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反思与总结,读后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自我与社会,优质的读后感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捕捉到书籍的精髓,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骆驼祥子》1~2章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骆驼祥子》1~2章读后感篇1
?骆驼祥子》主要讲述了洋车夫祥子在北平城拉车,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得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虽然买到了车,但是他在一次拉客去清华时被大兵抢走了车。后来,祥子卖掉了大兵丢下的骆驼,把钱交给刘四爷保管,并为刘四爷拉车。之后,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和祥子结婚,并为祥子买了二强子的车。可后来,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又卖了车为她举办了丧事。祥子的希望全部破碎,最终,由一位正直、善良、老实的青年,堕落为一具行尸走肉。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还是祥子,在黑暗如此的社会压榨之下,由大兵抢车,到孙侦探骗钱,又到老马孙子小马去世,小福子上吊……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公平。
致使强制毁灭的原因,无疑是黑暗的社会。在黑暗的社会之中,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而来改变命运,可是到了最后,他的身心一次又一次的被摧毁。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挣扎,越陷越深,他渐渐的被黑暗的阴霾所扭曲、吞噬。那个原本正直、善良、老实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碾得粉碎……
不仅是政府、军队的摧残,更多的还是人心的冷漠。有一次,祥子去拉车,下着大雨,祥子被淋的冷暖不知。一位客人在祥子拉到一半时,祥子问他可以从这里下车吗?客人却无情的说:“不行,你把我丢在这里,我怎么回去?”可是最后,祥子把客人拉到了目的地,而客人却一分钱也没有给他,祥子反而生病了,这一次就给了祥子沉痛的打击。
正如老舍所言: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人。雨并不是不公道,而是落到了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想要公道,就要努力去改变世界。
《骆驼祥子》1~2章读后感篇2
早就知道《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然而,当我坐在桌面前翻阅时,才感到这部不朽之作的巨大力量。它以典雅的文辞,细腻的描写,美妙的意境,讲述了一个上等车夫堕落为社会垃圾的过程。书中一个个字如一颗颗珍珠,成功塑造了各色人物。其中,主人公祥子最能引起我的注意。
文中写到:“拉到了终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出得出汗,哗哗的,像刚从水中捞出来的。他感到疲惫,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我从这句话感受到了祥子是一名辛勤的劳动者。为了挣钱,他顶着毒辣辣的太阳的折磨,忍着汗水的层层洗礼,全心全意地为客人拉车,即使汗如雨下,也丝毫不减祥子的工作斗志。他,是一个经历辛酸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的真真正正的龙的传人,在他的身上,处处散发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而成的可贵品质——吃苦耐劳。
当我读到“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有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这句时,我愤怒。“旧社会!可恨的旧社会!”这几个字猛地敲打着我的心灵深处——我愤恨——它腐蚀了祥子的可贵品质,摧残了祥子的美好人生。此时,我不禁要问;“为什么?为什么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好出路?为什么旧社会要像阵阵狂风般吹倒祥子心中的意志之船?为什么要像一盆冷水般彻底浇灭祥子的理想之火?为什么?”顿时,愤怒和惋惜之情溢满心间,我不由地仰天长啸……
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我更加懂得了今天的光明社会是来之不易的。我一定会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将祥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注入到我的学习中,好好学习,为不被社会淘汰而向上,为完全消灭旧社会而奋斗,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骆驼祥子》1~2章读后感篇3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祥子是北京旧三十年代一位青年车夫,善良,正直,他的理想是车,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于是,他省吃俭用,起早摸黑。三年之后终于得偿所愿,但是那时是抗战时期,北平乱成一团,祥子稀里糊涂地被抓去打杂,更痛苦的是他的寄托—车,也被夺走了。千辛万苦逃了出来,回到“仁和厂子”继续拉车。但是痛苦还没结束: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看上了祥子,并诱惑他,祥子上了当,不得不娶了虎妞,不多久虎妞就死于难产。
从此以后祥子就堕落了,以前的善良正直不见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车也不去了,吃喝嫖赌的恶习也染上了,他可以为金钱出卖朋友,彻底沦为了行尸走肉。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如果不是他们的迫害,祥子也不会从充满希望走向堕落,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这不就是可悲的人生吗?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
