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不断的练笔中,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表达更进一步,如果你的卷面不整洁,那么你的作文也是很那得到高分的,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端午节有感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端午节有感的作文篇1
又是一年的五月,又是一个端午,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后来为了纪念屈原,就把米装入竹筒中投入江中,再后来就用芦叶把米包起来煮熟自已家人吃。我们把它称作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须要有的食品。赛龙舟是必须有的活动。其次就是洗艾草﹑喝雄黄酒﹑扣绒线﹑挂香囊等。
包粽子可是门技术。首先要把芦叶放在锅里煮一下。这样芦叶就不容易破损。而且颜色会更绿更亮。把芦叶捞起来放在冷水中等它冷却。在芦叶最宽一段的三分之一处,将其绕成圆锥状,然后将泡好的糯米装进圆锥里,再放上一些枣﹑花生﹑腊肉之类的东西之后就可以封口了。将剩下的芦叶按照粽子的轮廓再裹上几圈最后用绳子扎起来,一个粽子就算包好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只要把粽子放在锅里煮酒可以了。看着碧绿粽叶,雪白的糯米,中间又镶嵌着一颗大红枣。光是听着就让人垂涎三尺。吃的时候再撒上一把糖,别提有多享受了。吃完了粽子就该去看赛龙舟了。
龙舟跟普通的船是不一样的。龙舟两头很窄,它的宽度正好够一个人坐在里面。每条龙舟大约可以坐20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船头还放在一面鼓,是用来掌握节奏,控制速度的。大约有20多条这样的龙舟都整装待发。赛龙舟终于开始了,号令一下每条龙舟就像是离了弦的箭一样在震天的鼓声中有节奏地向前划去。没一个小伙儿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看到他们这样的努力,我早感动不已了。这就是中华少年﹗这就是我们强大的祖国。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过我们的传统节日,他们更愿意过外国的一些节日。这是很不好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要靠我们自已来传承下去。中国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爱我们的传统节日,都能积极地参加和组织活动。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经久不衰,更具特色。
端午节有感的作文篇2
星期天,我看见奶奶在篮子里摆弄黑豆。我问奶奶这是哪种豆子,奶奶告诉我这是蚕豆。奶奶还说:端午节就要到了。根据习俗,成年人和小孩应该喝雄黄酒,吃油炸蚕豆来辟邪。
我茫然地盯着我的祖母。奶奶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慢悠悠地告诉我一些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结束,也就是开始。每个月有三个五天,即第五天、第十五天和第二十五天。所谓的端午节是指前五天。
端午节有一个特殊的含义。这是一个民间年度国家健康节。这一天,人们打扫庭院,挂艾草,挂菖蒲,喝雄黄酒驱虫药,消除疾病。这实际上是一种自觉的防疫措施和人们的良好习惯。这些活动反映了我国疾病预防和卫生的优良传统。这些与日常保健相关的习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的。
然而,我从课外书籍中看到,端午节的含义是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由于敌人的反战策略和朝廷中奸臣对他的无耻诽谤,屈原遭到了君主的冷落和流放。然而,屈原的爱国主义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变得更加强烈。当屈原听说国家沦陷了,他又气又无奈地投河自尽了。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怀着深厚的感情怀念屈原。在我看来,屈原关心国家和人民的爱国精神和他坚定不移的忠诚,是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团结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他深深地感动了我和几代中国人。作为一名中学生,至少,我现在必须努力学习。只有当我长大了,我才能振兴中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端午节有感的作文篇3
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我好奇地问妈咪,妈咪笑了笑说,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于是,我查阅资料,原来,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这几天,家家包粽子,响鞭炮,插艾叶……这不,一大早,妈咪就煮好了粽子,好香啊……一层一层剥开,香气越来越浓郁,食材好多呀,有香滑的糯米,五香花生,多味红豆,蛋黄瘦肉……咬上一口,沁人肺腑,再咬一口,绵润悠长……香香的粽子,黏黏的亲情;香香的粽子,悠悠的乡情古韵……
中午时分,我们又去逛超市,人好多啊,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真是过节啊!买粽子的,买鱼的,卖鸡鸭的……
今天是端午,好快乐!获得了知识,享受了美食!你呢?
