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先认真审题才行,华丽的辞藻不是优秀的作文的必要因素,有真挚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昆虫迷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昆虫迷的作文篇1
这两天,我读了法国的法布尔写的《昆虫记》一书,书中的描写既让我长了见识,也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书中的“我”,细致地观察了各种动物的习性,有螳螂、蝗虫、萤火虫……它们都有着各自的习性,如螳螂用自己的大刀来捕获食物、萤火虫会在晚上发出亮蓝色的光,而作者也是通过四十年如一日的观察才能将各种昆虫描写得生动而又不乏精确,难怪有人说这本书既是一本记录各种各样昆虫习性的书,也是一本绝佳的文学作品,而这本书中许多昆虫的品质也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这些昆虫中,雄螳螂为了繁衍后代,给予母螳螂丰富的蛋白质,不惜牺牲自己,让自己成为母螳螂的美餐。他们这种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而斑纹蜂就更令我感动了。老斑纹蜂在孩子们都长大后,仍会将自己堵在洞口,为孩子们挡住外面的风雨,挡住外面的天敌。如果我们联系生活想一想,我们的父母不也是处处护着我们,让我们健康成长吗?而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长大后会像螳螂一样无私奉献,像斑纹蜂一样不畏风雨,做好本职工作呢?当我合上这本书时,不断思考这些问题。最后,我只得出一个答案:这些好的品质只有通过不断培养才能形成。这是我看完《昆虫记》后的最大感受。
?昆虫记》这本书让我得到了许多,那看似理所当然的一个个细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也看看这本书,它会让你受益终生。
昆虫迷的作文篇2
从现今小学生写的读后感来看,很容易陷入模式化,比如总是先介绍一下读该书的背景,接着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最后谈几句读书之后的感想。这样的读后感充其量不过是“主要内容简介”而已,从中,看不到阅读者如何在阅读中引发共鸣,如何在阅读中生发感情,一句话,没有引发对话。
首先,文化认同是儿童作文的对话立场。儿童生活在社会生活之中,经历着文化的熏陶与习染,儿童也在作文的过程中,与世界发生;中突、融合,因此,儿童是在与世界对话也就是作文的过程中建构自我的文化身份,认同自我的这种文化身份,是儿童在习作对话中成长应当持有的立场。
在这篇读后感中,一开始小作者就表明自己对于昆虫并不怎么喜欢,但是通过阅读《昆虫记》之后,她却能发自内心地对昆虫充满敬意。这种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作者有了自己对昆虫世界的一种感悟,那就是”天下虫虫都可怜”,具有独特的打动人的力量。由此可见,作者是把昆虫作为一种“生命”来看待,把昆虫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放置于一个同等的文化地位上。这种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正是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持有的立场,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作者是真正进入了《昆虫记》的世界。
其次,自我故事是儿童作文的对话起点。写作作为一种对话,是需要写作者敞开自我,与世界建立起“我一你”关系的。所以从本质上讲,任何人的真正的作文其实都是在讲述自我故事,也只有讲出了自己的故事,对话才有可能产生。因此,儿童作文应当学会从讲述自我故事出发。
作者一开始就讲述自己的故事,在故事中展现自己与昆虫的故事。作者从小害怕昆虫,“莫名的紧张”和“起一身鸡皮疙瘩”点明了自己的害怕,同时,作者又说自己喜欢蚕,却不喜欢蛾子,这又使得故事的讲述很有戏剧性。
接下去,作者便把《昆虫记》中令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转述了一遍,这就突破一般读书笔记的写法。一般的读书笔记会用“概述”的方式把全书的基本面貌展现给读者,这样的写法有利于展现全书,但是可读性不强,其原因就在于失去故事性。而本文作者则以书中一个故事作为讲述的重点,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使笔墨集中于一个故事,使文章的可读性与感染力大为增强。
因此,好的故事是儿童作文的对话起点。
再次,心路历程是儿童作文的对话呈现。作文需要袒露心迹,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但文章贵在含蓄,表达感情贵在曲折,所以在许多时候,这种心路历程的表达需要蕴含于故事之中,并不是直接表白。而这种心路历程,又恰恰是儿童作文与世界对话“成果”的一种呈现。
文章从一开始表达的对昆虫的“厌恶”到读到《昆虫记》时感受到的“震撼与惊讶”以及最后作者的“敬佩”,均是对话成果的一种呈现。先说“厌恶”,儿童对于昆虫的“厌恶”感,很有可能来自于生活体验,例如蚊子会吸食人血,蜜蜂会蜇人,有的昆虫有很怪的气味等,这些生活体验导致了作者对昆虫的“厌恶“;当然也有可能来自于成人世界的影响,成人对昆虫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童的态度,这两种情况恰恰是儿童与生活世界对话的结果;然而儿童与生活世界的对话毕竟不能深入到生活的内部,直至作者读到《昆虫记》,这部基于研究的作品展现的昆虫世界突破了儿童的已有经验,细致深入的描绘令儿童看到了超越经验的世界,因此,“震撼与惊讶”就产生了。而“敬佩”感的产生,则与儿童对昆虫产生了新的理解有关。作者写道:“它们来到这个世界多么不容易啊,它们的爸爸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这句话中可以窥见,作者是以人类的亲情的视角来看待昆虫世界的现象,可以说,此时,对话已然形成,视界得以融合。
