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显示教师在教学准备方面的认真态度和专业素养,一定要认真准备教案,我们在撰写教案时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数点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数点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43p45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发现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为什么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复习旧知。
出示题目:比较大小:0.26和0.260 1.500和1.5 1.42和14.2 50.2和5.02。
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变数的大小,其原因在于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而后两题,因为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移动,所以数的大小也发生了改变。
2、导入新课。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移动带来的.小数的大小变化。
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 探究规律
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指名回答,老师板书:0.009m、0.09m、0.9m、9m。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2、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
把0.009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m= 9mm)
(2)移动0.009m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0. 09m= 90mm,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来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
(板书:0. 9m= 9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小数点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灵活运用探索出的规律。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具:
数字卡片。
一、导入课题:
导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一个最重要的符号是什么?(板书:.)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小数点可真是个调皮的小家伙,它告诉同学们,今天,小数点要搬家了,这是怎么回事了,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童话故事)
二、童话激趣,发现变化。
1、动画:
2、(flash动画)小数点来到森林里玩,看见山羊开了一家快餐店,山羊愁眉苦脸地坐在窗前。小数点看见快餐店门前的价格牌(¥288),上面有它的好朋友数字,就跳了上去(¥288.)过了一会儿,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家了!”于是小数点搬到了8和8的中间(¥28.8)。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价格便宜了。)
3、(flash动画)小数点笑着地说:“看来我搬家很值得,那我再搬一次吧!”(¥2.88)。不多久,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极了。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师:山羊的快餐店,原来是一个客人都没有,可是现在生意兴隆。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再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生说)
那么从原来的288到28。8再到现在的2.88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生说)
假如小数点再往左搬一次家成为0.288,与原来的288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说)
这些变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在组内探讨。
4、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老师总结一下。
5、是不是对所有的数都适用呢,我们能想法验证吗?小组交流
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根据刚才的故事,你能猜出小数点右移的`变化规律吗?你来验证想法严整自己的猜测。
小结:现在我们又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
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这个规律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神奇的小数点”或“小数点的自述”说一说。(通过学生构思数学作文,整理变化规律)
三、初步应用。
你想试试吗?(游戏)
拿出你的数字卡片,摆一个的三位小数(9。879)扩大10倍,100倍 1000倍。1000倍(引导学生在缺的数位上补0)
摆一个最小的两位小数(0。12)缩小10倍。20倍(学具袋里的0不够用,引导学生几人合作,共同完成)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我做小法官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原数就缩小了1000倍( )
(2)3.69扩大2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
(3)把23。0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变成了230。5
(4)去掉1。04的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
2、下面的数与0。285比,扩大或缩小了多少倍。
3、小花猫要去水果店买水果,可不会做题,过不了河,你能帮助它吗?
4、小花猫说谢谢,可到了水果店一看,水果店的标价有点奇怪?你都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你能找出最贵的两种水果吗?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数点的教案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5-37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的第二课时。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创设情境,借助小数点搬家的规律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小数,已经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没有太大的难度。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置“小数点搬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设疑引趣到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归纳发现、形成知识、实践应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归纳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应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亲历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过程,体验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预习卡,数字卡片,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小数点搬家”。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蚂蚁开了一家快餐店。你看,它的快餐一份卖0.01元。开张之后,生意非常火爆。可是过几天蚂蚁一算账就郁闷了:不但没有赚钱,反而是亏了很多钱。小数点也很不高兴,心想:我办搬搬家吧!于是,它向右轻轻一跳,快餐一份就变成了0.10元。
客人虽然少了很多,可是蚂蚁一算账很开心,因为赚了一些钱。小数点也很高兴,心想:这肯定是我搬家的功劳,我再搬搬家吧,让你发大财。于是,它又向右轻轻跳了一下,这时候快餐的价格就变成了0.01元。这下可糟糕了,一个客人也没有了。
?设计意图:借助教材中“蚂蚁快餐店”的情境讲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强烈的求知欲。】
一、讲授新课
(一)小数点向右移动:
1.师:同学们,在这个故事中,为什么客人会越来越少呢?
