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需要我们明确好主题才行,在如今时代,小伙伴们一定都经常写到作文,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清明情思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清明情思作文篇1
当夕阳收拾起泼洒在花间的那一抹苍凉晚照,暮色茫茫,夜幕徐徐降临。在您的世界是否还有白昼之分,我只恐白天的嘈杂与浮躁打扰您的安宁,乘着夜色,伴着从树梢上冉冉升起的月亮,踏着布满青苔的小径,静静地来到您的身旁。
说是来到您的身旁,眼前展现的只有一个山坡,一丛树木,一块草地,一抔黄土。星光闪烁、流萤飞舞,枝头鸟叫、田垅蛙鸣,树木和野草也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我寻寻觅觅,可就没有您的身影。母亲,您在哪里?
静静地来到您的身旁,点一注心香,献一束鲜花,我匍匐在地,尘封的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家里姐弟四人,我最爱吃您包的肉丸子。年少的时候,每逢过时过节,您都要先把瘦猪肉剁成肉泥,然后与茴饼、八角、茴香和在一起,包成丸子,作为上菜。我还拿起刀剁肉泥,帮您打过下手呢。
当知青下乡后,每次从家里回生产队时,都要带上一瓶您做的蒸油渣,里面放有豆豉辣椒,虽算不上美味佳肴,却开胃可口。在农村的几年里,蒸油渣帮我熬过多少个饿肚饥肠。高考前,我白天做功夫,晚上复习功课,累得精疲力竭,黄皮寡瘦。您看在眼里,急得流泪,想尽办法挤出了壹块五毛钱,买了一包鹿茸粉,给我营养营养,滋补滋补。
吃了母亲包的肉丸子,我度过追梦的青春年华;吃了您做的蒸油渣,我在蹉跎岁月中奋起;吃了您买来的鹿茸粉,我扬起人生的风帆,开启了新的航程。每每想起这些,总会在我心中绽放幸福的花朵,荡起爱的涟漪。
有一句歌词叫“没妈的孩子是根草”。过去听起,不以为然。当您真正离开我们之后,我也有过一番心灵上的挣扎。从年龄的概念说我不属于孩子的范畴;温馨的家庭和知足的事业,也给我带来其乐融融,我怎么会是一根草呢?但面对现实,我不得不承认对歌词的全部认同。
不管年龄性别,不管贫穷富贵,在母亲眼里永远都是孩子。没有了母亲,孩子就失去了根,失去了依靠,失去了生命的力量。就象路边的小草,烈日炎炎下枯萎,风霜雪雨中夭折,只有在春风母亲的轻抚下,才显得葱绿欲滴,生机盎然。我逐渐理解了草,也理解了自己常常陷于悲伤和郁闷的情感本源。
总想把这些记忆撕成碎片,留向永恒,而又总是撕裂着自己的心。四年,一千四百个日日夜夜,牵扯出一种绵绵的痛。承受苦难需要一个过程,在岁月的流水清洗下,很多痛苦的伤口会慢慢地愈合,很多痛苦的记忆会渐渐地遗落。
可失去母亲的悲伤和思念母亲的苦楚交织而成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会磨灭,而会变得愈加强烈,愈加深刻。我深深地意识到,这种痛苦已经成为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所经历的过程,必将是我的一生。
最近闲读时看到一篇名为《藏羚羊跪拜》的散文,里面叙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那个枪杀、乱逮野生动物而不受法律惩罚的年代,有一个老猎人活动在青藏公路附近。
一天大清早,老猎人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突然发现两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前一亮,举枪瞄准,奇怪得是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冲着他前行两步,扑通跪下,两行长泪从它的眼里流出。
老猎人感到蹊跷,怀着忐忑的.心情用颤抖的手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他惊讶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躺着一只小藏羚羊。
当天,老猎人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两只藏羚羊掩埋。从此,老猎人消失在藏北草原。看到这里,我感到震撼,我为母爱而震撼。动物的母爱,尚能如此,那么,在这个物欲横流、世淡炎凉的纷繁人世,还有什么比母爱更伟大、更无私、更圣洁呢?
