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时,情感的真诚流露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热情与执着,优质的作文能够激发读者对多元化思维的探索,打开思维的新大门,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节日民俗类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节日民俗类作文篇1
我们儿童有儿童节,青年有青年节,老人也应该有老人节。但是你们知道老人节是什么时候吗?告诉你吧,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今天是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这让我想起了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吃午饭时,奶奶要我喝白菜汤,我不耐烦地说:“我不喝,难喝死了!”妈妈当时狠狠地批评我,说我怎么能这样和奶奶说话?太不尊敬老人了!当时我还不以为然,现在想想才觉得自己做得太不对了。
下午一放学,我到奶奶家去看奶奶,去到奶奶家,原来爸爸妈妈早到了,正在做晚饭,我放下书包,跑到奶奶身后,“奶奶,今天是老人节,我来给您按摩,好不好?”说完,我挽起袖子,用力地按起来,我还不时地和奶奶说说话,聊聊天。不一会儿,我的手渐渐没有力气了,“这么多年来,我曾经经受了多少苦啊,现在儿女都孝顺,我也安心了”奶奶平静地说着,此时,我不觉得累了,反而还帮奶奶做了很多事。是啊,奶奶辛苦了那么多年,也应该享享清福了。
日常生活中,我还是经常主动去尊敬老人。比如每次在奶奶家吃饭的时候,奶奶到饭桌旁边时已经没有座位了,每到这时我总会站起来请奶奶坐下。奶奶夸我真懂事,当时我可高兴了!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自豪呢!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到了“九九重阳节”,这是我们孝敬老人的节日。我在这衷心祝愿全世界的老人节日快乐!
节日民俗类作文篇2
过春节了,孩子的脸上露出了春节特有的快乐,大人们一年的劳累得到了安抚,春节是多么重要的节日啊!
走在有浓郁春节气氛的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每棵树上挂满了大大的红灯笼,市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都穿着厚厚的棉袄,嘴和鼻子前有一丝白气慢慢的上升。市场里的人手里都提着年货、拿着鲜花、捧着桔子树、抱着娃娃,场面热闹极了,脸上都挂满春节到来的喜讯。
回到家里,邻居一家三口都在搞卫生,妈妈忙着对我说:“衬现在得闲,我们也开始打扫一下里屋吧!”我会意的点了一下头,妈妈给我一对乳胶手套和毛巾,接着我们俩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先抹门,后抹窗,不一会儿我和妈妈把整个房子里屋外屋都打扫的一尘不染,这样更加能显示出新年新气象的习俗。
年三十早上我们要把去年所有的春联和福字都撕下来,贴上新买的,这叫除旧迎新。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年饭,在外打工的人也要会到家里,团年饭里会有很多菜肴,还有饭要多煮一些,留下一写剩饭过年,这样寓意年年有余,每年都有吃不完的饭。
年三十晚是旧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所有人都要守岁,不能睡觉除了小孩和老人,守到新年到来。早上我们一家大小要去走亲戚,到亲戚家里拜年,当然亲戚来会来我家所以要安排几天去亲戚家,还要有几天要待在家里招待亲戚朋友,春节之后还有元宵节,元宵节的主角是汤圆了,汤圆意味着团团圆圆。
春节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民风民俗,春节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不可缺少的地位。
节日民俗类作文篇3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 ,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香包礼物。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节日民俗类作文篇4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故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故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故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正因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故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节日民俗类作文篇5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清明节、春节、中秋节等等,其中春节最为隆重。这是个家家团圆的日子,人们走亲访友,相互祝福。春节前家家要准备好丰盛的年货,所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忙得不亦乐乎!