生:因为快餐价格越来越贵。
师:为什么价格会越来越贵?
生:因为小数点在向右搬家。
师:小数点向右搬家,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做“小数点向右移动”。
2.(ppt出示快餐的三个价格:0.01元→0.10元→1.00元)
师:这是快餐的三个价格。同学们观察这三个数,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0.10,0.10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1.00,从0.01到1.00小数点一共向右移动了两位。
?设计意图:由“快餐价格”的变化的观察来理清图意,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小数点移动一位、两位,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昨天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通过预习,你得到什么结论?
生:从0.01到0.1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从0.01到1.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呢?请你拿出预习卡,把你的方法与小组同学交流分享。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验证结论的方法
预设:
(1)改写为以元角分为单位
因为0.01元=1分,0.10元=1角=10分,1.00元=10角=100分,所以0.10是0.01的10倍,1.00是0.01的100倍,验证了结论。
(2)利用数位顺序表。
0.01、0.10、1.00,这三个数的计数单位都是0.01,所以0.10中有10,个0.01,1.00中有100个0.01,所以0.10是0.01的10倍,1.00是0.01的100倍。
(3)利用面积模型进行说明
0.01是把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1份,所以1是0.01的100倍;0.1是把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所以0.1是0.01的10倍。
(4)其他方法(如有学生改写为以米、分米、厘米为单位进行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最终获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用这么多的方法,说明了0.10是0.01的10倍,1.00是0.01的100倍,其实就是说明了这两个规律。
(ppt出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学生读一读这两个规律。
师:要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呢?
生: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ppt出示:......)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用了省略号,我省略了什么?
生:按照这个规律往下推导还有很多。
师:同学们,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要是我想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这时候要怎么办?
生: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师:比如0.01×10,这时候,只要把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0.1就是0.01×10的积。
类似方法教学0.01×100=,0.01×1000=(强调数位不够,添0补位)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归纳,学生对知识更加清晰;举一反三让学生学会按照规律类推出新知识。】
5.及时练习:
口答:
(1)把0.0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得到的'数扩大到原数的( )倍。
(2)把1.045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得到104.5,扩大到原数的( )倍。
你会算吗?
0.78×1 0 = 0 .35×100 = 0.82×1000=
?设计意图:及时练习让学生所学即刻得到巩固。】
(二)小数点向左移动:
1.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比原数扩大了;要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可能是?
生:缩小了。
2.师:同学们来看,这是1,1的小数点在哪里?
生:1的右下角。
(ppt出示:《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李莉))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数,1是怎么得到0.1和0.01的。
生:1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0.1,1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0.01。
师: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我们得到重要的规律,那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呢?把你发现的规律和同桌说一说。
3.生说说发现的规律:
预设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缩小到原数的1/1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的数缩小到原数的1/100。
预设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缩小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缩小到原数的100倍;
(此时师纠正:缩小10倍、100倍的说法缺乏科学性,我们应该说缩小到1/10,1/100)
4.小老师上台解释:为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缩小到原数的1/10。
结合面积模型大致做如下解释:
?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李莉)
师补充:把1平均分成10份列式应该是:1÷10。缩小到原数的1/10,其实就是1÷10.
师:如果想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数的1/10,比如1÷10=,应该怎样才能得到商?
生:把1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师:(结合ppt演示讲解)把1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整数部分空着怎么办?
生:添0补齐数位。
5.类似讲解: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的数缩小到原数的1/100。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并利用数学中最重要的方法——比较法,探索、归纳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从而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的目的。】
6.及时练习:
口答:
(1)把54.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 ),这个数缩小到原数的( )
(2)把54.2缩小到原来的1/1000是( )
你会算吗?
