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结构和深刻的主题是作文的灵魂,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构成一篇成功的作品,素材积累是作文创作的基础,只有拥有丰富的素材储备,才能写出丰富多彩的作品,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秦始皇,作文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秦始皇,作文篇1
8月7日,我们联系了西安国旅,随同旅游团,开始了一天的西安东线游,想着就要亲眼见到了这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别提多兴奋。
坐车到兵马俑后,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大的坝子,还有许多导游。而坝子矗立着一个秦始皇的雕像,秦始皇看起来又有威严,又有气质。往前走,右边下梯子便是售票厅,买好票后,再往前面走。一路上我看到了许多外国人,想必他们也兵马俑吸引住了吧!走了不久后,我们来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文物,让我最不能忘记的是,进去以后,下梯子,可以看见一个巨大的兵马俑拉着一个现代小女孩,真奇妙!!陈列馆里有许多秦始皇的陪葬品和很多兵器,有一个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东西,那就是为秦始皇撑伞的那个伞架,它可以伸缩,有点尖的一头的既可以在士兵举累的时候插在土地里,也可以在遇到危险时当做武器,作用还挺大嘛!!
随后我们看了一号,二号,三号坑,其中一号坑还是比较壮观的,一号坑有许多人参观,往下面看,一排排泥土色的兵马俑站在土地上,目视着前方。身上穿着战甲,头戴头盔,真壮观啊!不仅有“人”,还有“马”呢,几匹马站在土地里,也目视前方。从兵马俑我看到了我们古人的智慧结晶。
随后我们又去了东线中的一个景点-华清池,那是杨贵妃洗澡的地方,从中看到了古代王室的奢侈的生活。
在回程中,我还买了一个蓝田玉的粉色手镯,营业员讲这叫“芙蓉玉“,我可喜欢了。
秦始皇,作文篇2
1974年3月,西杨村开始打井。工程一开始很顺利,可两天后就遇到了坚硬得像石头一样的土层,而且在3米以下的土层发现了红土,再往下一米突然挖到了一个陶制人头,秦始皇兵马俑的第一块陶片就这样出土了。这一发现很快引起了当地文化馆的注意。终于在7月15日“第八奇迹”秦俑正式发掘,震动了全球。
秦始皇兵马俑在西安市临潼区以东的骊山,最早发现的是一号坑。坑长230米,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在坑底每隔三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一号坑到三号坑呈品字形十分壮观。除这三个坑以外,还有一个四号坑,但因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陶俑分士兵和军吏两大类,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手持弓弩矛戈等兵器。陶俑的年龄不同,形态各异分军士俑,立射俑,跪谢俑,武士俑,军吏俑,骑兵俑,弩手俑和百戏俑。
在三个坑旁还出土了超过500万片的石甲片,石甲的制作结合了当时的玉器加工工艺按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算,加工一个600片的'石甲要工作一年,可以说,当时动用的人力物力是极其大的。那么,这么贵重的石铠有什么用呢?原来当时如果一个普通老百姓想从军的话,先要穿上这种铠甲奔跑,直到大汉淋漓。由于身患疾病的人的汗液成酸性,健康的人的汗液成碱性,不同的汗滴在石甲上,石甲会显现不同的颜色,可以根据它的颜色来判断一个人身体好坏。
怎么样,秦始皇兵马俑这项工程庞大壮观吧!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秦始皇,作文篇3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近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暑假里妈妈带我来到了西安,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
顺着长长的走廊,来到了一座拱形大厅上。站在高处鸟瞰,我们看到了已经挖掘的三个俑坑中气势最宏伟的一号俑坑。一号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米。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坑内的兵马俑有的规规矩矩地站着,似乎在听候将军的指令;有的手执缰绳,举目远眺,似乎随时准备上马搏杀……兵俑之间,一行行,一列列,真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二号俑坑。二号俑坑比一号要小,却能近距离观察。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表情各异:有的表情凝重、若有所思,仿佛在战争上遇到了困难;有的怒发冲冠,好像想冲上去把敌人一举歼灭;有的眼神坚定、紧握双拳,似乎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当我们走近它们的身边,似乎还能听到它们轻微的呼吸声。
在三号俑坑里,我们可以更好地观赏陶马。只见一匹匹陶马膘肥体壮、栩栩如生。看它们那架势,一定是没少训练吧。好像只要一声令下,它们就会撒开四蹄,驮着战士们驰骋疆场,与敌人浴血奋战。
望着这些惟妙惟肖的兵马俑,我情不自禁地想:古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艺创造出了如此雄伟的建筑,谁能说这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呢?
