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要为教师提供培训,以提高他们编写教案的能力,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方法认字、写字。
2、积累词汇、诗歌。
3、口语交际。
4、展示作品。
5、通过认、读、说、写,做识字、积词、交际,完成作业。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方法认字、写字。
2、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时数: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这一项安排了两组汉字,每组的前一个字都是学过的熟字,后一个字都是要学习的生字,而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表示读音的部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辨一辨,从中发现规律——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在“我会读”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记住生字。在“我会写”中引导学生写出带有“木、月、艹、宀”偏旁的字,从中加以巩固和运用识字方法。
过程:
我会认
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5、出示“我会认”中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6、扩词练习。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扩词。
7、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笔九龙坡龙头巨龙龙舟
要求请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我会写: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3、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家、定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这部分是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我会读”是本组教材中所学生字的复现,帮助学生加以巩固。“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与“我会读”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
过程:
我会读:
1、学生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
读读背背:
1、教师示范读。
2、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2、拓展
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示给同学。
(朗读时需注意:轻声:庄稼高粱葡萄一声:黄澄澄红彤彤)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想说的热情,能说清自己的计划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与别人交流。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
交际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
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走进秋天。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秋天的美丽景色。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秋妈妈已来到了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美景,带来丰收,带来乐趣。我们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去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小组汇报,组内讨论。
引导学生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的路线资料,结合资料向小组的伙伴说说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谁的计划好,达成共识,进行补充完善本组的秋游计划。
3、全班交流,统一计划。
各组陈述本组的`计划和理由,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用商量的语气进行讨论,集中大家的意见,确定秋天计划。
4、讨论具体事宜。
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总结评议,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秋天的计划研究情况,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四课时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在本组教学开始就引导学生平时进行动手、动脑,创作关于秋天的作品,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内容是学生自制的书签、贺卡、图画、诗歌等都是有关秋天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可让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布置一个展示角或课上展出并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意识。
过程:
一、出示一些简易的手工作品:
1、看、欣赏、评。
2、导语:
这些作品都是用卡纸、树叶、花、塑料瓶壳做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二、动手做作品:
可以写、画、剪、贴等。
三、展示作品,评作品。
四、作业:
为自己的作品写几句话。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七,二上语文园地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培养认字的多种途径。
3、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感受祖国的领土辽阔,培养良好语感。
5、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6、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7、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所学汉字。
2、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三、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认读形近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生字卡片:令、今、乌、鸟、广、厂。
(2)仔细观察、比较,发现本组汉字的规律。
(3)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的“乌、今、厂”比“鸟、令、广”少了一笔。
(4)教师出示另一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卡片:日、白、田、目、电、旦、旧、由、甲、申。
(5)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这组汉字的规律。
(6)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除“日”字外,都在“日”这个字上,加了一笔。
(7)反复认读这两组生字卡片。
(8)教师小结:这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9)拓展练习:在你学过的汉字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2、我会认:
(1)反复朗读“我会认”中的汉字。
(2)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记住这五个字?
(3)拓展练习: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________。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1)出示词语卡片。
(2)学生自由练读。
(3)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读。
2、我会连:
(1)出示汉字卡片,认读生字。
(2)出示音节卡片,认读音节。
引导学生区别声母:z──zh,c──ch。
(3)连线。
(4)检查连线情况。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注意引导认读:祖、岭、盛。
2、再读儿歌。思考:短诗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什么景色?
3、在地图上指出这些地名的位置。
4、这时,你有什么体会呢?
5、再次练习朗读儿歌,试着背下来。
6、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7、展示背诵效果。
(二)展示台。
1、识字加油站:
(1)说说你喜欢读的课外书的名字。
(2)把从书上收集下来的生字,在小组里交流。
(3)说说看,在小组内交流,你又学会了多少个生字。
2、比比谁最快:
(1)复习26个汉语拼音字母。
(2)练习找页数。
(3)学习音序查字法。
①老师认真指导“宽”的查字过程。
②学生练习查找“爱、往、解、准、楼”。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祝“六一”的活动录像,启发提问:录像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二)讨论。
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跟同学交流交流。
(三)讨论。
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你们想怎样迎接?
1、小组讨论。
2、派代表进行班级汇报。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评议哪一小组提议好而且可行。
(四)明确目的,各小组分工合作。
(五)同学之间互赠节日礼物。
一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按声母顺序辨析认读23个声母。
2.通过趣味连线,复习巩固声母。教学准备:字母卡片、字母表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生谈话:我们已经跟声母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了好朋友,今天23个成员都到我们班来做客了,看!它们来了。
二、复习声母,读记声母表
1.大屏幕出示打乱顺序的声母:小朋友快数数,客人们都到齐了吗?自己认读。
2.指名认读声母卡片,说说顺口溜,复习声母。
3.给声母排队:这样站队太乱了,我们给它们排排队。
教师把声母分成了七组,b、p、m、f;d、t、n、l;ɡ、k、 h;j、q、x;zh、ch、sh、r;z、c、s;y、w。
4.学习声母表:这回再看看,队伍整齐多了,这就是声母表。你发现了什么?
