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期末总结优秀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写期末总结的目的在于提升自我,认真撰写才会得到更多收获,在动笔写期末总结之前,我们需要将相关的写作框架做好合理构建,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个人期末总结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个人期末总结优秀5篇

个人期末总结篇1

本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们”。这是教研员武老师经过认真揣摩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趋势后精心选择安排的一个作文题目。众所周知,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而武老师选择安排的“那一刻,我们”这个作文题也恰恰突出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

由“我”到“我们”只是多了一个字,看似变化不大,实则难度陡然增加,尤其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写这样的题目(以前多少年来我们主要写的是“我”)。学生写作的难度增大了,教师阅卷的难度也增大了。我们都知道,只有教师对作文题目的把握和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把握水平相当,甚至超越学生,教师才有可能相对轻松自如,坦然公正地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判。但是就这样一个题目,如果第一次呈现给我们教师,教师如果不好好备备课,恐怕也难以全面、准确、深刻地给进行学生讲解和指导。但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一样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作文题目,这就出现了一个挑战,十几位老师的智慧能不能覆盖、超越全区两千八百多名初三学生的思维。在一天半的阅卷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武老师的指导意见,反复研讨对作文的把握尺度和评分标准,不断交流各种新出现的问题,本着“既要爱惜人才,又要为学生前途着想”的原则,艰难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许是有的,实际上历次作文考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它,今后还应继续想办法把它解决地更好。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的动力和导向。

考试虽然结束,但教学仍在继续。“那一刻,我们”这个作文,我们绝对有必要重新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讲讲如何理解、把握这个作文题,这也是全体作文阅卷老师经过思考、交流、讨论达成的共识。

“我们”是题目中的第一关键词。这个代词,要求文章表现包括“我”在内的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生活感受,文章须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群体中所包括的这个“我”严格来说就应该是作者自己,就本次考试来说作文中所包括的这个“我”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与考生现在的身份(天津市红桥区某中学距离20__年中考还有不到六个月时间的一名初三学生)能理解得通,否则就会给人胡编乱造的感觉。像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初三生活,说“课间我们走出教室跑到山上,到操场玩……”。阅卷老师就给写了批语“操场设在山上吗?”这是空间理解不通;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毕业了”,回顾初中毕业时的情景,一看就是死搬别人的东西,时间理解不通。这里有三点补充:一、虽说强调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要与考生现在的身份理解得通,但是要是在中考中也没必要让人把“红桥区”这一身份因素让人理解出来;二、“理解得通”不是说作文中包括的那个“我”一定要完全和现在的自己一样,因为还有“那一刻”这个限定语,既然是“那一刻”,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可以还没上初中,也可以不在天津市红桥区(要求或倡导初中生写真人真事,但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个老师在阅卷中给派出所打电话查问过有无其人其事,只要符合逻辑规律、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看上去是真的就可以);三、有的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不是自己也没有绝对地算不扣题,像有的学生把“我”假象成“沙尘暴”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片树叶”,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滴海水”从文学的角度理解还是可以的,扣不扣题主要是看写的是“我们”还是“我”。当然有的老师会认为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如果不是自己就有点擦边,所以个别学生喜欢这样写,也能写好,不必反对,但不宜在班内提倡。

下面说说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我们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指。所谓特指就是“我们”等于“我”加“你”或“我”加“他”或“我”加“你”再加“他”,即作文中不仅要记叙描写“我”的言行表现,还要记叙描写别人的言行表现。几个人的言行表现要么形成一种互动,要么具有共同的特征。

先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形成一种互动。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在最后写到,“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的朋友’”这样就没有表现出互动,因而“我们”也没得到落实。如果写成“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的朋友。’他抬起头用闪着泪花的眼眸看了看我,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这样就好一些了。还有像“那一刻,我们紧紧拥抱”“那一刻,我们彼此理解了”……这样的作文,因为“我们”只包括两个人,所以都格外强调互动。互动的前提一般是在同一时空下才可以进行,但是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有时也可以。如,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等手段也能实现不在同一空间下的互动。互动强调的是一种“我有来言,你有去语”“我投之以桃,你报之以李”。即便连这个条件也不具备,依然能写,因为互动除了可以理解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还可以理解为心灵和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在一起”,写的是自己和汶川地震中被困在废墟中的一个女孩。他没写好,因为他既没写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也没写好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但是如果他能借助电视直播这个“我”“你”联系点用镜头对照的方式一面描述“你”被困在废墟中的情景,一面描述“我”看到每一情景时的对应反应,再加以想象也能给人互动的感觉。如“你在痛苦地呻吟,我在紧张地喘息;断落的水泥板压断了你的腿,却分明从我的心中流出血;你急切地想求得生存,我焦急地想着怎么才能救你;救援队员到来了,你的脸上绽出了笑容,我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最后再能从“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我们的心在那一刻紧连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来总结一下,也能成为一篇不错的作文。也有写好的例子,像我们印的例文“那一刻,我们沟通于墨香之中”就是借助历史书或文学作品,实现了和不在同一时空下的几位古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典型的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所以,无论如何,要写好我们,“我”和别人之间一定要有个联系点。