最后,建构理想是儿童作文的对话指向。对话为何展开,何以需要有对话?实际上,对话都指向理想生活的建构,都基于对未来的理解与畅想。失去了理想的支撑的对话是无法想象的。对于儿童尤其如此,他们对未知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渴求,他们天然地具有“理想气质”。因此,真正的儿童作文会表现出儿童对理想的向往。在本篇中,最突出的让文章具有“理想气质”的是作者从金步甲虫的故事引发出对昆虫的怜爱之情,从一个故事引申出对昆虫的爱,对于小动物的怜悯,这是一种由此及彼式的人文关怀的萌芽,这使得文章获得更为广大的境界。
昆虫迷的作文篇3
?昆虫记》中对昆虫的细节描写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尔超人的观察力,如蝉和蚂蚁乞讨粮食时的狼狈形相:“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十八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冽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蝉的形象。”这段乞讨的描写真是惟妙惟肖。
更令人赞叹的是,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令人赞叹。试问一下,那个人没看到过苍蝇倒挂的姿势,但又有谁去注意它呢?但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也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
然而,法布尔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偏见”,二是“贫穷”。法布尔勤奋刻苦,锐意进取,从农民后代变成一位中学教师:中学教书二十余年他兢兢业业,同时业余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发表过出色的论文。尽管如此,他想“登上大学讲堂”的梦想始终没有实现,开辟独立的昆虫实验室的愿望始终得不到支持。教育,科学界权威们,骨子里看不起他的自学学历,看不贯他的研究方向。这种漠视与某些人的虚伪,庸俗,妒嫉心里合拍,长期构成对法布尔的偏见。法布尔生在穷苦人家,靠自己打工,读完了小学,中学;成年后只靠中学教师的工资,要后七口之家的生活,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然而,发布而没有向“偏见”和“贫困”屈服。他依然勤于自修,扩充知识储蓄,坚持不懈地观察试验,不断获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击“偏见”。他挤出一枚枚钱,购买坛,罐,箱,笼,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极了研究资料,化教书匠之“贫困”为昆虫学之富有。
他为了完成《昆虫记》几乎是牺牲了一切。他没有抓住一生中出现的许多机遇去巧取功利,过上幻想中的“好日子”却安于清苦,坐了一辈子冷板凳,甚至不惜把一家老小也捆在自己这张“板凳上”。
法布尔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只为活命,吃苦是否值得?”为何吃苦的问题,他已经用自己的九十二个春秋做出了回答:迎着“偏见”,伴着“贫穷”,不怕“牺牲”,“冒犯”和“忘却”,这一切,就是为了那个“真”字。追求真理,探索真-相,可谓“求真”。求真,这就是“法布尔的精神”。
在这本《昆虫记》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昆虫的大千世界,更应该领略到的是法布尔“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
昆虫迷的作文篇4
金桂飘香、燃情岁月的季节,艺术宫举办了大型世界珍奇昆虫展。星期六的下午,阳光明媚、天高云淡,乘着一丝略带凉意的秋风,我和爸爸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艺术宫,刚进入艺术宫的大门,就看见许多大人和孩子来参观昆虫展,人们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有的大人带着小孩,还有一些学生来观看神奇的昆虫。昆虫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种类繁多、有数千只昆虫,如非洲大蝎子、大蝗虫、大蜈蚣、天牛、吉丁虫、金龟子、提琴虫、光明女神蝶、美神蝶……等,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们先从展厅的左边观看,看到了像小提琴一样的提琴虫,它来自马来西亚,是步行虫,体长大约有10厘米,一般生长在树皮里,岩石的缝隙里,真像一把美丽的小提琴。接着来到了展厅的中间,那里吸引了许多大人小孩,有的正拿着笔在画着、写着,有的大人正在给小孩讲解,小孩聚精会神的听着。原来是一幅幅美丽的蝶翅画,尤其是那幅黄鹂鸟做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站在枝头,用它美丽动听的歌喉好像在说:“欢迎,欢迎”。沿着大厅的中间我们慢慢地来到了展厅的右边,这里全是各种各样美丽的蝴蝶,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那只来自南美秘鲁,价值昂贵、世界最美的光明女神蝶,它的雄蝶全翅放射着宝蓝色光辉,璀璨夺目。四翅中部有一条洁白的色带,贯通前后翅,翅面从不同角度观察,色泽从紫蓝色不断变幻,神秘莫测,象蔚蓝色的大海,又像辽阔的天空。雌蝶四翅炎嫩绿色,外缘和前翅中部呈褐色、没有蓝色。光明女神蝶是无数蝴蝶收藏家为之摧眉折腰的极品蝴蝶。通过这次参观昆虫展,使我认识到大自然有无穷无尽的魅力,让我们热爱自然、认识自然,保护我们美丽的环境吧!
