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中包括大家对工作目标的达成程度、完成的任务和未完成的任务的详细分析,工作总结可能包括客户反馈和满意度评估以便改进客户关系,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手足口工作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手足口工作总结篇1
自今年3月下旬以来,手足口病呈流行趋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积极的综合防控措施,目前,疫情比较平稳,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当前我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
截至4月8日,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60例,发病率为28%,目前住院病人47人,无危重和死亡病例。发病人群中以0―5岁儿童居多,疫情分布于18个乡镇(街道办),主要集中在莱城区,发病数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大王庄镇、凤城街道办、张家洼街道办。总体呈高度散发又相对集中状态。
今年,我省手足口病发病疫情来得早,来势猛,重症多,防控救治难度大(截止到4月8日,全省发病数13859例)。全国手足口病疫情地域分布广,人口密度大,暴发疫点多,持续时间长。与专家的预测的今年疫情发病高峰将会提前相吻合,由于逐渐进入手足口病高发季节(5―7月份),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二、目前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了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领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我市手足口病疫情进展情况,市长对疫情防控和病人救治分别作了重要指示,并到市传染病医院现场办公,研究解决防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调度防治情况,研究防控措施。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等部门将手足口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早安排部署,实施综合防控,努力降低全市手足口病发病水平。
二是健全和完善了组织机构。
调整充实了全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和流调队伍,修订了《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设立专门的疫情分析调度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较全省提前一周实行日报制度,做到了组织、队伍、预案、制度四到位。
三是加大了疫情监测控制力度。
对形成疫情暴发点的托幼机构、自然村,市、区卫生局和疾控机构抽调骨干力量,市区联动、划片包干,靠上指导,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托幼机构适时提出停课、关园建议,对重点乡镇(街道办)、村庄加强宣传教育,指导落实家庭、个人防护措施。
四是加强了患儿医疗救治工作。
我市确定市传染病医院、区人民医院、医院为手足口病收治定点医院。三家定点医院加大了投入,完善了预案,充实了医护人员,购置了必需的医疗设备,预留了救治床位。为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各城市医院按照市卫生局的要求,对托管、合作的乡镇卫生院在医疗救治、预检分诊、院内感染等环节进行了技术指导,有效的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防治水平。
五是及时督导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市卫生局多次对全市防控工作进行督查的同时,重点对市传染病医院、医院等定点医院病人救治、消毒隔离等情况进行督导,要求加强救治力量,全力做好病人救护。还多次对疫情较重的乡镇(办事处)手足口病防控情况进行重点督导检查,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六是培训宣传工作得到加强。
各级各单位进一步加强了全员技术培训,提高专业人员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培训次,培训相关人员余人。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印发宣传资料、宣传单、宣传画60000余份,做到5岁以下儿童家庭中都有手足口病防治资料,使群众认识到手足口病可防可治,消除恐慌心理。
三、存在的问题
前一阶段,通过各级各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市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面对当前我市手足口病疫情严峻形势,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发病较少的单位对手足口病疫情形势认识不足,存有侥幸心理。
二是防控经费不足。省里要求各地市疾控中心自行采样和检验,但我市没有pcr实验室(病毒培养分离实验室,设备配备资金为50余万元),难以明确我市手足口病病原体的流行型别,对评估流行程度和分析疫情趋势缺乏指导依据。另外宣传、培训、消毒药品、督导检查等方面也需要有专项的业务经费。
三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施条件差,人员技术水平偏低。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当前,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要进一步提高对防控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做好打硬仗的思想准备,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二是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疫情管理,继续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发热门诊,控制院内感染。
三是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各定点医院要提高危重病例的救治水平,减少和避免出现死亡病例。
四是继续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继续做好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点面结合,无缝隙、全覆盖,家喻户晓,使我市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手足口工作总结篇2
根据大冶市疾病预防控制疫情信息系统预警,近期我市手足口病发病数呈明显上升态势,20xx年12月1日至20xx年1月5日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325例,手足口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我镇发生4例手足口病,均为2岁以下散居儿童,发病形式为散发。为进一步加强我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根据《市卫生局关于重申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我院特于20xx年1月8日组织召开了全体乡村医生及院医务人员工作会议。
参会人员有:19个行政村卫生室负责人及公共卫生科全体人员,应到会35人,实到会35人。
此次会议向参会人员传达了大冶市卫生局文件冶卫[20xx]1号《关于重申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严格按照《大冶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20xx版)》(冶卫发[20xx]33号)文件要求,组织学习了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向村卫生室及全院医务人员提出了手足口病的防治要求、向村医发放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宣传单,要求各村医做好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做好医疗门诊日志的登记工作,做好本村疫情的巡视工作,禁止收治5岁以下发热儿童和可疑手足口病患儿。做好接诊及转诊工作。保持通讯全天候畅通,卫生院实行手足口病的日报告及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会上董院长做出防控工作指示,要求各村及相关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及使命感,把此次防控任务上升到政治高度,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防控工作,同时在会上传达了《20xx年殷祖镇手足口病防治方案》,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及人员职责。
手足口工作总结篇3
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及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根据当前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切实抓好病情监控和防治工作,召开了“传染病防控专题研讨会”、制订了“手足口传染病预防方案”、举办《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要点问答》专栏,使教师、学生、家长明确此种疾病的病理、发病时的症状及预防措施等,做到群防群控,保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明确防控责任,落实防控措施。
明确校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班级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校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理工作。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学生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补种的宣传工作,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二、强化健康教育活动,普及防控知识。
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手足口病、麻疹等春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
1、开展“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多通风、晒衣被”宣传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同时通过班会、健康教育课、家长会、板报、队会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
2、少先队发动春季爱国卫生活动,主题:“动员师生,清洁家园,减少疾病,促进健康”。各中队要根据活动的要求,研究制定本中队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防控传染病措施,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使之人人知晓,营造出良好的爱国卫生运动防控传染病活动氛围。
3、活动内容。
①全面清理环境。各班级要立即开展卫生大扫除,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室内外卫生整治活动,对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存放、统一收集,搞好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各班级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清扫,少先队大队部进行卫生检查和评比活动,使内外环境整洁有序,无卫生死角。
