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小作文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一篇好的作文能够引起共鸣,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作文的可以是个人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作者在生活中的思考与感悟,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科技创新小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技创新小作文5篇

科技创新小作文篇1

今天,我们生活在祖国的蓝天下,共享着蓝天。可以看到,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网络四通八达,那么,未来将怎样呢?

未来,我想发明一种神奇的墙纸,这墙纸能随着季节不断变化。春天,墙纸变成淡蓝色的,上面印有小鸟的图案。蓝色代表天空,让人类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在蓝天下有一群快活的'小鸟,小鸟们唱着美妙的歌。这春意盎然的景色,让人们的心顿时愉快起来,轻轻松松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上去。

夏天的时候,墙纸变成一片深蓝色。蓝天下是一片荷花池。荷花池中一朵朵粉红的荷花好像一位位年轻的姑娘,一片片荷叶像一艘艘小船。小姑娘坐在船中好像在采莲蓬。池中映着荷花,让人分不清哪个是花,哪个是影,顷刻间,人好像也融入到了画中,真可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秋天的时候,墙纸变成了黄色。黄色的天空下有高梁地、有稻田、有果园……一眼望去,到处是金灿灿、黄澄澄的。瞧,稻田里的稻穗姑娘笑弯了腰。一阵风吹来,它们在翩翩起舞,好像在为丰收的季节而欢呼、喝彩。

冬天的时候,墙纸会变成一片白色,上面印着小朋友们在雪地上滑雪,堆雪人,打雪仗,在冰上滑冰,他们在追逐,打闹,完全忘了冬天的寒冷。让人看着看着,不禁感觉好像和他们一起在做游戏,顿时有了暖意。

要想把这墙纸发明出来,我还需要努力。所以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学习知识,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奋斗!

科技创新小作文篇2

几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走出弱肉强食的野蛮丛林,开垦出第一块农田;现在,我们用钢筋搭建出自己的一方世界,利用先进的科技与创新,让人类,这种没有张牙舞爪的动物,凌驾于一切生灵之上,成为这个星球的霸主。

在21世纪,尖端的科技已走进千家万户。机器人,无疑是它们当中的佼佼者。科学家用他们无穷无尽的知识和敢想敢做的大脑,赋予了机器人应用广泛的应变与操作能力。它们也从不喊苦喊累,勤勤恳恳地为人类效劳:在日本,大型工程全部由智能机器人承担;在超市,老人们跟在购物机器人身后挑选菜品;在高级餐馆,轨道机器人微笑着为客人们端茶上菜;在美国,全息拟人化机器人甚至可以和主人切磋羽毛球技艺,下厨煎鸡蛋……机器人早已不是人们想象中达官显贵的配备品,而是成为每一个城市居民最忠实的仆人,最敏捷的双手。只要我们心念一动,不需起身便能将所有琐事处理一空。

我们家,也是机器人产品的受益者之一。以前,我要操心学业,爸爸工作繁忙,家务全由妈妈承担。一到周末,妈妈便早早起床,扫地、拖地、洗衣,偌大的家中仿佛有做不完的活,妈妈常常忍不住抱怨几句,我也看不过妈妈忙碌不停的背影和涨红的脸庞,大滴的汗水,常常抚摸着妈妈无力粗糙的手,心疼不已。就在几年前,爸爸在网上购置了一台扫地机器人后,家中瞬间焕然一新;小小的粉色圆盘只在屋内打扫了几次,便熟悉了路线。哪里该拐弯、哪里要上坡,哪里不能再前进,哪里需要重点清扫,它记得比妈妈还清楚。每天早晨,机器人都按时“起床”,沿着固定路径清扫地面;电要用光了,它会自己返回充电区充电。要是垃圾装不下了,它会语音通知我们,并弹出垃圾盒。将垃圾倒出后,它就能继续工作了。有了这个小机器,我家的地面可是一尘不染,妈妈有了闲暇时间,笑容也日渐多了起来。

科技引领生活,创新勾勒未来。不单单是机器人,无数研究者智慧的结晶正造福着我们,人类因此繁荣,生生不息。

科技创新小作文篇3

现今,我们砚山天气炎热,二氧化碳整天弥漫在我们身旁。环境越来越恶劣,干旱威胁着我们。我们砚山人必须要好好保护我们这天的砚山。为了让明天的砚山能更加完美!远离二氧化碳,走进低碳生活。

世博园内,“环保”这个概念几乎全在世博园内展现出来。不用白炽灯泡,用led节能灯,二氧化碳排放的量就比白炽灯泡的二氧化碳排放的量就少几倍,科技使我们走进了低碳生活。看看此刻的砚山,汽车鸣笛声把原先宁静的街道变的乱糟糟,还有汽车尾气!二氧化碳又紧之后走进我们的生活了。科技制造的交通工具使我们的生活也变得很糟糕。

就像前边的例子。科技到底对我们有益还是有害?科技对我们有益也有害,要使科技对我们有益,而没有害。就只有让科技创新,要怎样来创新?比如说:轿车能够不烧油,用电来使我们的汽车来发动。还有能够骑自行车,既环保又锻炼了身体。电脑能够使它不产生辐射,辐射对我们身体伤害十分大,个性是对眼睛。

光对我们的伤害也很大,不管是什么灯,都会排放二氧化碳。只有led灯排放的二氧化碳少一些。晚上睡觉时。人们已经十分劳累。那时,人又吸收了灯排出的二氧化碳。危险靠我们更近了。

还要多植树,好让它们帮我们吸收有害物质,如有:二氧化碳、辐射、二氧化硫等。但是这天,为什么我们发现我们身边的植物越来越少了?那是因为有些人发现某一个投资项目而把树木砍去做家具。钱到手了,危险也离我们更近了,钱能买回永久的健康吗?