12.6÷1 0 = 40.1÷100 = 70.5÷1000 =
?设计意图:及时练习让学生所学即刻得到巩固。】
小数点的教案篇4
设计说明
日常生活中蕴涵许多有关小数的问题,已经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学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借助课件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借助“小数点搬家”的情境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通过“蚂蚁快餐厅”中价格变化的情境,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让小数点搬家,再接着讨论三次标价的变化及实际价格,最后让学生观察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突破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次不同的标价,它们都有数字“1”,但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就不同。然后借助元、角、分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在此基础上再推出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并加以验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动画)在轻快的音乐中,草原上跳出三个数字并排列成:256。这时小数点跳出来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小数点。”接着小数点跳到5和6之间(25.6),再跳到2和5之间(2.56),小数点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点搬家。”(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
师:哦,原来小数点要搬家了。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小数点搬家”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小数点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一)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出示课件,提出疑问。
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数点怎样搬的家?小数点的不断搬家使蚂蚁快餐厅的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师生共同明确:小数点第一次向右移动了一位,第二次又向右移动了一位,快餐的价格在逐渐增加。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快餐的价格由0.01元到0.10元,再到1.00元。
4.请同学们认真观察,0.01、0.10、1.00的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5.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方法一:0.01元=1分,0.1元=1角=10分,10分是1分的10倍,0.1元是0.01元的10倍,所以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方法二:0.01是,0.1是,0.01是100份中的1份,0.1是10份中的1份。所以0.1是0.01的10倍。所以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方法三:0.1米看成1分米,0.01米看成1厘米,1分米是1厘米的10倍,0.1是0.01的10倍。所以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0.01元=1分 1.00元=1元
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是1,1元是1分的100倍,所以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相当于乘100,得到的数是它的100倍。
6.提问: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四位,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同桌之间说一说。
7.小结:小数点太神奇了,它只要向右一跳就扩大,向右跳一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向右跳两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小数点的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了金箍棒的变化这一情境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考和理解问题。同时以完整的、学生熟悉的、又非常感兴趣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自主探究规律、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因为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单位名称换算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因此,我在设计时,用的是金箍棒变化的情境,借助长度来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
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自主建构。
(1)出示例5:
师:同学们喜欢看连环画吗?(喜欢)、大家请看:这是西游记里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 ( 生讲:一只小妖手持大锤对孙悟空说:猴头,交出唐僧!孙悟空说:休想,看我金箍棒!他边说边从耳洞里掏出金箍棒,长0.009米。孙悟空说:变!他边说边把金箍棒抛向空中,金箍棒变成0.09米。小妖看得目瞪口呆。孙悟空又说:变!金箍棒又变成了0.9米。小妖惊呆了。孙悟空再大声一吼:看棒!金箍棒变成了9米长。小妖还来不及反映,“哇!”的一声,就被金箍棒砸到了。)
这里有一组数据显示金箍棒变长的过程,谁发现了?
师板:(0.009米, 0.09米, 0.9米, 9米,) 观察这组数据,看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位数不同,大小不同、小数点的位置不同)说的不错, 这主要因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规律。师板:小数点移动(齐读)
二、小组合作,发现总结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我们接着来研究,师问:0.009米的金箍棒能打死妖怪吗?你能比划0.009米的长度吗? 为了更清楚的知道这些小数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把这些小数换算成整数,用毫米来表示。
师板: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请同学们从上往下观察这组数,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自己思考一下,然后五人一小组根据大屏幕的提示进行合作,组长主持,记录员做好记录。
出示大屏幕;快乐合作:
从上往下看,以第1式为标准,第2、3、4式分别同第1式比较,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2)小组讨论
(3)小组交流汇报
小组一:(以第1 式为标准,第2式同第1式比较,0.009米变为0.09米,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等号右边的9毫米变为90毫米,扩大到原数的10倍-----)
能概括地说一说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小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3、拓展延伸,小组合作
(1)猜想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那么小数点向左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小数会缩小)
我们一起来验证。
(2)验证猜想
讨论:
从下往上看,以第4式为标准,第3、2、1式分别同第4式比较,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3)小组合作
(4)小组汇报交流
小组1(以第4 式为标准,第3式同第4式比较, 9米变为0.9米,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等号右边的9000毫米变为900毫米,缩小到原数的1/10----)
小结: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齐声读规律
把书打开到61页,完善书下面的内容。
为了方便我们记忆,老师把它编成儿歌,大家请看。
(5)出示四句歌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谈话:刚才我们班同学发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现在能有信心用规律解决碰见的数学问题吗?我们来个小比赛,谁最棒!