寒假没过几天,我跟奶奶回丰惠老家,因为奶奶要准备过春节的年货去了,我也期盼着帮她一起准备。
这天,奶奶说要做八宝饭和蛋饺了,这是奶奶每年必备的年货,也是她的拿手菜,我兴高采烈地和她一起忙活开了。做八宝饭的材料有很多:桂圆肉、莲子、豆沙、橘饼、枣子、糯米、板粟……因为原料多,八宝饭也因此而得名。开始做八宝饭了,我们拿来一只碗,在上面涂上一层猪油并洒上白糖,然后把准备好的糯米放在猪油和白糖的上面,再在糯米上涂一些豆沙,最后把桂圆、莲子、枣子等其它材料均匀地撒在最上面的那层。最后的工艺是放到锅里把它蒸熟。这样,一碗香喷喷的八宝饭大功告成了。
做好八宝饭,我和奶奶又开始做蛋饺了。做蛋饺的准备工作是先要把蛋打好,把肉剁碎并放好调料。等油锅好了,奶奶用勺子舀了一勺打好的蛋,放进油锅里均匀撒开形成蛋饼,接着用筷子取了一些肉放入撒开的蛋饼上,再用蛋饼包住肉,做成了饺子的形状,等蛋饺熟了取出,这样一个蛋饺做成了。奶奶让我也试试,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打好的蛋,照奶奶的方法开始做了,可怎么也包不住肉,做不出饺子的形状。这时,奶奶告诉我,要尽量把蛋饼做得大些、均匀些,包肉的时机要掌握好,我再试了几次,边做边琢磨,终于成功了。没想到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每件事都要用心和动脑筋去做。
我喜欢过春节,喜欢春节欢庆的气氛和浓浓的年味。
节日民俗类作文篇6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个个都笑容满面,他们没有忧愁,没有悲伤,他们的内心只有一股说不尽的欢乐。春节的来临,就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是的,要想在新的一年里有所收获,就必须在新年之时制定好新一年里的计划、目标。新的一年,新的世界,将带给你新的生活与成就,我们要以一个崭新的自我去勇敢面对那些机遇与挑战,闯出属于自己的新的一片天地,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清明的脚步临近了。每当我回忆起这句诗,我就想起在地下的“熟睡”了的祖先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让我们与我们的祖先的一次聚会,在那一天,我们一行成群结伴地迈向山坡上,带着那一缕缕的怀念到祖先的面前祭拜,希望他们能保佑我们幸福健康,永远快乐。
端午节,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为的是纪念我们的民族英雄——屈原。屈原为人正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当时的社会环境却使他难以在社会立足,他遭到了身旁那些奸臣小人的排挤,怀才不遇,一心只想为国家做贡献,却无处施展,最终只能怀着悲痛的心情随江水漂流。两千多年后,人们还在怀念他,纪念他的忠贞爱国,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作为他的纪念日。
中秋节,代表着团圆,每年的八月十五,每个人都将团聚在一起,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节日,无论有多远,他们的`心都永远地、紧紧的在一起;晚上,他们就在那明亮的月光下共同欣赏那圆圆的月亮,许下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愿望。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这些传统节日伴随着它一路走来,让它更有明显的中华民族色彩。
节日民俗类作文篇7
今天是端午了,已经习惯了在早上看新闻的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今天新闻节目上的互动话题就是"端午",主持人也是微笑着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在家乡里过端午时候的事情。
说到端午,其实自己并不怎么熟悉,而且我总觉得北方对这种节日好象并不象中秋节那样隆重,反而是南方比较重视一些,也会举办一些活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么说来,这个节日反而是多了一些怀旧的色彩,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中,好象端午是唯一的一个纪念古人的节日?看来,中国人确实是对古人很是尊重,或许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吧。
早上,下起了雨,好象今天全国很多地方都是有雨,雨水很舒服,尽管没有带任何的雨具,想想难得在这种天气里感受到这么清凉的空气,不禁抬头深呼吸了几下,真是舒服,雨天的空气就是最纯净的,手机上早上收到了朋友发来的祝愿,也为自己的心情上添加了一抹美丽,今天一出门就是这种温馨,想想一天都是美好的心情吧。印象中,以前是写过很多关于雨天的文章,很喜欢雨天的感觉,雨水轻轻飘落下来,仅仅打湿了自己的头发,反而体会到了一种春风的感觉。
今天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了一幅漫画,雨天中的风景,看到这个时候,第一的印象就是一个安静的心情,因为在雨天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欣赏到风景的,雨天中的风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不仅要去接受这雨水中的朦胧还要接受这雨水中的泥泞,而这些一旦进退到自己的视线中成为了风景时,就会忘记所有的泥泞,就好象是端午的粽子一样,想想,都已经好象闻到了扑面的香味了。
端午的雨水中,祝愿每一个人都温暖。
节日民俗类作文篇8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风而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荣幸地来到新会司前大范亲眼目睹一次久违的赛龙舟。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塘江上来去如飞。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们新会司前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之中体积最大、用料最丰富、做法最讲究的。咸粽内馅有咸肉、蛋黄、烧鸡、烧鸭、叉烧、栗子、香菇等;甜馅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等;更有广东碱水棕、竹叶粽等。
然而这一天还得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其中含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节日民俗类作文8篇相关文章:
★ 民俗优秀作文5篇
★ 春节民俗作文6篇
★ 节日活动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