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仅是课堂的规划,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教案的科学编排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防疫知识课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防疫知识课教案篇1
重点难点
1、认识病毒的危害。
2、了解病毒躲藏的地方,说出清除病毒的方法
游戏导入
老师用粉笔在地上画一安全区,只要进入安全区就算安全。选择一名幼儿做“带菌者”其他人散立场中。
老师发布命令后“带菌者”可以随意追逐其他人,用手轻拍身体部位,被拍到的人就变成“带菌者”,可以去拍其他小朋友。
活动过程
小手可以藏起来,病毒宝宝也会藏起来,那么病毒宝宝藏在哪里呢?
活动中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式:
1、(内):掌心对掌心,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3、(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4、(弓):弯曲各手指关节,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5、(大):大拇指在对侧手掌中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6、(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对侧掌心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7、(腕):清洗和揉搓手腕及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活动总结
让幼儿了解,病毒还有可能在我们的衣服上、头发里、身体上和肚子里,所以小朋友们要勤洗手、勤洗头,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
防疫知识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借助视频清晰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
2.通过小组讨论,老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预防知识,注重个人卫生。
3.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过去的一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了整个中国。因为它的易传染性,很多人不幸中招。我们直到今天才能顺利返回校园。那么,这个抢占“春节”风头,在各种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强势“霸屏”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二、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冠状病毒
(1)学生看视频《病毒的前世今生》
(2)听老师介绍。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可引起各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先前在人类中尚未发现的新菌株。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它虽然传染速度快,潜伏期可达14天,但致死率低,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大家不必为此感到恐慌。
2.感染后的症状
(1)发热
(2)乏力
(3)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3.新冠状病毒传播的3个主要途径
(1)直接传播: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让另外一个人吸入,导致感染。
(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感染。
(3)接触性传播:飞沫沉积在物体表面,接触后感染。
三、预防病毒,我们这样做
1.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去。
2.勤洗手,正确地洗手,注意手卫生
吃东西前,玩玩具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擤鼻涕之后,上厕所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外出回来等都要洗手。
(1)洗手步骤: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第二步:手心与手背沿指缝相互槎擦,交互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四步:双手指相扣,互搓。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个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七步: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进行。
(2)播放《洗手歌》,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歌。
3.正确佩戴口罩
如果要外出,应佩戴口罩。市面上常见的口罩有三类: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普通棉纱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细菌,n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细菌,而棉纱口罩只能阻挡36%的细菌,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前两种口罩。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1)播放视频,学习正确戴口罩的方法。
a.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a.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橡皮筋系在双耳后(深色朝外,有金属条的一边朝上);
b.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c.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b.医用防护口罩(n95)佩戴方法
a.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b.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c.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d.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注意:戴口罩前应洗手,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口罩湿了要及时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2)脱卸口罩的正确流程
脱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即非脸部接触面);
双手同时捏住左边和右边的耳带,同时摘下;也可先摘下一边,再摘下另一边;
用手捏住口罩耳带,叠好,放入收纳袋;一次性口罩可直接丢弃至垃圾箱。
(3)比一比,谁口罩戴得又快又正确。
4.避免食物传播
(1)保持清洁,熟食品交替处理的过程中注意洗手。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工具和砧板要分??