我默默地坐在草地上,坐在您的身旁,仰望长天,手捧黄土,想想您,想想那只藏羚羊,久久不能释怀……
——谨以此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清明情思作文篇2
又是一度清明节,在四月和煦的春风下,怀揣着感恩与期待,我们来到岳麓山看望明德老校长及曾担任过明德老师的烈士。春风把我的思绪吹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吹到了那个无数革命烈士为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撒热血的年代。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胡老校长的坟墓前。胡老先生曾留学于日本,在甲午,庚子两役后来湖南长沙创办明德学堂,以“坚苦真诚”为校训,锻炼学生们的艰苦意志。这也就是明德中学的历史由来。最后胡老先生应病而死,但练就了“北有南开,南有明德”的美誉。
胡老先生的后人如今来看望胡老先生,告诉老先生明德心天中学的大致情况。好让胡老先生在天之灵保佑他的莘莘学子。明德中学还有一位老师——黄兴是我们祭拜的对象。
在祭献花篮之后校长和副校长别发言,我听着他们的讲话,心里不断地想:是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呀,曾经,中华母亲倍受欺凌,中华人民被人四分五裂,但,有压迫就有反抗!不愿屈服的中国人抛头颅、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新中国!他们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脊梁!是他们,忍受住了敌人残无人道的折磨,缝补了中华母亲受伤的心!
在今天,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祭奠他们了。当站在他们的墓碑前,你会有一种敬佩之情,敬佩他们的英勇,敬佩他们的坚强。想想当时的环境,吃不饱,穿不暖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打胜仗,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我们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飘扬着,鼓舞着我们,做个有文明,爱学习的好学生。这鲜艳的红领巾是用先烈们的血液染成的,那些先烈们的精神、斗志都蕴含在着红领巾中,好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为解放事业而牺牲的战士们。他们的牺牲换来的新中国的成立;他们的牺牲换来的解放事业的胜利;他们的牺牲换来的今日的美好生活,让文明永远地记住这些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战士们!他们的那种精神也将永远记在所以中国人的心上!
在曲曲折折的道路上,我们仿佛听见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那个年代战士们的喊杀声,看到了志士们宁愿死去,也不愿倒下的英勇形象。绿树丛中,有朵朵小白花,可谁知道每朵白花后面都隐藏着一个悲惨动人的故事呢!
清明情思作文篇3
放假了,三天时间,俗名清明小长假。一个人走出室外,漫步于杜水河畔,想理一理自己纷乱的心绪,因为最近的自己太累了,一股身心间说不出的累。
母亲回老家了,她是去 为大姐扫墓。二姐昨天来了趟家里,恍恍惚惚坐了一会,说有些困,又回去了。从内心而言,对清明这个节日我是特别地排斥。我厌烦街道那些卖纸钱,卖殡葬用品的小商小贩,害怕见人哭哭啼啼诉说离世亲人生前如何的不幸,确切的说我害怕面对母亲那忧戚哀怨的眼神,以及二姐那无奈和失落的惨痛表情。我希望这个节日就这么悄声无息地过去,不留下任何痕迹和记忆,然而每年它都来了,且以法定节假日的形式宣告着,提醒着我,来了,对此,我无力回避。人死不能复生,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过分的思念只会给生者增加心理的负担,造成身心的伤害,人不能改变命运,但也不能永远停留于伤痛和不幸中而不能自拔。十四年前大姐患病去世,三年前二姐的女儿不幸溺水身亡,在这清明时节雨纷纷之际,我的心情可想而知。
前几日,同事高亚梅突患大病,搞得我连续几日心情都极为不好,本来酝酿的几篇文章持续拖了几天,终不能完稿。作为写作,越进一步深入,越感到它的不易与艰难,期初写作只为心灵间的一种倾诉,有感而发,把当时自己的所感所想梳理成一段文字,然而写得多了,才深懂这是拿在人面前供人欣赏的作品,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更进一步说,这是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刻才能完成。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在生活的日积月累中精心酝酿,待灵感迸发时及时扑捉,最后加以提炼和修饰,这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也只能算作一段或数段较为通顺的文字。写作不易,实属不易,但我还必须坚持。
