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和问题,通过教案的准备,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白桦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白桦教案篇1
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流畅的加拿大民歌。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可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歌曲为自然小调式,旋律围绕着小调的主三和弦加以发展。音程以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结束时两次在主音上拉长节拍,好像一队在这里郊游的少年儿童在鼓声伴随下走向山林之中,充满了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导入——欣赏加拿大风情,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2、展开——聆听歌曲,熟悉歌谱,感受旋律与歌词,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和意境。
3、深入——在歌唱活动中,感受歌曲的特点(风格),划分乐句,不断理解和记忆歌词,准确地、有情感地歌唱。
4、拓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用不同的演唱方式进行音乐表现和审美评价,抒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并自主查找有关加拿大民歌等音乐学习资源。
?白桦林好地方》全国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年级:
四年级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歌曲所抒发的对白桦林家乡美的赞美与热爱之情;感受大自然与生活的美好,油然而升对自己家乡热爱的情感。
2、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本歌曲自然小调的音乐特点,体会切分音表情作用和象声词表现的音乐形象,尝试为歌曲进行简单的打击乐器伴奏。
3、能力(过程与方法):感受旋律的对比和节奏变化,理解歌曲内涵。能用稳定的节奏、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在不同力度、速度变化的演唱中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学习歌唱,在不同演唱形式中发展学生的歌唱能力,并能为歌曲进行简单即兴的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加拿大异国民歌的风格。
五、教具:
电脑图片、钢琴、光碟、沙锤、打击乐、展示平台、音乐符号图片、节奏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巧妙设问,激发学生欣赏歌曲的欲望。
师:同学们,大家好!陈老师知道,你们曾经去过许多美丽的地方,今天陈老师要带去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请仔细的听下面这首歌,它会告诉你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二)欣赏歌曲《白桦林好地方》,感受歌曲内容和旋律音调特点。
1、问:刚才我们聆听了这首歌曲,歌词唱的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
(老师小结,对了这首歌曲是作者对家乡加拿大白桦林美丽景色的赞美)
2、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感受自然小调的旋律美感。
师:同学们仔细听老师弹奏这首歌曲的旋律。听一听,歌曲的旋律音调有什么特点?(可用琴声引导学生找到歌曲的主音“6”和6 3音程最好事先将这个做成卡片!)
(三)欣赏教师范唱歌曲,感受歌曲力度变化及情绪,加深体会音乐语言的表情作用及歌声表现方法。
1、教师范唱第一段,将歌曲的强弱变化表现出来,引导学生了解2/2拍及其挥拍方法,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力度和情绪变化。(特别注意在演唱结尾句,表现远去的脚步的象声词“蓬得得蓬蓬”,要将中弱到渐弱表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强弱的变化。
2、感受结尾乐句的音高与节奏,用不同的词语练习唱准旋律,并想象和表现这一乐句的音乐形象.
师:刚才同学们初听了歌曲,并且分析了歌曲的曲调,同学们想不想听陈老师为大家演唱呢?(学生回应)好,不过陈老师想请同学们为老师的演唱挥拍,首先,让我们来熟悉一下这首歌曲的节拍。(引导学生辨识其结构与4/4拍的相似之处,讲解不同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用二拍子挥拍。教师左手反向示范)
接下来,陈老师为同学们演唱第一段,请同学们仔细听歌曲结尾乐句,请你想想,演唱的力度有什么变化,它表现的是什么?(学生想象,并回答)(老师的提示:好像在白桦林郊游的孩子们,打着小军鼓,渐渐远去的情景,鼓声和脚步声都越来越远,越来越弱了,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怎么样?)(提示:中弱到减弱的变化)
用“噜”和“啦”作发声练习,唱歌曲的最后一乐句,第三遍唱原歌词:
6 66 6 1 | 6 66 6 1 | 6 6 6 61 | 6 --- | 6 —1 —|6----|6----||
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蓬蓬蓬
(师生交替练唱,主题意境的体现)
(四)多种方式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1、教师范奏歌曲旋律(注意在范奏时表现好音乐力度的变化),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并请学生用手势表现出歌曲的四个乐句。(学生分析回答)
2、整体跟唱旋律,引导学生前三乐句用“la”模唱旋律(教师唱歌词),找出具有对比性的“切分音节奏”。结尾第四乐句,全体学生和教师一起直接唱歌词(前面练声已经学习过)。
3、想象歌词意境,自配动作,有表情地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为第一段每一句歌词配上动作,老师做适当提示(可为第一句歌词做示范)。(学生想象思考,并请个别学生作示范引导大家一起做),将第一段歌词连起来唱一遍,用动作加强音乐记忆和情感体验。
(2)第二段歌词的学唱采用师生“接唱”,可老师唱前一句,学生后后一句,唱一遍,然后再交换。结尾句大家一起唱。(提示放慢速度,轻轻试唱。交换唱一遍)
(3)第三段歌词学生自主学习。采用“接唱”的形式,男女生分组,或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接
唱,情绪豪迈的部分可引导男生唱,柔和抒情的部分女生唱,结尾句大家一起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处理)
4、学生小结学习经验,提出演唱方案,并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音乐符号f、mp、>、渐弱,在演唱时加以运用和注意表现。)最好将这些符号做成卡片!用力度变化的方法,演唱整首歌一遍,(可加动作、接唱等)
(五)举行白桦林音乐会,拓展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性。
1、教师可用小提琴、口琴或别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先试试第一段)学生欣赏感受同一旋律不同乐器演奏的美感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
2、引导学生即兴创造简单的节奏型,用碰钟、三角铁,双响筒、小队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引导学生用前面几演唱方式演唱歌曲(如第一段动作加齐唱,第二段女生唱,第三段男女生接唱,或者几个同学领唱。情绪处理:师:同学们我们把自己想象成白桦林的小主人,用向游人介绍白桦林一样的心情来演唱,好吗?)
