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鲸》的教案优秀5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分析教案的实施效果,我们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的教案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语文《鲸》的教案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鲸》的教案优秀5篇

小学语文《鲸》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题目扩展法”概况诗文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感受西湖的`自然之美。

4、抓住关键语句,诵读、想象、体会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教师准备:

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了解西湖。

2、了解苏轼。

3、引出课题。

二、你如何理解诗题

课文写的是,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荡舟、饮酒,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板书:晴雨

三、初读诗句

1、自由读诗。

2、认读生字词。

3、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4、小组合作,自学诗词。

四、品读体味

1、说“晴”。

(1)抓住“潋滟”一词,体会晴空万里的西湖风平浪静波光粼粼的样子。

(2)抓住“好”一词,结合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两首诗展开想象,体会西湖风光的绮丽美妙的意境。

2、品“雨”。

(1)抓住“空濛”一词,体会阴雨绵绵下的西湖的韵味。

(2)通过和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进行对比,体会“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

3、解“相宜”。

(1)西子的传说。

(2)理解苏轼把西湖比作西子的原因。

五、写西湖

1、用自己的笔,写出你心目美丽的西湖。

2、朗读欣赏。

六、总结升华

“苏轼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词,不仅是因为他才华横溢,更是因为他对西湖的无比热爱,我觉得孩子们更热爱西湖,说说你的感想。

小学语文《鲸》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读课文,了解台湾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体会大陆小朋友与台湾小朋友渴望团聚的心愿。

3、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

教学难点:

体会大陆小朋友与台湾小朋友渴望团聚的心愿。

课前准备:

教师中国地图、台湾地图台湾风光的图片资料

学生找找有关台湾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背诵第一课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可是在我国东南有一个宝岛,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让我们乘着小帆船一起去那里看看吧。

二、课文学习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找台湾省的位置。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自读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3、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了解台湾),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年龄小,课文中的台湾的日月潭、阿里山可能不知道,在这里出示阿里山和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它们是台湾的风景区是台湾的象征。

适当讲讲历史背景,告诉学生台湾迟早要回归祖国的怀抱。这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

讲日月潭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了解,让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到前面读。

二、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读出风和海浪能将小船送到台湾去和台湾的小朋友捎信的友情。

引导学生读出我们一起在夏令营中联欢。

注意读出诗的韵律。

背诵课文。

三、生字教学

归类比较记忆字形(告、台)(伙、伴)

书写

告:字中间一横是主笔要拉长,还有个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

问:注意右边的横折钩要垂直不要向里斜。

令:上面人字的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边部分。

伙伴:两个字左窄有宽。

四、认读字教学

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出生字,自己学习,找出不好记的生字。

教师将生字组成的词板书在黑板上,结合学生不好记的词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学生领读,抢读,开火车读。

五、拓展想象,解决课后问题

让学生自己读课后二题,让他们自己弄明白题目要求,然后再开始引导发言,让他们说说自己想写什么内容。

小学语文《鲸》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但不能没有逻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几篇神话、传说故事,体会到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优美生动的情节。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谁的故事最吸引人,讲得清楚、有条理,情节生动、有趣?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3、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学生总结

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

小学语文《鲸》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3个,积累词语10个,句子2句

2、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平时是怎么看病的?

2.怎样与医生交谈的?

3.医生在听病人讲病情的时候表情怎么样?

4.你是否知道医生在想什么?

5.出示课题,质疑:这位医生是谁?什么叫心思?他的心思是什么?

二、读课文,解决疑问

1、读后解疑

2、这位医生是——学习生字“德”

3、读课文第一节。联系上下文理解“心思”,划出描写医生心思的语句。学生读后找,找后交流。

4、联系上下文理解“络绎不绝”

5、医生的心思并不被病人所理解,大多数病人都是怎么做的?

6、有一位特殊的.病人让格里辛格难忘,请读课文§2—14。体会这是怎样的一位病人。

7、自读。

8、同桌互读。

9、师生配合读

10、读课文第14小节。

医生为什么不收女病人的费用?体会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小学语文《鲸》的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在认真分析了教材以及学情的基础上,我又认真学习了课标中提出的汉语拼音教学目标:“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此外,课标对于汉语拼音教学的建议是:“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与课标相对应的统编教材对汉语拼音的定位是: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通过以上对课标、教材以及学情的研读,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借助情景图中的具体事物正确认读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

正确拼读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词“míng liàng”。

借助拼音认读“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3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过马路》。

认识“车、路、灯、走”4个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读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正确拼读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难点:后鼻韵母ang,eng,ing和前鼻韵母an,en,in的发音辨析