(3)生鲜、禽类、肉类、蛋类彻底烧熟煮透。
(4)不吃过期变质食品
三、总结
1.防疫儿歌读一读
小宝贝,要听好
冠状病毒很糟糕
潜伏久,传播快
人人叫它小妖怪
多在家,少出门
不凑热闹不串门
戴口罩,不乱跑
安心在家乖宝宝
多吃蔬菜和水果
增强免疫身体好
勤洗手,亲消毒
我们一起抗病毒
2.新冠肺炎病毒虽然传染速度快,但我们也不要害怕。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强身体锻炼,充足休息,消除恐惧心理,祝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防疫知识课教案篇3
教学背景:
一场疫情、让春节变得与众不同、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勇于担当责任的人、因为责任的承担、是每一个人的义务、也是人存在的价值。但有些人的责任意识并不强、遇到事情总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开学以后、同学们将会重新聚在一起、聊聊这个假期的不同。我们以此为契机探讨责任这个话题、借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承担自已的社会责任。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疫情中的故事、启迪学生明白什么是责任。
情感目标:正面引导、反面督促、使学生懂得责任的意义、激发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行为目标:引导学会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可以做一名防范病毒的小宣传员、小监督员、提升大家的防范意识、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课前准备:
图片、责任名言、ppt
教学过程:
第一版块:图片导入、初识责任
图1:一张张志愿书
图2:一大批医疗志愿者集结出发去疫区!
师:看了这两张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师:伟大的背后又体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引导、导出主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有关责任的问题。(板书: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入、让学生感受在疫情面前、社会各界人员对这次疫情的重视与态度、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第二版块:小小如我、应负责任
师:同学们、每个人在防控疫情中都有责任、说说你们的责任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那么、我们是否都能做到呢?
情景模拟:
1、做好份内事、就是负责
情境1:钟南山呼吁大家不要出门、等待疫情过去。
情境2:1月30日、天气晴朗、小明想今天天气这么好、在家都呆了好几天了、出去走走没事的、于是就出门散步去了。还和小区里的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几天后、小明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学生交流讨论。
引导小结: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就是对自己负责任。
2、为他人服务、也是负责
疫情后、有些家庭被隔离在家、没有出去采购生活必需品。有人主动承担了帮忙采购物品的任务。细致到连餐巾纸用什么牌子都询问清楚、以防自己采购出错。
学生交流讨论。
引导小结:为他人服务、也是一份责任。
3、为社会服务、履行责任
疫情之后、很多志愿者到社区或高速工作服务站进行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等志愿服务。(图片展示)
学生交流讨论。
引导小结:为社会服务、履行责任。
4、防控疫情、人人有责
出示:
①今年过节不聚餐。
②网络拜年情意真。
③出门外出戴口罩。
学生交流讨论。
引导小结:防控疫情、人人有责。
师: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都需要负起责任。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责任的认识似懂非懂、本环节通过一些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明确地告诉学生、一个人该负起哪些责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第三版块:经典事例、理解责任
师:同学们、每个人一定要负责任吗?
生:是的。
1.有责任感、奉献力量
图片1:南山爷爷在火车上累的闭目养神
图片2:南山爷爷不分日夜的工作
看了这两张图片、你想对南山爷爷说些什么?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尽心尽责、高效完成
70多岁的李兰娟奶奶每天只睡3个小时、她和她的团队在短短的三天内就找到了克/制病毒的药。
师:大家看到了哪些关键词?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想对李奶奶说些什么呢?
师:在李兰娟奶奶和团队的事迹中、你们觉得这疫情的发展会怎样?对战胜疫情有没有信心?
