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作文我们可以锤炼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之更具厚度,作文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心灵的记录,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古镇游记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古镇游记作文篇1
夜晚,月光轻柔地透过云层,但月光与灯红酒绿的道路比起来,是如此微弱……
走在宽敞的道路上,五彩的招牌不停地闪烁着,心中不免自主地失望着,这里怎么会变成这样?来来往往的人眼色平淡、空虚,街边开满了酒吧,传来一阵又一阵杂乱无章的乐曲。突然,一幢华丽的房子出现在眼前,与这里格格不入,进进出出的都是身着华服的人……
追随着光,我回忆起了童年的时光……
走过一座年久失修的石拱桥,走进这座小镇,迎面扑来阵阵的柳香、花香,令人不由自主地喜欢上这里。
路上的青石台阶上已长满了青苔,它历经了历史的风霜,流露出一丝沧桑。路旁的民居古朴自然,植物与房子融为一体,别有一番大自然的气息。偶遇在小河旁洗衣的少女,亲切地向我微笑。她脸上的微笑亲和、自然,是如此纯净。
追随着光,我走进了小巷,逐步沉了进去。它如此长,令人无法辨清来路,但无人去寻来路,只是领略它的神秘。
渐渐地,雨下了起来,正如古镇的宁静那般祥和,湿润着人的心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雨后,花朵上沾满了露珠,带来一丝芳草和花的气息。整个古镇,在红霞的照耀下,如此美丽迷人,如同一幅江南的水墨画……
渐渐地,我身边的光散去,看见远处那美丽的楼房前,门前的服务员僵硬地笑着,那么勉强,那么不自然。
痴想许多年后,我右手轻端茶杯,左手轻托杯底,看着窗外,人们把高楼拆毁,把马路变窄,铲去石青,铺上青石板,一切重归原景,不知这一不现实的梦,能否圆满,带回这画中的情与意?
古镇游记作文篇2
在这温暖的阳光照射下,这里的一切都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显得那么美好,这就是我不能忘记的古镇——边城茶峒。
来到这边城茶峒,必须去尝一尝这独有的特产。想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米豆腐和醋萝卜了。这里的米豆腐和醋萝卜不像其它地方只有一种辣椒,而是有许多种,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米豆腐既不是用筷子吃,也不用勺吃,你想知道用什么来吃吗?那就是用竹签来吃。它就是因为这个而得名,叫“茶峒叉叉米豆腐”。
在小摊上买上一盒,边吃边走在小巷里,别有一派韵味。走在小巷里的每一步都是移步换景。街道旁边有卖古玩的、卖小玩具的、卖土特产的,应有尽有。房屋上的青苔,脚下的青石板路,古老的吊脚楼,古镇的气息便翩翩而来。
来到边城茶峒,必须要去坐一下这里的独有的交通工具——拉拉渡。拉拉渡是边城到洪安的交通工具。它不是用桨划,而是用木头拉住铁索,这样走的。坐在拉拉渡上可以看到那边美丽的翠翠岛。可以看到那边人来车往的桥,可以看到那船行驶过后的波浪和水中成群游来游去的鱼儿。
乘拉拉渡就到了一河之隔的洪安镇,可以去看一看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的纪念碑和大军到过的复兴银行。复兴银行是砖瓦房、山墙、中式建筑,传统居民的设计。这样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古镇到底经历了多少沧桑和不可朽磨的革命历史。
来到边城茶峒,必须去看一看这里沈从文老先生笔下的翠翠岛,翠翠岛是说了一个名叫翠翠姑娘和自己的外公相依为命,他带着自己的小黄狗,在这里等待,等待什么呢?当然是等待自己不确定的终身幸福。夜晚的灯光给翠翠岛上孤独的翠翠和黄狗增添了几分热闹。这样你就可以感受到这里浓厚的文学气息。
来到边城茶峒,必须晚上去听一听从酒吧里飘出的悠扬的歌声和看一看这里的夜景。坐在河边,一边看着灯光挂满古镇的每一个角落,五彩缤纷,一边听着从酒吧里传出悠扬的歌声。这样你就可以体会到这座古镇的美丽、悠闲。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不能忘记的古镇,边城茶峒这个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透露它的美丽、沧桑。这就是我那难忘的古镇——边城茶峒。
古镇游记作文篇3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清晨七点半,妈妈骑着她的电毛驴载着我,来到了市政府广场与一群小伙伴们会合。
广场上最夺人眼球的要数市政府大楼正对面的喷泉池了,喷泉形态变化莫测,有的像一条飞龙直冲蓝天,有的像天女散花散向四周,有的像抛物线形成一座小拱桥……市政府广场的红旗下早已聚集了好多人,其中有见过面的,也有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
聚集在广场红旗下的小伙伴们和老师们都是参加《玉峰文苑》组织的采风活动。我们都是平时积极投稿并在《玉峰文苑》发表过文章的小作者们。一行40余人在昆山青旅的`大力赞助下,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采风目的地——同里。
