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出优秀的作文,我们要在平时多多阅读书籍,会写作文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但是能够写出令读者刮目相看的文章却是值得表扬的,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忆鲁迅作文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忆鲁迅作文篇1
石板路,旧木窗,石库门,啊!我走进了鲁迅故里!
鲁迅,这位妇孺皆知的大文豪,曾经就在我脚下这片土地生活过。
现在,我顺着他的踪影,追到了“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先生小时侯读书的地方。我隔着栅栏,远远地看见鲁迅的位子。方方正正的课桌椅,上边的油漆已部分剥落了,隐约可以看见一个小小的“早”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起小鲁迅用功的样子,他趴在课桌上,品味着词句,整理着笔记,思考着问题——同学们都奔进后花园玩闹去了,只留他一人在学习。想着他的模样,我又望了眼鲁迅那看似非常普通的座位,仿拂嗅到了一股书香味儿。
游好了“三味书屋”,我们又七弯八拐,到了百草圆。这里不在像“三味书屋”那样安静、严肃,倒有点活泼、天真的味道。我望着泥墙根一带,发现那儿早已爬满了碧绿的爬山虎。在丛丛绿叶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浅浅的、环形的裂痕——这大概就是小鲁迅拔何首乌的罪过吧!顺着泥墙根走,我们的视野开阔了——菜畦、皂荚树、石井栏……看!这些菜花真漂亮!小花黄灿灿一片,如金光洒在大海上,真迷人。它的菜杆高高的,绿绿的,散发着活力。看这高高的皂荚树,它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投下一片阴影,供人乘凉。走着走着,我看见了盆栽的五针松。用手一抖它的小花苞,花粉就蔓延开来。这么多,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走进鲁迅故里,我也走近了小时侯的大文豪。
忆鲁迅作文篇2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时常穿着一件中式长衫,他有一头刷子似、直竖着的.短发,他嘴唇的上面有着“一”字型、浓密的胡子。
看完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笑谈‘碰壁’”和“救助车夫”这两部分,我觉得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救助车夫的时候没有一点儿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半跪着耐心地帮车夫包扎。知道车夫即使受伤了,也会继续工作,所以在包扎完后,不仅把剩下的药给了车夫,还拿出了一些钱给车夫。他对待劳动人民是那么地慈祥、同情、热爱。在“笑谈碰壁中”,我得知鲁迅曾经用过一百八多个笔名,尽管多么地苦难,他还是坚持用笔和敌人们斗争,毫不惧怕敌人。他对待敌人是那样痛恨。
在看完臧克家笔下的《有的人》后,我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对人民无私奉献,而那些像反动派的人却犹如行尸走肉似的;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而像反动派的人却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他为人民而战斗、为革命而献身,而像反动派的人却是活着只为自己,死后还想留名;他捍卫人民的利益,而像反动派的人却侵害人民的利益;他始终都为人民们鞠躬尽瘁。鲁迅逝世已经八十周年了,人民很想念他,想念他,想念他……
这就是他的精神。每当我念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时,我都会想起鲁迅,想起那个忧国忧民的鲁迅。
忆鲁迅作文篇3
?故乡》中的时过境迁,《孔乙己》中可悲可叹的酸秀才,《阿q正传》中的世态炎凉,它们都出自一人笔下,他就是鲁迅。初次阅读他眼中的封建社会,理解那些晦涩难懂的句子,我只觉得这位作者悲天悯人,是个无聊的悲观主义者。然而,我渐渐发现,鲁迅也如诗。
回忆起小学课本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想起他在回答“鼻子为什么是扁的?”时,意味深长的说:“我处在一个黑暗的环境中,什么都看不见,四处碰壁,就把鼻子碰扁了。”他的正直为他惹来许多迫害,他却依然保留着不屈不挠,正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被人们称作“民族魂”。他是一首正义的诗。
上了初中,我又读到阿累的《一面》,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隶书般的一字浓眉,两端犹如蚕头雁尾。他与阿累的见面让人难忘,作为文学大家,亲自降低身份与阿累见面,对年轻人寄予厚望,丝毫不摆大师的架子。他是一首平易近人的诗。
