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用教案最新6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的教案需要紧密关联教育目标和标准,教案的编写可以有助于教师提前预见可能出现的教学困难并采取措施应对,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学实用教案最新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实用教案最新6篇

数学实用教案篇1

教会幼儿辨别最基本的方向感,知道上面下面,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幼儿对于方向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熟悉了上面,下面等方向,增加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中班数学上中下教案: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受上下这一空间方位。

2、通过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会用“上下”进行简单的描述。

2 中班数学上中下教案:活动准备

1、猴子图片一个,一座大山,一棵大树,桃子若干。

2、各种小动物若干。(如:小鹿、小熊、小猫等。)

3、准备游戏时用的伞、床、桌子、椅子、蘑菇桌等物品。

3 中班数学上中下教案:活动过程

1、以小猴找食物,导入活动。

瞧!是谁呀?(小猴子)小猴子肚子饿的咕咕叫,多想找些吃的来掂掂肚子呀!他走呀走,找呀找,看!他走到了什么地方?(小猴走到了山下面,要求幼儿把话说完整。)让我爬上山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小猴现在又在什么地方了呀?(小猴到了山的上面。)让我看看前面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有棵树,树上有桃子。)小猴要去摘桃子,先要干什么?(小猴先要走到山的下面。)(小猴再走到大树的下面。)桃子在哪儿呀?小猴能摘到桃子了吗?(不能)怎么办呢?(小猴子爬呀爬,爬到树上)摘个桃子吃饱了,咕噜咕噜滑下树。

2、引导幼儿找出各种小动物所处的位置。

(1)小猴子吃饱了,找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他们要和我们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小朋友让我们赶快闭上眼,让小动物藏起来吧!

(2)小朋友,小动物都藏好了,我们快来找找看他们都藏在什么地方呀?(请每一位幼儿说一说,能说出谁藏在什么的上面,谁藏在什么的下面。并请他把小动物找出来。)

3、幼儿参与活动,一同进行捉迷藏的游戏。

(1)小朋友真能干,小动物藏的这么好也都被你们找到了,你们的本领真大,这回我们也来藏起来,让小猴子来找找我们,好吗?小朋友在藏的`时候要记住你是藏在什么地方的,那让我们赶快找个地方藏好,一声不响,一动不动,让小猴子找不到。(教师扮做小猴子,“小朋友,你们都藏好了吗?我要来找了?”)

(2)小猴子找小朋友,“咦,怎么一个小朋友都找不到了,他们都藏到哪去了呢?我实在找不到你们,你们还是出来吧!”

你们刚才藏的这么好,谁来告诉我你是藏在什么地方的?(引导幼儿说出上下方位。)

4、结束活动。

哦!原来小朋友藏的这么好呢,所以小猴子都找不到你们了。你们瞧,在我们教室里还有好多小动物也想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我们小朋友平时可以去找一找,看看他们都藏在什么地方呢?

数学实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看图学习7的加法

2、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

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习7的加法

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

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6=7、6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1、师:城堡国的国王夸我们都很聪明,送了我们每人一张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们先来看看水果的价钱。

2、国王又想考我们了,他说,7元钱只买两样水果,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哪两样?

3、幼儿操作

4、讲评:你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5、师:如果7元钱买三样水果呢?

四、结束:好我们一起去水果店选购吧。(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又是一次数的`加减法的学习活动。通过前几次的系统学习,小朋友们已经了解了如何口头自编应用题,如何列算式,如何进行简单计算。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重点让孩子了解,在加法中,两个加数互换不影响得数的道理,还有一个重点是根据我们小朋友学习的情况,让他们学习听两个数算加起来的得数。小朋友在听到老师的两次敲击声后,将两次敲击声相加,然后得出一个总数。这个活动很有趣,小朋友很喜欢,他们听得很认真,计算也很用心。在7以内数的加法中,他们基本上能熟练地做出来。尤其是对那些平常有不专心倾听习惯的幼儿,这样的活动能很好的锻炼他们的专注力,与专心倾听的习惯。

这两个重点,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较好地完成。

所以,数的加法的活动,在我们完成了常规的学习任务之后,我们需要挖掘一些新的内容,一些延伸的活动,能让孩子们在普通的学习中,学出新意来。使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数学活动带给他们的学习的意义。

而这样的学习需要我们去研究,思考,让每一次的学习活动都充满着新意,感觉都是第一次进行,这也是很难的事情,当然也是很需要的事情。

本次活动的组织教学的思路也不同于往常,而是通过教师对一个算式的演示过程之后,让幼儿自己去思索,想想还有哪两个数加起来是7,然后可以怎么列出算式,可以说这是倒推上去的思考方法,这也给孩子一个开阔思路的机会。

数学实用教案篇3

教材简析:

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式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使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过程:

一、讲解学生作业错得较多的题目

1、99×37+37=37×(□○□)

指名说说这题是如何思考的:乘法分配律其实就是合起来乘可变成分别乘或是分别乘变成合起来乘。在这个算式中,只有一个乘,那就要把后面的“37”改装成乘“37×1”,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别乘37,应该等于合起来乘37,括号里应该填写的是“99+1”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1×58+49×11 12×77+8×77

(12+8)×77 36×25+4×25

(58+12)×14 27×21+27×29

27×(21+29) 11×(58+49)

(36×4)×25 58×14+12

先让学生说说哪几组是肯定能连线的,还有哪几组有问题?说说为什么不能连线?