再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样写相对要好操作一些,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我’怎样,a怎样,b怎样,c怎样”的形式,或者,“有的怎样,有的怎样”这样的表达思路。看似“我们”的言行各不一样,但却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题目后面补充的内容,或者能被题目后边补充的内容统摄起来。比较典型的,像我们在阅卷中读到的一篇《那一刻,我们沸腾了》。

刚才说的是从特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下面说说如何从泛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所谓泛指,就是说“我们”中除了“我”身份特征明确,其他人都不太明确,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们”来表述,但是读者能知道这个“我们”说的是“中国人”或者“同龄人”,或者“同班学生”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选材上强调选择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触的事例、情节。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社会普遍现象”“同龄人都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经历的事情”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相对来说好套用原来写“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于变化。比如原来写过的片段是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现在把文中的“我”变成“我们”就可以了,如原来是“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来喊我起床……”,可以变为“每天早上,我们的妈妈都会来喊我们起床……”;如果原来写过的片段是针对我个人的,要改变表述句式、内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如“失落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得意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运动会上一条拧干的毛巾,考试场上一块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时,只是彼此一抹心有灵犀的眼神……”这样的句式和内容用来写我们就比较妥当。

“那一刻”是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限定了时间和情境,但可以写多个那一刻,所以“三个片段”“若干个排比镜头”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如以“我们”关注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如以“我们”用实际行动关注北京奥运会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欢呼”“那一刻,我们哭了”。这样,写作内容具有时代感,大气不俗。但这两个素材都有点“过时”了,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时事政治》,新近有什么发生的事可写。此外,还可写凡人小事,如“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承担任务,“我们”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一篇课文或文章、一节班会课、一次老师的教诲、一首歌、一幅图片、一个情景……让“我们”产生过表现不同而实质共同的东西?——“那一刻,我们低下了头”“那一刻,我们笑了”“那一刻,我们沉默了”“那一刻,我们长大了”。

当然不把“那一刻”理解为一个限定语也可以,像在我们阅卷中遇到一位学生写的就是“那一刻,我们永远铭记”,宾语前置,倒过来就是“我们永远铭记那一刻”,想一想也是可以的。

个人期末总结篇2

可贵的卫校生涯已经停止了,现在要来总结一下这几年来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良不足的处所,使自己回想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进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卫校时,原来想解放一下自己的,但是很快我就清楚了,卫校的学习是更需要尽力认真的。看到周围的同窗们拼命地学习,开端了卫校的学习旅程,感到自己落伍了。卫校的学习不像初中那样是填鸭式的,而是老师把课讲完,然后自己去看,去懂得。这个时候自习才能和自制才能是很主要的。长期自习以来我知道了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式”,做事情的方式。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来这里的目标就是要学会“渔”,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到不懂之处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学习知识这段时光里,我更与老师树立了浓重的师生情义。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使我领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窗,也树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战胜难关。学习护理单有理论是不行的,还要有良好的护理技巧。所以在上实践课的时候,我都会争取机会多操作几次。

我个人以为自己最大的毛病就是爱好一心两用,甚至多用,急功近利,爱好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如今想想,这样其实并不好,正所谓,贵在精而不在广。如果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一种学问,不求博但求精,必定能更深入地懂得并掌握这门知识。自从我发现自己有这个毛病和问题后,我常常告诫自己,步入社会后也不能一心两用。

通过两年卫校生涯,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主要的是掌握了护理操作技巧,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情更刚毅了。我也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树立起友情,并在与他们的来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努力矫正。