“走进低碳生活,让科技创新!”让我们立下这个坚强的意志,保护我们明天完美的砚山!

科技创新小作文篇4

学校终于组织我们去科技馆了。我可是头一次去呀,心里不停地想着,科技馆会是什么样子呢?一定很豪华吧。那里能学些什么呢?午饭吃什么呢?&&带着一肚子的好奇和期盼,我们上车了。谁知道车才开了不一会,我们就下车了。怎么这么快呀!我心想。又走了一段路,我们却只看到了一些破旧的小屋。难道科技馆就在这?大家不禁有些失望。终于到了科技馆,原来科技馆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豪华,只是一栋普通的楼房和很大的操场。老师把我们领进了科技教室。

上午的活动是定向爆破。规则是每个小组四人一起用100块小木块搭成一个建筑物,高度不低于60厘米。然后每组选一个爆破手,在建筑物上同时抽出两块小木块,使建筑物倒塌。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桌子上有一个圆盘和一把尺子,分为外圆和内圆。建筑物必须建在圆盘内,建筑物倒塌时,掉在内圆的小木块,一个是二分,掉在外圆的一个一分,没倒的和掉在圆盘外的都不得分。老师先让我们练习一会儿。可是我们组搭了半天,总是搭不到60厘米就倒了。我们组一直练到下课,都没有一次成功的。

下课了,大家都跑到了操场上。我们先去玩自己拉自己的游戏。终于轮到我了,我坐上椅子拽着绳子,开始往上拉。拉到头了,再一点点的往下放。下来之后,我唯一的`感觉就是:手疼!可尽管如此,我还是想继续玩。不行啊,实在拉不动了。我还是先不玩这个吧。我又跑到一个像大锅盖一样的装置旁边。在自己拉自己游戏的另一边,还有一个和这个一样的东西。听说从那边喊,这边就能听到,从这边喊,那边也能听到。我看到那边有人在上面,于是就喊了一声:喂,然后仔细听那边的回应。我看见那边的人好像也在使劲喊,可是我却什么也听不到。于是,我又去了跷跷板那儿。可是跷跷板的位置总是被人占。

上课了,我们又练习了一会儿,可还是搭不成。练习结束,老师让每组选一个裁判。我们第一小组我当裁判。开始比赛,要求每组8分钟搭好建筑物。搭呀搭,我们组终于搭成了。拿尺一量,呀,不够60厘米,怎么办?怎么办?我们把最上面两块立了起来,这样就够高了。比赛结束,该吃午饭了。哈!这儿的午饭是盒饭哎!吃完午饭,活动了一会儿后,我们又开始了下午的活动。

下午的活动是数字积木。每组有24块积木,数字1、2、3各八个,总共要搭7层,搭完后计算分数。计算分数时要先算出层得分。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比如说第一层放了5个1,那第一层的层得分就是5,然后乘以层的系数,就是这层的得分。就这样把每层得分加起来,就是总得分。我们搭了好多次,有一次得了101分,可是为了得更高分,我们又重新搭了一次,可最后却只得了99分。

今天的活动真有趣,真希望我能多去几次。

科技创新小作文篇5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辉煌的时代里,世界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好,让经济更发展。

科技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飞奔的高速列车让我们到另一个城市不再遥远,就象去同学朋友家串门一样方便;坐在电脑前轻轻一按键盘就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动画片;学习上不懂得一查就清楚,也给老师们减轻了很多的负担;家里用的电磁炉电饭锅也让妈妈做饭轻松了许多。在我们生活里还有很多很多的科技产品。

对国家影响很大的科学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继中国“嫦娥二号”远征太空、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3000米深海试验成功后,去年,中国科技再续发展传奇——7月2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突破5000米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到达全球70%以上的海洋深处;9月29日我国将首个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送入低地球轨道,为建设探索太空的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11月17日,在太空巡游17天的“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开启了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场景已不仅仅是诗人的浪漫想象,而是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的目标。

啊!科技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们坐在宽敞、明亮、舒适的教室里学习是多么的幸福,让我们努力学习,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为了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自己的科技成果造福社会和人类吧。

科技创新小作文5篇相关文章:

科技的奇妙作文6篇

生活科技的作文8篇

科技的神奇作文参考7篇

科技与生活作文8篇

科技的作文200字8篇

生活科技的作文推荐7篇

有关科技的高考作文6篇

创新与传承作文6篇

科技的作文800字7篇

科技的神奇作文通用6篇

科技创新小作文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