到绍兴旅游,参观鲁迅故居,烟波浩渺的水乡蕴藏着他幼年美好的回忆。碧绿的菜哇,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古板又和蔼的寿镜吾先生,也一定令鲁迅受益终生,创作喜爱《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回忆童年。他是一首充满回忆的诗。
时代在变化,留在故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往昔美好的故事,亲情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就像鲜活花瓣夹在书里面,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萧红传》中的鲁迅已步入暮年,频频遭到日本人的迫害,幼时的无忧无虑一去不复返。尽管如此,对于刚见面的二萧他还是倾囊相助,无论文学上的指点,还是替他们付回程电车钱。这样的鲁迅是一首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的诗。
现在,我对鲁迅只有深深的敬意,鲁迅也如诗,一首蕴含着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诗。
忆鲁迅作文篇4
周末,爸爸带我了鲁迅故里,还没走进大门,一副巨大 墙画印入我的眼帘:一张刚毅的国字脸,一道浓黑的眉毛,还有那嘴角一丝的浅笑,勾勒出一张与众不同的脸。“这是谁,鲁迅先生吗?”我忍不住问爸爸,爸爸凝视着那堵墙,低沉着声音说:“是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惊世名言呼唤出一代文豪啊!”
从爸爸那儿我知道了他,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他就是我们绍兴人的骄傲——鲁迅先生。
进了鲁迅故里,我看了很多有关鲁迅的图片资料,他一生出版了无数著作:《呐喊》、《野草》、《华盖集》、《彷徨》、《朝花夕拾》等专集,倾注了他全部的热情,他用手中的笔对黑暗的旧社会,人吃人的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抨击。他四处演讲,带领年轻的大学生发起五四运动,他奔走于革命的前线,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线,他的一生真是让人佩服、崇敬的一生。
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要从鲁迅先生那里学到点什么呢?出了鲁迅故里,爸爸给我出难题。是啊,我该学点什么呢?我们现在是和平年代了,不需要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去粉碎国民党反动派了。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学校建设的更加美好。在班级中我是一名语文课代表,我应该像鲁迅先生那样做一头全心全意为同学、老师服务的“孺子牛”。每天按时收齐作业本,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每次老师批改好的作业都能督促同学及时订正;同学有不懂的问题我把它收集起来,向老师反映;老师不在时,我可以带领同学读好课文,和纪律委员组织大家上好课。
星期一,我踏着欢快的脚步向学校走去,我要用行动证明,我是鲁迅先生的接班人。
忆鲁迅作文篇5
一踏进公园大门,便觉有一股夹杂着花香的凉气迎面扑来,沁人心脾。往里走,只见一排排高大的香樟树巍然屹立,茂密的树叶把强烈的阳光遮住了,行走在浓密的树阴下,啊,好凉快!怪不得这儿的游人这么多!也许因为公园是开放式的缘故,加上是周末,来这儿的人特别多。无论走到哪,随处可见悠闲的人们:有自带音响放声高歌的,有伴随音乐翩翩起舞的,有自发组团弹奏各种乐器的,也有惬意地坐在长椅上谈天说地的,还有独自一人在那静思默想的……听爸爸说,即便不是周末,每天也有很多市民或是游客来此。看来这座公园确实已成为都市人放松身心的理想去处了。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先生的雕像,我和表妹迫不急待地上前合影留念,然后我们径直来到了二楼,这里陈列着许多鲁迅先生的作品,就连四面墙壁上也都挨挨挤挤挂满了。我和表妹仔细地看着各种书的名称、内容简介,一旁的妈妈不停地为我们讲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经典作品。
在陈列室,我们逗留了很长时间,通过对文字图片资料的阅览,我明白了鲁迅先生之所以被伟人毛泽东尊称为“民族魂”的缘由,他的作品的的确确就是一部部民族启示录啊!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无比崇敬之情,我们又来到了先生的墓园。
墓前是一尊鲁迅先生的塑像,塑像上的他面色凝重,双眼直视前方……这让我立刻想起了他 《自嘲》里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的内心不禁又升腾起一股崇敬之情……