②清除污水。对部分生活污水要定点集中排放;对低洼处污水坑立即进行填埋。
③开展灭蝇、灭蚊和定期消毒杀菌活动。
④搞好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班级卫生。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向全体师生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生活垃圾,保持户厕清洁,防治病从口入。学校教室、桌椅要定期清扫擦拭和消毒。
⑤加大饮食、饮水卫生监管力度。
⑥各班级广泛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进行预防传染病宣传,有针对性地宣传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做好手足口病等春季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工作,提高救治防控应急处理能力,做好晨检工作,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防控救治应急预案。
⑦示范引路,树立一批爱国卫生的典型,进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树立环境综合治理好、辐射效应强、管理规范的典型班级。
三、严格晨检制度,及时报告疫情。
要求各班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加强对本校师生的疫情监测。落实晨检制度,填写晨检日志,记录学生缺课情况和原因。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例及时做好隔离和上报工作,切实做到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理。
四、加强环境整治,提高防控能力。
学校经常性地对教学生活环境和基础卫生设施进行自查。动员师生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彻底清除卫生死角,保持教室、图书室、专用教室等室内场所经常通风换气。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强化责任。
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师生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抓好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整治和疾病防控工作。
2、广泛宣传,全面发动,群防群控。
广泛宣传预防疾病的卫生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到群防群控。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等宣传媒体,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宣传春季传染性疾病特别是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教育家长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要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宣传到每一个师生和家长,使广大师生和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引发原因、传染途径、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
3、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意识。
预防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班主任、年级组长为具体责任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4、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开展自评活动,并加强信息的送报工作,确保春季传染性疾病防控目标全面实现。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及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根据当前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学校切实抓好病情监控和防治工作,召开了“传染病防控专题研讨会”、制订了“手足口传染病预防方案”、举办《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要点问答》专栏,使教师、学生、家长明确此种疾病的病理、发病时的症状及预防措施等,做到群防群控,保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手足口工作总结篇4
自今年以来,我镇手足口病发病率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疾控秘(2014)7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积极的综合防控措施,目前,疫情比较平稳,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范围5岁以下儿童总数为人,3岁以下儿童总数为人。幼托机构共有所,在园儿童数为人。近期,我镇手足口病发病率较群同期明显上升,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二、目前采取的工作措施
1、加强了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完善了组织机构。调整充实了我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手足口病技术小组,设立体温检测点、专人预检分诊,专门的发热诊室,做好消毒隔离防止院内感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好转诊和报告制度。
2、加大了疫情监测控制力度。对容易形成疫情暴发点的托幼机构,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托幼机构加强宣传教育,指导落实家庭、个人防护措施。
3、加强医务人员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及时组织我院和乡村医务人员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强调临床医务人员临床中要高度排除手足口病,减少临床中误诊、漏诊的发生。
4、加强督导检查。多次对辖区乡村医务人员的手足口病防控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5、广泛宣传。印发宣传资料、宣传单3000余份,使群众认识到手足口病可防可治,消除恐慌心理。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努力,我们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工作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少数医务人员的对手足口病疫情形势认识不足,存有侥幸心理;二是对群众宣传还不到位,三是对乡村医务人员督导检查还不够细。四是我院和村卫生室设施条件差,乡村医务人员人员技术水平偏低。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要明确认识到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 要进一步提高对防控工作的认识,明确个人职责,落实责任。二是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疫情管理,继续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发热门诊,控制院内感染。三是继续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继续做好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手足口工作总结篇5
针对我国手足口病传染疫情,我校俩个月来共发生手足口病5例,其中4例已经痊愈复课,根据我校发生病例,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全体教职员工会议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落实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对照中小学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督查表认真开展自查工作。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精心组织,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手足口病在我校的传染爆发流行,有力地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将我校开展的预防控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认真落实责任。
我校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和班主任为成员的卫生领导小组,认真贯彻上级的文件精神,真抓实干,开展学校的传染病防治活动。
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召开专题会议,安排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有专人负责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有疫情报告员,明确其职责。
二、宣传广泛,认识明确,营造了良好防控氛围。
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在全校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动员,以 全员参与 为主,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和发家长校讯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使学生和家长了解到手足口病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积极预防和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病和传染。通过开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确保我校师生身体健康。
重点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全面多次动员,使广大教职工掌握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和消毒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号召全体师生员工参与治理环境,重点清理校园死角、周边地区的卫生,并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营造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校园的宣传。
三、认真做好预防手足口病的落实工作。
针对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各班班主任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实行晨、午检制度、疫情零报告制度、病因追踪记录制度、要求病愈学生入学出具医院的痊愈诊断证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四、不足之处。
1、教师传染病工作有待提高。
2、对有些学生的观察和教育不到位。
3、消毒不够彻底。
五、改正措施。
1、加大对教师传染病知识的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传染病带来的后果和并发症。
2、做到认真仔细的观察每一个学生绝不放过蛛丝马迹,避免传染病在我校蔓延。
3、坚持每天用84消毒液进行课桌和楼道的消毒。
手足口工作总结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