3、评价与交流
教师:今天的音乐课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的歌唱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最开心的地方是什么?你在哪些方面表现最出色?
(六)小结本课
教师:白桦林是个好地方,美丽的森林、蓝色的湖泊、可爱的动物,迷人的大自然风光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我们的家乡重庆也是一个好地方,有山有水,还有勤劳善良、坚韧、热情的三千万父老乡亲。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自己也能谱写一首歌曲来赞美我们的家乡重庆。
今天,陈老师为你们音乐课出色的表现感到高兴,我想给你们送上一个礼物,能猜出来是什么礼物吗?我为你们再献上另一首著名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让我们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音乐响了一段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拍手有序的出教室)
白桦教案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坚守岗位
看林人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同学们讲得好。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
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
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2.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
2.总结启发想象。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
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白桦教案篇3
师问:诗歌有什么特点?
① 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② 这几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导入
刚才那位同学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白桦》这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今天我们来教《白桦》这首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白桦长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就是白桦树。
现在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第105业自由地读诗歌
1、学习饱含感情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句段。 2、反复诵读,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对森林工人的赞美之情。 3、学习森林工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然后邀请同学读,把诗分分节
白桦”第一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第二节写了白桦在雪花中的美,第三节写白桦在寂静的朦胧中的美;第四节写白桦在朝霞中的美。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本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记叙了无名守林工人守林护林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守林工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表达了守林工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这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小组内讨论交流五分钟。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读这首诗,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中无名的守林工人,为了白桦林的安宁,日复一日、孤独寂寞地生活在森林里,他和他的同伴们,心灵是多么的纯洁,胸怀是多么的宽广,品质是多么的高尚,精神是多么的可贵……他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白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了解白桦林,有感情地演唱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
2、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3、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抒发对家乡、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编创歌词。
教学用具:
课件、铃鼓、响板、自制打击乐器、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演唱满族歌曲《满家娃》
2、师生满语问好
二、创设情境
师:在遥远的加拿大,有一片美丽的白桦林。老师今天就要带领大家去参观一下这片美丽的白桦林。(课件展示)在白桦林里有潺潺的流水,木制的小桥,还有躲在白桦林深处的小动物。在加拿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树就是郁郁葱葱的白桦树,它是落叶乔树,树皮白色,远远望去一片白色,同学们,白桦林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
三、学唱歌曲
1、欣赏《白桦林好地方》视频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迈着轻快的脚步向白桦林走去,听!告诉老师你们在白桦林里看到了什么?生随音乐打节奏。
生:有海狸,大麋鹿,森林,平原,山峦,峭壁,湖泊,草房等等,
美丽的大平原,白桦林那白锦绸缎般亭亭玉立的树干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你们觉得白桦林美吗?
2、聆听歌曲
师:白桦林到了,现在我们来感受一下白桦林这首歌曲,边听边想想这首歌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生随音乐打节奏
生:情绪是活泼欢快的,速度是稍快的。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
同学们,谁能用优美的声音朗读歌词,读出白桦林的美呢?
