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与战争观后感最新8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观后感,我能够更好地分享自己对电影的感受和理解,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电影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猫与战争观后感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猫与战争观后感最新8篇

猫与战争观后感篇1

又重温了这部电影,感觉还是很揪心。小的时候看不懂,只记得课本中经常说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在鸦片战争下,当时的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列强的欺压。想到这儿,电影中的一幅幅画面就会出此刻眼前,不论是从我国的官员和百姓身上,还是从英国的议员和商贩那里,都或多或少的解了一点鸦片战争——一场让我们永不能遗忘的战争。

这部电影,其实大快人心的地方也就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异常是当成吨的鸦片倒入石灰池,随烟覆灭的时候,我们揪住的心会有一些释放,毕竟我们看到了鸦片的结果,这在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厄运的东西在一百多年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还有一点值得赞扬的是此次战争虽然激烈,可是在整个过程中,清朝的文官武将无一人投降。

这场战争源于鸦片,有人说它的引发是因洋人的利益受损,殊不知,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就连英国女王最终都说“谁能拥有中国,谁就拥有十九世纪。”可见她的欲望是有多大。所以发动战争只是时间问题,首先得找个借口,这样才好下手。所以这么看,他们无疑是狡猾的狐狸,算盘打的还是挺精的。但我从他们议会成员口中发现,其实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中国的了解还是很广泛的,让人深思的地方很多。有人称中国泱泱大国,一个皇帝,一种语言,四亿多的人口,实在是难以捉摸,还有人称宁愿游过大海,也不愿坐军舰前去。这些人他们不主张战争,贸易则是最佳方式,但最终,英国议会以271赞成打仗票数击败了262票反对票数,悬殊不是很大,这一点我们也看出有时候我们不了解对方,反而被这一点绊倒在起跑线上。

割土地无疑是要了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的命。可是琦善还是向英军“赐和”赔款不说还开放通商口岸,割香港,这让我想到关天培将军所说的那句话“牙齿乃骨骼所生,肤发乃血肉之表,血肉骨骼捷受之于父母”,这不就意味着我们将自我最重要的东西给了他人,最终只能变得血肉模糊吗。最终当跪了一地的皇子应对先朝的列祖画像时,那哭声是多么撕心裂肺。亡国匹夫之痛,何况是穿龙袍的人。

洋人的贪婪加上当时我国的懦弱,使那自称最好的炮台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变得不堪一击,棍棒始终对付不了槍炮,我们要变得强大,不是只读几本书,要从内心为国家着想,放眼看世界,才能不被淘汰。即使此刻的中国已经屹立世界之端,可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很多的。

猫与战争观后感篇2

“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是李云龙(《亮剑》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这就是战无不胜的中国军人的生动写照,值此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借电视《亮剑》中的李云龙,谈谈自己对中国军人的敬慕之心。

李云龙何人?他是一位军人,一位拥有着铮铮铁骨的优秀的汉子。说到李云龙,就离不开八路军独立团。人马不多,战斗力不小。他为八路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八路军团长。凭一己之力,敢于叫板日本特种部队。最后,竟然把日本特种部队打得溃不成军。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古人对曹操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对于李云龙的评价,我想说一句话,就是重情重义、不畏生死、敢想敢做。为了魏和尚,他冒着被撤职的风险,一人带领全团剿灭整个土匪寨。正如他评价孔捷的一句话:我告诉你,孔二愣子……他自己确实脑子里缺一根筋,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实在在的愣头军人。

我爸是一位市级作家。虽然我读书不咋地,但确实算是懂事比较晚的人。庆幸的是:自己爱好文学,时常还写点文章,偶尔见诸媒体。从军的人,我这个大家庭里有三位,一位是我外公;二位是我大姨父;三位是我姐夫。就我个人而言,我的高四就读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桥高考复读学校,简称长桥高复,是一所军事化管理式的学校。名师、专家……见过不少,像我一类的学生,也见过很多。父母把我送到长沙读书,我曾经几度扛不住压力,受不住这般苦,想放弃复读。没咬紧牙关坚持,结果呢?高考很不理想。

高考是坐独木桥,千军万马都想冲过去。但是并不代表每个人都能顺利地到达彼岸。我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第二次高卡发挥并不理想。只考到了一个普通的大学。我们那一届,理科班清华生有一位,文科班考进重本的也有,也有一位。我当时想我就像一片绿叶,在衬托鲜花而已吧!

