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平衡中班体育教案7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编写教案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知识的重要途径,有了精心准备的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走平衡中班体育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走平衡中班体育教案7篇

走平衡中班体育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幼儿活泼好动,摸、爬、滚、打是他们自娱自乐,相互嬉戏的最爱。学前班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各部份有一定的认识,在嬉戏中能有意识地积极寻找多种方法运用身体某些部位去完成一些高难动作。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意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积极动脑,相互合作,主动地探索出多种动作,按实际能力达到不同层次的要求。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自己身体的灵活和作用,从而意识到要爱护自己身体的每一部位,并能协调地运用。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的不同作用,学习运用身体不同部位移动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身体动作的表现力。

2、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新的动作,从不同角度思考,独立或合作设计完成动作要求,发展幼儿创新技能。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各类数字卡装扮的数字园,固定1.4米高的绳索,以山坡(上、下)、小河、雷区,电网的标志图分放在绳索下的场地上。

活动重点:想办法运用不同部位移动身体。

活动难点:设计并完成脚不沾地移动身体。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幼儿进行走、跑、跳、蹲、扭动身体、钻、爬等基本动作训练。

2、情景导入:“我们的小脚累了,让它们休息一下吧。”幼儿自由地在教师身边坐下。

3、提出问题:“刚才我们都用了身体哪些部位做了什么动作?”(脚走跑、腿弯、屈膝、手动、腰弯、臀扭等)师生共同小结:身体真灵巧,脚能走,腰能弯,手能撑……

二、探索活动

1、教师:“我们的身体各部分可以做很多动作,现在,请你们做一个动作使身体移动。”(幼儿迅即走或跑)

2、教师深入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小脚,可以用其他部位代替脚移动身体吗?”教师启发幼儿多角度思考:“大家试试看,还可以用什么部位移动身体,比比谁的办法多。”鼓励幼儿独立尝试或自由选择同伴合作,教师观察、启发、引导辅助,发现不同的方法,以语言点拨、肢体动作、表情激发保持幼儿活动兴趣。

3、组织集体练习:请个别幼儿示范有代表性的脚不沾地移动身体的动作,集体练习,享受合作学习的愉快。如手膝着地挪动、手膝爬、同伴扶助倒立走、“牛耕田”(两人合作)、攀沿绳、横躺滚、葡匐前进、翻跟头等。教师亲切地帮助个别动作发展差的幼儿。

4、游戏:奇妙的数字园

①以神秘的口吻激发兴趣:“有一个奇妙的园子里,挂满了各种数字,水果、动物,它们上面都有可爱的数字娃娃,想去奇妙的数字园看一看吗?用什么方法上路呢?”

②师生讨论去数字园的方法:上山乘揽车(坐后撑),下山滑滑梯(横躺滚),过河海豚游(鱼跃式),经过地雷区翻个跟头向前走,经过电网小心触电(匍匐前进)。教师与个别动作发展差的幼儿合作,协助其到达目的地。

③幼儿用各种方法到达数字园,欢呼胜利,并欣赏各类数字。

三、放松活动

1、以问激趣:“数字园真奇妙,我们的身体能变成数字吧?”幼儿单独或相互合作,用肢体动作表现数字。

2、讨论:我们还能用灵巧的身体变什么?(各种动植物、人物等的模仿动作)。

3、小结:“我们的身体真灵巧,会做那么多有趣的动作,还能脚不沾地做高难度动作,所以我们要爱护身体的每一部分。”

4、结束:“我们的身体累了,该休息了,现在回家吧。”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幼儿走回活动室。

走平衡中班体育教案篇2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小鸟找食》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锻炼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练习双脚站立由高20~25厘米处往下跳,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小鸟找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练习双脚站立由高20~25厘米处往下跳。

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椅子、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学做小鸟。

教师带幼儿模仿小鸟的动作一会飞、一会停在草地上找食、一会理理羽毛。

2、游戏:小鸟找食

(1)教师当鸟妈妈,幼儿当鸟宝宝,小鸟飞到鸟妈妈身边,鸟妈妈告诉鸟宝宝“前面有许多小树(花坛代替)我们飞到树上,妈妈教你们轻轻地飞下来”小鸟们都飞到树上,然后鸟妈妈讲解示范从树上飞下来的动作:小腿一弯轻轻跳。鸟宝宝自由练习几次。

(2)鸟妈妈说:“鸟宝宝,你们学会了从树上轻轻飞下来的本领,现在妈妈要带你们到草地上吃小虫,当你们听到野猫的叫声,就赶快飞到树上,听到妈妈说野猫不在了,你们再飞下来,继续在草地上找虫子吃。”

