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试讲教案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出色的教案使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筛选和优化,提高他们的教学创新能力,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评价方式,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猫的试讲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猫的试讲教案6篇

猫的试讲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声调的相关内容

2、准确掌握普通话的声调和声调的辨正

3、不同方言区学生进一步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区别

教学重点:

1、了解声调的作用和调值、调类

2、五度标记法

教学难点:

1、声调的辨正

2、方言区学生准确掌握调值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示范,互动练习。

讲授课时:15分钟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互动提问:

问题1:您来自哪里?

问题2:掌握几门外语(发音)?这些语言固定字或词有固定字调吗?

世界上许多语言是没有声调的,目前明确的只有汉藏语系的语言有声调。在中古汉语就有四个声调,隋代《切韵》(qiē yùn)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完整而确切的资料。至于上古汉语有没有声调,如果有的话,有几个声调,由于文献不足,比较难以确定。声调这也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征。

汉语普通话讲究的是声、韵、调的完美结合和灵活掌握,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掌握普通话不仅要会说,还要说得准确、说得清晰、说得动听。声调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我们今天要一起进行学习和实践。

二、教学过程

(一)声调的定义和作用

1、什么是声调

声调就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要注意的是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相对音高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上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也就是说声调高低升降的比例关系则是固定的。

2、声调的作用

(1)一个音节或同样的两个音节,由于声调不同就完全可以表示两种甚至更多的意思。普通话中音节大概是400多个,声调在区别语意方面尤显重要。

3(2)汉字因为有了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汉语的音韵美才得以体现和发挥,才能充分地用来表达情感。(众里寻她千百度,幕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

(3)声调还可以用来调节气息,纯正字音。可以通过对两字词及四字词的夸张练习来体会气息的运动,使字音准确、响亮。(王菲改名)

(实例2)电台工作中的实际事例

(二)调类和调值(五度标记法)

调类:即声调的`分类。普通话里有四种基本的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根据古汉语“平、上、去、入”的名称沿用下来的

当前最公认的七大方言区是:官话方言(又称北方方言)区,吴语区,湘语区,赣语区,粤语区,闽语区、客家话区。

北方方言一般以4个声调为多,少数5个声调,西北有的地方少至3个。长江以南保持4个声调,其余各方言的声调都在5个以上:湘方言5~6个,吴方言一般7~8个(只有上海是5个),客家方言、赣方言都是6个,闽方言7~8个,粤方言8~10个。

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学生准确规范的掌握普通话四个调类,是讲好普通话的重要基础。以四川话为例,除了调类不同,各方言区之间调值也有很大区别。

问题3:您觉得外国人说中国话最难的是什么?(请学生模仿)(实例1)大部分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普通话的过程中最难掌握的就是声调。这不是说外国话就没有调子,主要因为他们的语音系统中不太会出现用声调区别语意的现象。所以在外国友人的眼里有时候“同窗”和“同床”也许没什么区别,“答辩”和“大便”也许是一回事。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即声调高低升降的具体变化。

调值有五度:低(1度)-半低(2度)-中(3度)-半高(4度)-高(5度)。一般采用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图解)

如果以来表示相对音高从低到高的五个等级,那么阴平是一个高平调,调形为[55];阳平是一个高升调,调形为[35];上声是一个降升调,调形为[214];去声是一个全降调,调形为[51]。发高音时,声带相对紧张;发低音时,声带相对松弛。其中上声的音长在四个声调中最长,去声则是最短。

1、阴平,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例如:

青春光辉、春天花开、公司通知、新屋出租

2、阳平,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例如:

人民银行、连年和平、农民犁田、圆形循环

3、上(shǎng)声,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作214。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例如:

彼此理解、理想美满、永远友好、管理很好

4、去声,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例如:

下次注意、世界教育、报告胜利、创造利润

总之,普通话的声调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调型差别较大,不易混淆

猫的试讲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例尺,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比例尺。

教学难点: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提问:什么是比例尺,

2.出示一些数据比例尺,让学生说一说比例尺前项、后项的倍数关系和比例尺的实际含义。

3.说明:利用比例尺,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就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出示例5,读题。提问:题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按照比例尺的意义,你能解答吗?让学生自己讨论并进行解答,通过巡视看一看不同的解法。指名口答解题过程,老师板书。其间结合说明设未知数x的单位与图上距离的单位统一,用厘米,解题后再化成米数。提问:用不同方法解答这道题的过程是怎样的?指出;已知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可以按照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倍数关系来解答,也可以按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用解比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结果。

2.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要注意什么问题?

3.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读题。提问;题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你能自己解答吗,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口答解题过程,老师板书。用比例解的指名学生说一说根据什么列比例的,应该设谁为x。指出:已知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相应的倍数,也可以按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再解比例求出结果.

4.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扳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怎样想的,解答时还要注意什么。

5.做练习七第4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口答,老师板书。

6.做练习七第5题。

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七第6、8题。

家庭作业:练习七第7题。

猫的试讲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十二属相的文化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设计有趣的属相邮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游戏、欣赏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属相知识时,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

2、了解邮票的组合和表现形式,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设计有趣味性的属相邮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室

学生:画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利用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气氛,师生共同欣赏《西游记》主题曲,在欢快的旋律下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中的这几个动物叫什么名字吗?”

