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是可以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出色的教案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改进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会洗手娟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会洗手娟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我们周围的环境存在着许多看不见的细菌、寄生虫卵,幼儿好奇的天性使他们去到哪里都想摸摸、玩玩,小手也在不知不觉中沾上细菌等微生物。如果不注意洗手,幼儿极易将病菌带入口中。在小班幼儿中开展学习洗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3、愿意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重点:
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难点: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
视频、ppt、2个桶、2个大盆、15条毛巾、水果、《洗手歌》、洗手液4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问题。
幼儿观看故事视频《一定要洗手》,思考并回答问题: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皮皮想用手拿薯条吃的时候,小女孩对他说了什么?为什么要洗手?
(二)学习洗手的方法。
1、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正确的洗手方法。
2、通过ppt学习正确的的洗手方法,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按照ppt上的步骤图练习。
3、幼儿自己根据步骤图,练习洗手的方法,巩固学习内容。
(三)创设情境,练习洗手。
1、教师出示水果盘,激发幼儿洗手的主动性。
2、幼儿分成两组,通过实践练习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师关注幼儿并给予指导,提醒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四)活动小结,分享水果。
小结:手上容易沾上细菌,在吃东西之前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洗手,就可以让我们变得健健康康。
活动反思: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只要认真的去观察、贴近幼儿的生活,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去动脑筋,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亲自体验的机会,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
我会洗手娟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培养幼儿勤洗手的好习惯,让幼儿懂得洗手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1个小手娃娃。
2、洗手分布图。
3、保温桶、脸盆、毛巾、肥皂。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手娃娃”,引出课题:
1、教师问:小朋友,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看它是谁?
2、出示“小手娃娃”,引导幼儿有礼貌的打招呼。
3、引导幼儿认识手的基本特征。
二、讲述故事《不爱洗手的娃娃》:
提问幼儿:1)妞妞为什么会肚子疼?妞妞做完什么事情不洗手?
2)你要告诉妞妞什么?
3)在什么时候你还要洗手?(饭后、大小便后……)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1、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洗手的方法与步骤。
2、师幼小结:洗手方法与步骤。
挽袖子——淋湿手——打肥皂——冲干净——甩一甩——擦一擦
3、教师出示洗手分布图讲解、示范洗手过程。
4、请1——2名幼儿演示洗手。
四、根据图片,创编儿歌。
五、教师引导幼儿到盥洗室洗手。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1、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洗手的方法与步骤。
2、师幼小结:洗手方法与步骤。挽袖子——淋湿手——打肥皂——冲干净——甩一甩。
我会洗手娟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动作来表现。
2、通过洗手帕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准备材料:《洗手帕》磁带、钢琴、手帕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讨论:手帕脏了怎么办?可以怎样洗?)
3、欣赏音乐《洗手绢》。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讨论: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轻又慢时可以怎么样洗手帕?)。
4、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洗手帕的动作。
6、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7、与幼儿一起做《小兔和狐狸》的音乐游戏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洗手是幼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来示范如何正确洗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做到先卷起袖子,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并告诉老师不能玩水。结合动作,幼儿较容易地学会了儿歌,而且能边唱念边表演,效果很不错。但在之后的实践环节中,有的幼儿没有老师的提醒就又开始了玩水,可见,不玩水的行为个别幼儿还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师的随时提醒。当然,在一次活动中就想改变幼儿玩水的坏习惯,确实不可能,这需要老师在平时对引导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我会洗手娟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打开巧克力包装。
2、初步感知巧克力融化的现象。
3、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包装的巧克力、课件、杯子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小老鼠玩具,幼儿与小老鼠打招呼)
1、师:今天小老鼠来到我们小(1)班做客了,和它打个招呼吧,小老鼠:“小朋友,你们好,我今天还给你们带了礼物,你们想要什么礼物呀?
每个小朋友都想要啊,那想想如果小老鼠要给每个小朋友一件礼物的话,那他要准备多少礼物才可以啊?(引导幼儿说:许多许多)
2、我们一起来问问小熊为我们准备了什么礼物?
3、播放课件。
4、小老鼠带了什么呀?你在哪里还吃到过这样的巧克力?
二、尝试探索打开包装的方法
1、情景引入:(录音哭声)听,谁在哭啊,想想宝宝为什么会哭呢?(因为收到的小老鼠的礼物,可怎么也打不开,于是急的就哭了。我们来给他想想办法好吗?
2、个别幼儿师范打开巧克力的包装。
3、谁愿意来说说看,他是怎么打开巧克力包装的啊?(拧、撕、拉等)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那么现在我把小老鼠送的许多许多的礼物发给小朋友一起分享,请我们小朋友在这些小礼物中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再想想怎么打开外面的小包装,然后尝一尝把它吃掉好吗?(幼儿尝试打开包装,并品尝)
提出要求:不能用嘴巴咬,糖纸是脏的,有细菌,你可以学一学刚才的那些方法。
吃好了吗,把你的好办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巧克力的包装打开的呢?(请小朋友自己探索,鼓励相互帮助、讨论。)
5、你们的本领真大,那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把包装打开的?谁愿意来说说看。
6、那打开以后你有没有数一数,里面有几颗?
7、(小结)刚才你们的小手真灵巧,用了很多好方法,有的用拉的方法(模仿),剥的方法,拧的方法,撕的方法,。原来打开不同的东西可以用不一样的方法。
三、说味道
1、巧克力我们都吃过了,那你吃到的巧克力是什么味道的呢?(甜甜的,香香的、滑滑的……)
2、你们的巧克力到哪里去了?还在嘴里吗?老师来告诉你,巧克力是由大到小,慢慢融化掉了
实验: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张大嘴巴,把巧克力放进一张大嘴巴里,看看是不是会融化呢?(初步感知融化现象,由大变小)这就是溶化。
四、分享
宝宝们我们的巧克力好吃吗?好东西要和别人一起分享,那请我们的客人老师也来分享一下吧,你们要帮他们把巧克力打开哦!
我会洗手娟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2、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要求: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饭后|、点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学会念《洗手》儿歌
准备:一条脏毛巾
过程:用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学习洗手的愿望
老师: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脏了。”
提问:
1、谁在哭啊?
2、毛巾为什么哭?
3、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溅到地上。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耍三下,一二三。”
2、幼儿先在坐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学念儿歌,老师边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边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3.组织幼儿在水池边,实地练习一次洗手。
活动反思:
活动对幼儿进行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始以一条脏毛巾的话题讨论方式进入活动主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鼓励幼儿自己来介绍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具体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语言,再加上有徒手练习的铺垫,先前进行个别的纠正和辅导,使得实际练习有条不紊的开展。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的真实过程,都学会了用正确方法洗手。
我会洗手娟教案5篇相关文章:
★ 中国教案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