1、把下面的小数点移到位数字的左边后填空
(1)36.8变为( ),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
(2)5.41变为( ),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
(3)128.6变为( ),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
2、判断
(1)把5.6扩大它的10倍是560。( )
(2)把1.502的小数点去掉,它的值就缩小10。 ( )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 )
3、选择
(1)把5.08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 )。
a、扩大到原数的10倍 b、缩小到原数的
c、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d、缩小到原数的
(2)把的一位数先扩大10倍,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是( )。
a、9 b、 0.9 c、900 d、 9000
(3)把0.717的小数点去掉后,再向左移动三位, 这个数与0.717比较( )。
a、缩小到原数的 b、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c、相等
4、思考题:
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4.02,原来的小数是( )。
四、总结本节知识,畅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小数点的教案篇6
教材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1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经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中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2、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成问题 激兴导入
1、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哪部分内容吗?
师:你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向哪移?变化?)
师:带着问题学习会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清晰,学习目的更明确。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解决心中疑惑。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利用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发问。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本身的思考,也就是他们急于探究新知的'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中去。)
2、出示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动画,将情境中的数据列出,感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及小数大小变化。
师:课前老师通过和同学们交流知道同学们都爱看西游记,这天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经的路上,突然杀出一个妖怪,想不想看当时是什么情况?(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从情境中提取数据让学生填空
0.009米=(9)毫米 ①
0.09米=(90)毫米 ②
0.9米=(900)毫米 ③
小数点的教案篇7
一、 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小数点前后三次搬家帮助山羊大叔开快餐店的情境,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同时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法、除法。而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自己探索发现的规律。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开快餐馆的情境,呈现了“山羊快餐”通过价格的变化吸引顾客的故事,生动的说明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用故事情境导入,然后课件出示课本40页三幅情境图,在学生理解情景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4.00、0.40、0.04这三个数的大小变化与小数点的位置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小数点三次搬家后,山羊在课件中用疑惑的口气把问题抛给学生:“为什么小数点搬家后有这么多客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4元、0.4元、0.04元这三次价格的大小关系,同时观察小数点的位置,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当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引起的数的大小的变化。然后鼓励学生用刚才的办法,小组合作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数大小的变化,并鼓励孩子举例验证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后,带领孩子巩固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段关于山羊大叔开快餐的故事。同学们仔细听了,在故事里,小数点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课件 山羊说:“山羊快餐店开业了!4元一份,欢迎光临!”一整天过去了,山羊快餐也没有顾客。山羊发愁:“没有顾客,怎么办?”小数点说:“我有办法。”小数点向左跳一位。第二天,有几位小动物来了。山羊说:“ 感谢你,我的老朋友!”小数点:“我有办法让快餐店的生意更加兴隆。” 小数点说:“让我再次搬家!”快餐价格变成了0.04元,许多小动物都来了。山羊疑惑的说:“为什么小数点搬家后有这么多客人?”】
(二)、探究新知 总结规律
师:为什么呀?
生:快餐价格便宜了
师:快餐价格是如何变化的?
生:快餐价格由4元变成了4角,最后变成了4分。
师:谢谢你,说的很正确。【板书:4.00元 0.40元 0.04元】
你能给它们换个单位,改写成以数吗?【板书:4元 4角 4分】
小数点这么神奇呀!它就这么团起身子向左一蹦,数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再向左一蹦,这个数的大小就又发生了变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点搬家。【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
小数点的移动能引起数的大小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
第一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
师:你怎么知道是10倍?
