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改革40周年心得体会5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让自己的感触得到很好的记录,一定要认真写心得体会,一篇优秀的体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内心感受,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庆改革40周年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庆改革40周年心得体会5篇

庆改革40周年心得体会篇1

2018年12月18日,在这个年关将近、辞旧迎新的时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带着我们一同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的风雨兼程、携手共进,展望我国未来发展之路的康庄大道,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路上,在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民族复兴中国梦上奋斗不息。不忘初心,改革开放再出发。

回首40年心路历程,我们走的不可谓不是披荆斩棘、开天辟地。就像《春天的故事》里描述的那样,“神话般地崛起一座座城,奇迹般聚起一座座金山”,新中国崛起的航船从那时起正式扬帆。无论是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无论是放入历史的纵深还是当今的时代,无论是对比中国的历史还是世界的步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改革开放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无法忽略的,成效显着的。中国由一个积贫积弱、极其落后的“大国”在短短40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每年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的“强国”,改革开放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推手和原因。做出的关于改革开放的决定以来,党围绕在四代领导核心身旁,传承改革力量,积累改革经验,推动改革更快更好更稳地开展,取得了显着成效。在这条无人走过的发展道路上,党带领全国人民通过智慧和汗水,开辟了一条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崭新道路,将科学社会主义传承下去,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名族内涵传下去,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改革精神传下去。四十年风雨兼程、奋斗不息,成就的是今天中国的辉煌。

前路固然艰辛,改革不能止步。船行中游水更急,车行半山路更陡。前瞻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党和人民面对的一座座大山依然屹立眼前。我们无法忽视的是,纵然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是巨大的,但面对全新的发展格局和自身遇到的发展瓶颈,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儿女都必须放平姿态,审时度势,继承改革精髓,展开新的长征。放眼当下,对内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外需要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将我国的改革开放走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好,让人民更加富足,让国家更加富强,让中国梦更好。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我看到了人民对于国家发展的期待,看到了党对于改革开放的信心,看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中的历史责任。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作为一名入党申请人,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没有理由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拼搏、刻苦奋斗,做出自我贡献,为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砥砺前行。四十年风雨共进,改革路奋斗不息。改革开放,我们再出发!

庆改革40周年心得体会篇2

今天在学校观看了庆祝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的视频,里面有很多影响中国的杰出人物,他们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来很大的贡献,他们把整个青春都献给了这个国家,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造就了现在的中国。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改革开放已经历了40年。这40年中,国家在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努力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第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中国社会的长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仅是国家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人民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情况和精神境界有了巨大提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我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

第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面临新时代的挑战、依靠自身的不懈你来书写新的篇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努力,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地提升,党的面貌、国家面貌、任免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作为青年,我们也应该像这些人士学习,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博的一份力量,为中国的建设添砖加万。(xuexila整理)

今日上午10时,酒馆各班齐聚一堂,一起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直播,追忆一起走过的峥嵘岁月,感叹祖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的风云巨变。听着一位位中国改革先锋表彰名单,他们都是来自各阶层各领域中的佼佼者,有的身披铠甲出席大会,还有的已经牺牲在一生位置贡献的事业上,让人为之动容和震撼。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改革开放再起航,年轻的我们岂能不担当作为。通过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大会表彰的人物里,你会发现,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家、民族、人民、历史都将铭记!

回首过去,我们40年的风雨历程,路途艰辛,但是硕果累累。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国科技也飞速发展,制造业正由“中国制作”变为“中国创造”。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搭乘公交地铁,坐进网约车或者骑上共享单车。似乎已经不太能想起,曾经主要靠自行车代步的时光……岁月不老,初心不该。我们回望40年,向改革者致敬,向我们共同拼搏奋斗的岁月致敬,改革不停顿,改革开放不止步,为了更好的中国。我们继续努力!