5.提醒学生注意:z、c、s排在zh、ch、sh、r之后,y和w在队伍最后。以后我们就按这样的顺序给声母排队,一定要记住它们的位置。
6.学生按顺序读记23个声母。指名读声母表,同桌互相读。
7.编编顺口溜,帮助记记声母表。
三、连连字母,猜猜它是谁
1.创设情境,出示动物园: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决定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一玩。
2.出示连线图:是谁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啊?只要你能按声母的顺序连一连,就能猜出它是谁了。
3.学生动手连线,老师巡视检查。
4.学生相互交流,一只活泼可爱的海豚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5.指导学生试着按顺序背诵声母表。
从“给声母排队”的游戏中,让学生自主发现声母表的编排顺序。
学生在“连连字母,猜猜图案”的游戏中,不仅掌握了声母表,而且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学习、交流体验。
一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学生开口说)
教学难点: 习作(学生动笔写)
教法学法: 读、说、写相结合
教学用具: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 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教学后记:这节课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让学生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一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5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3、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过程: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3、 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4.齐读巩固。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3、积极参与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6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4、乐于学习,乐于展示。
重点
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难点
自主策划秋游活动。敢于展示。
教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发现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些老师教我们识字,他们是谁呢?
课件出示:郊、枝、笼、球、帆、梨
学生边读边组词。
引导:由这些学过的熟字做老师,教我们识新的字。他们是怎么教的呢?
请你读完书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读书讨论,发现识字方法:熟字去偏旁,成为新字。
(2)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交、支、龙、求、凡、利
用各种形式认读、正音。课件隐去拼音。再认读。
(3)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学生手执“郊”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另六个学生手执“交”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我是‘郊’字妈妈,我的娃娃你在哪?”“娃娃”举字说:“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2、发现汉字的特点(许多字偏旁相同),写相同偏旁的字。
(1)激趣:有四个汉字家庭邀请我们去做客,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每家取个名字吗?
(2)课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内分别有一组字:“植橘橙”“脖胳膊”“苍菊著”“字宜察”
(3)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归类认识。
(4)屋子太大,汉字娃娃太少,请你给它们的家再添几个汉字娃娃,看谁添得多,添得对。
(5)学生互教互学,再书写。
(6)借助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二、日积月累
1、读词语。
(1)自己先读几遍。
(2)找伙伴读,读给伙伴听,互相正音。
(3)看多媒体图片,找相应词语贴于黑板,当小老师带读。
2、朗读背诵儿歌。
(1)创设情境导入:现在已经是秋天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秋天的田野、果园。
(2)课件展示:秋天田野、果园风光。
(3)看到这些,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4)请带者美好的感受读一读《秋天到》这首儿歌吧!
(5)读给同伴听,互相正音。
(6)指名读,小组竞赛读。
(7)教师指图画引读。
(8)试着背诵。
(9)抽查背诵情况。
三、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与“秋天”做朋友,我们积累了秋天优美的词语,朗读了秋天优美的诗文,还找了秋天,画了秋天,大家更盼望有一次秋天的旅行。今天,我们就成立几家“旅行社”,为我们的秋游各做一个计划。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旅行社”。哪家的计划做得好,我们就采用哪家的。评一评,谁是最佳“旅行社”。先请每个“旅行社”给自己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挑选景区。
(1)分组商议:第一步应该决定到哪儿去,去干什么。
各“旅行社”把自己收集的秋游资料拿出来,先分别说说自己的建议,然后
大家再讨论,到底去什么地方,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最后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谈话态度。
(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上台说本组设想,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做辅助说明。
3、商讨出游注意事项。
(1)谈话激趣:从秋游的地点、线路、活动安排来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秋游出发前,你们还应该提醒游客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下面,再比比哪个“旅行社”替游客想得最周到,会写的可以写出来。
(2)学生讨论并说(写)秋游准备,教师深入参与太论并提示要点。
(3)采用“游客提问、导游回答”的形式从“衣、食、住、行、知”五方面谈秋游准备。
4、总结。
(1)总结:各“旅行社”通过研究讨论,为我们的秋游活动出谋划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们将选定一个方案,快快乐乐地去秋游。其他的方案我建议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供他们安排秋游活动时参考。
(2)颁奖:给“最佳旅行社”颁奖。
四、展示台
(1)总结式导入。
我们学了秋天的课文,读了秋天的小诗,还到野外寻找了秋天的足迹,欣赏了秋天的风光。秋天就像一位朋友,带给我们许多知识和美的享受。有四位小朋友办了一个“秋天”的展览,请大家欣赏。你最喜欢谁的作品呢?
