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优秀教案精选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建立教学目标和预期结果,以便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术进展,我们应该鼓励教师们在教案中融入创新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狼优秀教案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狼优秀教案精选5篇

狼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从理解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地合理想象。

3、能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

合理。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里蕴含着的意思,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过大年夜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鸡、鸭、鱼、虾等好菜,大家生活在这里是幸福的,但在沙俄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你们想知道她在街上卖火柴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学习生字新词

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生字,师生正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看课文边思考:

1、课文几次提到“大年夜”,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体会了什么?在文中

画出相关文段。

(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第一次是在文章一开头,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第二次是写小女孩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看着别人家窗户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心里忘不了这是“大年夜”;第三次是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

2、画出你阅读中印象深刻的句子,你怎样体会句子的含义?并学会提问题。

(老师相机点拨,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1)“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出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没注意什么?她“忘不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比着写?)

小女孩没注意的是她美丽的金发,她忘不了的是大年夜。美丽的金发上落着洁白的雪花,确实很美,但她顾不了这些,因为饥饿寒冷缠绕着她,她更需要的是温暖与食物,尤其是大年夜,这是人们盼望的一年中最欢乐最美好的日子。这样对比着写可以看出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突出了小女孩的冷、饿、生活的悲惨,说明那个社会多么的不合理。

(2)“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小女孩既然冻死的,为什么还“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这是因为小女孩曾在幻想中感到自己的灵魂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

狼优秀教案篇2

复习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目标:

1、提高口算、竖式计算的能力,巩固口算技巧。

2、提高看图提问题的能力。

3、能正确填写﹥﹤或﹦。

教学重点:

计算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40+3045+769-5097-6

30+659+3653-884+7

91+524-98+3796-80

二、提出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书包比铅笔盒多多少钱?64-18=46(元)

(2)铅笔盒比书包少多少钱?64-18=46(元)

(3)铅笔盒和书包相差多少钱?64-18=46(元)

(4)书包和铅笔盒一共多少钱?64+18=82(元)

三、用竖式计算:

58948598

+37-35+15-89

----------------

95591009

84466664

-59+27-48+28

----------------

25731892

四、在○里填上﹦﹥或﹤

34+29○29+3453-36○54-36

49-37○49-3667+38○67+34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1、观察与测量。

2、有趣的图形。

3、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测量。(略)

二、有趣的图形。

(1)图中有14个长方形。

(2)7个正方形。

(3)3个三角形。

(4)10个圆形。

2、小白兔看到的是房屋的侧面。

小山羊看到的是房屋的正面。

1、33+4265-4945+56

86-3447+4898-89

61+3374-5526+35

89-5463+1738+34

45+3777-4975+25

2、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牛比羊少18头。

提问题:(1)兔子有几只?37+6=43(只)

(2)牛有几头?37-18=19(头)

(3)图和牛相差多少?43-19=24(只)

(4)兔比牛多几只?43-19=24(只)

(5)牛比兔少几头?43-19=24(头)

3、(1)需要(2)两车,还有(4)个空座位。

(2)学生共需要(90)元,老师共需要(12)元。

4、13+34+45=9297-39-27=31

65-56+11=20xx+33-55=22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元、角、分的认识。

复习目标:进一步巩固人民币的有关知识。熟练使用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1)买毽子和小鹿共需要4元1角

(2)买娃娃、熊猫、小汽车共需要94元。

(3)买小汽车、熊猫付了100元,找回41元。

(4)50元钱可以买:a毽子小鹿娃娃b毽子小鹿小汽车

c毽子小鹿熊猫积木

d娃娃和积木

(5)积木12元,付钱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张10元2张1元。1张10元1张2元。

2张5元2张1元。2张5元1张2元。

12张1元。6张2元。

二、加一加,说一说

15+16=3115+25=4015+26=41

25+26=5116+26=4216+25=41

四、哪只小兔拔了哪个萝卜?用线连起来,看谁拔得最多。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图画应用题。

复习重点:提高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大象运木头

先独立完成

再交流

(1)34+38=72(根)

(2)90-72=18(根)

二、套图游戏:

独立想想

交流说说

每人套两次,他们可能套上哪两个?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松鼠。

可能套中小象和企鹅。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象、小狗和小鹿。

可能套中小狗和企鹅。

......