两年的卫校生涯是我人生这条线上的一小段,是闪闪发光的一小段,它包括了汗水和收获,为我开启人生的辉煌起着至关主要的作用。

个人期末总结篇3

30号那天出成绩,在去千岛湖的旅游大巴上得知成绩,值得记念~不过一直推到这个时候才把小结写出来,我还真是够磨蹭的。

定了短信推送,所以7点多成绩就发到手机上。在车上呼呼大睡的我直到8点半才看到短信。一看,cap 和上学期一样,然后激动了,然后就算千岛湖没什么意思我也很开心。

按之前的习惯,果断上

其实没有想到这学期的cap 竟然和上学期的一模一样,4.88。这样看来一直以来的目标qf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了,现在只求不要让我回坡面试,直接把我收编入队好了。嘿嘿~

接下来一门门分析一下。

ec1301 是这学期考的最差的一门,a-让我又一次失去了sap为满分5的机会。期中的时候考micro 考得还不错,40道题错了5道,拿了30%中的26.7%,在平均分之上不少。期末80道选择估计错了很多,具体对了多少错了多少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但是事实就是因为期末micro + macro 没有发挥好,于是没有拿到a。而和我一起学这门module的某ee同学虽然期中没有考很好,可是期末表现不俗也最终用5分算入cap.究其原因,主要是期中之后没有好好努力学这门课。特别是micro的后半部分,在期中考前就学了但是因为期中不考所以没看,整个后半学期学macro 于是也没有回去看前面的...直到考前复习的reading s1202m是freshman seminar。当初选课的时候用了800分p account 导致我最后破产...不过我觉得这门课真的很值!一方面从功利的角度讲,free s/u使得我没有cap上的压力,一周只有2小时的seminar也相对轻松。另一方面,这是门真的能学到东西的课。我的presentation选的题目是mathematics in investment banking. 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了海量资料后落脚于finance里面最基本的一个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 (mpt)。所以展示和最后的报告都以investment banking 和mpt 两个内容为主,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查阅资料和总结中了解到一些最基本的finance。发现自己对这个领域很感兴趣,于是再次坚定了追随qf的脚步。后来反思,觉得这门课还有几点不是很满意的地方:1.由于自己比较拖拉,之前2、3个星期都没有着手开始做这个课题。所以展示的内容相对来说难度和深度还是不够。2.最后的report完成地比较仓促,不够精雕细琢,这样的report我不喜欢。总之就是,要改掉自己的拖延症,这样的话才能在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收获到。

ma1101r得a在我的意料之中。期末复习前把课本的所有习题都做了一遍以保持熟练,做helpsheet 的时候信心满满想再拿一个a+,可是考场上发挥的不够理想,于是拿了到a。这其实也算是对我的惩罚,后半学期的tutorial 都没有好好去,因为没做,而且因为老师发了详解答案就没有及时跟着老师的进度走。然后有的时候lecture 也不去所以期中之后有一段落下了...得a+的学生绝对不是我这个样子的,想想去年的cs1010吧。

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学长学姐就说,ma1104是最大的bug.遇到ku cheng yeag 赶早不敢晚。这学期期中3张helpsheet,期末5张helpsheet,真的是要把人写吐了!提前几天写总归是好的,像我这种在考前的那个晚上还在奋笔疾书helpsheet,肯定会因为匆忙而使helpsheet的效果受影响。以后要早点行动~另外,推荐下我写helpsheet 的方法,觉得还不错:在平时复习的时候把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总结到本子上,做题的时候就看这个,哪些东西常用哪些内容有联系就直接标记在本子上,并且做这类题都有哪些方法也全部总结好,然后期末前把东西整合并且压缩到a4纸上。我觉得学校考试中允许使用helpsheet 这个方法非常好,它不要求你把那些死板的公式定理背下来,更注重你怎么去应用他们解题以及你的熟练程度。而且,写helpsheet 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详细的复习。(helpsheet 是指在考试中学校允许你携带到考场作为参考的合法小抄,一般是a4纸双面,数学系大多要求手写,张数1~2不等)

4.以后无论如何,一周内一定要有一天去图书馆自习。biz图书馆条件那么好一定要经常去。话说直到现在我都怀念期末那阵天天从开馆待到闭馆的日子。

5.最重要的一点,要坚持,不要拖延症,不要临时抱佛脚。每星期都要落实并且总结。无论是学业,还是自己的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等等。

时间不早了,总结先到这儿吧。下学期的规划过一阵在写吧,容我好好思考思考。

现在唯一的规划是,我想学的课有:acc1002x cs1020 qf2101 ma2213 ma2108 外加门法语或日语

总之就是铁定6门课了!

