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手老师》观后感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观后感写好能够让我们对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影背后的寓意和象征,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无手老师》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无手老师》观后感5篇

《无手老师》观后感篇1

电影“无手老师”根据马复兴的故事改编,真实讲述了马复兴由一名残疾少年成长为一名优秀乡村教师的人生经历。这位自幼失去双手却勤奋好学、身残志坚的下麻尔村小学教师,用他的坚韧执着和对孩子们的无私大爱,献身教育事业三十多年,被誉为最美乡村老师。

马老师的几个情感片段使得主人公的银幕形象丰满真实。主人公马复兴和赵玉花第一次在花会上邂遇,马复兴和赵玉花新婚之夜的那一段调笑对白,马复兴在赵玉花转正后的发脾气闹离婚和后来的和解复合,还有面对那位爱慕他的女同事冒失的表白而惊慌失措,虽然都是点到即止,却也很好的表现了主人公干净的灵魂和真挚善良的情感。

影片的重点,还是在讲述马复兴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马复兴初上讲台的第一堂课就圈粉了所有的孩子,消除了人们对其能力的疑虑;为帮助贫困学生,他为孩子们买纸笔买书包买鞋子,花光工资还常在供销社赊账;为了劝回辍学的孩子,马老师挨家挨户的动员,四处奔走,受尽屈辱和误解;为了查看校舍的安危,他在大雨之夜险些丢了性命。

马复兴的事迹其实也发生我们身边,只是不那么典型,或许更平凡一些。

马老师资助贫困学生,为孩子们买笔纸和买书包的片段,让我想起了代过我一个学期初中化学课的王老师,王老师大约跟主人公差不多年龄吧,那一次我因缴不起3块钱的学费,被校长挡在了大门外几天,是王老师为我垫付了学费才得以重返教室,王老师其实长我并没有几岁,做代课老师也只有很短暂的时间,可惜我竟没能再见面道声谢啊。

由赵玉花老师民办转正与故事主人公闹矛盾离婚的一场戏,忽然想起我的舅舅,一个先后做了十七年民办教师却没有转正的老人,年轻时为了他教书育人的理想也没少跟舅妈吵过,白天教书备课,早晚田间劳作,早早地佝偻了腰背,如今八十多岁仍在乡下务农的老舅,当每个月领到那三百多块钱的民办特补时的知足和自豪,常令我心生隐痛和愧意。

由马复兴的事迹,还想起同样是身残志坚典范的张海迪、史铁生,想起靠捡破烂资助近百名贫困学生的刘盛兰老人,想起贵州乡村支教却最终选择留下的徐本禹,等等。电影中的故事有一些艺术的加工,真实版的马复兴从教三十多年,付出了比正常人多得多的艰辛……

《无手老师》观后感篇2

《无手老师》是一部具有温暖情怀和励志功能的电影。它以我省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学校教师马复兴为生活原型,真实地反映了马复兴在双手残缺的情况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在贫困山区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和动人事迹。它讲述了一个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以马复兴的实践告诉观众:在命运之神没有特别眷顾你的时候,在你遭受了这样那样的挫折和打击之后,依靠执著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你的人生依然可以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同时,《无手老师》又讲述了一个山区教师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故事。在展示他们艰难生存境遇的同时,更着力表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和让学生一个也不能少的坚定信念,为观众提供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这部影片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既是对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也是对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的生动诠释。在娱乐节目风行的今天,在我们争相观看《哈里波特》、《钢铁侠》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无手老师》这样的电影,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

用一种情节剧的方式演绎真人真事,无疑是有些难度的。可喜的是,影片《无手老师》的编导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捕捉到了马复兴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对家乡、对学生的大爱情怀。如果说,朴实及其朴实之中所蕴涵的坚韧、执著、自强不息是马复兴最主要的性格特征,那么,与马复兴的性格相适应,影片《无手老师》所采用的讲述方式,同样也是朴实、沉稳。或许,在编导看来,任何影像技巧都是多余的,只能用最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才能表现马复兴平凡中的不凡、普通中的崇高。

