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教案中,教师可以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花和叶幼儿园教案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花和叶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在看看讲讲。猜猜演演中,感受并理解故事的有趣情节。
2.了解动物有不同的本领,学说句子“要是我也xx,那该多好啊!”
3.初步了解相互帮忙的重要性,懂得要与小朋友互帮互助。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各种动物的本领,会用多种词语表述苹果。
2.物质准备:ppt,苹果一只,鼠小弟。海狮图片各一张,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一、苹果导入,引起兴趣。
1.看,今天我带来了什么?(苹果)
2.苹果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吃过吗?味道怎么样?
小结:红红的大大的苹果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甜甜的,脆脆的……
二、观看ppt,理解故事。
1.观看ppt,认识苹果树
师:这是一颗什么树呀?(苹果树)高高的.苹果树上结满了大大的红苹果,我好想吃一口啊,你们想吃吗?
小结:是呀,苹果甜甜脆脆的,可好吃了呢!我们都想吃!
2.知道动物们摘苹果的方法。
(1)认识“鼠小弟”
师:咦!谁要来吃苹果了呀?(小老鼠)
师: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鼠小弟,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鼠小弟,你好)鼠小弟长得怎么样呀?鼠小弟也很想吃苹果呢!那你们觉得它能吃到苹果吗?为什么?
小结:鼠小弟太矮了,而苹果树太高了,看来鼠小弟是吃不到苹果了。
(2)小鸟
师:听,谁来了!(哦 是小鸟啊)小鸟扑扑翅膀,飞呀飞,就摘到一颗苹果。
师:小鸟有没有吃到苹果呀?它是怎么吃到的?(是扑扑翅膀,飞过去的,这是小鸟的本领。)
师幼一起学飞的动作。
师:鼠小弟看到了想:要是我也会飞,那该多好啊。(录音)幼学说
(3)小猴子
师:这时,跑来一只猴子,嗖嗖嗖爬上树,摘到一只苹果。小猴是怎么吃到苹果的呀?那小猴子的本领就是(爬树)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师:这时,鼠小弟看到了,想:要是我也能爬树,那该多好啊。(录音)幼学说
你们猜猜看还有什么动物回来吃苹果呀! 都有很能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4)大象
师:这是谁呀?(大象)你们觉得他能吃到苹果吗?那他会用什么本领吃到苹果?
师:哦,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象用长长的鼻子一勾,就摘到苹果啦!鼠小弟看到了会想什么呀?(要是我也能有长长的鼻子就好了)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是不是的(录音)师幼学说。
小结:鼠小弟看到小鸟会飞,小猴子会爬树,大象有长长的鼻子,都用了自己的本领,摘到了苹果,他也着急了,于是,他决定学他们的本领。
3.观看ppt,学说句子“要是我也有xx,那该多好啊!”
(1)它在学谁呀? (小鸟)边学,还说要是我会飞,那该多好啊!
(2)鼠小弟是怎么说的?我们也来学一学吧!
(3)这会,鼠小弟又在学谁了(小猴子),从哪里看出来的?它的手在干什么?
(4)你觉得鼠小弟一边学一边它会说什么呢?
(5)这次你觉得他在学谁?(大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次它会怎么说?
小结:鼠小弟看到小动物们,把他们的本领都学了,但还是没有用,
4.观看ppt,感受朋友间一起合作的快乐。
(1)这时的鼠小弟更着急了,就在这个时候,谁来了?(海狮)海师问:“鼠小弟,你怎么了?”鼠小弟说:“我摘不到苹果。”海师说“没关系,我来帮你。” “你会飞吗?不会。你会爬树吗?不会。你有长长的鼻子吗?没有。但我有一个本领。”
(2)提问:海狮有什么本领?
(3)师继续讲述:说着海狮就把鼠小弟像球一样顶到树上让它去摘苹果,鼠小弟摘了两个苹果,一个给了海狮,另一个给了自己。他们终于吃到了苹果,好开心啊!
三、完整讲述,提升经验。
1.教师完整讲述。
师:鼠小弟有没有吃到苹果呀?他怎么吃到的呀?哦是海狮帮他的,海狮用鼻子像顶球一样,把鼠小弟顶的高高的,鼠小弟就摘到苹果啦!
2.迁移讲述
(1)今天我们这里也有一棵苹果树,如果你来到这棵苹果树下,你会想什么办法来摘苹果呢?
(2)我们也来帮忙摘苹果吧!(播放音乐)
3.体验分享的快乐。
瞧!我们摘了这么多的苹果呢,让我们一起回教室品尝一下苹果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故事学习中,孩子们通过猜想、表达、想像和扮演鼠小弟的各种动作,享受了教学带来的快乐。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情感体验这一方面,孩子们对鼠小弟模仿各种动物本领而吃不到苹果时,说出了鼠小弟伤心、无奈,甚至还体验出了鼠小弟的孤独。当海狮出来帮忙并摘到了苹果时是孩子们又是那么地高兴。接着我们讨论话题:要是你是小鸟、猴子、大象、长颈鹿、袋鼠、犀牛,就会怎样呢?怎么帮呢?把自己的想法用“要是…… 就……”表达出来,孩子们的表现都不错。
花和叶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要在父母陪伴下游泳,又有钱要做好安全防护。
2.游泳时不去深水区,不在岸边追逐打闹。
3.学习抽筋、耳朵进水时简单的处理方法。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安全的戏水
2.图片:游泳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活动。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组织幼儿讨论:小孩子能不能自己去游泳,为什么?