个人期末总结篇4

本学期担任--中学高一(5)(6)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高一(5)班学习积极性好,高一(6)班,学习相对较差。

一、在教学上,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如参加岩头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专题学习,桥下中学名师下乡送教活动。也从陈丽名师工作室完成了两年的学习生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寻找优秀的案例,有时会寻找多篇案例,进行阅读比较。阅读案例,或者实录对我而言是走向教学成长的重要途径。一次次的学习最终发现了自己是多么的局限和狭窄,我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抓住一切可以促使自己成长的机会。

二、在科研上,完成了教育硕士的毕业论文。对我来说,毕业论文的写作真是极大的考验。论文的写作让我发现了以后是要多写文章,一定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如果没有积累,就不会有最后的成果。写文章去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也发现自己在论文写作中,对逻辑的架构所知甚少。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需要被提升。

三、在德育上,以理说服。六班的学生学习状态懒散,于是想办法让他们学习,但发现即使对他们进行了所谓的教育,他们依然是无动于衷。发现了自己在这块上,是多么的欠缺啊!

教师,教书育人,这学期我却发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是如鸿沟,不可同年而语,只能在以后的学期教学中努力了,发现问题,慢慢解决问题。

个人期末总结篇5

1、结对初始,在师傅的指导下,对自身情况认真进行剖析,明确自身提高的方向和目标,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目标和总目标。

2、__年4月8日,我和李老师第一次到我们师傅于校长所在的学校——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下午第一节课,我们听了师傅的课“linux软件包的安装”,内容比较难,学生的基础都还比较好,大部分学生基本能跟上课的内容,而我们没有接触过linux听起来就不怎么懂了。第二节课,我们一起去听了他们学校邱节老师的一节公开课。课题是“猜猜他是谁——vb分支嵌套语句使用”,听课的老师很多,课也上得很成功。这节课给我的亮点就是她把一节程序理论课分解在操作课中,让学生在操作中学理论,边学理论的同时也在提高操作水平。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用“小助手”来发现和解决程序调试中的问题。最后,给不同程序的学生以不同程度的任务,让其自我挑战。课后到于校长办公室,聊了各自学校的一些现状情况及各自的任课情况和教科研情况。由于于校长第二天有事,我们不得不急匆匆地结束了这次杭州之行,虽然短暂,但也受益匪浅!

3、__年5月4日—6日,我和李老师第二次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参加他们学校组织的杭州市教坛新秀选拔教学周活动。在这三天中,我们听了计算机、语文及德育等相关的课,并且和于校长聊了关于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情况,考虑到下学期我们学校也要招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于校长给了一些建议。最后谈及由于于校长在本学期最后这段时间要忙于学校的招生工作,所以本学期不能来长兴指导了。

4、确定了研修班期间的教学研究课题“基于moodle平台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捶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并完成了课题意向表,着手开始课题相关的前期工作,确保课题能顺利这实施并结题。

5、本学期上交的“基于沃客(work2.0)网站的项目教学法研究——以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为例”课题获得湖州市中等职业学校__年第十二届教育成果、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

6、本学期共完成博客九篇,其中七篇是自己所写,两篇摘抄。从博客上的点击数来看,数量和质都不好,所以下个学期在博客撰写方面还要认真努力才行。

7、很好地完成了学校的教学、备课、听课、命题等教学常规任务,很好地完成了学校的“青年教师六个一”作业,县教案获校教案评比二等奖。

以上是本人对这一学期的“长兴中职骨干教师研修班”工作学习中的小结,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要求还很远。比如未邀请到师傅亲临长兴指导,未来得及向师傅上一节汇报课,博客数量和质量不高等。所以在下一学期中,首先准备两到三节汇报课,请师傅来长兴或到杭州去上好汇报课,还要多听师傅的课,多向师傅学习经验。其次,多花时间写一些质量高一点的博客,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多反思,多改进。再者,按计划实施课题的研究,做好资料的收集及研究数据的采集,为研究报告的撰写打好基础,争取完成一项高质量的课题。

个人期末总结优秀5篇相关文章:

九上期末个人总结推荐7篇

幼儿教师期末个人总结7篇

九上期末个人总结7篇

大学期末个人总结范文6篇

初三期末总结参考5篇

化学教师期末总结报告5篇

对期末的总结报告精选5篇

幼儿园小班保育员期末总结5篇

女生活部期末总结报告5篇

小班保育员期末总结5篇

个人期末总结优秀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5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