(1)(58+12)×14应该等于分别乘14,但“58×14+12”中的12没有乘14,所以是不相等的。

(2)(36×4)×25,乘法分配律要有乘有加,这里只有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它只能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所以不能和36×25+4×25连线。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说说例题的信息和问题,说说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0(元)

说说估算的方法:把102看成100,32乘100等于3200,32×102的积应该略大于3200。

还可以怎么算?(用竖式算)

3、3200元其实是几件衣服的价钱?那要算102件,还要怎么办?

(加上2件),这2件是多少元呢?总共是多少元?

怎么把这个过程完整地用算式表达出来呢?

板书: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元)

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把这类题目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完成书上的例题剩下部分。

4、完成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46×12+54×12

观察算式特点,并完成简便计算。交流:=(46+54)×12

=100×12

=1200

比较两题,说说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有的时候是合起来乘容易,有的时候是分别乘更容易。要根据具体的题目来选择。)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题略)

学生独立完成,再校对。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第3题)

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体会也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读第5、6题,观察数据的特点,说说怎么算才更简便?

四、探索思考题

99×99+199○100×100

观察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说说是怎么想到的?

在交流过程中完成板书

99×99+199

=99×99+99×1+100

=99×(99+1)+100

=99×100+100×1

=100×(99+1)

=100×100

学生自己尝试完成算式:999×999+1999的探索过程

发现规律,直接完成算式:9999×9999+19999=( )×( )

五、布置作业

p.57第2、4、5、6题

数学实用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两样东西的长短。

2、喜欢参与数学活动。

二、活动准备

长短相同的吸管2根,伸缩教鞭(或天线)2根,幼儿每人3根套管(一长二短)。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会变的吸管。

(1)出示两根一样长的吸管,1根直放、1根斜插入橘子水瓶(透明的)中,让幼儿目测比较哪根长,哪根短。

(2)幼儿把斜插入橘子水瓶中的吸管取出来后和另一吸管一端对齐作比较,得出两根吸管一样长的结论。

2、教师演示会变的教鞭。

出示两根能伸缩的教鞭,让幼儿比较哪根长,哪根短;然后将其中1根拉长后,再进行比较,哪根长,哪根短。

3、幼儿操作。

(1)比较自己的套管的.长短。

(2)用不同的方法两两连接后比较长短。

四、建议

小组同伴相互将套管合并,作不同的连接后再比较长短。

数学实用教案篇5

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生活周围的新车,体会现代交通工具越造越新型。

2、在为新车挂车牌中,了解一些数字排序的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对周围事物的敏感)。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数16。

2、老师新车的PPT。

3、各种各样新车的照片或图片。

4、数字“1、2、3、4”八套,笔八支、白色纸条每张桌子30张(共四张桌子)。

5、汉字:外形、用途。

6、老师新车牌:沪DQ4349蓝黑个两张(只粘好数字,字母和汉字不粘)。

7、幼儿的邮票大赛的“车”主题设计(2等奖获得展示)。

过程与指导:

一、新颖的新车

1、老师的车

(出示PPT)这是应老师的车,大家都很喜欢,你们为什么喜欢?

——这里,我本意是想通过对老师车(最亲近)的欣赏,获得欣赏新车的视角和方法。如:颜色让你喜欢,车灯让你喜欢,玻璃窗让你喜欢,轮胎也让你喜欢等。

小结:是啊,有人喜欢我车的颜色、有人喜欢车灯的形状……

二、新车上牌

尽管新车很多,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白色的威驰。当马路上有许多白色威驰车时,你怎么知道那是应老师的车呢?

1、三个数字的车牌

我的.车牌有一个3一个4一个9三个数字。马路上,有这三个数字的车牌,只有我一辆吗?这三个数字可以排列出几张车牌号呢?

我给你1、2、3三个数字,你可以排列出哪些车牌号码?你可以让多少新车挂上车牌上路呢?

提示:和你的朋友一起做这件事——让孩子合作学习。

——有些地方的幼儿要提示,一张纸条记录一个车牌。

2、交流讨论、学习方法

老师:请你们每对拿出一张车牌。

在活动中:孩子对照着已有的号码,重复的就被老师:“一样的车牌警察叔叔是不允许的,警察叔叔把这张拿走了。”直至最后确认。

梳理:6张,我们排列了6张车牌,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在排列这些数字的时候,既快又一个不漏地排列出所有的车牌?

3、四个数字:现在,我们知道了又快又好的方法之后,我再给你一个数字4,你们去试试,4个数字可以有排列出几张车牌?

——幼儿操作。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让孩子一起交流。

在活动中,为了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对活动持续的兴趣,老师可以激发:“时间就是车牌。”一个孩子回应:“车牌就是钱。”老师又答:“时间就是钱。”活跃了气氛。

4、第二次交流

将1为首的数字拿出来,共有6张。

老师小结:看,只增加了一个数字,就1打头,就可以排列出6张车牌,那么4个数字应该可以排列出更多的车牌,我们在角落里慢慢地做。

数学实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快乐。

2、能认真观察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索和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2、幼儿分组练习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讨论花瓣颜色的排列顺序。

2、教师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二、出示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引导幼儿观察其颜色排列规律。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察项链颜色排列顺序,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顺序。

三、游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隐藏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游戏。

四、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五、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如地垫、餐桌布、床单、衣服等,丰富幼儿有关排序的经验。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数学实用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

数学加几教案最新7篇

教师实用期个人总结参考7篇

教师实用期个人总结通用5篇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6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6篇

数学瓶和盖教案最新8篇

数学幼儿教案中班教案模板5篇

数学幼儿教案中班教案优质5篇

数学幼儿教案中班教案8篇

数学括号题教案6篇

数学实用教案最新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6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