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的作文8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都希望自己写的作文能够老师的青睐,选择切合的素材,是让作文出彩的一个绝招,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建筑的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建筑的作文8篇

关于建筑的作文篇1

一天一大早,我和妈妈坐车来到了古城墙。今天好像老天特别眷顾我们,从昨天的骄阳似火一下子就微风习习,晴空万里。早就听说城墙的雄壮了,可还是百闻不如一见,坐在车里,沿着环城路驶过,我已经被它的伟岸征服了。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的冲上了台阶,准备好好欣赏古城墙呢。

等妈妈买完门票,我已经三步并作两步爬上了城墙。站在城墙上,我眺望远方,古城墙像一条巨龙蜿延在高楼林立中。古城墙全长13.74公里,有四座城门,每隔一段距离就矗立着一座城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脚踩着秦砖,我的脚步也逐渐放慢下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大道,两边的城墙上有大小一致的垛口,整个城墙有5984个垛口,那是古代人用来射箭和望的。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角楼。城墙的地面是倾斜的,左高右低,同时每隔几十米就有一道水槽,这些是用于排水的,这表明了古人的聪明和智慧。古城墙历时悠久,至今已有600年了,是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城墙。我走在城墙上,既兴奋又骄傲。我拿着相机这拍拍,那照照,真希望把城墙的一砖一瓦都记录下来。我不时地把刚拍的照片拿给妈妈欣赏。

在古城墙上,到处看到三三两两的游客,有的在漫步前行,有的骑着脚踏车,还有的小孩子在飞快地奔跑,打闹。还有的停下来在照相留念。

关于建筑的作文篇2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这里有一座美丽、雄伟的桥,正因为这座桥在我们这里很出名,所以我家乡的地名叫作“普安桥”。

这次暑假,妈妈还特地带着我和弟弟去参观了这座桥。

听妈妈讲,这座桥在1975年建起的,这一天也刚好是妈妈的出生年月,所以,妈妈格外喜欢这座桥。也因为这样,我也把这座桥叫做“母亲桥”。

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妈妈带着我和弟弟来到了桥的附近,终于见到了这座雄伟的桥。放眼望去,一条宽阔的大江进入我们的眼帘,蔚蓝的江水缓缓东去;阳光洒满大地,波光粼粼;凉爽的江风徐徐吹来,令人心旷神怡。这儿的江水可不像长江的水那么浊,它碧清透绿,清澈见底,色像翡翠。江边的水草摇摇摆摆,好像在显示它们那优美的舞姿;江中正游着一群嬉戏的鸭子,瞧它们那滑稽的样子,可真逗!岸上有几头黄牛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草;在桥的两旁有许多民房,勤劳的人们在幸福地生活着……啊!多么美的景象啊,我完全陶醉在这幅美丽得到风景画当中。

远看普安桥,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气势不凡。它有3个大墩在江中矗立着,墩子上各有4个大拱门。桥有4层楼高。墩子和拱门倒映在水中,非常美观。

近看普安桥,更是令人赞叹不已。桥长100多米,宽有10多米。是连接东西两岸的重要桥梁。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人流穿梭而过,十分繁忙,十分热闹。桥上也有着正方形的小墩子,我数了一下,共有96个。每两个墩子之间有两米的围栏,图案是棱形的,很精致。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已经停留了一下午。我向远处眺望,一轮红日渐渐地坠落下来,美丽的晚霞映照在江面,也给雄伟的桥涂上了一层炫耀的光彩。

家乡的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岁月磨砺,现在也有些破旧,但不管风吹雨打,它依然矗立江中,为了两岸的人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家乡的普安桥真美呀,我爱家乡的.桥,我爱家乡的“母亲桥”。

关于建筑的作文篇3

21世纪,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未来的建筑物,给人类带来了更舒适的生活。

这个建筑物共有二层,采用了核电能发电机、防盗玻璃、钢砖……

走进第一层,空间仿佛扩大了好几倍,和外面看到的大小完全不同。墙上涂刷了有益健康的自然漆,使人们仿佛置身于芳香四溢的大自然中。墙上还安装了最新的立体影像3d播放器,他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只要按一下“角色”键,你就能真正的进入电影,成为其中的一员。地板是自动吸尘的,有了它,就算不拖地,地板还是很干净。厨房里,有最新的无点火炉灶、不粘锅的纳米锅……它们都是做饭的好帮手。