学生回答。
师引导小结:在工作中、尽心尽责、一定能高效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两位疫情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故事、让学生深刻感悟责任的重要性、明白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第四版块:学做主人、肩挑责任
师:面对疫情、各行各业的人都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生可能表述:
1、及时认真完成作业、做好预习、及时充电、为新学期做准备。
2、讲好个人卫生。不给祖国添乱。
3、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为人民救死扶伤。
4、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进行宣传。
5、……
引导小结: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来共同防控疫情、战胜病毒。
第五版块:升华情感、内化责任
1、责任名言、诠释意识
师:关于责任、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的名人名言、他们阐明了责任的意义、更诠释了人生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马克思
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社会。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科威特】穆尼尔、纳素夫
师:每个人都需要有责任意识。虽然我们还小、但我们却也能扛起大责任、去争做“南湖旁”的小小守护员。
2、防控疫情、一起行动
①视频:宣传片《防控病毒我们在一起》。
②学生作品展示
引导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防控疫情中能够用自己小小肩膀挑起大责任、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负责。
?设计意图】通过吟诵名人名言、少先队室的宣传片和学生在疫情期间创作的作品、让学生感悟责任的.意义所在、帮助学生收获勇担重担的责任意识。
防疫知识课教案篇4
一、班会主题
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共同努力
二、班会背景
由于突发的疫情,使得过年期间正应该是走亲访友,与小伙伴玩耍的机会没有了,学生被要求进行自我保护,不能与外人进行接触,长时间的封闭生活使得学生出现了浮躁、懒散、害怕、焦虑的情况,影响身体健康。
三、班会目的
1.懂得新冠病毒的危害,学会正确认识病毒。
2.做好疫情期间的预防,学会基本预防常识。
3.了解焦虑与突发状况的关系。
四、班会准备
1.将自疫情以来的相关事件进行搜集。
2.分享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五、班会过程
老师以直播的方式
1.介绍此次班会的流程,介绍了班会召开的背景。
2.将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做正向分析。
(1)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已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
(2)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多数患者症状为轻、中度,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就容易引发的焦虑情绪与突发状况的关系进行明确。
(3)什么是焦虑?
心理焦虑:是由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为什么会产生焦虑?
(2)怎样缓解焦虑情绪?
①认知疗法:改变不良认知或进行认知重建。
正确看待冠形病毒的危害,对它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了解自己身边的具体疫情,做好适当的防范,不要过度害怕和紧张,按照要求正常应对即可。比如:做好日常的消杀、测温、配合管控、尽量不出门、多关注时事……
②行为疗法:呼吸训练、松弛训练。
做深深呼吸、眺望远方等放松训练,或是干一些可以使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比如瑜伽、看书、做手工、画画、弹奏乐器、唱歌等,并且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增加身体的免疫力。
4.就自我防护过程中的细节部分进行讲解。
5.学生连麦,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对大会内容进行总结:
(1)正确认识新冠形病毒,从自己身边做起,做好自我防范,不为医疗人员麻烦;
(2)正确看待新冠病毒,树立正确的心态,积极应对,积极配合。
六、班会教学设想
安排这节《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共同努力――疫情期间缓解心理情绪》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了解新冠肺炎,调节心理情绪,学会自我防护。
防疫知识课教案篇5
教育背景:
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看到了日日夜夜奔赴在医院走廊、病房路上的医护工作者们、我们看到了药厂里为连夜赶制缓解病情药物和防护口罩的工人们、我们看到了巡走在大街小巷各个角落忙碌消毒的清洁人员等等、这么多勇敢无畏的人在努力、为的是让疫情早日过去、为的是拯救更多人的生命、但也有人把别人的生命当儿戏、随意对待。因此、我们要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观。
教育对象:
小学三年级
教育目标:
1、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谈话过程中初步了解轻视生命带来的危害;
2、通过趣味解释、交流感受、理解生命的含义、清楚尊重生命的意义;
3、通过自身、他人、自然三个角度明确该如何尊重生命、在“蝙蝠的自我介绍”中、知道尊重生命也是一种责任;
4、在名言感悟、海报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引导从自身做起、把尊重生命践行于生活中、进一步增强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
活动准备
学生:收集疫情中体现关爱他人的事例。
教师:课件、“蝙蝠的自我介绍”音频、尊重生命名言等。
活动过程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引出“生命”
1、师:同学们、祝贺你们、又长大一岁啦!今年过年你们都去哪里玩儿啦?开心吗?(预设:不开心)
2、师:哦?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发生了什么?
预设:天天宅在家;门都出不去……
3、师:是啊、今年太特殊了、有一位不速之客来到了我们身边、它使我们哪儿也去不了、哪儿也玩不了。专家们说它可能来自野生动物们身上、这个野生动物可能是蝙蝠、你想对它说什么?