昆虫迷的作文篇5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而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昆虫记》这本书。
?昆虫记》共十卷,可直接译为《昆虫学的回忆》。每卷由若干章节组成,是法布尔对昆虫最直接的研究记录,真实地记录着法布尔毕生研究昆虫的成果。在法布尔哪个时代,,昆虫学家主要是在实验室里做解剖与分类的工作,研究的是死昆虫。法布尔是第一个用田野实验的方法研究活生生的昆虫,研究昆虫本能与习性的昆虫学家,因此他成为了昆虫行为学的开山祖,《昆虫记》也因此在科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法布尔书中所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但我读了却比看那些无聊的戏剧小说更有趣味,更有意义。他不去做解剖和分类的工作,却用了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之不可思议的神妙和愚蒙。我们看了戏剧小说中所描写的用类的命运,受得深切的铭感,现在见了昆虫界的这些悲喜剧,正式这一种迫切的动心,令人想起种种事情来。
我一直哼害怕那些毛茸茸或长者多只足的昆虫,但从来没想过在《昆虫记》中的昆虫竟然会让我觉得如此可爱。这本书中,萤火虫、蚂蚁、毛毛虫、蜘蛛、老鼠……林林总总,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虫的景况,涵盖了关于昆虫的近视、保护自即、养育后代、劳作、狩猎及生死,几乎所有的季节。我惊叹,原来它们的世界时这么丰富而生动,法布尔将人类的感情融入其中,我的心也不禁随着它们的生活而起伏,仿佛自己也变成一只小小的昆虫,抖着翅膀加入了它们的大部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昆虫记》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的思考,美术家一般的观察,文学家一般的叙述,伴着我度过了无数美好的时光。
昆虫迷的作文篇6
在大自然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绿油油的草地,还可以看到有趣的昆虫。
每到夏天的傍晚,我常常在院子里发现一种身上长着小刺,头又黑又硬的小昆虫。原来它是一条毛毛虫,叫松毛虫。有一次,我看见在繁茂的树枝上结了一些白色的小圆柱,我数了数“一、二、三……三百四十一个!”我惊奇地喊到。那些小东西有规律地排列着,看上去就像一件艺术品。为了能准确的知道这些白色的小圆柱到底是什么,我研究了很长的时间,才发现它们原来是松毛虫的小卵啊!可真是一群调皮可爱的小宝宝。
在寒冷的冬季,你会发现一种与众不同的蜘蛛,是条纹蜘蛛。条纹蜘蛛那胖乎乎的身上有三道黄、黑、银三色相同的条纹,所以它才有了条纹蜘蛛这个有趣的名字。它从来不挑食,什么虫子都爱吃。不论是亲吻人类的苍蝇,还是翩翩起舞的蝴蝶,只要是条纹蜘蛛能捕捉到的虫子,都是它的最佳美食。
秋天,枝繁叶茂的季节来了,一群爱跳舞,身穿花衣裙的小仙女们出来了。它们就是人们常见的蝴蝶。它穿着五彩斑斓的裙子。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捕捉蝴蝶。瞧,它真机灵,一会儿飞向西,一会儿飞向东。搞得我眼花缭乱。听妈妈说蝴蝶是一种心地善良的益虫,从此,我往后便没有捕捉过这美丽的宝贝。还提醒身边的小伙伴们:“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昆虫是一种美丽的小精灵,我们要保护它们。
昆虫迷的作文篇7
“太好了,我太开心了!”因为我盼望已久的昆虫展终于来临,走吧!咱们一起来看看那些昆虫吧!