电影《无手老师》是一部有意义价值的人文影片,毕竟马复兴是个活生生的时代典型人物。这部剧作以及未来影片的出现,不光是教育人们如何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向困难挑战,也不是纯粹反映了一个人性的高尚美德,而是道出了社会发展对文化知识的重要依赖,也反映了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加强民族团结的正确性和必须性,更进一步表现了国家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的时代。

《无手老师》观后感篇3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电影《无手老师》,出发点应该是希望我们老师学习马复兴三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的教育信念,以及“历经沧桑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超越精神。

不知为何,我不太愿意将这部影片单纯地与“苦难”、“励志”、“无私”等字眼划上等号。这部影片并没有向我们投来无数个“催泪弹”,但看完后,却让人陷入了沉思。

我一直觉得马复兴是幸福的,除了失去了双手,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却又为他打开了好几扇窗。

就像他最终在获奖感言地时候说的:我有三个愿望,第一个,能够像正常的孩子在学校里念书;第二个,我能正常地工作;第三个,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三个愿望都实现了,不但能正常念书,还是班上的佼佼者,不但能正常地工作,还从代课老师转了正,不但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还娶了个漂亮的老婆,生了两个懂事的女儿……最后,还有一个当火炬手的大惊喜从天而降,你说,他是不是很幸福?

有时候,我们反观自己,如果按照他一样的三个愿望,我们是不是早就超额完成了,但扪心自问,我们会感到幸福吗?都在完美与不完美中挣扎,都在贪念这个世界给我们的还不够多。

首先,来说说这部影片的男主角,马复兴,也许你会觉得他除了失去了双手之外,呈现在众人面前的都是完美的一面,他第一次在高考志愿上写上“北大”二字时坚定的眼神,他对他的兄弟说自己的理想是考上最好的大学时的坚定,遭到别人欺负的时候,他像阿甘一样,用奔跑的姿态,拯救自己的灵魂,又在得知可以当老师时,同时用奔跑的姿态,向世人宣告,自己似乎获得了重生。

他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并影响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打开知识的大门,不求回报,无私奉献,他又在课堂上,因为一个发散性的问题,不经意间,似乎又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方式,演绎了一段极具浪漫色彩的爱情……

这一切,都是美好的,也就是说,马复兴的形象是完美的。

其实不全是的,他有过绝望,得知自己不能考大学时,差点结束了生命,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的生命应该是晦暗的,他放羊时的表情是淡漠的,目光是呆滞的,甚至,连别人的讽刺令自己一度崩溃,傻得要将自己狠狠掩埋在泥土里。

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是,他因为老婆的一句话大伤自尊,不仅嘴不饶人,手也不饶人,那个画面让人觉得,一个爱生如子,为了一个孩子重返学校,都能忍气吞声地在砖厂地上捡起老板扔下的满是屈辱的硬币的人,很难想象,怎么在自己的老婆面前,要发那么大的脾气?

这就是真实的马老师,有自己不完美的一面。

再来说说他的母亲,一直将“尕娃”这样的昵称挂嘴上,她一直为儿子打气并安慰儿子:真主会给你一双手,一双心中的手。

同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孩子就是她的全部,当儿子焦虑地对她说:上不了大学,没有工作,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该怎么办呀?

她坚定地说:一辈子什么都不干,阿妈也养你一辈子!

