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活动总结之前一定要对相关的活动内容和结果有清晰地认知,活动总结是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案的有针对性梳理和反思,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512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总结7篇,感谢您的参阅。
512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总结篇1
为进一步提升东山镇的应急处置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增强全镇公众的危机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一、因地适宜,科学制定应急预案。
由镇党政办牵头,地震、国土、建设、民政、农业、林业、中心学校、卫生院、水务所、学校、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认真编制好应急预案,各成员单位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落实到人,按预案配备抢险救援物资,使应急预案具体到点,到人。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镇村广播、led显示屏、标语、展板广泛宣传突发事件应对办法,镇各站所结合部门实际和工作职责,突出宣传春季疫情、学校安全、地质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三、做好5.12宣传及演练活动
?精心筹备 “5.12”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与东山中心学校对接,在全镇范围内17家中小学开展了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在东山示范小学演练现场,下午14时28分时,演练正式开始,随着“地震警报”信号响起,各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进行应急避震。一分钟后解除“警报”,各班主任马上指挥学生进行应急疏散,全部师生迅速、安全、有序地撤离教学楼,沿安全通道紧张有序地撤向小操场。整个演练用时3分30秒,800余名师生均安全撤离至学校操场。
512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总结篇2
5月12日是我国"5.12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发挥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功能,唤起社会各界对公共安全的高度关注,当日上午,刘猴镇组织机关干部在刘猴社区小广场开展了以"城镇化与减灾"为主题的防灾减灾活动。
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由镇政府牵头,安监、国土、公安、卫生院等单位协同配合,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流动宣传车、现场咨询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在全镇大力营造防灾减灾的氛围,普及简单有效的自救、互救知识。
二是开展隐患排查活动。该镇组建防灾减灾工作队,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险势山体进行排查,涉及暴雨、大风、火灾的防范,道路交通安全,应急救援等各种防灾减灾知识,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请专业人员制定防范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三是开展防灾演练活动。全镇各村、中小学、厂矿企业、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区,在"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期间开展一次防灾救灾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增强群众防灾意识,提高群众防灾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单及地震应急避险手册2000余份,发放地质灾害管理条例300多份,出动1辆宣传车在各村、主街道为广大老百姓流动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512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总结篇3
为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对公共安全风险的高度关注,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xx小学积极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系列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学校通过黑板报,利用微信、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等,集中宣传防灾减灾知识,营造良好的防灾减灾校园舆论氛围。倡导各班师生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切实增强师生对开展防灾减灾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开展隐患排查。学校集中开展一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重点针对教室、宿舍、围墙等各类可能存在灾害风险隐患的公共场所开展排查,进一步落实学校风险防范治理责任,完善相关措施,全面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三是组织防火、防震逃生演练。通过演练,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路径,提高师生综合防灾减灾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切实遏制和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防灾减灾日”系列教育活动总结
512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总结篇4
5月12日是“防灾减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减少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根据省、市卫生计生委及健康教育中心文件精神,为做好“防灾减灾日”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大力宣传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参与防灾减灾活动的能力及自觉性,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积极开展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一、领导重视,部署到位
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我市对“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进行早安排、早组织、早动员、早行动,成立了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专人,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宣传周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广泛宣传,氛围浓厚
一是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利用电视、网络、微博等媒体,突出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开展水旱灾害、地震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宣传,宣传报道全市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情况。
二是集中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户外咨询宣传活动。组织单位相关科室成员在单位楼前开展“防灾减灾日”户外宣传活动,悬挂条幅、设置宣传展板和咨询台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通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等方式集中宣传火灾、地震、洪涝等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办法。
三是开展“五进”活动。“防灾减灾日”宣传周,xx市疾控中心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5月8日至12日,开展应急演练1次,举办防灾减灾专题讲座2场,排查灾害风险隐患2处,制作防灾减灾宣传单500份,发放自然灾害个人防护手册500份,发放健康素养66条500份,其他相关宣传材料600份,参加防灾减灾活动500人(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宣传内容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效果显著,意义深远