走进大厅,那两边的墙壁洁白无瑕,第一种见到的昆虫,人们随处可见,特别是花开得香的地方,对啦!就是那些漫天飞舞的蝴蝶。蝴蝶被困在蝴蝶篷里,它们五颜六色,有的还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组成的。而且它们形态各异,每一只蝴蝶都有它的美丽之处。我们围着篷子看了一圈,然后,一人一把椅子,听讲解员讲解蝴蝶的生长过程,它们会经历四次变化。讲解时,我们拿起笔,往本子上记。
随后,我们上了二楼,二楼是昆虫标本,一楼是活体昆虫。那墙上挂满了昆虫的标本,首先是黑漆漆的又大又可怕的昆虫标本,可是不知不觉地走着,眼前已是一个个美丽的蝴蝶标本,这时,我们往往会有一些同情心,我们会为眼前的东西伤心不已。有一种竹节虫,它有翅膀,而且是碧绿色的,它明显的特点就是扁、绿;有一种蝴蝶标本,它是蓝色的,不但长得漂亮而且翅膀还会反光,不论是谁见到,都会认为很美,然后讲解员还为我们讲解了一些标本,听了讲解员的讲解,我们的知识又增长了许多。
我们又慢悠悠地来到了一个活体昆虫馆,这一回并不是蝴蝶,而是其它的动物,我记忆最深的是蜥蜴,蜥蜴长得很像小恐龙,背上摸起来很尖,又很像刺猬,蜥蜴的尾巴很长,一般在10厘米左右。它很喜欢爬,但是它不喜欢被人竖着放,假如人们是竖着拿它的话,它就会不顾一切地往上爬。还有一种昆虫,长得有点丑,但是它很喜欢人们,比如,我们吐一吐舌头,它也会把它的小舌头吐出来,它长得非常可爱,全身肉色,像一个乖巧的小姑娘正趴着睡觉。
走出那个活体昆虫馆,出来时发现了有一些相框里是昆虫标本,我很可怜它们,可是,我把脑袋向左一转,看见那蝴蝶篷里正飞得开心的蝴蝶们,我的嘴角微微向上扬了扬。
这次精彩的参观,让我们记忆深刻,我永远忘不了这个昆虫展,我也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让他们也能认识更多的昆虫。
昆虫迷的作文篇8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法布尔写的传世佳作——《昆虫记》。细细品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一本昆虫世界的百科全书。这本书,主要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许多昆虫的生活习性、劳动、婚恋、繁衍、生存环境和死亡。带着我们走进了昆虫的世界。
书中有这么一段:“大孔雀蝶美丽非凡,穿着栗色天鹅绒外衣,系着白色皮毛领带。翅膀上装饰着灰色和褐色斑点,中间横穿一条浅白色之字形曲线,边缘呈吐烟熏白色,中央有个圆圆的斑点,好像一只白色的大眼睛。那大眼睛里闪烁着红色光环,白色、栗色,鸡冠花红色彩变化万千。“这段话写得多么细致、精彩、生动、形象啊!瞧,法布尔笔下的大孔雀蝶,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布满着灵性,让人看了之后觉得十分活泼、可爱、美丽动人。此时,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法布尔正在用放大镜仔细地去观察大孔雀蝶;看到了他在灯光下写着大孔雀蝶的外形、花纹、身体结构。脸上露出喜悦之情。
再来看看萤火虫吧。萤火虫是大家都知道的昆虫。它有六只短短的脚,身体是栗棕色,胸部呈红色,环形服饰的边缘上还点缀着一些红艳的小斑点。萤火虫在我们看来是一个温顺可爱的小昆虫,可是,经过法布尔细致的观察,否定了人们的猜测。萤火虫是食肉动物,它吃比它大好几倍的蜗牛,而且手段是罕见的恶毒,它先往蜗牛身上注射一针毒液,等它失去知觉后,就吞食下去,读完昆虫记,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奥妙,感受到了人类生命之外的生命。它,让我对小小的昆虫刮目相看。这是个昆虫的世界,充满乐趣的昆虫,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
读了《昆虫记》,给了我这样的启示: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话:“理想和行动要结合起来,单是说不行,更要紧的是做。”是呀,想成功,就必须勤学苦练。让我们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吧!
昆虫迷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