2、出示十二生肖图片,提问:“这十二种动物合起来叫什么”?学生猜谜语引入课题

(三)教师板书:有趣的属相

二、联系生活、知识探究

(一)学生通过做动作的游戏相互展示自己的属相。活跃课堂气氛。

(二)课件展示十二属相的故事:通过视频播放“十二属相的故事”,学生们了解属相的相关知识。

(三)提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过属相呢?”

(四)师生总结:春节、邮票、衣服、钥匙链、窗户、包装等。

三、作品欣赏、分析比较

课件展示十二属相的邮票,学生通过图片欣赏,进一步感受属相邮票的特点,大量优秀作品的欣赏,只有凭借多媒体技术才可以做到,本环节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为后面的绘画做好铺垫。

(一)提问思考:“属相邮票设计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图案、文字、面值金额、国籍标志、发行地)。

(二)观察,邮票中的动物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小猪变形了,身上还添加上花纹了。老鼠的耳朵比现实中老鼠的夸张了。马简化了,小兔子变成拟人化了,它们比现实生活中的动物色彩鲜艳了、造型也夸张了。)

(三)通过作品的对比,学生直观的感受生肖邮票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1、观察课件比较生肖邮票鸡、虎都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思考:生肖邮票鼠、羊和你见过 的鼠、羊有什么区别?

3、从形象、颜色、图案方面说说各自的特点?

(三)学生思考:邮票的制作方法。课件展示邮票的制作方法。

四、创作实践、巡回指导

(一)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展开想象的翅膀伴着优美的音乐做一名小小的设计师,为亲人、朋友和自己设计一枚邮票。

注意:票面纹样的构图要生动、饱满。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文字以艺术形式精心设计。画面干净、整洁,注意卫生。

(二)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在学生绘画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继续在大屏幕中循环播放优秀学生作品,随时可以给学生以启发帮助,渲染课堂气氛,感染学生情绪,以饱满的激情去创作表现。

五、邮票展览,欣赏评价

课件展示生肖邮票展的背景,渲染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去欣赏评价作品。

(一)邮票参展的学生自我介绍。

(二)全班同学互相评价,说一说:“哪枚邮票最吸引你?为什么?”

(三)教师评价。

六、课堂总结、课后拓展

总结课程内容,领略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欣赏并亲手制作了生肖邮票。肯定学生本节课学生的客堂表现,希望课后认真观察生活,感受艺术的魅力,用手中的彩笔表现生活中美好事物。

猫的试讲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时间的来去匆匆。

3、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时间。

【学习过程】

一、复习古诗,谈话激趣:

1、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一首古诗《长歌行》,能背下来吗?这首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珍惜时间)

2、 师:是啊,“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今天再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过它告诉我们些什么呢?请大家翻到79页。先自由读读本课的预习要求。板书课题:《匆匆》

3、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预习要求中我们做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先让我们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用笔划出来。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也请你用笔划出来。学课文的时候我们再解决。(学生自读课文,读中感悟。)

2、 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3、 师:这个句子还出现在别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它还出现在结尾。

4、 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1:前后照应。

生2:说明作者一直在考虑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5、 师:对,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学习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还碰到了哪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学生汇报交流难理解的句子或词语。)

6、 师: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那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第二、三自然段的有关片段和句子,师指导有感情朗读,在读中理解其意义。)

句子: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7、 教师范读:

是啊,时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了,想到这些,作者心里好受吗?现在,请同学们给老师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我读读这一自然段,看我能不能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读后评议:老师读得怎么样?为什么?)

8、 教师引:还有别的句子写到时间是如何匆匆而过的吗?

三、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语言:

1、 师: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谁愿意读这一自然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2、 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板书:在 的时候,从 过去。

3、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4、 师:怪不得作者说:“太阳他有脚啊。”

5、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朱自清先生告诉我们:时间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说的洗手、吃饭、睡觉的时间是必要的,可朱自清却认为这些时间是浪费了,可见他有多么珍惜时间。想想我们自己,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时间白白地浪费了,比如:在 的时候,从 过去。

(让学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结构说出几句话。)

四、品读第四自然段

1、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体地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他甘心这样度过每一天吗?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2、 我们还可以从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责吗?(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3、 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这里老师可以告诉你: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当过老师。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这样,他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啊。

五、选读句子,体味语言美

1、 这篇课文语言非常美,我相信大家一定爱喜欢读它。我相请同学们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学生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2、 你喜欢它吗?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 总结全文: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你还学到了哪些学习的方法?

六、作业

由《匆匆》所想到的。

【板书设计】

匆匆

一去不复返?

在 的时候,从 过去。

白白走这一遭啊?

猫的试讲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16+9+8=32-10-6=25+20-10=48-8+17=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 ?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

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

(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猫的试讲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时师可以出示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方便。

2.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1)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3)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肯定。

(4)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二、实践练习。

第10页“练一练”中第1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局面。

练习本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体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较方便。

猫的试讲教案6篇相关文章:

腊八粥教案教案6篇

交通安全教案教案通用6篇

拼音i教案大班教案最新6篇

区角活动教案教案精选6篇

中班安全教案教案反思6篇

父亲节教案教案精选6篇

大班社会教案垃圾分类教案最新6篇

小班音乐教案找小猫教案6篇

散步的教案优秀教案6篇

我是小司机教案教案6篇

猫的试讲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8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