间的珍贵友谊之情,体现了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能勇敢地道歉精神。

2、同学们学会有感情的歌唱美国民歌《原谅我》

3、要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

四、教授新歌

1、聆听歌曲:接下来再来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演唱速度和情绪(速度是稍慢的,演唱情绪是真诚的,愧疚的)。

2、再听一遍歌曲,然后同学们说一说你们都听到了什么。(试着让学生说出歌词内容)

3、同学们一起看歌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4、再次聆听歌曲:同学们跟着歌曲轻声哼唱。

5、教师弹琴逐句教唱。

(指导学生认识“v”换气记号)

6、学生跟随伴奏完整的演唱一遍。

7、指导学生给歌曲做感情处理,(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是你们犯了一点错,要请求朋友的原来,你们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或态度去表达?)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我们要带着一点内疚的情绪,向朋友倾诉你的“一点错”,表达对朋友的信任,希望得到他的原谅,使伙伴的友谊更上一层)

8、带上感情,再次完整得演唱歌曲。

五、拓展延伸:

1、说一说同学之间都有哪些误会?你们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2、你能为歌曲创编新歌词吗?到小组中交流

3、说说以后你应该怎么和别人相处?

六、小结:

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总少不了矛盾和误解,老师希望:当你和同学朋友发生不愉快的事或争吵时,要勇于道歉,承认自己的过错,消除误会,让一切重归于好!

2、欣赏歌曲视频,感恩的心。结束这堂课。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健康歌》,并随歌曲进行律动表演。

2、学唱歌曲《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学会一段歌词。

2、学会歌曲《小小足球赛》的第一段歌词。

3、能随歌曲《健康歌》,的音乐即兴动作。

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歌曲《健康歌》的伴奏为背景音乐开始学习。

教师提问:这段音乐唱了些什么?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

(1)教师范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2)指导学习歌词

教师提问:你感觉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歌声表现?

(3)学生跟着歌曲录音清唱两遍。

(4)鼓励学生跟着音乐做律动表演

3、用自己身边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放《小小足球赛》的录音,学生朗诵歌词,跟着录音学唱第一段歌词。

5、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6、教学反思:学生能感受歌曲中的跳跃的律动,能跟随歌声即兴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溜冰圆舞曲》《跳绳》

2、学唱歌曲《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的:

1、能听辨出乐曲《溜冰圆舞曲》中各段音乐的情绪变化,听辨出《跳绳》中三个乐段abc的结构。

2、学会歌曲《小小足球赛》

3、能随着《溜冰圆舞曲》的录音模仿溜冰的动作。

4、知道一些有关足球的趣闻。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议论有关溜冰的话题,引入新课,欣赏《溜冰圆舞曲》。

(通过欣赏这首曲子你看到了什么?)

2、这首曲子中重复的乐曲是那一段(讲授这首乐曲的主题)

3、随教师唱这一主题的乐谱。

4、再次聆听《溜冰圆舞曲》全曲,注意上述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5、介绍丁善德及其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欣赏《跳绳》。在听赏过程中,教师作微小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例如:在第一、第三乐段时可做挥绳动作。第二乐段可做跳跃动作和轻盈的舞蹈动作。

6、引导学生听出第三段与第一段是相同的,再在课本中第三部分的空格中填上绿色。

7、继续学习《小小足球赛》的二段歌词。

8、师生共同讨论有关足球的趣闻。

9、分组讨论如何表演这首歌曲。

10、上台展示。

11、教学反思:在欣赏音乐时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在模仿溜冰动作时有创造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性音乐活动“趣味运动会”

教学目标:

1、能听辨《溜冰圆舞曲》《跳绳》《拔河》

2、能初步认准音准1-2、1-3、1-5、1-61-i

3、学会跳绳儿歌的歌谱并唱会歌曲。

4、在诸项表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声中开始本课教学。

2、师生共同讲述一些有关运动会的趣闻。

3、找两三组同学表演《小小足球赛》。

4、在欢悦的音乐声中表演踢毽子动作。

5、学习跳绳儿歌的歌谱和歌词,再随着歌声表演跳绳动作(分组进行,两人抡长绳,其他同学轮流跳绳),途中可即兴的改动某些歌词,如“小熊小熊你点点头”等。

6、随《溜冰圆舞曲》的音乐表演溜冰动作。

7、听音乐《两个小乒乓球运动员》,再进行“我们来打乒乓球”的即兴演唱的练习。

8、随着优美的音乐表演韵律操动作。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小小足球赛》《健康歌》