走进第二层,三个独一无二的卧室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们的装饰基本一样,但第三个卧室挂有一幅莲花图,它不但能真正实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且夏天的时候,你还能从中“偷采白莲”。每个卧室都有一个厕所和浴室。厕所里有一个使用光能的马桶,拉完大便后,只要按一下按扭,大便就会被光能所分解。浴室里的浴缸看上去很小,但洗澡时,就像游泳池那么深,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研究出了一种可以变化大小的浴缸,小则几厘米,大则几千米,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大小。

这个建筑物除了大楼,还有能自动增大或缩小的游泳池、终年芳香四溢的花园……这些都是高科技取得的丰硕成果。

可能以后还会有比这更高级的建筑物,但人类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的精神是永远不会变的。

关于建筑的作文篇4

我爱南京的灯、南京的小吃、南京的交通设备。总之我爱南京的许多东西。虽然现在有许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可我还是最爱南京的一座座古建筑。

南京既然是六朝古都和中华民国时的首都。当然古建筑也很多,随着岁月的变化,虽然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已在南京的风风雨雨中淹没了。可南京还是有许多古建筑被保留了下来。

民国时的总统府,它位于南京的长江路上。节假里那里游客总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客流量至少有几万人来此参观游玩。我一来到大门前看见门顶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微风中飘扬时,便回想起当初解放时一群群勇敢的战士骑着一匹匹剽悍的马向总统府冲来,占领了总统府。把民国时的军旗烧毁,挂上了五星红旗的情景。大门里遍地鲜花,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大房子,有许多房子已被粉刷一新。这个建筑可是很有名气的了。

在东南大学里也有许多古建筑群,比如大礼堂就是其中之一。大礼堂造型庄严雄伟,属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我每天上学都从它前面走过,有几次还在大礼堂前照像和打羽毛球。它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南京的古建筑群实在太多了,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我爱南京那一座又一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

古建筑就是我最爱南京的100种东西里挑出来的,这就叫做:“百里挑一”。

我爱南京!我爱南京的古建筑!

关于建筑的作文篇5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xx年建成,是明朝第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20xx年,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科举考试的一至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与建文帝大战三年,夺得了帝位(明成祖),作皇帝后朱棣决定把都城迁到他原来的领地燕(北京),北京城的营建,从1420xx年动工,1420xx年基本竣工,1420xx年,正式迁都北京,在以后五百多年的历史中,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在这里行使对全国的统治大权。故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北京城是15世纪东方最完美的首都,成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其前半部分为外廷,是皇帝朝政场所。建筑庄严、宏伟,特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建筑在8米高的三层汉白玉石阶上,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太和殿座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不这样不足以显示皇帝的威严,不足以震摄天下。

如果从天安门算起到故宫北门,南北长近3公里,规模之大,令人难以想像,设计和建造这么大的宫城气度非凡,难怪有外宾参观后曾赞叹“一个人怎么能住这么大的房子”。

关于建筑的作文篇6

我的家乡有座桥,家乡的人都叫它四角桥。你如果看到它,一定会感到惊奇。

我的家乡在江南农村,那里是一片平原,四周没有山地也没有丘,多的是大大小小的河。在我奶奶家的东面不远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桥,南面不远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就在这两条河的交叉河面造起了这座四角桥。

这座四角桥,实际上是由两座水泥双曲拱桥垂直交叉而成的一座“十”字形的桥。桥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十”字的横竖相交显得粗壮了点,成正八边形,边长两米。在相互间隔的四条边,分别向东南。西北。西南和东北四个方向延伸出去。延伸部分的宽有两米,而长有二十米,这是桥的本身。八边形其余四条边上装有栏杆,栏杆上刻有简朴的图画。以中间的正八边行看延长部分就像从它们身上长出来的四只角,所以,家乡的人叫它四角桥。