生:你真是太讨厌了!
4、师:可是真的是它的错吗?(出示“蝙蝠的自我介绍”)生谈感受。
5、师:看来、罪魁祸首可是我们人类啊!我们把别人的生命当儿戏、便给自己遭来了祸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生命”的话题。(板书:生命)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由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入手、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通过“蝙蝠的自我介绍”、学生能马上知道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其实是那些轻视生命的个别人、初步形成了尊重生命的认识。
第二板块:趣味解读、理解“生命”
1、科学定义“生命”
①师:哪些是有生命的?
生:蜻蜓、花草、人……
②我们来看看关于“生命”的科学定义(出示定义)
③师总结:同学们的理解都正确、人、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2、趣味理解“生命”
①师引导:你觉得自己的生命在世上存在了几天?
生:几万天。
②师:真的如此吗?我们来算一算。(使用软件“生命计算器”计算)
③师总结:你看、事实上同学们在世界上只待了三千多天、植物、动物的生命比我们更短。但是这几千天的时间能重来吗?(不能)时间不能重来、我们的生命也肯定无法重来、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自身经验入手、结合科学定义准确解读了“生命”、用“生命计算器”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长度是可以用时间来衡量的、但是即便是再短暂的生命、都无法重来、进一步认识到生命弥足珍贵、每个人都要尊重生命、不能剥夺任何一种生命。
第三板块:尊重“生命”、人人有责
1、保护自己、是尊重生命。
①师:在这场抗击肺炎的战役中、你为了保护自己做了什么?
生:不出门、戴口罩等等
②师总结:现在看到你们健健康康地坐在这里、我知道你们做到了尊重自己的生命、不轻易让自己受伤、生病、为你们的行为点赞!
2、关爱他人、是尊重生命。
①出示对比材料
材料一:瞒报来往记录、身体状况的确诊病例;口罩偷工减料的无良商家;
材料二:日日夜夜奔赴在医院走廊、病房路上的医护工作者们、药厂里为连夜赶制缓解病情药物和防护口罩的工人们、巡走在大街小巷各个角落忙碌消毒的清洁人员的。
师询问:你更赞成哪种做法?(生:材料二)为什么?
生:材料一中的人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眼里、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师追问:医生、工人、清洁人员他们那么辛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生病的人能早日康复、为了健康的人能不被感染。
②师总结:是啊、这些人不光对自己、更是对他人的生命负责!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关爱他人、也是尊重生命的体现!
3、善待自然、是尊重生命。
①出示科普音频:人和自然接触的界限在哪里?
②生谈感悟、师重点引导:保护自然万物的生命、也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善待自然、便是尊重生命。
师总结:尊重生命、人人有责、要是每个人都把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善待自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那人与人、人与自然便会更加和谐、美好!
设计意图:结合三年级学情、这一阶段的孩子对尊重生命的理解尚浅、能零碎地说出自己能做什么、但是不够全面、系统、从保护自身、关爱他人、善待自然三个角度、学生明白了尊重生命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其他的生命、任何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第四板块:尊重“生命”、一起行动
1、播放“各行各业众志成城防控疫情”宣传片、生谈感悟(师相机出示尊重生命名人名言)
2、绘制宣传海报“防疫明责、尊重生命”、生进行汇报宣讲。
3、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生命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希望我们能把对生命的尊重扎根在心上、做一个对任何生命都负责的小使者!