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
虽然这只是一本小说,但是它折射出了人性的懦弱,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但我们可以在追求的过程中慢慢改变。毕竟明天会怎样?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把握今天。
《骆驼祥子》1~2章读后感篇4
我真正感悟了老舍是在读完《骆驼祥子》这本书之后。《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被老板盘剥。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信心。到小说结尾,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这本书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它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怀,歌颂了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向上的优良品质。小说批判了人性的弱点,作者在小说中表达出自己对不敢正视现实、自欺欺人的幻想、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狭窄的个人主义、个人奋斗破灭之后的苟且忍让的厌恶,也揭示个人奋斗不能使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我同情祥子,因为他的勤劳、质朴却没能让他实现梦想,难道仅仅因为他是黑暗就社会的贫民吗?当然,他生活的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是个主要的原因,但是,如果他的意志力再强一些,他没有被虎妞诱惑,也许他也不会坠落为城市垃圾。祥子原先高尚的品质让我敬佩,它顽强的与命运抗争,但人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最不堪一击的,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现实与命运。
现在我生活在光明的社会,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骆驼祥子》1~2章读后感篇5
近日,我读了有着“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舍先生的著作《骆驼祥子》。本书用生动且富有“京味儿”的语言叙述了车夫祥子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暴虐行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十年代末期,有一名正直勤劳而又淳朴的洋车夫,名叫祥子,他工作踏实‘勤恳,唯一的愿望就是攒钱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后来,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好景不长,没多久就被大兵抢走了。接着阴险的孙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虎妞对他那种推脱不开的爱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他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因虎妞难产而死不得不卖掉好办理虎妞的丧事。至此,祥子的愿望完全破灭了,邻居的女儿小福子却仍然愿意嫁给祥子,这使祥子重燃了希望。可悲的是,天不遂人愿,当祥子赶到时,小福子因为忍受不了父亲将自己卖给了青楼,自杀了。祥子终于在悲痛中彻底堕落了,他出卖了恩人曹先生,出卖了曹先生的学生,从此混迹街头,吃喝嫖赌,唯利是图,他的人生将是无尽的黑暗与折磨,看不见一丝曙光。
祥子是老舍文学作品中最具悲情力量的角色之一。他原先只是一名对未来有着小小憧憬的,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有着骆驼一般的积极坚韧的精神,但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心爱的新车被大兵夺走了,劳动的心血被孙侦探骗光了,妻子难产而死,在生活的低谷,他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小福子的身上,我原本以为他会重新回归那个踏实质朴的骆驼祥子,期待着他就此振作,和小福子快乐地生活下去,谁知命运竟和祥子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小福子被卖进了青楼后自杀了。在祥子堕落的背后,是无数劳动人民绝望的无声的呐喊与哀嚎。
让我感触最深的,并不是祥子所表现出的反差和颓废,而是他的“梦想”,一个有梦想的人,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当今有许多人,要么有梦想,却只会泛泛空谈,要么踏实努力,却没有努力的方向。祥子,拥有最平凡的梦想,有为了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梦想积极上进的心,却从未被人尊重过,这是他最大的不幸。就因为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的梦想就理应像书中那样,一次又一次的被践踏,任人破坏吗?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像祥子一样的人,虽然贫穷甚至毫不起眼,但也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不是吗?
反过来说,祥子也是一个经不起生活考验的人。“路漫漫之远兮,吾将上下之求索”。他为什么不自谋出路,乐观地面对生活,而是彻彻底底的堕落成了一个社会的败类呢?这固然主要是社会环境和他的遭遇导致的,但他选择了逃避和麻醉自我,这样的心理恰恰使这个角色的悲剧力量大大增加。其实我们也常有这样想要逃避的心理,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克服心中的恐惧,否则将一事无成。
所以说,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怀揣梦想,还要一直为梦想前进,抵御住一切困难,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骆驼祥子》1~2章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