端午节有感的作文篇4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上一起床,就看每家每户门前都插着艾草,我们家也不例外。我们的早点是粽子。在吃粽子时,我想起这么一个故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当时楚国被别的国家所灭,屈原不愿投降,为了表达他的爱国精神,他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湖南的汨罗江自杀了。老百姓为了不让鱼把屈原的尸体,就包了许多许多的粽子,扔进汨罗江喂鱼。表示了老百姓对屈原的爱戴之情。
以后,每到端午节,人们都包粽子纪念他。到了10:00,我奶奶就忙个不停,做这道菜,做那道菜,能帮忙的地方,我尽量帮忙。经过十几分钟的努力,一桌丰盛的午餐便作好了。 端午节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感人泪下的传说。据说白蛇精白娘子迷恋上了凡人许仙,白娘子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子,不做任何坏事。他和许仙结为夫妇,一直过着美好的生活,不久便生儿育女。可是有一天,有个叫法海的坏和尚一心想拆散他们一家,就把许仙骗上了山,对他说,他的娘子是一条白蛇,在端午节的时候,给她喝雄黄酒,他就现出原形来。正如法海所说,许仙给白娘子喝下雄黄酒后,立刻变成一条巨大的白蛇,扭动着身子。这可把许仙吓的竟然死了。白娘子为了救活许仙,去盗仙草,一路上山高路远,凹凸不平。爬到山顶时,山神来和她决斗,白娘子和他打得你死我活,遍体鳞伤,历经千心万苦,终于拿到了仙草,救活许仙。
狠毒得法海见还没拆散他们,又把许仙骗来,给他一个圈子,让他在白娘子梳头时,戴在她头上,会保平安的。毫无警备之心的许仙真的照办,他刚把圈戴在白娘子头上时,白娘子就被收了进去,关在雷峰塔内。端午节,我吃着粽子,想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不畏艰辛执着追求的白娘子,心里不禁感慨万千。
端午节有感的作文篇5
一年里,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见奶奶在外面忙真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奶奶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想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流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爷爷把饭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来一个瓶子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个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可以避邪了,辣算什么。
端午节过去了,但它留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端午节有感的作文篇6
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日,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民间节日“端午节”,因为在五月,又可称之为“五月节”。在这个节日里,很多地方都以包粽子以及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古代杰出诗人屈原。
少年时,每逢端午节这一天,我既有芳香扑鼻的粽子吃,又可以与同伴们到家乡的小河里畅游“龙泉水”(民间传说把这一天江河里的水称之为“龙泉水”)。与同伴们在水里嬉戏、追逐,把这一天藏在内心的喜悦尽情地挥洒出来。这是端午节留给我最初的、最深的印象与留给我最美的回忆。
随着时光的飞逝,今天已为人师的我,在端午时节,想起的是《楚辞》,想起《离骚》,想起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想起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据史说,公元前278年秦兵功陷楚国首都郢都,诗人屈原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于当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名为“端午节”。屈原在楚国早期是极受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的,他极力主张联齐抗秦,并争取由楚国实行统一天下,。然而,后来楚怀王却听信保守势力与奸佞小人的馋言,而渐渐疏远屈原。屈原受到排挤与流放,在流放途中闻国已破。此时此刻屈原的内心是多么失望、多么悲愤、多么的矛盾。痛恨楚国最高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使爱国之士报国无门,导致奸佞误国,以致亡国。屈原在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下,甘与国家共存亡,毅然投江自尽。以他的死去唤醒世人。
假若当年屈原没有投江自尽,而更多地去深入民间,洞察民生,聆听世人的声音,以诗人自身的创作才华去谱写更多可歌可泣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不是更好吗?此亦后世文坛之大幸也。
端午节有感的作文篇7
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啊!!端午节的由来可真多呀,我喜欢端午节的美、喜欢端午节的热闹、喜欢端午节的粽子,喜欢屈原那种爱国精神,当然我还喜欢玩的赛龙舟!你喜欢端午节吗?
端午节有感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