但是,几年后呢?

俗话说: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孙猴子学成了通天的本领,但为什么他还是当不了玉皇大帝?恐怕大家都清楚。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过于争强好胜,会招来灾祸,否则就不会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亮剑》里的李云龙,有时候像个英雄;但更多的时候,他更像一位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抱负的革命军人。这是我对于《亮剑》这部电视剧的核心人物的理解与总结。

长桥高复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军事化的管理,更给予了我军纪如山的纪律观念。曾经看过一本书,《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主要向人们传递了一个这样的理念:在西点军校里,你只有三种回答长官的方式:是,长官;不是,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长官!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动力,就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奋斗精神!我曾经就读于国防科大附近,每天天刚亮,就听见国防科大的“天之骄子”在跑步与喊口号。偶尔感到自卑,但我知道,只要我能坚持努力,以后我就也会有自己的成就。

闲话休提。长桥高复的著名励志教育专家黄学文先生,曾经是一名特种侦察兵,经过我国特种部队的训练,自然与众不同。他对于长桥高复的管理,有他的独到之处,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军人精神。黄继光舍身挡机枪,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舍身炸碉堡。这就是英雄的中国军人。

值此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怀着对军人的无限崇敬之情,我不得不写下几行文字,一来表达自身对军人的敬佩;二来以此为契机,鞭策自己,激励自己。最后我想说:“军人伟大,军魂永存!”,向军人致敬!

猫与战争观后感篇3

质与量的战争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世界末日,也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死亡,直到有一天看《日本沉没》,才意识到温室效应可以毁灭一个国家,毁灭一个民族。20xx年一部《20xx》极大的引起了大家?关注和恐慌,同时关于诺亚方舟的谣言也四处传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家都在谈论这个问题。虽然现在《20xx》引起的浪潮已经渐渐平息,但关于世界末日的话题变得稀松平常起来了。世界末日不仅仅意味着整个世界的终结,也意味着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的死亡。现在世界末日和死亡什么时候会到来,我们大家都不知道,或许像《日本沉没》中所演的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但归根到底世界末日到来时,绝大部分的人还是要直接面对死亡的。如果您看到了我写的这个文章,我想请问一下:您思考过这个问题吗?或许您觉得您正处于青春年华,憧憬着美好?未来;或许您正处于新婚燕尔,享受着蜜月的甜蜜;或许您现在已经是花甲之年,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已经计划好了退休后的美好生活……如果您觉得世界末日&死亡还很远,那么您可以想想地震,突然之间地动山摇,房屋瞬间倒塌,呼声震天,死尸遍地,血流成河……这时候不管您是多大年龄、多高地位、多少财产,所有的一切在死亡面前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面对这一切,难道我们只能任其摆布,束手无策吗?难道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改变吗?虽然面对自然灾难,有些在现在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未雨绸缪。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地位、我们的财产,最主要的还是要有一种思想:一种重视“质量”、“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理念。我们不要等世界末日&死亡在眼前时再追悔莫及。比如说环境,不要等到世界末日来临时我们才想我们要爱护环境,我们要珍爱草木,我们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气体排放;比如说房屋,我们不要等到地震过后才想起要重视房屋的质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让我们关注质量,关注环境的质量;关注房屋的质量、关注食品的质量、关注生活的质量……

猫与战争观后感篇4

鸦片战争,历史上鲜明的一页,记下了中华民族的艰苦创业,也刻下了动人心魄的英雄故事。

列强入侵,山河蹂躏,不但没有扑灭人们斗争的火焰,反而使反帝反封建的星火燃烧更旺,虎门硝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伟大形象;三元里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入侵的勇气,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这些闪着光芒的爱国主义动向,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不可欺!

是的,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有志气,虽然出现了鸦片战争,如此血淋林的事实,但这不能表明中华的柔软,林则徐.关天培不正在我们中间广为传颂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祖宗在如此境况下有如此气概而自豪吗?