生:10个4角是4元,10个4分是4角
师:你们组真善于思考,能够借助元、角、分的知识来分析这个新问题。谁能够再完整的说说这句话?
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
师:也就是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谁还发现了有什么其它的变化?
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00个4分是4元。
师:你观察的很认真。缩小到原来的100倍也就是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谁能再完整的说说这句话?
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
师:我把这两句话打出来了,请看大屏幕。【课件: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你还能接着向下说吗?
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千分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万分之??
……
师: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发生了这么神奇的变化。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呢?我们来看。还拿快餐价格做例子。最开始的价格是4.00元,也就是4元,如果4.00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该是多少呢?
生:40.0元
师:40.0元也就是40元,这个价格能有人吗?
生齐:没有
师: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没有客人,向右移动两位,多少钱?
生齐:400元
师:这回客人多了吧?
生齐:不可能!
师:为什么?
生齐:太贵了!
师:哦,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了!扩大了多少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并完成这句话。
?课件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_____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_____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_____倍】
师:谁来试一试?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师:你具有很强的总结能力。谁能够按照这样的规律来完成第三句话?
?课件 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_____倍】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三)、巩固练习 综合应用
师:我这里有一个数【课件:0.285】,请你把这三个数【课件:2.85 28.5 2850】和0.285比较,快速抢答,小数点向左移动还是向右移动。
第一个数?
生齐:向右!
师:第二个数?
生齐:向右!
师:第三个数?
生齐:向右!
师:既然小数点都是向右移动,这些数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生齐:扩大了
师:扩大了多少?我们一个一个看
2.85,小数点向哪边移动,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师:第二个数,28.5,小数点向哪边移动,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二位,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师:第三个数,2850?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扩大到原来的10000倍。
?仍有学生举手】
师:有不同意见?我们一起数一数
我们让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四位,5后面没有数了,我们用0占位。所以,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0倍。
(三)、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算的真好!小数点很重要,也很调皮。我们做题时一定要细心。可不要让小数点笑话我们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学生1!
四、教学反思
数学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也应该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我们老师应该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应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效率。在一堂课中,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积极主动,而且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从自己的内心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我心中有一种深刻的感受——这不就是我们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吗?反思整个《小数点搬家》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
一、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景
每个人都要与这个社会接触,社会中又会有许多的事情要求我们来做。把课本中山羊快餐店的知识引入到我们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来帮助山羊公公怎样招来客人,培养学生从小帮助人的品德,学生想办法,最后得出结论把价钱便宜一些就行了。小数点向右移动来让价钱便宜来招揽更多的顾客,这是我的第一成功之处。
二、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
在这一节课中,我的开头深深的吸引了学生,结尾给学生留下了悬念。让学生去思考,不管怎么样,我都是让学生深深的理解和运用知识来服务的。老师是传受知识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新知识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学生经过自己的学习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数,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由于向右移动是扩大,让学生思考向左移动会什么样呢?举一反三,让学生来说明向左移动是缩小,向左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向左移动两位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并且让他们说明为什么会缩小,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这些知识是我本节课讲的重点、难点,学生能够准确的举例说明,这是我的第二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以山羊公公的快餐店为情景来教学的,课下有一小部分学生给我提意见,老师,有这么便宜的饭店吗?从4.00元——0.40元——0.04元,现在去饭店吃饭花4分钱,是没有的事啊,学生问我当时无言可打。我觉的教材这点应该把数字变的大些,贴合现实生活,不能与现实生活不符合,这一点我没有注意到,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这一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运用什么都不应该是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体会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会真诚相对的,坦然的看待每一件事情,在自己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加强自己对“课标”的学习,相信自己会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成长。在成长中不断有自己的创新!
小数点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