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听众的水平,以确保信息传达的有效性,演讲稿的语气应与场合相符,正式场合需要更加严谨,轻松场合可以适当幽默,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诚信校园行演讲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诚信校园行演讲稿篇1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养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先让我为大家讲述两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第二个事例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的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渍,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这些细节,我们看见了文明离我们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尤其是对于我们施桥中心小学的学生来说,你们中有不少学生是经过各种途径和努力后,才得以成为了施桥中心小学的一员。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尤其星期六、星期日教室里、校园内垃圾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可见在教室走廊上的起哄大闹,走路推推搡搡,随意撞坏门窗,也不觉心疼;再例如校园内部分同学之间相互的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学校墙头、国旗围栏和车棚围栏,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探索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那我们纵然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应该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单纯掌握一些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同学们,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我相信,我们全体师生经过努力,一定会营造成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谢谢大家。
诚信校园行演讲稿篇2
同学们: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聊聊美化校园的话题。我想现在可能会有一些同学在想,美化校园?我们的校园不是很美吗?你看校园里:操场上干干净净无纸屑,四周围绿树草皮话烂漫,楼房整齐一排排,同学们穿红着绿好漂亮,外面还有绿水青山来拥抱,谁敢说我们的校园不美吗啊?可是今天,老师要实话实说:我们的校园里还有美中的不足,还存在着"丑"的东西。
那么这个"丑"到底藏在哪里呢?
当时,我心情沉重地回到了办公室,跟老师聊起这样的事情。老师们在生气之余告诉我,前些时候还流传过这样一个顺口溜:(什么)一年级是小偷二年级是贼,三年级的美女没人追,四年级的帅哥排成对,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六年级的鸳鸯成双对。
这是什么话?是怎样的人编造的?其编造的目的又在哪里呢?同学们对这样的一些问题思考过吗?昨天,老师对这些问题,思考了一个晚上,现在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对于第一个问题--这是些什么话?我说是瞎话瞎讲,以为根本没有这个事实,纯属胡编乱造。第二个问题--是些怎样的人胡编乱造的?我的回答是:是一些胸无大志,不愿学习,只贪图眼前舒服与享受的,又别有用心的'人编造的。他们的别有用心又再哪里呢?--他们学坏了,还想让更多的人也跟着学坏。打个比方,他们已经落水了,快要淹死了,还想多找几个人下水陪他们一起淹死,这就是他们的目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小心啊!
古人说:"言为心声",就是说,一个人的语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说,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语言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想做一个文明的学生,首先应该从学会说文明的语言开始。
校园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园应该是一个美丽而纯洁的地方,所以我们绝不允许此类不文明语言来玷污我们美丽纯洁的校园,毒害小朋友们纯洁美丽的心灵,大家说,对吗?
让我们行动起来,自觉地抵制这些不文明语言的传播。 让我们行动起来,人人都来自觉地使用文明礼貌语言。
让我们人人都来用美丽的语言,给我们的校园再添一份美吧!
诚信校园行演讲稿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诚信之花”开满校园》。
有人说,诚信是三月的春风,是五月的花海,是七月的阳光,是九月的枫叶。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起码的道德标准。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诚信的故事!元代宋濂冒寒还书的故事、华盛顿与小樱桃树的故事、乔致庸诚信经商的故事……这一个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种闪光的'品质:诚信,也正是这种品质最终成就了他们的伟大事业!
有这样一个故事,它说的是我国的女科学家林兰英小时候的一件事:在林兰英小学毕业后的一天晚上,母亲对她说:“兰英,家里经济困难,女孩子念那么多书也没用。你下学期就别念了。”林兰英知道家里不宽裕,就对妈妈说:“听说中学里有规定,考试得第一就可以免去学杂费。”她就向妈妈保证要考第一名。母亲看她这么想读书,就答应了。于是,林兰英为了实现她对母亲许下的诺言,付出了别人想象不到的刻苦与勤奋。在整个中学六年中,她一共得了十二个第一。后来她终于学业有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讲诚信,才会成功。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考场作弊,是对“诚信”的淡漠、滥竽充数“终不能长久……
诚信是平凡普通的,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人与人交往的起码的信条。当你抄袭同学的作业、考试作弊;当你无故不到校却向老师和家长撒谎;当你向别人夸下海口却又食言……犯了错误又没人知道,正在沾沾自喜,从现在开始把它们丢弃吧,坦诚做人,诚信做事,你的心灵就会更加纯洁,你的人生道路就会更加光明。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约好一起上书店,天突然下起了大雪,当我一眼看到一个大雪人出现在我面前:她的头发、眉毛、衣服全是白的,样子好狼狈,可她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我真想扑上去拥抱妈妈,为她送上一点暖和,可我还是转过脸去不再看她,因为,我不想让妈妈看到我流泪的样子。同学们,你们和自己的家人之间一定也有类似的故事,你们也被深深地感动过,这——就是母亲对孩子的诚信,一件平常不能再平常的小事,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诚信是一朵馨香的花朵,让他人快乐,使自己陶醉;诚信是一首古老的诗歌,让他人品味,使自己高尚;学习,因为诚信而进步;人生,因为诚信而精彩;社会,因为诚信而和谐;少年儿童,要以诚信为本……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同学们,让我们用心灵播种诚信,用行动体现诚信,让诚信之花开满校园。
诚信校园行演讲稿篇4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有人说:“诚如雨,洗去人心中的尘埃。”也有人说:“诚信如雷,震撼人心。”我觉得诚信就像一根根,深深扎根在成功的土地上。
教育家孔子曾说:“言必诚,行必忠。”一个人不诚实,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不管你去哪里,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你是什么情况,不管你做什么,你都要诚实。