昨天,妻下班回家,给我讲述了两个有关“微信”的小故事,其实这都只能算作“八卦”,是妻和同事上班聊天的产物。妻讲,她有位同事,老公是名大车司机,通过微信平台“搜附近人”,加了一名女网友。两人互加成功之后,便开始热火朝天地聊天,聊着聊着最后竞聊出了感情,待妻的同事发觉时,两人已发展到有同去外地旅游的打算。对此,妻的同事极为伤心和恼怒。妻还讲,她的一名同学前段时间离婚了,而这已是她二次婚姻的破裂。原来妻的同学和县城一名年龄相当的男士经常聊微信,一聊便聊到半夜一两点,被老公发现后多次劝解都不思悔改,最终结付出了二度离婚的惨痛代价。据说这位男士还是我的一名远房亲戚,在此提及真让我羞愧,当然也不便透漏他的真实姓名了。妻说,难道时下社会的婚姻结构就这么脆弱吗?有那么多红尘男女陷入网恋而不能自拔吗?我说,这是中国偏远小城镇的真实国情。试想一下,随着改革的逐步升入,农民进城落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放弃土地耕种的新一代农民,在住进新洋房的那一天起,他们便下定决心要融入自己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去掉昔日的土旮旯气。要实现这一目标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增加收入,有一部分人就地解决,做起了小买卖,开起了夫妻店,而绝大多数人还是依照传统模式,远走他乡,去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务工对刚结婚的年轻小夫妻来说,可以成双成对,结伴前行,最好不过,可对中年夫妻来说却又成了极为矛盾的难缠事,家里有老人,孩子要上学,这两拨人都需要照顾,无奈之下,丈夫只好背起行囊,挥泪离别,与妻子过起了两地分居,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天长日久,不甘寂寞的男人也许偶尔会进入灯红酒绿的“红灯区”轻微放纵一下,孤守空房的妻子在落寞的漫漫长夜,在公公婆婆都熄灯之后,在儿子女儿的微鼾声中,也许会辗转反侧,心湖间荡漾起几丝思春的涟漪。正常人都是有感情的,没有感情的那不是正常人,是白痴。于是,众多留守妇女便将感情寄托于网络,寄托于这个“摇一摇”能给她们产生希望和寄托的网络,而作为男人呢?有些人是身处异乡,不甘寂寞地困扰,有些人是酒饱思淫欲,总想用自己的甜言蜜语和几张臭钱骗得不良妇人的芳心,好图一时之欢。这就是当今的社会,这个略显浮躁让人不解的社会。
对于逝去亲人,忘记和不去再想也许是解脱的唯一途径;对于患病的同事在此只祈愿她早日康复;对于写作,我一定要坚持,只为一种习惯,一种追求;对于红尘男女的感情纠葛之事,也只希望当局者早日从迷途中走出,因为人生短暂亦不易,且行且珍惜,万不要图一时之快伤害了别人,伤害了自己。
天雾蒙蒙的,地上润湿一片,空中轻飔飞扬,眼前细雨斜落。又是一年清明季,又是一个让人伤感且思绪萦绕的日子。一个人漫步于杜水河畔,仰望南山,巍峨的青莲山春意正浓,粉白的桃花馨香扑鼻,遍山的杏花姹紫嫣红,俯视杜水河,清澈的杜水一路东流,像诀别的游子永不回头。目睹此情此景,我不觉豁然开朗,心情也一下好了许多:原来生活是如此美好,只是我没来得及好好领会罢了。
清明情思作文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杜甫的诗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天阴沉沉的,使人的心情也不禁变得压抑起来。一大早,父母就收拾好东西带我去扫墓。可当我满怀期待的走出家门时,却发现奶奶的眼睛有些红肿。爸爸说,奶奶是想念我的曾祖母了。这时候车来了,奶奶的手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束蓝色的花。车上的所有人好像都很伤心,没有一个人说话,仿佛时间静止了。奶奶手上的蓝花是那么优雅,自顾自得发出淡淡的清香。奶奶不知是在为我解释还是在自言自语,她低头看了看,“多美啊,不仅外表美,内心一样的美。那样的清雅,却又那样的低调。多像啊,多像你曾祖母啊。”语气中似有清明时节独有的哀伤,又似有想起曾祖母的愉快。
路上风景退后着,一抹一抹的绿色从我眼前划过。“下雨了,撑伞吧。”爸爸轻声说着。随着爸爸的话,我发现稀稀沥沥的小雨笼罩着这个墓林,朦胧之感,仿佛给她披上了一件银装,偶尔还有微风吹过。我从未见过曾祖母,可是照片中的这个女人却让我感到春风拂过。她那嘴角边淡淡的笑是那么美,仿佛是初升的太阳,在天边发出耀眼的光;仿佛是暴风雨中的小草,有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仿佛是狂风海浪边的海湾,感觉是那么的温暖。
雨渐渐小了,风儿似乎也不吹了,但曾祖母的模样,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抹去!