(三名学生每人读一段)老师有一个问题先问问大家,课本乐谱中的第二行第四小结歌词“我将要再回还”是什么意思啊?谁来说说举手回答。
生:是我还会再回到这里
师:为什么回到这里?(教师总结因为在白桦林的景色太美了,我还会再回到这里,来欣赏白桦林的美景。)
评价:同学们真聪明。
3、聆听音乐,轻声跟唱,感受歌曲。
4、老师弹琴,你们学唱好吗?轻声唱第一段,唱好后学第二段。师:我们现在来学习第二段歌曲,先看看歌词第二段与第一段一样吗?谁来说说举手回答。
生:第五小节与第七小节的歌词与第一段歌词不一样。
师:好,有没有谁来试一试读读第五、七小节?(师先读学生模仿)
师:现在跟着老师的琴完整唱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几段一样?告诉
老师。
生:第一段。
师:唱好第三段,完整唱歌曲。
5、学习音符记号
师:如果现在你是白桦林的小主人,向游客介绍它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的)所以作者在歌曲开头的地方用上了力度记号(F)来表示他自豪的感情,谁知道这是什么记号阿?(强记号。展示图片)
师:你们看后面还有哪些符号?(重音,中弱,渐弱)
不知不觉我们游客们在美丽的白桦林玩了一天,虽然很舍不得但是大家都要回家,游客们越走越远,脚步也越来越轻,蓬――蓬――
6、完整演唱歌曲。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把歌曲唱一唱,记住用怎样的心情唱啊?要注意几个重要的音符记号:强、中弱、强音
7、起立即兴动作演唱。
四、打击乐器训练
1、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风景画,请同学们想想这美丽的白桦林里,除了有我们在歌唱的声音,还会有些什么声音?
×0×0|×0×0||(伐木的声音)
× ×× × ×|× ×× × ×||(风吹树叶的声音)
0×××|0×××||(动物的脚步声)
× 0 0 0| × 0 0 0||(人的脚步声)
2、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打击乐器)
师:响板模仿伐木的声音(出示节奏一:x o x o | x o x o |)
铃鼓模仿我们的脚步声(出示节奏四:x o o o | x o o o|)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编创歌词
1、我们的家乡在哪——本溪满族自治县
我们的家乡美吗?提起我们的家乡同学们的声音真自豪!枫叶之乡本溪县,――生接答:都市休闲后花园。谁来说说我们家乡都有什么、有什么美丽的风景?课件展示:本溪县风光。
2、分小组编创歌词,师巡视指导。
3、分小组演唱,打击乐器伴奏。
六、课堂小结:
我们的家乡真美啊!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听出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希望大家从现在起更热爱大自然,爱护我们家乡的环境,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同学们能做到吗?
好,今天的白桦林之旅就结束了,下课,同学们再见!(学生随着歌曲旋律走出教室。)
白桦教案篇5
3、再次欣赏音乐
t:白桦林的大门为我们打开,你进入白桦林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听这首曲子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s:我觉得很开心,很快乐,我么应该用兴奋和欢快的情绪来演唱。
t:真不错!所以说这片白桦林真是个—美丽的好地方!(出示课题《白桦林好地方》
三、解决2/2的概念,并解决最后一句的强弱唱法。
t:美丽的白桦林中传来了一阵阵轻快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呢?(师范唱“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蓬,蓬?”)
s:学生随意说t:我猜应该是鼓声,或许是马蹄声,或许是小朋友高兴了哼哼的小曲声?
t:你听这声音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老师边唱边拍手。)
s:有强弱
t:很棒!请你也试试~(学生唱)注意你的声音和舌头的控制,眉毛扬一扬~
s:学生边唱边拍手。
t:你觉得这应该是几拍的曲子呢?
s:2拍,
t:不错!有同学听出了他是两拍的曲子,而且也听出了强弱,但是他并不是2/4拍,那么他是谁呢?(出示2/2拍,讲解2/2拍,并拍一拍)。
t:想听可以,请你边听边用2/2拍的节奏给老师拍手伴奏。(师敲节奏“x x x|x x x”,并敲出强弱)
t:你能边拍手,边唱唱这轻快的声音吗?(学生边拍手边唱,注意强弱。)
当这声音离开白桦林的时候,你有感受到这声音上有什么变化了吗?(学生听老师唱,说出减弱。并自己唱出减弱。)
t:非常好!
四、旋律解决
t:我们今天就随着鼓声,马蹄声,小朋友的小曲声?踏上去白桦林的路途,另外请大家旅游玩回来告诉我,你发现了哪几句是相似的旋律,这些秘密尽在音乐中。请你看着谱子欣赏。
s:“白桦林好地方”和“遥远的平原”相似;“那里有大麋鹿自由游荡”和“蓝色湖水岩石岸我将要再回还”是相似的。
t:(出示ppt)请你边拍手边唱唱相同的旋律和相似的旋律,感受他的相似点(唱谱子),第二句为什么316和第一句不一样呢?(起来承接作用,表示回家心切。)并一起演唱整首曲子的谱子。
五、学唱歌曲(时刻中间提醒声音不可过响,要优美的声音。)
1、学唱第一段唱完谱加歌词。
t:好的!你们是不是注意每一句的结尾都将口腔打开。齐唱(请男生唱一唱)
2、学唱第二段,并解决难点
t:非常棒!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唱唱第二段,你觉得那一句有点难度呢?