2、创编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歌曲的学习与聆听,让学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年代,我们少年儿童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2、在节奏的创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大胆地创造,使其更加喜欢上音乐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1、学生听琴完整地演唱本课两首歌曲一遍。

2、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演唱,en.cn进行简单的评价,说一说哪些地方唱得好,哪些地方唱得不好,并说出原因。

3、分小组进行讨论,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对这两首歌曲的感受及理解。

三、为乐伴奏:

1、学生分别拿出自己制的小乐器,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歌曲伴奏。

2、每小组选出优秀的演奏者在全体同学面前为大家作表演,上全体同学为这些演奏的同学作评价。

四、游戏

五、教学反思:学生们能积极参与表演。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7

(1)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不同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通过模拟“大钟”和“小钟”的声音来掌握二声部音高。

3、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和谐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大钟”和“小钟”的声音[…s

教学难点:

和谐准确的演唱二声部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弓i入课题

师:很高兴今天能与三年(2)班的同学们认识,老师现在要让你们猜一猜,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呢?(钟声)

1、课件播放钟声(当)

师:今天老师带了各种各样的钟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课件出示钟声图片及播放各种钟声。

师:谁能来唱唱你听到的钟声呢?

提问:①师:你能模拟钟摆的声音吗?谁能来模仿一下。“当”

②生活中我们听到的钟声是长音还是短音?

你还能用什么声音来模仿钟声“叮”

③请同学仔细听老师的琴声,用老师给的音高来模仿钟声(1和5)

④是不是所有的钟声发出的声音音高都是相同的吗?从音的高低来考虑,是大钟的声音低还是小钟的声音低?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能情绪愉快地用不同速度,不同音色表现歌曲中衬词部分,并能按不同角色的形象,用相应的歌声演唱。

2、在学唱过程中体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协调与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教学准备】

1、电视机、影碟机、电影《音乐之声》片断。

2、录音机、《孤独的牧羊人》音乐伴奏带。

3、《牧羊人》图谱一张

【教学过程】

(一)听《牧羊人》音乐,自由用各种动作跳进活动室。

(二)看录像,了解歌曲内容,引起学唱兴趣。

1、听了刚才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2、第二次听有歌词的音乐一遍。你知道她在唱什么吗?不过有一句我们可以先来学一学,它是这首歌的衬词。

3、根据图示学唱衬词部分。

(三)欣赏歌曲,并初步学唱衬词。

(四)出示图片,教师教唱歌曲。引导幼儿在回答中理解歌词,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整理歌词,并学唱歌曲

1、图片上的人是谁?它在什么地方?

2、他在干什么?

3、又有谁来了?

(五)对不同角色的衬词部分进行处理。

1、引导幼儿用不同音色演唱衬词

(1)牧羊人在很高的地方唱歌,你觉得他的声音应该怎么样?

(2)老山羊年纪一大把,它唱起歌来会怎么样?

(3)小山羊最可爱了,它的声音我们也来学一学

2、以游戏形式,分角色演唱衬词部分。

(六)即兴打击乐演奏,充分感受乐曲旋律。

今天我们又唱又跳,又看录像又打击乐器,这首好听的歌曲就叫做《孤独的牧羊人》。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通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小百科:牧羊:牧羊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活动之一,在农业系统中属于畜牧业的一种,其生产成品以羊毛或羊奶为主。一般而言,羊群非常依赖牧羊人的饲养和保护,或由牧羊人的带领下寻找新的草场觅食。而牧羊业仍旧是欧洲、美洲和大洋洲部分传统农业地区的主要产业和经济来源。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推荐5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7篇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篇

音乐七年级上册工作计划5篇

5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推荐5篇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5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8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8篇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上册教案通用8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教案8篇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