秦始皇,作文篇4
“千军万马列阵严,气势恢宏穿古今。”今天,我们一行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名扬中外的“世界八大奇迹”之首——秦始皇兵马俑参观。
我们买好票,兴冲冲地跟着导游叔叔走了进去。嗬,里面异常开阔,估计占地面积达数百亩。只听导游叔叔提议道:“现在,咱们先去参观一号展厅吧!说道这秦兵马俑,我还得提到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发现兵马俑的老杨。”他一边如数家珍,一边带我们快步往前走。
一号坑是一个特别巨大的深坑,很深很宽,中间是沟。一排排、一列列,姿态各异、神采飞扬的兵马俑就站立在坑里。粗粗一数,竟有数千人之多。而这所有开挖的坛,仅占秦始皇陵墓的'万分之三点五。这怎不令人惊叹不已、浮想翩翩呢?
“老杨当时就是在这里准备盖房子的,打了地基,发现里面有几具兵马俑,他是军人退伍,有文物保护意识,就连夜送到县文物保护部门给专家察看。专家们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发现这是前所未有的国宝级文物,就奖给了老杨30元钱。可他毅然上交给了生产队,生产队给他颁发了一张证书,记了5公分,相当于6角钱。”导游指着东南方向的角落处说道。我的心中不禁肃然起敬。
站在大坑边,细细瞧去,兵马俑有些灰不溜秋的,每一具都各不相同。有些骑着马,威风凛凛;有的手里握着长矛,斗志昂扬;有的狂笑着,似在庆祝胜利;有的神情庄重,仿佛如临大敌……真是巧夺天工、惟妙惟肖,场面盛大,蔚为壮观啊!
这时,导游叔叔又发话了:“这些兵马俑本来是有颜色的,可是一接触到氧气,颜料就脱落了。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的专业人员在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的今天,没有继续开挖兵马俑坑,保护文物。”
接着,我们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2号坑、3号坑。2号坑出土的是秦朝时期的兵器,有刀剑,有剑戟,有弓弩箭簇,有马匹战车。3号坑是后勤部队……可以据此遥想,当时的作战规模和排兵布阵的情形。
接着,导游叔叔还告诉我们:“现在,这里的人们因为有了兵马俑出土,慢慢富裕起来了。过春节,这里张贴的春联也是‘翻身不忘xx党,致富还靠秦始皇’横批——感谢老杨!”
这次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之旅,让我见识到古代劳动人们的伟大智慧和超凡技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真是获益匪浅哪!
秦始皇,作文篇5
世界八大奇迹,中国有一个。如果问你,一般人们会不假思索地说:“不就是那北京长城吗,太简单了!”问题来了,还有“秦始皇兵马俑”呢!啊?难道三个“坑”还比万里长城牛吗?
这一天,我与家人将前往临潼,去见秦始皇与唐玄宗两大皇帝,近距离感受秦唐两朝的无穷魅力。我与妈妈身着黄衣,向秦始皇兵马俑与华清宫进发。
在车上睡了一小时多,我们到达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门前,“秦始皇”左手抚剑,右手平抬,昂首眺望远方,真是一位威严的皇帝呀!