s:我的心灵在呼唤,北方的山峦。
t:对了,这个“的”字像是小朋友的长长麻花辫子下面扎堆蝴蝶结,在“方”的辫子下面起了个点缀的作用。老师唱,学生跟。(请女声唱一唱,注意最后一个字的咬字是“an”)
3、唱第三段
t:你听老师唱第三段,觉得哪里有不一样的感觉呢?(最后“蓬得得?”用2/4拍来演唱。)
s:老师最后一句唱的慢
t:谁来说说为什么书上要求用快的速度来演唱,而不像老师一样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吗?
s:更突出了作者回家心切,开心?
t:很棒!我们来唱唱第三段,请你唱出作者回家心切的喜悦的心情。(注意每个字的结尾音要唱好。)
4、唱整首曲子
t:请同学们拍拍手,带着欢快地,开心的,急切回家的心情,用优美的声音一起跟着音乐来赞美白桦林这篇美丽的地方。(生唱)
六:打击乐器伴奏
t:双响铜(出示节奏一:x o x o | x o x o|)请打对节奏的一个同学站在一组前面,带领第一组同学打双响筒节奏,其他同学用击掌代替响板。(双响筒组)
1、小鼓节奏(出示节奏三:x x x |x ——|)请打对节奏的一个同学站在三组的前面,带领第三组同学打鼓节奏,其他同学用击掌代替小鼓。(小鼓组)
2、手鼓节奏(出示节奏四:x o o o|x o oo|)请打对节奏的一个同学站在四组的前面,带领第四组同学打手鼓节奏,其他同学用击掌代替手鼓。(手鼓组)
5、交替学生演奏,给每个人一次机会。
七:总结
t: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今天我们作者的家乡,一个美丽的地方—白桦林,你要知道我们的家乡象山也是个美丽的地方,我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能观察到我们自己家乡的美。最后,在我们告别白桦林的时候,请你们边唱边离开教室。
白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
2、体会作者与看林人对话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体会看林人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甘于寂寞的崇高精神。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测
1、导言:孩子们,预习了《白桦林的低语》,你一定有所收获。
2、出示句子,指名填空,随机读出自己的感受。
(1)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2)白桦林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
a、指导读词语:词语也有情,再读所填的四个词语,读出你的感受。
b、将词语送回句子中,读出你的感受指名读。
(3)这篇课文的体裁是(抒情散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
二、出示“学习目标”,默读
三、质疑课题
预设:白桦林向谁低语?“低语”什么?指名说一说。
四、完成目标??
1、引导:目标是学习的动力。仅仅几个小时的短暂相聚,却让我一直怀念着你,我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这是为什么?
2、“自主学习——迸发智慧”(5分)。
“金钥匙”:默读3——6自然段,想想“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再用简洁的词句填空。
因为大兴安岭有的看林人,我怀念他们的品质,所以我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
3、组内合作,携手前行(4分钟)。
“小组学习——携手前行”
“金钥匙”
小组成员按照“我认为因为大兴安岭有的看林人,“我”怀念他们的品质,所以我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我们是从这句话体会到的:”的方式进行交流。
静心倾听伙伴的见解,意见一致就举手通过,不一致或有补充时可发言,最后形成小组学习成果。
记录员可用速记的方式,如数序符号、起头的字、关键词等整理小组学习成果,以节省时间。3分钟。
4、全班交流,分享成果(10——15分)。
(1)提醒学生按“金钥匙”的方法汇报。
汇报员按照“我们小组认为因为大兴安岭有的看林人,“我”怀念他们的品质,所以我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我们是从这句话体会到的:”汇报,要求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其余小组有不同见解或有补充时举手表示,并注意倾听,随时汲取优秀见解,完善本组学习成果。
(2)评价:集体加分与个别加分相结合
因为大兴安岭有一心一意、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看林人,我怀念他们那份纯朴而可爱的品质,我想再一次体会他们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所以我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
五、完成目标2
引导:在第五自然段中,作者用第二人称的口吻让我们看到了一心一意、爱岗敬业的看林人,为什么还直接写与看林人的对话呢?
1、默读第6自然段,体会作者与看林人对话的好处。。
2、指名交流。
(作者回忆和看林人短暂的对话,就把看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崇高理想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之所以能以苦为乐,是因为他们知道森林是宝贵的资源,他们要让绿色的森林遍布祖国大地)
六、回归题目
理解题目含义
a白桦林在低语什么?(白桦林在感激,赞美看护它们的林业工人)
b这其实是作者在低语(指导朗诵)——
“怀念你啊,看林人!”“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七、“我的视角”
(预设:劳动是光荣的、快乐的,劳动也是艰辛的林业工人的工作是辛苦寂寞的,却也是充满诗意的。)
八、积累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试着背诵。
九、结束语
孩子们,《白桦林的低语》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诗,是一首劳动者的赞歌。老师再向你们推荐郭小川的诗歌《林区三唱》,进一步感受林业工人那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白桦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