(3)请一个幼儿当野猫,在小鸟们找虫子吃的时候“喵喵喵“叫着跑出来,看到没有飞到树上的小鸟就去抓,被抓到的小鸟要关到野猫的家里,暂停游戏一次。

(4)提醒幼儿在双脚同时跳下时要轻轻落地,不能过猛,要注意安全。

(5)游戏进行几次。

3、小鸟回家休息了。

师:鸟宝宝,你们都吃饱了吗?天黑了我们飞回家吧。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小百科:鸟(学名:aves),又称作鸟儿。定义:有羽毛几乎覆盖全身的卵生脊椎动物,字典解释:脊椎动物的一类,温血卵生,用肺呼吸,几乎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大多数能飞。在动物学中,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走平衡中班体育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2.学习匍匐前进的动作。

3.在活动中感受相互合作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在活动中合作运粮。

难点:掌握匍匐前进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蚂蚁在秋天搬运粮食准备过冬的自然现象;

2.物质准备:

音乐《牛奶歌》、《加加油》、《蚂蚁搬豆》,音箱,蚂蚁头饰若干, 垫子两组,拱桥 2 条,钻圈 4 个,沙包若干,呼啦圈两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二、出示蚂蚁头饰,引导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小客人,仔细看一看,它是谁?

2.蚂蚁长什么样子? 提问:

(1)头上有什么呀?

(2)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3)蚂蚁是怎样走路?

3.教师小结蚂蚁的外形特征

蚂蚁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一个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三、学习匍匐前进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蚂蚁爬的新本领: 1.幼儿自主探索匍匐前进动作,请个别幼儿示范。

2.教师示范匍匐前进动作。

指导语:小朋友爬的时候,小手臂要贴在垫子上,交替往前爬行,肚子不能离开垫子。

3.幼儿分组练习匍匐前进动作,快速爬过垫子,教师个别指导。四、进行游戏《蚂蚁运粮》

教师:冬天快到了,小蚂蚁们要开始储存粮食过冬了,现在我来当蚂蚁妈妈, 你们当蚂蚁宝宝,我们一起去运粮吧。

1.蚂蚁运小袋粮食。

游戏规则:从“家”出发找“粮食”途中,爬过草地(垫子),钻过山洞(钻圈),走过小桥(拱桥),发现小袋“粮食”,每只“蚂蚁”各拿一袋回家后,沿原路跑回家。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蚂蚁合作运粮

第二次出发找“粮食”,发现“粮食”更重了,一只蚂蚁运不回来,引导幼儿互相商讨办法,找伙伴一起搬,要求协同配合。

五、结束部分

“粮食”堆好,教师简单讲评,“小蚂蚁”围着“粮仓”狂欢,师生同做放松运动。

活动总结

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匍匐前进的动作,并且通过两个互相配合共同“运粮”。不足之处:

1教师的言语过于啰嗦,应简单明了。

2.在幼儿学习匍匐前进的分组过程中,教师应该准备多几个垫子,避免出现过多的消极等待。

3.在蚂蚁合作运粮中,教师缺乏让幼儿自由探索,应先让一个蚂蚁宝宝出发找粮食,当它发现粮食变重了,一个蚂蚁宝宝运不回来时,引导幼儿想办法,回去呼唤其他伙伴一起搬。

4.两组器械的摆放间隙要隔开一点,避免幼儿游戏排队受到阻碍。

走平衡中班体育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按压方法作原地运球。

2、初步学会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

3、锻炼股四头肌的静力性。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xxx。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篮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带领幼儿排四个纵队,根据节奏做热身运动。

二、活动导入,教师示范。

1、以"和篮球宝宝一起玩"导入活动。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和篮球宝宝做游戏。"

(2)请个别幼儿先上前试着原地运球。要求其他幼儿认真观察,他们是怎么拍球的,拍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3)组织讨论。

2、教师示范原地运球,注意手掌粘球的动作,幼儿认真观察。

3、请个别幼儿尝试运球,教师从旁指导。

注意:1、用按压方式运球;2、注意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3、脚要像大树生了根一样,在原地不动。

4、幼儿练习原地运球,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2、请幼儿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走平衡中班体育教案篇5

目标:

1、能在各种材料建构成的障碍物上行走,练习手眼协调和平衡能力。

2、努力尝试多种练习平衡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材料:

变形平衡木、大块积木、弧形塑胶板、沙包、硬纸板、雪花片过程:

一、导入:

1、以游戏《风和小树》做为活动腰部、颈部及手部肌肉的准备动作,同时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教师:"昨天晚上的一场大雨把小河上的桥冲走了,小动物们不能到河对面去找食物了,请你们帮它们想个办法,可以顺利到达河的对面。"

二、基本部分;

1、让幼儿利用已有的材料(平衡木、积木、塑胶板)建构不同的桥,并分别上去走一走,提醒幼儿小心。

2、集中:讲讲每座桥的不同之处,请几名幼儿示范,说说自己是怎样又快又稳地过桥的。

3、幼儿自由练习,体验在不同障碍物上行走的难易度,手眼协调。

4、集中:教师:"小动物们得到你们的帮助,又能吃到食物了,为了表示感谢,送来了好多吃的,咱们一起去运回来,好吗?"