清明情思作文篇5
又到清明时节,在记忆中,每年的清明前后总是多阴雨天气,极少有晴天朗日,无怪乎有“清明时节雨纷纷”之句,似乎是一种天人感应。清明来到,又到中国人祭奠亡者先人的日子,而生我养我的父母双亲,双双离别人世已经第十八个年头了!
父母去世的那年,二十一岁的我,填过一首《水调歌头》来缅怀他们:
“撒手生前事,了却身后缘,化清风烟雨去,踪迹亦不见。哪管谁人惆怅,不顾骨肉痛怀,子女寸断肠。人生别离苦,况天隔人间。魂幡展,黄花飞,新冢前,草木无语。人生苦短不自由,道是生死有命,全凭苍天做主,无奈又怎般?天地有轮转,人理也自然。”
岁月是无情的,十八个年头,会淡化一切,包括父母的音容笑貌,都在头脑中渐渐淡去,对子女来说,这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痛苦的不是父母的早逝,而是经过时间的冲洗,自己已经变的对失去天伦之乐毫无感觉而习以为常,每年的清明,只是例行随兄姐去墓地简单祭奠一番,实际上内心已没有多少对父母的感念之情。
读诗经《蓼莪》篇,感受到古人在失去双亲之后的那种悲天怆地的痛苦;“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甚至发出“鲜民之生也,不如死之久矣”的呼号,描写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表达父母对子女的恩德“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读二十四孝的故事,看到古代的孝子是如何孝敬父母双亲的,简直令自己羞愤无地!对照自己,父母在世时非但没能尽为人子女的孝道,还处处让父母操心、操劳,甚至经常惹双亲生气烦恼,真的算不上一个孝子。古人在父母去世后,还有守丧三年的传统:“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一个人从出生起的三年时间里,完全受父母的哺育和照顾,如果没有父母的哺育照顾,则无法存活,而这三年时间是为人父母最艰辛劳累的时段,古人是在用守丧三年的方式,来还报父母的三年之恩啊!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在阐释父母对子女的天高地厚之恩,提醒子女要对父母感恩,终身都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我想这也是清明节的内涵吧?父恩巍巍,母恩浩浩,一个人,不论父母生前死后,如果淡忘父母、忘记父母对自己的生养之恩,对父母没有感念之情,对父母的恩都不想着去报答,就意味着他是一个忘本、薄情寡义,自私冷酷的人,如果对父母都没有感恩和怀念,他就绝不会对他人和社会有任何的感恩和爱心,也不会有利他和奉献精神,是没有资格立于天地之间的。
又是一年清明来到,风雨可能又会如约而至,赶去祭奠的人们又会络绎不绝,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清明节的祭奠方式变的多样,有鲜花祭海、网上祭奠等等,但不论何种纪念方式,希望清明节的涵义永远都不要改变,那就是感恩和怀念。
清明的雨啊,你是天下儿女怀念天上父母的缤纷泪花!
清明情思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