如果想游泳去时应该怎么办?
(2)小结:在炎热的夏天,游泳会让我们感觉很舒服,但游泳时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现危险。
我们一定要在大人的陪伴下去泳池游泳,如果出现危险,大人可以保护我们。
2.趣味练习:安全戏水
(1)看图片说一说游泳要遵守的规则:
--做准备活动
--玩30分钟休息20分钟
--游泳前不要吃太多的食物
--和大人一起下水
(2)不正确的做法会导致怎样的危险?
小结:小朋友游泳前要做热身运动,下水前要先适应一下水温,慢慢地入水,
这样可以防止腿脚抽筋。游泳时要带好救生圈,在浅水区游。
另外,不要再水池边追逐打闹,水池边很湿滑,容易滑倒摔伤。
3.经验交流,练习处理手脚抽筋和耳朵进水的方法。
(1)提问:大家游泳时遇到过手脚抽筋和耳朵进水的情况吗?
你是怎样做的?
(2)小结:手部抽筋:先握拳,再用力张开,反复做几次。
耳朵进水:把头歪向进水的一边,用手拉住耳垂,然后同侧的腿单腿跳。
4.音乐游戏:游泳去。
花和叶幼儿园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和排序图片,用完整的语句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讲述图片内容。学习词:着急。
2.发展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和独创性。
(二)情感目标
知道在自己或别人有危险时,要积极勇敢地自救或帮助他人。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蜜蜂木偶,教师用大图片一套,字卡:着急、录音机、磁带。
2.幼儿每人一套小图片、排序板。
(二)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蒲公英的特性与作用。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木偶,引出课题。
教师操作小蜜蜂木偶,放录音:小朋友,我是小蜜蜂。昨天我去采花蜜时遇到了危险,你们想知道我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吗?我的同伴将这件事拍了下来,现在将相片带来给你们看。
2.出示图1,发展幼儿思维的扩散性及独创性。
教师出示图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内容,理解图意:相片上是什么地方?有谁?它怎么了?你知道小蜜蜂为什么快要掉到湖里了?(让幼儿从图片内容联想到图片外的内容)小蜜蜂快要掉进湖里了,它的心情会怎样?(学习词:着急)让幼儿进行讨论:如果你是小蜜蜂,这时候你会怎样使自己不掉进湖里?如果你去救小蜜蜂会用什么方法?怎样救?启发幼儿大胆想像,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然后老师与其他幼儿进行集体分析,分析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对于幼儿的独创性想像给予肯定。出示木偶小蜜蜂:谢谢小朋友们给我想出这么多的方法。
3.出示图2、图3,理解图意,进行排图讲述。
教师操作小蜜蜂木偶:你们想知道后来我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吗?
你们看了这两张相片就知道了。出示图2及图3,请幼儿分别讲一讲图中的内容:这两张相片中又有谁呢?它们在干什么?教师:这三张相片里讲了小蜜蜂的故事,但是前后位置弄乱了,请小朋友帮助小蜜蜂将相片排好,并将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要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幼儿操作图片及排序进行排图讲述。教师巡回指导,让幼儿能遵循事情发展的规律进行排图讲述。最后请有代表性的幼儿进行讲述,要求幼儿讲述时语言完整、连贯。
4.增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除了用这样的顺序排列相片,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排这些相片?故事的内容又是怎样的?让幼儿再重组图片进行讲述,如有不同的排列,请幼儿讲述给大家听,集体分析这种方法行不行。只要故事的情节合乎客观规律,有说服力,就给予肯定。
5.引导幼儿知道在自己或别人遇到危险时要积极勇敢地自救和帮助他人。
教师:如果你遇到了危险,但是附近没有人帮助你,你会怎么办?如果你看到别人有危险时,你又会怎样做?(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让幼儿将自己所想出的救小蜜蜂的方法都画出来,再结合其他图片进行讲述。
社会:让幼儿进行“遇到危险怎么办”的主题活动,知道遇到危险时应该怎样自救或帮助别人脱离险境。
五、生活中渗透引导幼儿知道遇到危险或困难时,首先要考虑怎样自救摆脱困境:要保持镇定,不要慌乱;当别人遇到危险或困难时,要积极勇敢地帮助别人摆脱困境。
六、环境中渗透将图片投放到语言角,让幼儿进行排序,创编出与别人不同的故事情节。
七、家庭中渗透让幼儿将图片带回家,排图并讲述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长平时利用身边的人和事,教幼儿一些自救常识。
八、活动评价
项目
目标实现程度
内容适合程度
活动设计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性”表现
花和叶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剪发的含义。
2.掌握5的剪发,认识“-”。
3.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卡片,1-5数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每人一份操作卡片及玩具卡片
活动过程:
1.通过拍手游戏,复习5的分解组成,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纷呈3和几?