三、有趣的图形

请学生实际动手折一折

在长方形纸上折一折。

(1)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

(2)把它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

狼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花生)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19.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

“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á”

“慕”字下面是不是

2.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三)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板书:(一)种花生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4.练习用“居然”造句。

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花生居然收获了,一家人准备过一个收获节。

(板书:(二)母亲的建议)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板书:(三)尝花生议花生)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狼优秀教案篇4

设计背景

幼儿对于一些事物,不懂得是有规律的。特设此课,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事物的规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按物品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学会观察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活动准备

教学图,不同形状,颜色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幼儿观察一幅图片,并说一说大家都发现了什么有趣的地方。(塔、树、花朵),总结规律。

二、内容呈现:

教师分组排列卡片,请幼儿观察本组卡片的规律,并上前面来把剩下的卡片排列完。(大小、形状、颜色、种类)。

三、巩固游戏:

1、给幼儿每人准备一组卡片或玩具,鼓励幼儿自己进行排序。

2、互动:分组请幼儿做游戏,按照老师所画的规律排列。(站蹲、举放、男女。)

结束:

1、请小朋友认真看一看在我们周围还有那些东西也是有规律的、排序的。

2、请幼儿在成排(2男2女)的顺序离开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较为成功,幼儿动手及互动的环节比较多。带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活动结束进行自身排序时,幼儿有些不懂自己该站在怎样的位置。

狼优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听辩音乐中的特定音效,做出各种的造型。

2.感受原野风的律动特点,引发幼儿跳模仿舞蹈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p.2、篝火活动的画图;啦啦彩球人手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

师:“还记得《啦啦啦啦来跳舞》怎么唱吗?”

进场:教师带幼儿律动进场。

二、故事引导。

(请幼儿回忆上节故事,并说出来)家里来了好多的客人。终于,宴会要开始了,爸爸妈妈决定要举办一场篝火晚会,(出示篝火活动的画图)你们看,人们都围起一个圆圈,中间是什么呀?(引导幼儿看图片中的火,并介绍篝火舞会的形式.)你们再看看图片中的人,这是什么动作呀?(教师指着图中的一位舞者)你们能看得出他们跳的是什么舞蹈吗?

三、口技和动作感应音效。

1.师:“今天,老师教你们跳非洲舞。”教师讲解手足律动并教幼儿口技叫声,学习过程先由慢到快。

手/手肘平举,双手下垂,并同步上下律动。

脚/左右脚轮替蹲提。

2.师:“我还带来一首非常适合跳非洲舞的音乐,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跳舞吧。”

3.手足律动(第一遍音乐)

音乐:手/手肘平举,双手下垂,并同步上下律动。

脚/左右脚轮替蹲提。

哨音:口技模仿呼应叫声。

4.师:“非洲人的舞蹈非常有趣,他们也会模范草原上的动物来舞蹈。你知道非洲草原上都有哪些动物吗?”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动物的律动及叫声,听到哨声模仿动物的叫声。

(1)幼儿自由的想象创编。

(2)跟音乐完整的练习各种动物的律动及叫声。

5.动物律动(第二遍音乐)

音乐:手/模仿动物特征,狮吼、羊叫、马叫、狼叫、猴叫

脚/左右脚轮替蹲提。

哨音:动物叫声。

6.探索原野律动,让幼儿创编原野律动,听到哨音模仿呼应叫声。

师:“非洲人非常喜欢射箭、打猎、爬树、跑步,你能把这些动作变成舞蹈吗?”

(1)让幼儿自由创编爬树、射箭、打猎等舞蹈动作。

(2)跟音乐完整的练习各种动物的律动及叫声。

7.原野律动(第三遍音乐)

音乐:手/划船、射箭、爬树、跑步、标枪

脚/左右脚轮替蹲提。

哨音:口技模仿呼应叫声。

四、啦啦彩球游戏

师:“啦啦彩球是我们小朋友就喜欢的。我们用它了跳舞吧。”(幼儿以传递的方式取乐器)

1.让幼儿自由拿啦啦彩球创编舞蹈。

2.教师引导幼儿在哨声时向空中抛接啦啦彩球。

3.啦啦彩球游戏(第四遍音乐)

音乐:手持啦啦彩球跳舞。

哨音:向空中抛接啦啦彩球。

单人/两人互相抛接。

游戏结束,幼儿以传递的方式收乐器。

六、结束活动

师:“今天的游戏好玩吗?那我们下节活动再接着玩。”幼儿听着《草原上的舞会》收啦啦彩球,自然结束。

狼优秀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汽车小班教案优秀5篇

节日舞教案优秀5篇

小班爬教案反思优秀5篇

数字1-9教案优秀5篇

抓鸭子教案优秀5篇

《夏天的雷雨》教案优秀5篇

优秀的民间游戏教案5篇

大班优秀课教案5篇

藏字识字教案优秀5篇

雪房子教案优秀5篇

狼优秀教案精选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