5、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把食物(沙包、硬纸板、雪花片)运回来,鼓励幼儿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运食物。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放松:

1、总结性评价,对幼儿愿意帮助别人、动脑筋想出的各种办法给予表扬和肯定。

2、一起做放松运动:甩手、扭腰、晃头、捶腿等。

3、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收拾材料后回班。

走平衡中班体育教案篇6

指导语:

1、本组游戏能促进幼儿平衡觉的发展。通过亲子平衡游戏,培养幼儿自信、大胆、勇敢、坚毅的品质。

2、本组游戏一个或几个家庭都合适。

游戏一:我是小陀螺编者:严彩芝游戏功能:

1、帮助孩子在快速运动时能保持肢体平衡;2、促使平衡觉的发展,体验亲子游戏的乐趣。

游戏过程:

1、让孩子找个空地站好,可以把手臂伸平,不要扶任何东西。也可以把手放在腿两边,原地旋转。2、2、孩子在转的时候妈妈可以说:"宝宝像个小陀螺,转、转、转……好,停下来,看看宝宝能不能站好不倒下。"3、让孩子静静地站立一会儿,直到他感觉不到晕了。

4、用这种方法,连续做5次,并且每天坚持如此。

5、为了引起孩子的兴趣,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轮流做,看谁能坚持不倒下来。

游戏二:小小杂技演员编者:严彩芝游戏功能:训练宝宝脚跟对着脚尖后退走,培养行走能力。

游戏材料:长绳子或直线游戏过程:

1、在地上画一条线或放一根长绳子。

2、妈妈和宝宝一起站在绳子的一端,脚跟对着脚尖往另一端走。

3、走到头以后,再用后脚跟抵着前脚尖往后退着走回来。走到绳子中间,学着杂技演员那样,用一只脚在绳子上独立一会儿。宝宝和妈妈在绳子中间做不同的动作。

4、根据宝宝完成情况,妈妈可以和宝宝在头上各顶一个积木走。

游戏三:小小搬运工编者:严彩芝游戏功能:

1、帮助孩子训练平衡能力;发展持物运动的能力,2、培养幼儿任务意识及坚韧、勇敢的品质。

游戏材料:书或沙包游戏过程:

1、爸爸和孩子参赛,妈妈当裁判。

2、爸爸和孩子都把两臂伸直,每人拿一个沙包或是一本书放在头顶上,从一个房间运到另一个房间。

3、也可以把书放在伸直的手臂上,从房间的一边运到另外一边,看看能够坚持多远不掉下来,一直运到终点的人为胜利。

4、还可以爬着搬运,把书放在背上运到终点。

走平衡中班体育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练习在平衡木上行走,训练幼儿的身体协调性。

2、通过活动使幼儿的胆量得到锻炼。

3、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体操运动员进行平衡木比赛的录像。

2、平衡木。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观赏我国体操运动员进行平衡木比赛的录像。

2、请幼儿扮演体操运动员,走过平衡木。教师在一旁观察,哪些幼儿已完全自如地进行活动,哪些幼儿虽能独立活动但动作还很笨拙,哪些幼儿还不能独立地进行活动,在此基础上,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重点指导那些没有勇气登高的幼儿。

活动延伸

随着活动的开展,逐渐增加难度,鼓励幼儿听音乐,自由选择动作(如侧平举、叉腰、上举等)。

教学反思:

我根据本班幼儿年龄小、爱动这一特点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体育活动。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准备材料,制作青草、小路,还有路边的小花,我还选用了幼儿能够接受的高矮适中的平衡木,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

走平衡中班体育教案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语言月亮走教案7篇

幼儿园走椅子游戏教案7篇

幼儿不跟陌生人走教案7篇

运球走游戏教案5篇

月亮走语言教案5篇

大班绕障碍走教案6篇

月亮走语言教案最新6篇

自己走小班教案8篇

月亮走语言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大班走高跷教案5篇

走平衡中班体育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9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