为什么把桥造成这个样子呢?我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来到桥的中央。原来。在这一片被河流分割成四块的土地上,如果要从一个地方走到其他三个地方,不知要绕多少路:若是建造普通的桥,起码要造三座,才能把四个地方连通。如今,在这交叉点的河面上再座桥,大大节省了造桥财力,还节省了不知多少往来行人的时间和体力。

站在桥中央向四方眺望,都是不风尽头的水流,在那清清的河面上行驶着装粮载物的船只:顺着桥面四个通道的方向望去,却又满是平坦的农田和竹树掩映之中依稀可风的房舍村庄。

奶奶告诉我,四角桥是一九七八年建造的,我回家乡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是,远望中有四角桥的形象却常常浮现在我眼前。啊!四角桥,你多像一个身材魁梧的大力士,撑着你的两手和两脚,引起你的脊梁,默默无声地,让赶路的人从你身上走过,走向希望的田野,走向幸福的明天。

关于建筑的作文篇7

从原始雕塑的陶制品,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到秦朝的兵马俑和铜车马,到唐代的佛教造像,乃至后来各种建筑雕塑、艺术品等等……可以说,雕塑,是人类历史文明前行的见证者,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

古建筑雕塑只是雕塑的一部分,但是在古建筑当中,从细节到主体构件,从装饰到功能寓意,雕塑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中国建筑中的木雕工艺发展由来已久,《周礼·考工记》中已有关于雕刻的内容。明、清时期木雕工艺进一步发展,在宫殿、寺庙、宅邸、会馆及园林、店面建筑中,广泛使用雕刻装饰,留下很多实物。

古建筑的雕刻装饰,都是和主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理想、追求相呼应的。明、清两代所采用的木雕花纹图案的突出特点在于大都追求高雅、富丽、吉祥,寓理想、观念于图案之中。另外,不同的雕刻物,有不同寓意,他们刻意追求的是增福添寿,比如蝙蝠,寓意福寿;松、竹、梅、兰,寓意文雅气节。

在近现代仿古建筑中,雕塑依然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杭州雷峰塔的玉石栏杆雕塑、须弥座雕塑、室内屋顶雕塑等等,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雕塑摆件、玉石挂件等等,雕塑作为传统文化将生生不息,传承不止。

关于建筑的作文篇8

今天,我观看了我们广州的名胜古迹结果真让我受益匪浅。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岭南的民间建筑。岭南的建筑装饰中,常可以见到特有的砖雕、灰塑人,内容包括民间传说、神话、戏曲故事的人物,其中以广州陈家祠内塑造的人物最富有特色。

陈家祠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岭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特点最鲜明的清末民间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整座建筑中的石雕、砖雕、木雕、陶雕和灰塑等装饰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其中的砖雕、灰塑人物造型等古朴生动,人物之间互相呼应,栩栩如生。作品精雕细刻,反映了民间艺人精湛的技巧和岭南民间艺术的典型风格。我最喜欢在陈家祠里面那块大砖雕了。那是根据《水浒传》所作的巨幅砖雕,高2米,宽4.75米。画面以聚义厅为中心,两边分列粱山好汉,背景雕梁画栋,周边饰精花边,结构精巧繁密,是广东砖雕之精品。

在观赏过程中我不仅见视了陈家祠的气势雄伟还观赏了精美的开平碉楼,威武的顺陵石狮,还有史上最古老的大跨度石桥——“赵州桥”。

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跨度石拱桥,披肩两旁各有两个小拱,以减轻主拱负荷及洪水的冲击力。整座桥既雄伟稳重,又秀逸舒展,两旁栏杆上还有精美的石雕,是桥梁建筑艺术中的瑰宝。

在观赏完这一系列瑰宝后,我脑子里只剩下一句话:“建筑艺术真奇妙!”

关于建筑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

小学关于感恩的作文8篇

写关于考试的作文最新8篇

有关于孝的作文500字最新8篇

关于挫折的作文500字8篇

关于秋天的小学作文8篇

关于环保的作文500模板8篇

有关于孝的作文500字精选8篇

关于晚霞的作文8篇

关于态度的作文8篇

关于写垃圾的作文8篇

关于建筑的作文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5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