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是清政府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它规定中国割让香港,赔偿2100百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美国.英国.法国随之也接踵而至,先后胁迫清政府与他们签订不平等的条约,道光29年,葡萄牙驱逐中国在澳门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强占了澳门。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华帝国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国的尖船利炮打开,许多弹丸小国排队而来,他们一一和中国签订了条约,我泱泱大国五千年来从未受此侮辱。当我翻开这一页历史,心情是沉重的。但现在,我们的国家再也不会退回到这条路上了,中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香港.奥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拼搏,不正在扬我国威吗?

猫与战争观后感篇5

观看时,我的双眼在顷刻间不知不觉地湿润了——这许多鲜活的生命与灵魂,为什么会无怨无悔地把自己奉献给异国的灾难?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情怀,到底从何而来?“是的,中国与朝鲜是朋友啊!唇亡齿寒——朝鲜没了,新中国能长久吗?”爸爸笑着答道,看着五岁的我的好奇的眼睛。现在一想,一定是爱国的精神在支撑着烈士们奋勇杀敌。他们是真的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啊!

1950年,中国第九兵团初入朝鲜。当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正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中时,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消息又一次传入了他们的耳边。这些为我们挡风遮雨的烈士们,在当时,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步入异国他乡的呢?我想不明白。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们如此奋勇、如此拼命地战斗,是为了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忍受着寒冷,端着步枪,在凛冽的寒风中,甘愿化为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的。这种极其伟大和乐观的精神,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全部来自于烈士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对于大家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爱国。是的,就是这两个伟大却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这些战士们的心中扎了根。当那许多无名的烈士们,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当那许多无名的英雄们在雪地里冻僵时,正是这两个简单的字在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发扬壮大的时刻。爱国情怀支撑着他们已近奄奄一息的躯体,一次又一次地击败美国的王牌军团,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无人可及的胜利。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样应当好好学习,奋勇拼搏,才能够对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们的生命和鲜血。中华民族的崛起,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任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是的,我们一定要如饥似渴地学,吃苦耐劳地做,才会使自己强大,才会使我们祖国的未来强大。身为学生的我们,其实也可以做到“精忠报国”。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算是在为祖国分担。未来的中国,就一定会强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寄托在了我们的身上。你,准备好为它而奋斗了吗?

猫与战争观后感篇6

这周四,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反映了党和红军为了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敌人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冬子的爸爸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为了省下麻醉药给其他红军伤员用,坚持不用麻醉药动手术。手术中他浑身冒汗,但他咬紧牙关没发出一声呻吟。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转移,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在烈火中光荣牺牲。潘冬子从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气,有胆量;他巧妙地躲过敌人岗哨的严密盘查,完成了给山上红军送盐的任务;他巧改一字,使囤积居奇、勾结敌人的米行老板损失上万斤大米;他智斗凶残的胡汉三,又亲手杀死了这个大恶霸。看着这些精彩片断,我既为他捏着一把汗,又从心眼里佩服他。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每当我听到这震撼人心的歌声,便禁不住热血沸腾。《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我太喜欢看了,闭上眼睛,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

看着这部影片,我自己也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每当看到红军战士战斗时陷入困境的场面,我恨不得冲上前去,帮助红军战士把敌人消灭干净。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应该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我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是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下长大的,没有经过任何艰难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维护和平。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等着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样,绝不向困难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它;当遇到危险或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要像冬子的妈妈那样,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要像冬子那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从严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这部革命故事影片像导航的灯塔,处处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它又像战斗的号角,时时催促着我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它是我心中的一颗启明星!

猫与战争观后感篇7

即将在20xx年“国庆档”重磅献映,由香港鬼才导演彭顺执导,金牌编剧刘恒操刀,刘烨、王珞丹、黄志忠、杨v宁、叶青、王龙华等领衔主演的战争史诗巨制《我的战争》今日首次发布了幕后爆破特辑,曝光了影片拍摄期间惊心动魄的爆破场面,用最真实的拍摄手段还原了战场上的硝烟,刘烨、杨v宁、王珞丹等主演纷纷表示,战争戏、动作戏拍摄起来虽然艰苦,但很过瘾。