从北门进入古镇,过永安桥就能尽情领略同里古镇的独特韵味!如周庄双桥一样,同里当然也有自己的特点——同里三桥。你仔细看,会发现三桥的桥洞都是方方正正,是因为当时桥旁的几户大户人家非常注重家风,认为三个方洞构成了“品德”的“品”字,由此,就称之为“同里三桥”。三桥也是当地人心目中的吉祥之物,凡新人嫁娶,老人寿诞,小孩满月都要来走这三桥,以图吉利,逐渐变成了当地的民间风俗。
沿着尤家弄继续前行,一路经过嘉荫堂,最后我们来到了退思园。一道方形石门的上方三个大字“退思园”顿时映入眼帘。退思园的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一点也不比苏州的拙政园逊色。它是园主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而建。园名“退思”,意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庭前的香樟,玉兰,苍劲古朴。环顾四周,整个园林布局的中心是一个池塘,里面养了很多的锦鲤。贴水而建的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假山池沼集清代园林之长,小巧精致,清新淡雅,趣味横生。“退思草堂”是花园的主景建筑,草堂朴素淡雅,不求华丽,无论是门窗装饰还是家具陈设无不体现了这一思想。真是:莫道园林小,佳景知多少!。
逛完了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同里古镇,大家共进午餐后便赶往下一站——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天气闷热的很,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好像连空气多凝住了,此时的我恨不得有双翅膀飞到湿地公园,呼吸来自大自然氧吧的清新空气,徘徊在林荫小道间尽情享受着鸟语花香。在我的幻想中,司机师傅已把我们安全带到了湿地公园。
进入公园,漫步在杉树的怀抱之中,没有了似火的骄阳,顿时感到无比清凉。阳光下的草本植物生机勃勃,菊花、牵牛花、薰衣草……争奇斗艳。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绚丽灿烂;成群的蜜蜂,蝴蝶在花丛中忙碌着,吸吮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美好的时光总是如此的短暂,转眼我们就要返程了。回想今天的收获真是受益匪浅,而“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不仅是退思园名字的由来,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尽忠,补过!
古镇游记作文篇4
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杨树变成了青色,花儿染成红色,柳树那嫩绿的枝条也吹得随风舞动。我们这群关不住的小天使,也要去古色古香的龙门古镇踏青。
坐在车里,一路的美景让人应接不暇。到了龙门古镇,我们兴奋得背着旅游包,大踏步地朝大门走去,刚走进龙门牌坊,一个大大的“寿”字就出现在正中间的广场上,周围环绕着四只蝙蝠,听导游说,‘寿’,代表长寿,蝙蝠代表福。连起来就是多福多寿。哦,真有意思。
走进古镇入口,我们来到了深巷幽居,导游带领大家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如一条玉带飘在小巷。这条小巷可真小,两个人并排走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两旁的墙壁仿佛在向你挤压过来,弯道一个接着一个,在小巷的两边时不时出现几家铺子,店内都是一些古老的饰品,也可谓是琳琅满目。走在这条羊肠小道上,虽说有些单调,但整条街上却弥漫着古代的气味,别有一凡情趣。
走出小巷,我们又踏进了耕读世家。刚进大门,一台老旧的磨麦子的石磨,展现在你的眼前,同学们扶着笨重的摇木把,向右有规路律地旋转着,石磨的缝里时时漏出些粉来,真是新鲜。这或许就是我们在城市呆久的孩子所从来没有见过的吧。
最后,我们在清澈见底的砚池畔坐下来休息,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悠闲地吃着自己带来的美食,欢笑声充满着整个湖畔……
龙门,这座古老的村庄,幽静寂寞,那深不可测的小巷,同样令人魂萦梦牵,临别时,我有些依依不舍,不时地回过头去。我想把这古老的龙门留在我的心里。
古镇游记作文篇5
锦溪古镇是江南水乡捧出的一颗明珠,古色古香,素雅别致!
白墙黑瓦间仿佛有说不完的故事、抹不去的历史、传不断的手艺。它每天都在向后人展示着前人的智慧结晶。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博物馆:中国古砖瓦博物馆、锦溪壶文化馆。
中国古砖瓦博物馆里面有许许多多古代的、现代的砖瓦藏品。其中,最棒的非“金砖”莫属。“金砖”并不是真正用黄金制作的砖,而是建筑宫殿时使用的砖,因其质地坚硬细滑,敲之发出像金属般的声音,故名“金砖”。它是匠人们使用特殊的工艺,历经2年时间,严格制作筛选出来的。难以想象每一块“金砖”背后承载了多少匠人的心血。
锦溪壶文化馆更是值得一观,里面摆满了精美的壶摆件,有茶具、餐具、茶宠……最显目的要属一楼展出的大茶壶,比一个普通成年人还高,它的壶把手就占了茶壶的五分之三,配上大气精美的壶身,让人挑不出一点瑕疵,观之震撼。
锦溪古镇之行,让我深刻了解到江南文化的灿烂辉煌、源远流长。我们要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吸取宝贵经验,开创美好的未来。
古镇游记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