幼儿:于老师,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
2.创设情景,摆放数字卡片,利用数与量的对应,理解剪发的意义。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请他的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小熊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有5根骨头,5捆情操,5个胡萝卜、5条小虫子。他的好朋友小狗,小羊小兔子小鸡来了以后真高兴,他们吃的真香,我们来看看他们吃的多少。
教师:小熊拿来了5个胡萝卜,用数字5表示,小兔子吃掉了2个用数字2表示,还剩下几个胡萝卜呢?剩下三个用数字3表示,5-2=3
理解剪发就是减掉后数量变少了
3.开展游戏,请幼儿扮演小动物,算一算面前盘子里的5个食物,吃掉几个,还剩几个?
4.减法计算练习。幼儿两两自由结组,每组幼儿取5个玩具,开展猜拳活动,幼儿家在幼儿乙闭上眼睛后,拿走若干玩具,请幼儿乙用剪发算算幼儿甲拿走了几个玩具,并用数字卡标出算式。
建议:为了巩固和熟练掌握5以内的剪发,教师在活动后可以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玩具,调动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小熊请客》以故事小熊请客导入,以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带幼儿进入数字、圆点、实物三者的相匹配的学习中。由于课前我教具学具准备的充分,因此一堂课下来很是顺利,孩子们听得认真,学的'就好,当然作业也就完成情况好咯。活动流程是这样的,结合双节的到来,我出示了主人公“小熊”,告诉幼儿,“为了庆祝节日的到来,今天小熊也像鼠太太一样请他的好朋友来做客了(早期阅读《鼠太太请客》已学过),看!小熊今天请了那几位客人?”接着我逐一出示各小动物。让小朋友学做主人公小熊欢迎朋友们的到来,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动物朋友小猫、小狗、小鸡、小猴等,孩子们很是喜欢。让幼儿个别数一数、集体数一数今天小熊请来了几位客人,孩子们很快说出了“6位客人”,接着我就让个别幼儿上来找出了数字6的卡片和数字6 的圆点卡片。
第二环节是请客人用餐,根据小熊为朋友们准备的食物,进行手口一致地点数,数一数,如:1、2、3、4一共有四条虫子。说一说,学习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如:小熊给小兔准备了2个胡萝卜、二个胡萝卜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等。找一找,从一堆数字卡中找到相应的数字卡,如:数字2或是2个圆点的点子卡片。拿一拿,把相应的卡片找出来之后放到相匹配的动物、食物处,在个别、集体、两两合作的形式下让幼儿在小熊请客的情景中把实物数量与数字、圆点三者进行匹配,在同伴的力量下,相互纠错,相互学习,体验快乐。
第三环节是让幼儿在活动材料《数学》第3页上进行操作,个别能力弱的孩子我适时提醒启发他,边巡视边指导,孩子们的完成情况很不错。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景中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并加以巩固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让幼儿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最近发展区)更进一步的发展,较符合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教师的教学方式要突出“趣”,引起幼儿的兴趣。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比较适合幼儿,容易让幼儿接受,调动幼儿的求知兴趣和操作欲望。我同时也发现个别孩子的能力真的是很弱,尤其是新来的几个孩子更是如此,应与家长多沟通,让孩子尽快适应学习。
花和叶幼儿园教案篇5
课题常识:
?你认识我吗?》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秋天是水果成熟的季节。
2、引导幼儿用简短的句子说出自己爱吃水果的名称、形状及颜色。
活动准备实物水果:苹果、梨、橘子、香蕉、石榴等若干,篮子一个,图片一幅。
重点难点
重点:是幼儿能说出几种水果的名称、颜色及味道。
难点:是让幼儿知道这些水果是在秋季里成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里树上的叶子变黄了,有的变红了,被风一吹就会怎样?秋天里也是水果成熟的季节,你们知道果园里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谜语:黄金衣,包银条,中间弯弯两头翘。谜底:(香蕉)。
教师出示实物香蕉让幼儿观察后提问:果皮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教师讲解:是长柱形的',稍有棱。)吃起来是什么味道?
2、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石榴等水果,让幼儿观察后说出它们的形状、颜色及味道,让幼儿知道它们都是秋季里成熟的水果。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认识的这些水果都是秋天里成熟的水果,它们的形状分别有圆形、椭圆形、长柱形的;它们的颜色分别有红、黄、绿等;有的剥开皮吃,有的用水洗洗就可以吃,味道有酸有甜,它们的水分很多,又有营养,希望小朋友们每天吃个水果,这样身体就会茁壮成长。
4、出示图片,让幼儿连线。
5、做游戏:《猜猜我是谁》。
三、结束部分
教师简单讲评,下课!
花和叶幼儿园教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