我市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通过xx市电视台新闻节目及专栏节目向全市广大市民进行宣传与报道,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有力的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高度关注,增强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推动了全民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提升了综合减灾能力,进一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512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总结篇5
我校根据教育局和学校工作要求,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并开展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一、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历来注重安全教育,在学校工作计划上将安全教育列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教育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明确安全教育目标,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落实。
5月初,学校召开了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工作会,制定了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全体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并认真开展好防灾减灾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全体师生都能受到一次生动的教育。
二、内容丰富。
1、充分利用集体晨会、午会、班队会、校报、校园橱窗、校园广播等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要求学生将所了解的知识带回家,讲给家人、朋友、邻居听,增强全员防范意识。
2、利用校园广播,开展防灾减灾的专题教育。如防震、防火、交通安全、安全使用燃气等。
3、5月12日在校内电子屏幕上、教学楼的墙上张挂宣传标语,提醒师生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也希望引起社会对防灾减灾的关注。
4、5月19日上午为增强全体师生避灾自救快速反应能力,利用早操时间进行防地震、防火灾的紧急疏散演练,由于计划周密,组织得当,收到了较好的演练效果。
5、周三下午各班举行以“防震减灾与我们息息相关”为主题的班队教育活动。
6、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重点部位及周边交通安全情况再次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预防灾害发生。
总之,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师生进一步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避灾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而继续努力。
512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总结篇6
今年是第三个“防灾减灾宣传月”,我们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统一指导下,此时认真组织干部群众开展防灾减灾应急训练,大力普及科学防灾减灾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精神
接到文件后,我局立即召开党组会,及时进行了传达,制定了我局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安排部署我局具体的宣传活动,做到无灾防灾,警钟长鸣。会后,各相关科室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细化完善方案,制订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活动方案,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系列活动。
二、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一)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充分利用大厅电子屏幕、广播、网络,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局办公室在局域网开展了有关防灾减灾信息、知识和防护自救等内容的网络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使全市人民了解防灾减灾的意义,增强人民防灾减灾的自觉性。
(二)积极查找防灾减灾薄弱环节。活动期间,后勤科对局办公楼和住宅小区的水、电、消防、建筑等设施进行了隐患排查,以突出“减灾从社区做起”为主题,在显著位置悬挂大型宣传条幅,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确保了机关工作和居民生活的正常开展。
(三)以“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防灾备灾工作深入开展。在认真开展“防灾减灾”各项宣传活动的同时,我局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当前防灾备灾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订落实整改方案,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推动防灾备灾工作深入开展。
(四)积极探索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对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害的警示,进一步提高了我局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实战演练,此时定期清查储备应急物资,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一旦灾害发生,保证做到紧张有序、灵活有效的应对,确保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系列活动,营造了防灾减灾的浓厚氛围,全体职工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也唤起了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
512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总结篇7
20xx年我们将在保障群众冬春生活和灾害应急救助的基础上,继续抓好救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机制,落实备灾工作各项措施,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确保救灾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行,使受灾群众生活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1、加强救灾减灾综合协调能力建设
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减灾救灾工作的综合协调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信息传递、灾情评估、款物调拨等规范有效的工作机制,保障减灾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2、加强救灾预案的修订完善
针对新时期救灾工作特点,对县级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进一步强化机制,完善工作协调性,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原则。准确定位,重点突出应急救援和生活救助,依据各乡镇行政区域人口数量、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从实际出发,结合本级工作特点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做到预案启动规范,易于操作,展开有序,救助及时,保障有力,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加强灾害应急管理水平。
3、加强村级灾害信息员的培训指导
加强村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是2016年工作重点之一,我们在完善县、乡预案的基础上,将继续加强对村级灾害信息员的管理和培训,充分发挥基层信息员的作用,逐步规范灾情上报的渠道、方式和内容。不断提高村级信息员工作熟练程度,强化灾害信息员的工作意识,逐步提高基层灾害信息管理工作水平。
512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总结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