绕着墓地走了一圈,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鲁迅墓园。一路上,凉风习习,很快我们又信步来到了一处荷塘边。只见那清澈见底的湖里,美丽的荷花正跳着欢快的舞蹈,它们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动身姿,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尽情地嬉戏…… 欣赏着眼前的这番美景,我们原本沉重的心情轻松了许多。
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我们已到了出口。时间过得真快啊!就这样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鲁迅公园。
自那以后,每当我读到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他那慈祥而又凝重的模样便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忆鲁迅作文篇6
以前,鲁迅先生的形象对我来说是很模糊的,只知道他写了很多文章,其中一些还在语文书里。我还从语文书里看到,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当时我对他的了解仅仅限于这几个字。
过去,我总觉得鲁迅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只能敬而远之的,但现在我发现他亲切、他平易近人,比起这些,我对他印象最深的还是撕。
有一次语文课上,讲的是梁实秋的文章,老师提了一句他跟鲁迅撕过,我回去了解了一下,发现是这样的:
上个世纪,中国人分成两派,一些人认为文学是有阶级的,另一些人认为文学是没有阶级的。鲁迅支持前者,梁实秋支持后者。鲁迅认为文学可以作为工具,梁实秋却不这么认为。先不说这两个观点的对与错,都各有道理,他俩确实是站在了对立面,梁实秋代表的不是草根,而鲁迅却是。
于是,他们两个就在报纸上吵了起来,两人发表文章对骂。直到现在,在百度上搜鲁迅、梁实秋,搜到的也是梁实秋谈鲁迅:他没有文学家应有的胸襟,鲁迅为什么要骂梁实秋是‘丧家狗’等等,甚至还有一本书叫,《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可见他俩撕的激烈程度。
再后来,我看了《我的朋友鲁迅》这本书,其中有一段写到他和一个日本人争论。这个日本人叫德富苏峰,有一件珍品《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认为这本书是宋代的,但鲁迅却认觉得是元代的,于是他俩就在报纸上撕了起来。
我看了鲁迅跟他撕的那篇文章,发现里面写了一大堆鉴宝的知识,比如缺笔与朝代的关系之类的。原来鲁迅不仅会写文章,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他跟别人撕,是有文化的撕,是有理有据的撕。
我想了想,他大部分时候撕,都是为了社会底层的老百姓而撕的,他敢站出来为他们说话,这一点令人敬佩。也许,每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的叛逆者,正是这些叛逆者,在推着时代前进。
忆鲁迅作文篇7
鲁迅原名周树人,毛主席曾评价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用笔杆子代替枪杆子奋斗一生,被誉为“民主战士”鲁迅先生在我们九零后眼中好像是文学坛中的“神”。
为什么要称他为“神”呢?因为他在有限的生命中,撰写和翻译竟高达640多万字,平均每天写20xx字,这真是太了不起了,不称他为“神”那该称他为什么呢?鲁迅先生贪的是精神食粮,他可以一天不吃饭,他可以一天不休息,但他不能一天没有精神食粮。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他不怎么吃鱼,因为他觉得吃鱼太浪费时间,鲁迅先生不愿让别人浪费他的时间,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辜浪费时间就等于图财害命”。这可见时间对于鲁迅先生的重要性。鲁迅先生到晚年还说:“倘能生存,我仍要学习。”正值黄金时代的我们又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鲁迅先生在少年时看到国人有许多的都患病,他决定要学医。但后来他发现拯救国人的肉体不如拯救国人的思想,于是他决定当作家来唤醒国人的灵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鲁迅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先生在1936年10月19日5时30分辞世后,他的作品并未因他的辞世而“腐朽”而是逐渐出现在课本上供人们学习。到现在他的作品已经布满中国各地甚至世界。
先生已去,精神永存!
忆鲁迅作文模板7篇相关文章:
★ 停电作文模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