电影中的爆破场景摒弃以往战争片特效制作,全部采用真实爆破,所有演员真实感受战场的危险,在拍摄过程中异常艰辛,使影片成为一部真正的战争电影。

导演彭顺坦言由于影片中有很多爆破场景,涉及到的演员众多。如今,观众的要求很高,你不可能很简单的拍完一场戏一个镜头,就能达到效果的。幕后需要很多的准备工作,才能完成一个很好的镜头。因此导演的准备工作不止是影片的拍摄背景和画面,还有爆破、枪战等。对于彭顺来说,此次战争题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电影拍摄期间不断和爆破师沟通,保证影片爆破的拍摄质量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是首要任务。导演彭顺则表示在拍摄过程中最困难的是花时间尝试爆破效果,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爆破画面,剧组需要反复进行爆破,保证爆破画面的效果,演员们也需要多次近距离接触爆点,非常危险。每一次拍摄危险镜头结束后,导演会第一时间确定拍摄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然后再确定拍摄画面效果,尽一切可能的保障演职人员的人身安全。

猫与战争观后感篇8

?流浪地球》是由“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作品的改编电影,影片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地球已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对于这部影片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精致又宏大的特效了,完全脱离中国电影“五毛钱特效”的设定,经费爆炸的特效实在很让人惊叹堪称“好莱坞水平”,将未来地球真实地呈现,末世场景整体比较流畅,带给观众视觉的冲击,从地下城到空间站,每个环境都是精心设计过的,科技感十足,没有任何细节会让人出戏,比如货车的球形方向盘、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赤道转向发动机的入口、给重元素聚变发动机挖掘原料的矿区、全世界的救援队大出动。大场面如被冰封的世界,被炙烤的家园,在一万座行星发动机推动下的地球,被木星引力捕捉的星球,这可以说是目前中国科幻的巅峰之作了。

所谓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我认为并不是中国第一次拍出了好莱坞质感的科幻片,恰恰相反是因为中国第一次拍出了区别于好莱坞的中国式科幻片。解除地球危机可谓是科幻片里老生常谈的主题,试想《流浪地球》里的危机发生在欧美,那又会怎么样?欧美普遍的解决方法是放弃地球,开飞船出去宏大的宇宙探索新的家园。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千百年来对土地的依恋,对家园的深情,让他们牺牲再大,痛苦再多也要带着地球一起逃命。其次,欧美主要宣扬个人主义,他们拯救世界的英雄往往只是一个人,而《流浪地球》中,拯救世界的是全人类,每个人都是英雄。最后就是感性与理性之差了,欧美科幻信奉理性,他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冷静克制,所以欧美不会使地球“流浪”,更不会有不会有刘培强炸毁空间站这个结局。作者刘慈欣也说,理性上,他会选择飞船派,但“流浪地球”的概念更具美感。正是中国人这种更在乎家园和亲人的感性,成就了《流浪地球》的浪漫,所以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科幻片。

作为一部被吹捧得很厉害的科幻片,制作团队历时四年完成。但这毕竟是中国科幻的第一部作品,也有一些不成熟。大到前期过于冗长的剧情陈述,小到英文字幕中错误用词和拼写都或多或少的让人有些失望。比如空间站休眠系统看似高级,但休眠很简单,苏醒也随意。主角刘启提出木星表面的氢气和氦气引发爆炸,利用其推力,脱离木星的这个方法本因为moss的计算结果而直接否定不尝试了那又为何因为一个小孩的想法动辄联合国呢?而且理性且冷静的联合国居然因为一个父亲的感情而同意执行那样危险的尝试,是不是有点草率了?还有女主韩朵朵最后的“强行煽情”也完全没跟当时紧迫的节奏挂钩。人物没有特点,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台词没有经过细细打磨,剧情缺乏铺垫,较为仓促,立意深度不够,无法引起共鸣和灵魂叩问。综其看来国产科幻片还是有待提高。毕竟《流浪地球》只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启航之作,不是巅峰之作,不是封神之作,所以我认为褒是要大于贬的。

猫与战争观后感最新8篇相关文章:

写《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最新8篇

夏洛的网的读后感最新8篇

致未来的你读后感最新8篇

小学生关于梦的读后感最新8篇

西游记七到十三回读后感最新8篇

天宫课堂观后感最新7篇

天鹅湖观后感最新7篇

消防讲座观后感最新5篇

学英雄,赞英雄观后感最新7篇

731观后感500字最新7篇

猫与战争观后感最新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