守信!不能背叛诚信!我看过这样几则关于诚信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
诚信校园行演讲稿篇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演讲的题目是——走上诚信的舞台,点亮诚信的明灯。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美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孔子,用毕生的精力著书立说,阐述诚信是人生立身之本,是国家立业之本,是人类发展之本……古往今来,诚信的明灯一直被人们高高举起,那些关于诚信的故事,犹如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总能在第一时间明亮我们的'心灵。
那个小时候砸缸救友的司马光,晚年时不但是北宋德高望重的四朝元老,而且是赫赫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当我们在千年之后追忆司马文正的生平,敬仰的不仅是他组织编撰《资治通鉴》的呕心沥血,更令我们深深动容的是他一生温良谦恭,一生守诚重信。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忙于著书立作的司马光吩咐家人把一匹棕黄色的高头大马卖掉。老家人将马牵到集市上,要价50吊钱。不一会儿,一位老者相中了这匹马,但钱不够,约定明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老家人回家高兴地告诉司马光,马卖了一个好价钱。司马光懊恼地说:“哎呀,这匹马一到夏天肺病就会发作,我忘了交代你了。明天你一定要如实地告诉人家,如果他还要,就便宜卖给他!”老家人不以为然,说:“市场买卖哪有说真话的。”司马光正色道:“让人家用买一匹好马的钱买一匹病马,这是在骗人,这样的事我们怎么能做呢?做人必须讲诚信啊!”
都说商场如战场,然而“一诺千金”的佳话也不绝于耳。著名的海尔集团曾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在与客户签发合同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公司延误了发货时间,为了信守合同,公司决定采用空运,为此损失了一大笔钱,却由此赢得了信誉。
同学们,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为学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充满诱惑和风险的时代,诚信,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在全国上下呼唤诚信回归的今天,我们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未来的建设者,“讲诚信,做真人”更是我们青年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走上诚信的舞台,点亮诚信的明灯!用诚信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诚信校园行演讲稿篇6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守信指说话和做事讲信用,说到做到。
古人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记得在《品德与社会》书上多次出现的“曾子杀猪”吗?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买东西,为了摆开儿子的纠缠,唬他说:“娘回来杀猪给你吃。”当曾子的妻子回来看见曾子手举o;我唬唬儿子,你倒来真的了,快放下刀。”曾子说:“唉!父母乃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还小,我们大人说话做事,孩子会跟着学的。你骗儿子,就相当于教他骗人呀!因此我们就要履行诺言,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话刚说完就将猪给杀了。如果曾子听他妻子的话,家中的猪是保住了,但对他的儿子来说,也许以后再也不会相信他母亲的话,不明白做人需要诚实守信的`道理。
?狼来了!》的故事,你们再熟悉不过了吧!故事中的小牧童向山下农民撒了两次谎。当狼群真的来时,他的话再也没人相信了,正因为他的谎言,导致羊群被吃的后果。这个故事难道不是更能告诉我们不诚实守信的严重性吗?
所以,大家要诚实守信!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我们在学校要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家中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
诚信校园行演讲稿篇7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稳。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诚信的今天,在举国上下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今天,在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今天,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已积极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爱国学习、厚德成才,以诚信为处世做人原则,从道德操守着眼,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初步塑造了大学生的诚信新形象。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某些方面仍不成熟、不完善,部分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仍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亟待探讨解决。
(一)助学贷款考验大学生诚信
大学生是青年人的优秀代表,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成才,国家推行政府贴息的助学贷款政策。多数大学生诚实守信,及时还贷,这使我们自信的看到,大学生是最有前途的群体,也是银行潜在的优质客户。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却不按时还款,甚至逃避还款,造成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片面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将国家的支持误解为免费的午餐;二是个人诚信素质低劣,“根本就不想还钱,能不还就不还”;三是个人花销大,家庭和个人又无资金来源,想还又还不起;四是侥幸心理,就业单位不固定,又无具体担保人,认为“出了地边不怕见官”,银行很难找到自己,拖一天算一天。
殊不知,诚信是当今时代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做人、处事之本。享受助贷款的大学生是在用自己的诚信作担保,条件成熟时或者毕业后应当积极偿还贷款。如今助学贷款已成为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份信用记录,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明确:在市场经济中,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二)高校图书馆考验大学生诚信
高校图书馆购入的书籍,几年后常常由当初的几十本变成了几本甚至孤本,图书数量总在递减。据悉,高校图书的.流失量平均在借书总数的10%左右。为防图书有去无回,不少高校图书馆纷纷制订应对措施。如:部分学校建立样本书柜,用于收藏孤本;针对毕业生离校前不还书的现象,学校将赔偿金额翻了几倍,或规定更细的赔偿制度,但这样的赔偿制度实际并不十分奏效。有的学生甚至把绝版书籍据为己有,给单位甚至国家造成严重损失。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没有足够重视“按时按量还还书”。正如一位大四学生所说,大家对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书籍并不当回事,相互借阅翻看,到毕业时往往已忘了书在何处。说到底,还是因为大学生没有养成讲诚守信的做事准则。
诚信校园行演讲稿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