今天的游客不是很多,可依然有好多老外。跟着解说员,我们进入了规模宏伟的大型“兵马俑坑”。
一号坑规模最大,东西最长处230米,南北最宽处62米,面积约13260平方米。凭栏俯视,东端3列步兵,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阵主力;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一列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一个个将士披坚执锐,军容严整,势不可挡,好一个古代主力大军阵。
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东西最长处96米,南北最宽处84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它的发现进一步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这是一个由弓弩兵方阵、战车方阵、骑兵方阵和车、步、骑兵混编方阵组成的`军阵,进可攻、退可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北侧,东西宽17.6米,南北长21.4米,面积约524平方米,呈“凹”形。前有一乘战车,后有68个武士俑,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中、右三军。
三坑呈“品”字状排列,坑中一个个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驭手俑、车兵俑、骑兵俑、立射俑和跪射俑体格魁伟,整齐排列,威风凛凛,一匹匹车马、鞍马体形健硕,鬃毛纷飞,昂首伫立,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感。一个个兵马俑虽已无色,但依然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有的庄严肃穆,有的神态自若,还有的意气昂扬。古人制作那么多表情包,而且是用手捏出“软战袍”“硬盔甲”“活四肢”,再烧作而成,真是心灵手巧、智慧非凡!
我最喜欢一个又一个的跪射俑,他们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正准备弯弓搭箭,发出雷霆一击。
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喊杀震天,战马嘶鸣的古秦战场,看到了秦始皇横扫六国,所向披靡,叱咤风云,一统天下......
秦始皇,作文篇6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来到被列入“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参观。
我们先进了博物馆的大门,大门十分气派,门前列着两个石狮子,很有气势。博物馆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接着,我们随着导游来到一号坑,一号坑长230米,宽62米,14000平方米左右,共有陶俑6000多个,是两个坑里面最大的。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团,有跪射俑、武士俑和军吏涌等。他们个个昂首挺胸、眼睛注视着前方,体现了古人视死如归的
精神。看着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我仿佛看见了兵马俑的威武,秦始皇的伟大。我怀着心涌澎湃的心情继续走着,看到了地上有工作人员在拼接陶俑,听导游说拼一个陶俑要好几年呢,我一听,十分吃惊,看着他们在辛苦地拼接陶俑,我瞬间热泪盈眶。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来到了二号坑,二号坑布局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各三米架起一座高高的承重墙,兵马俑有序的排列在过道中,有些兵马俑因被盗窃,而残损不齐。二号坑也摆列着许多秦朝的兵器,有戈、矛、吨、戟和弩等等,各式各样,看起来闪着寒光,十分锋利,我好像看见秦国勇士们坚毅的脸庞。
看完兵马俑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秦始皇兵马俑十分震撼,它真不愧是“世界八大奇迹”啊!
秦始皇,作文篇7
秦始皇的一生轰轰烈烈,创造了许多丰功伟绩――修筑长城,统一中国……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正在我对秦始皇赞不绝口时,在一旁吃葡萄的弟弟对我的说法不服气,说到:“他还不如我,连葡萄都没吃过。”弟弟的说法是真的吗?
葡萄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如今已遍及世界各地,而当时,只有新疆种有葡萄。
秦始皇非常残暴,他会不惜一切代价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他想吃葡萄,迫使人们去带些回来,不就完了吗?事实并非如此,要想从西域把葡萄带回皇宫,难于上青天。
通往西域的路异常艰难,途中存有两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匈奴与发羌。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俘虏,正是为了防止他们联合,秦始皇修筑了万里长城。即使蒙混过关,也很难到达西域。在广大的沙漠中寻找葡萄,犹如大海捞针,加上饥渴与炎热,命丧黄泉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秦朝的人会被自然与地理阻击,那么西域的人熟悉自然与地理,会不会把葡萄从西域送进皇宫呢?西域到皇宫路途漫长,而葡萄不易保存,摘下葡萄两三天,就会坏掉。所以把葡萄从西域送到遥远的皇宫,是不可取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着与西域的往来,只要能证明当时与西域有文化交流和物资交流,秦始皇吃葡萄就轻而一举了。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地理位置是最靠西的,很可能与西域有着联系。但是,中国与西域的交流在张骞开凿丝绸之路以后的事。张骞开凿丝绸之路是在汉朝,汉朝是在秦朝灭亡以后建立的,前后相差数百年,秦朝与西域不可能有往来。
因此,秦朝与西域成为了两个封闭的空间,彼此没有联系,秦始皇也无缘吃到晶莹剔透的葡萄。
一生胸怀大志的秦始皇却吃不到小小的葡萄,不仅是他的遗憾,更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的遗憾。
秦始皇,作文最新7篇相关文章:
★ 卧室作文最新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