(2)课件展示:“我们的作品”。学生评论。
(3)建议学生用多种形式把眼中的秋天展示出来,布置出一间秋天的教室。
(4)开一个“秋天来到我们班”的展览会。备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
我的发现
郊——交(立交桥)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帆——凡(平凡)
笼——龙(龙灯)梨——利(顺利)
熟字去偏旁,成为新字。
我会写:植橘橙_______脖胳膊_______
苍菊著_______字宜察_______
我会读:娃娃胳膊光盘名片旅游团
山峰巨石枫树菊花风景区
翠鸟甲鱼高粱橘子降落伞
勤劳观察认识尤其奇形怪状
教学后记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效果较好。
一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7
【设计理念】
精心设计情境,让学生自始至终在介绍本领,教本领、学本领的情境中饶有兴趣地参与交流;努力转变角色,让学生在宽松的交际氛围中积极主动、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充分体现互动,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双向互动、多向互动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学习目标】
1、以教你学一招为话题进行交流,学会把自己拿手的本领说清楚。在交流中培养按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
2、学会认真倾听、主动提问、文明插话,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预设教学过程】
一、双向交流,介绍拿手本领
1、谈话导入新课。
2、介绍本领名称,随机展示本领。
3、介绍拿手本领,进行双向交际:
⑴
教师引导,生生示范:
教师引导两位学生互相了解、介绍拿手本领,进行交际示范。
⑵
评价讨论,明确方法:
在对两位同学的交际进行评议的基础上,出示友情提示一:
说说拿手本领是什么?这一招好在哪里?注意说话要有礼貌。
⑶
寻找朋友,双向交际:
学生向小组内的好朋友了解并介绍自己的拿手本领,进行双向交际。
⑷
交际展示,点评提高:
请两位学生展示交流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4、谈话小结,出示话题:教你学一招。
二、多向互动,教学拿手本领
1、教师展示本领,师生示范交际。
教师在教学生本领的过程中与学生示范交际,引导学生学会按顺序说清自己的本领是怎么做的,学会及时提问、礼貌插话。
2、引导学生评价讨论,明确交际方法。
在讨论教本领时师傅、徒弟各应该怎么做的基础上,出示友情提示二:
师傅:按顺序说清怎么做?解答徒弟的疑问。
徒弟:一边听一边动脑筋,及时提问。
3、组内互教本领,评比优秀师傅:
学生在小组中轮流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其他同学,进行多向交际。每组评出一位教本领时按顺序说得最清楚的同学为优秀师傅。
4、全班交流反馈,展示教学成果:
请优秀师傅代表把拿手本领教给全班同学,教师引导学生及时提问,文明插话,进行交际。
三、自由交际,介绍并教学本领
1、出示友情提示,明确交际方法:
师生谈话,出示友情提示三:
寻找好朋友,互相介绍自己的拿手本领,再教一教,学一学。
2、自由组合,介绍并教学本领:
学生离开位置,寻找好朋友,在介绍本领的基础上,互教互学各自的拿手本领,进行综合性交际。
四、拓展延伸,课外交际
师生谈话,出示友情提示四:
1、课后把自己的拿手本领介绍给其他人。
2、看看周围的人有什么拿手本领,请他说说怎么做的,并主动向他学一学。
一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8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遇事不动脑筋,盲目跟着去做,容易做出傻事的道理。
二、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①猴子看见月亮的影子后在井边叫嚷。
②一只猴子接一猴子倒挂着捞月亮。
3、朗读录音带。猴子头饰多个。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学习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月亮在天上。可是有那么大群猴子,却从井里捞月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寻起来读一该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吧。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读通课文。
2、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注意检查下面字的读音:
“捞、另”的声母是边音,“另”还是后鼻韵母。
“咱”是平舌音,读“劝”,不能读翘舌音,或“劝”;“伸”前鼻韵母,翘舌音。
“碰”是后鼻音。
2、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记忆生字。
3、如“捞、咱、倒、另”,可让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字形。
4、学生反复读记生字。
5、用抽读的`方法检查学生是不是把课文读通了。
(四)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下面的字:
猴:左右结构,左边是反犬旁,右边是时候的“候”字少中间一竖。左右要写紧凑些。
脚:中间的“去”高于两旁,“去”在几乎全字二分之一处起笔。
接:右下的“女”写大些,托住上方的“立”。
(五)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本课生字
(二)朗读课文,提出问题。
1、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集中起来,围绕几个主要问题分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
2、解答小组里未能解决的问题。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四个“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可引导学生想象猴子看到井里的月着急的神态、动作和心情,可借助插图体会。前两个“糟啦”连接紧一些,第二、三个字的声音稍拖长,突出喊叫时的着急。
最后一段老猴子说的话,应表现出喘着气、很累的样子。第一个“不用捞了”后面是逗号,但根据内容及语气表达的需要,停顿时间可稍长一点;表现出老猴子喘着气说话的样子。后一句可这样停顿:,月亮/好好地/挂在/天上呢!
(四)扩展想象,分组交流。
1、听到老猴子说月亮还好好地挂在天上时,下面那些倒挂着的猴子有什么反应,后来它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许多年后,那只小猴子已经成了老猴子了。当它和儿孙们一道坐在井边面对那轮明月时,它会怎样说,怎样做。
3、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归纳出本课要让学生懂得的道理。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第4题。
(六)课堂订正。
一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