看着儿子苦练粉笔字,她心疼得恨不得将自己的双手替换给自己的儿子。

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然而,这份爱同样折射出母亲的一点小“自私”来,他心疼儿子,却希望儿媳妇多做事,得知儿媳妇转正后,却又担心人家会瞧不起咱家,会离开自己的儿子……

这份矛盾,这份担忧,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也有母亲不完美的一面。

再来谈谈马老师的妻子,漂亮能干,多数情况下善解人意,却会在马老师资助别人的时候,开始动摇,尤其是自己的工资是对方的两倍的时候,也会有心理落差,也会抱怨,也会计较。

还有马老师的学生,我想不可能是完美的,却也做了很多令人感动的完美的事,第一次见马老师在黑板上写“无手老师”四个字时,流泪了,也会悄悄地用黑板擦帮老师压住课本,以免翻页,还为马老师制造惊喜,赢得爱情,长大后,又会回馈给马老师女儿对父亲般的爱。

……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完美中伴着完美,因为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成长中的人。

这是导演的高明之处,都知道,116分钟的电影时长,无法浓缩一个人几十年的漫漫长夜,但塑造每个人物形象时,很用心,他想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人生。

那就是,不完美,才是完美的人生。

《无手老师》观后感篇4

11月30日下午,实验幼儿园组织了全体教职工观看了主旋律电影《无手老师》。这是一部具有温暖情怀和励志功能的电影,在大片云集、特效满眼的今天,我们没有想到,一部普通的公益励志影片也能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惊喜、精彩和感动。这部饱含高原气息和黄土馨香的影片,用黄河源头那样清澈本真的手法,承现给我们一个动人的人物形象——无手老师马复兴。

三尺讲台,三寸粉笔,铸就的是三千桃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出的是教师一生的追求。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缔造出一个个梦想与情怀的奇迹。

?无手老师》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启发,也许世界上给你很多不公平,但是努力能让你离你的梦想更近一点。也许你有很多艰难苦痛,但努力前进总能找到未来的方向。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世界上的努力不会白费。

无手老师复兴顽强的毅力和坚持感动着我。他用最朴实无华却又无私的行为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影响着在座每一位观影的老师。

奋进路上,他那艰难的身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感染与激励着更多像有手之人。通过这个电影我学习到,在实现自己的梦想道路上只有挫折能使自己变得跟强大。一个无手之人都能通过他自己的努力与坚强完成自己的梦想,我们凭什么不能做好,凭什么在挫折面前低头。

作为教育工作者,观看影片后党员教师们深受感动,观看电影后通过观后感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体会。我们应该将马复兴三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的教育信念,以及“历经沧桑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精神牢记于心,实践与行。

《无手老师》观后感篇5

随着电影情节展开,全体员工或感动或流泪,完全沉静于马复兴老师过往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中。直至影片播放完毕,还有不少同事要求将电影《无手老师》拷贝,想与家人一同欣赏。

为什么作为电影《无手老师》能这么打动人,感染人呢?一个方面应该是影片没有刻意地拔高人物,影片更像是以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用最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截取马复兴老师人生的几个片段,通过接地气的方式刻画,来表达人们对马复兴老师平凡中的不凡、普通里的崇高思想境界让人感佩吧?这也是在娱乐节目风行的今天,人们对矫揉造作的厌恶和对真情实感的一种回归。另一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马复兴老师在双手残缺的情况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在贫困山区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和动人事迹感染人。

这部电影展现了爱、敬畏等人类美好的'品质,但更打动人心的是以马复兴老师为代表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正是有千千万万像马复兴老师这样的人,才让我们这个民族顽强地从近百年来谋求生存到走向复兴之路。这里想用八个字概括,那就是“坚持不懈,使命必达”,这是推动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精、气、神”。

通过观看影片,公司员工被深深的触动,纷纷表示将以马复兴精神为旗帜、为标杆,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不计较个人得失,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此部电影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公司将以“一个也不能少”态度,用“爱”来打造一支专业的团队;以“敬畏”的态度,来珍惜每一次发展的机遇;以弥补自身短板来夯实公司发展基础,与集团一道谋求未来更好的发展。

《无手老师》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生活老师月总结优质5篇

老师小班个人总结5篇

体育老师年度工作个人总结5篇

学校老师的个人总结5篇

老师一学期工作计划通用5篇

老师一学期工作计划5篇

小学老师工作总结参考5篇

小学老师工作总结模板5篇

生活老师月总结5篇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优秀5篇

《无手老师》观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