设计意图:宣传片、名言的出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尊重生命的必要性、画报的制作和宣讲进一步引导学生做一个尊重生命的小使者。
防疫知识课教案篇6
教育背景:
1.正值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学生受疫情影响居家隔离,新闻媒体上每天都滚动播报着疫情,作为学生,我们也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每个学生都切身感受到了疫情对生活的影响,如何正确面对疫情,如何调试心理状态,思考从抗击疫情中学习到什么,这些都是德育的关键点,班主任可以此为契机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和塑造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教育目标:
1.通过荧光剂模拟病毒实验和洗手实验,让学生正确认识疫情,切实做好防控。
2.通过新闻梳理和事件评析,学会辨识谣言,树立理性公民意识。
3.通过模拟职业和情境选择,感受疫情中普通人的不易和伟大,向疫情中的逆行者致敬,也帮助学生思考树立理想信念。
准备过程:
1.老师准备关于“疫情防控”的知识问答,下载疫情相关的音视频资料。
2.准备可食用荧光剂。
实施过程:
环节:病毒离我们有多近
1.荧光剂模拟病毒实验
教师提前节课将可使用荧光剂涂抹余双手,正常进入教室。课前大量学生已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接触门把手等方式,间接接触模拟病毒的荧光剂。上课后关灯拉窗帘,学生可以直观观察到自己是否在无疑中接触到了模拟病毒的荧光剂。
(设计意图:模拟病毒的荧光剂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病毒其实离我们很近,若无提防意识很容易沾染病毒,以此提高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意识。)
2.洗手实验
请两位手上沾有荧光剂的同学进行洗手的对照实验,位同学只进行简单的流水冲洗,另位同学按照疫情防控建议中的“六步洗手法”进行清洗。然后观察两位同学手上的荧光剂情况。
(设计意图:在对比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正确洗手的重要性,增强防控意识。)
环节二:谣言离我们有多近
1.梳理疫情新闻
对官方新闻进行梳理,整合出疫情时间线,让学生对疫情传播做到心中有数。
2.“双黄连”事件评析
事件概要:3月31号,国内众多线媒体刊发这样则新闻:上药所研究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新闻出,各大药店门口排起长队,市民纷纷抢购双黄连口服液。淘宝上甚至连双黄莲蓉月饼也度脱销。隔天,权威媒体辟谣称“抑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
教师展示网友在初期丁香园有针对质疑双黄连作用的辟谣公众号文章低下的留言,分析这些留言的逻辑漏洞。
(漏洞)诉诸权威
(留言)你们有本事还原实验,发篇论文,把实验过程还原
(漏洞)举证倒置
(留言)双黄连能否治新冠我不知道,但我的胃病感冒都是中医治好的
(漏洞)诉诸个体经验
①让学生针对这事件谈谈自己的想法。
②让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关于疫情的谣言。全班起讨论如何辨识谣言,形成共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双黄连事件的分析评论,建立理性公民意识,强调以逻辑看问题而不是诉诸情感,盲目跟风。)
环节三:英雄离我们有多近
1.向英雄致敬 播放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采访视频,让学生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张院长身患渐冻症,但仍奋斗在抗疫线。用张院长的经历鼓舞学生,向英雄致敬。)
2.如果我是你
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科情况,参照表格选择个未来职业,并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写在就业方向,思考自己面对疫情时可以做些什么。这也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
②根据选择的不同职业回答情境问题。
③展示材料,看疫情中的逆行者是如何抉择的。
材料:为抗疫剪掉长发的青年护士
材料二:吉利德科学公司ceo回应瑞德西韦专利之争
材料三:白岩松连线温州市长
材料四:陈秋实记者的视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情境中选择,让学生去思考人生的价值,但不进行展示交流,尊重每种选择。同时,展示本次疫情中那些逆行者们的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环节四:英雄亦是平凡人
①播放剪辑视频,看普通人(坚持为医生送外卖的快递小哥,自发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志愿者)在疫情下的生活。
②展示图片(方舱医院中名轻症病人在看书)
教师总结: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在这场和新型冠状病毒的战争中,每个人都是战士,现在的我们可以选择做好身边的小事,戴好口罩,勤洗手,不出门,未来的我们可以选择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这场战役里的普通人都是英雄。
防疫知识课教案6篇相关文章:
★ 术课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