今天辅导员组织了我们班同学观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直播,是我对改革开放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辞职前,我对改革开放的人士还停留在初中的思想和品德教科书上。

改革开放距今已经有40年了,40年里我们国家已经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6年10月,国家粉碎了“_”结束了长达了十年的““””开始走上正轨。对于改革开放在我脑海中第一个就会想到一首歌——《春天的故事》,这首歌中有这么一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后来才知道那位老人便是邓小平,春天便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距今已经40年了,在这40年里无数人为祖国的繁荣兴盛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有的甚至付出了自己的声明。在这些人中不乏文化工作者,商界人士,还有外国友人。这些人都是我们值得铭记的。我们理应向他们致敬,致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民族指明的一条实现伟大复兴的路!致敬所有为改革开放创造奇迹的人!

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今天,我们回望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既是为了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40年风雨兼程,40年砥砺前行,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兴盛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xuexila整理)

春风化雨沐华夏,改革开放乘东风!

弹指一挥40年——从1978年到2018年,回头却不是从前。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庆典,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是什么在40年前给我们如此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是什么在这短短40年使我们发生沧海桑田般变化?是改革开放;又是什么让我们在40年后的今天能够安居乐业、实现小康?还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成就也是巨大的。从1978年至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一个尚有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与世隔绝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有着活跃市场的强大经济体,并减少了当时世界近1/5的贫困人口。人民生活也伴随着改革日新月异,物质精神生活不断丰富,据官方数据表明,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225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2009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2万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20xx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回眸昨日,祖国成就辉煌,展望今天,我们豪情满怀。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致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每一件具体工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实际行动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为党旗增光添彩,为创建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xuexila整理)

作者:酒管18301杜明珠

庆改革40周年心得体会篇3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庄严宣示了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充满信心。通过初步学,主要有5点体会。

一、成就来之不易。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疆拓土、砥砺奋进,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正如习总书记讲话中所说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但是,今天,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审视40年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就会发现,改革开放并非一帆风顺,成就的取得并非轻而易举。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改革之初的犹豫与彷徨,姓“资”与姓“社”的思想激荡,八十年代末的政治风波,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1991年特大的洪水,2003年非典的肆虐,2008年汶川地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围追堵截,大使馆被炸,南海撞机事件,南海的争端,台独分子的猖獗,钓鱼岛的风云,民族宗教问题的干扰等等等等。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艰难,经历了无数的风雨,经历了无数的政治考量。习总书记说,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二、经验弥足珍贵。

40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正是由于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力,我国才能用短短4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就是“九个坚持”,这是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与凝练,一定意义上讲,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补充和完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九个坚持”的经验不是教科书上的,不是有先例可循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不仅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路明灯,也为世界人民改革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

三、困难依然存在。

习总书记讲话强调:“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实际上,总书记并不是第一次提醒我们:前路多艰!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几乎每次发表重大讲话,都告诫全党:居安思危!以最近几次为例: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2017年7月26,十九大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又指出“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放眼国内外,改革进入肯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开放的格局已经全面铺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惯性羁绊,西方列强的掣肘与敌视等等,都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总书记坦言,当前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未来可能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四、前景更加辉煌。

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宣言书和动员令。坚持改革开放,就是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眺望下一个40年,我们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更加过硬的工作作风、更加奋进的精神状态把任务落到实处,推动改革开放再深入。眺望下一个40年,我们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更加过硬的工作作风、更加奋进的精神状态把任务落到实处,推动改革开放再深入。“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这份宣言书不仅给了我们回望历史的底气、勇气、豪气,更给我们指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把握的方向、取向、航向,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仰、信念、信心。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单位,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誓言铮铮,改革声声。只要我们接好属于自己的接力棒,在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引领下,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就一定能跑出更美的姿态、更好的速度,跑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五、初心不能忘记。

改革开放的后30年,是安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最为迅猛的30年。这30年也是我与地震工作结缘的30年。1988年我参加工作,从肥东地震台一名观测员起步,到办公室、服务中心、监测中心,再到监测预报处,到如今走上局领导岗位,我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后30年里安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走过的光辉历程。这30年里,防震减灾工作逐步从过去单纯的监测预报向“三大工作体系”拓展,逐步从过去单纯的科学行为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拓展,逐步从主要依靠地震部门力量向各级政府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拓展。地震速报定位由人工模拟记录,发展为如今的计算机快速定位人工校准,自动速报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全省地震监控能力达1.0级,部分地区达到0.2级。1998年至2009年,我们连续12年蝉联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先进单位,2次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我们积极主动为城市建设和重大建设工程提供抗震设计建议,特别是2015年完成安徽省重大工程项目——引江济淮工程的地震安评任务。我们借助政府其他部门优势,引入社会力量,成立各支地震救援队伍,及时高效有序应对了汶川8.0级、玉树7.1级和省内肥东3.5级、安庆4.8级、霍山4.3级、金寨震群、阜阳4.3级等影响较大的地震事件。1995年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出台了第一部地方防震减灾综合性法规——《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开创了全国防震减灾立法的先河,此后又相继出台了2个省政府规章和2个地方标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震减灾法规体系。我们不断加快对外开放合作的步伐,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与中国科技大学地空学院联合成立安徽省地震科技创新中心,并与安徽大禹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签订科技创新合作协议,三方合作形成创新中心“产学研”布局。与省煤田地质局、华东冶金地质勘探局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地质构造勘查、活断层探测等方面深化合作。与中国移动、中国铁塔安徽省分公司等开展合作交流。全省上下坚持一盘棋、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防震减灾新格局……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历史阶段,一个人一辈子能从事防震减灾这项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工作,是多么的难得。感谢改革开放,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创造了这种可能,实现了这种可能。成就载入史册,使命更加艰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也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防震减灾事业提出了新要求和新需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矢志奉献于防震减灾事业初心从未忘记。我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协助好党组书记刘欣同志,紧抓当前国家应急管理改革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良好机遇,乘势而上,坚持新时代安徽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把防震减灾工作更好地融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大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目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庆改革40周年心得体会篇4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画面,展示了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指明了需要永远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方向,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通篇贯彻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体现了宽广的战略视野和深刻的政治远见,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政治性、时代性,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改革开放4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用“十个始终坚持”高度概括了党引领亿万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创造的人间奇迹。我们有信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深刻变化。1978年以前,农民耕地用的是耕牛,抽排水用的是水车,人们走的是泥泞小道,运输全靠肩担手提。1978年以后,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农民将田流转给大户耕种,全程机械化耕作,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乐融融,村村通了水泥路,等等。以上仅从一个侧面感受了改革开放发生的变化,从而使我更加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方向决定前途,前途决定命运。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要深刻把握“九个必须坚持”的宝贵经验。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和道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要坚持科学有效的方法;要坚持党的领导。

庆改革40周年心得体会篇5

如今进入2020年,世界已经全球化,中国成为世界主角之一,深圳也早已改天换地,成为连接中国内地与西方市场的港口。因为它地处香港和广州这两个大城市中间,广州的工厂和香港的贸易在这里交融,促成了深圳发达的产业,摩天大楼成为这座全球化大都市的风景。

深圳在几年前成为公认的中国硅谷。中国大部分创新活动在深圳发迹。例如华为、中兴和腾讯,这几个标志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的总部都在深圳,这些企业构成了很多人所称的“世界工厂”。

紧邻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和中国工业中心广州,深圳或许会被西方国家忽视,但正是这个城市书写和代表了中国主要城市所经历的社会人口革命的核心部分。

深圳不再是过去那个小城市,这个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高楼林立,人口众多,2018年的官方数据显示,深圳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290万,其中大部分是从内陆地区来到这个繁华现代城市打拼的外地人。深圳的面貌也已经与过去农业渔村的面貌大相径庭。

就在不到40年前,这个小地方居民的主业还是渔业,有人还叫着它的旧名“宝安”,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小镇大小。如今“宝安”已经成了深圳市的一个区名,国际机场的建成和快速工业化为深圳带来了过去只集中在香港和澳门的机会。

庆改革40周年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2023庆中秋活动方案最新5篇

庆八一建军节活动方案5篇

庆国庆节作文推荐6篇

庆国庆节作文7篇

庆国庆中学生作文参考6篇

庆国庆中学生作文通用6篇

庆国庆中学生作文优质7篇

庆中秋活动总结通用6篇

庆国庆中学生作文模板7篇

庆国庆作文二年级范文7篇

庆改革40周年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