三、课前准备

部分声母、韵母卡片,生字卡片、图片及相关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情景图中的具体事物正确认读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

正确拼读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词“míng liàng”。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回顾方法

1、复习前鼻韵母an,en,in,un,ün:

课件出示复韵母an,en,in,un,ün,先齐读,后看老师的发音口型猜出是哪个复韵母。

2、出示an,en,in,un,ün的四声,指名读,回忆标调儿歌复习标调规则。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突破教学难点埋下伏笔。

(二)依托情境学习ang、eng、ing、ong的发音

1、观察情境图,重点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画,尽可能用完整的话说说床上、墙上、窗外都有什么。

设计意图:有序看图、完整表达,既是为了从情境图中发现新的复韵母做铺垫,同时将学生的观察力与表达力的培养融入其中,最大限度发挥情景图的效能。

2、利用情境图,引出新的韵母。

师:本节课,我们要认识的四位新朋友:师边说边板书ang、eng、ing、ong。请学生试读。之后,告诉学生这三位朋友就藏在图里边。

在情境图中找ang:教师示范:窗户,窗户窗户ang、ang、ang(课件相应出示)

指名同学像老师这样找一找,说一说,然后全班拍手有节奏地跟读。

用同样的方法找eng、ing、ong。

在ing后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g,进一步了解ing不能单独做音节

设计意图:呈现要学习的复韵母ang、eng、ing、ong之后,先让学生试读,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的示范,是为了给后续学生的发言一个固定的模版,降低学生表达的难。另外,让学生拍手按节奏重复这一游戏形式,不仅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是为了防止学生无事可做而随意乱动。

3、方法辅助,突破难点。

(1)回忆前鼻韵母发音方法

(2)教师示范发音ang,学生观察口型,和老师一起读,指名读,关注学困生。

(3)用同样的方法找eng,ing,ong。

(4)看口型猜一猜,区分an与ang,en与eng,in与ing。

设计意图:教学用书提示我们:拼音教学的发音如果学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做到准确发音,就不必注意教学发音方法。这个环节的设置一是为了让学困生在老师的重点指导中真正学会,二是为了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发音方法的角度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发音。

(三)学习四声练习拼读

1、学习ang,eng,ing,ong,ying的四声

(1)回忆方法,尝试标调

师:拼音王国的国王希望我们帮一下忙,给五个新朋友戴好四个声调帽子,谁还记得戴帽子的规则?

指名学生尝试标调,教师出示ang,eng,ing,ong,ying的四声。

(2)多种形式,读中巩固。

采用齐读、同桌对读的形式进行四声练习,利用指名读、开火车读进行反馈,确保学困生学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还是注重标调方法的迁移,强化方法的同时突出重点难点,四声练习对于学生比较熟悉,更多的放手给了学生的同时对学困生重点反馈。

2、拼读练习链接生活

(1)声母与ang的拼读

通过出示图片和游戏的方式拼读音节,重点指导三拼音节

(2)用同样的方法练习声母与另外两个复韵母的拼读。

?

设计意图:在拼音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只有把拼音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打通,才能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个环节位于一节课的后半程,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下降,可是每每到这个环节也是学生学习最活跃、最积极的时候。

(四)实践应用反馈评价

通过摘果子等游戏闯关复习本课拼读

设计意图:最后一个环节通过游戏进行拼读的强化,不仅为了反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而且回归情境图,用词语说话,训练思维培养表达能力的同时,更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拼音学习的快乐。

(五)课堂小结延展兴趣

师:同学们,你感觉这节课怎么样?

设计意图:没有让学生谈收获,而是谈感觉,目的是让孩子有话可说,说出自己学习的'快乐,强调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后续学习助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学会儿歌《过马路》。

3.识记生字“车,路,灯,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创设“小兔采蘑菇”活动情境:出示情境图,上面画着美丽的树林,绿油油的草地上“长”了许多蘑菇,这些“蘑菇”后面写着带调后鼻韵母,请学生来采蘑菇,带读。

2.过渡:这些鲜美的“蘑菇”与一些声母叫朋友组成了音节,大家想拼吗?

二、拼音认读“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3个词语

1.出示图片:拼音认读“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3个词语

1)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拼读,齐读。

3)让学生表达喜欢哪项运动

2.学习儿歌《过马路》

1)借助拼音自己读

2)同桌读

3)指名读

4)齐读

5)说说儿歌讲了什么?

3.学习生字车路灯走。

1)出示各种车和汉字演变图片,帮助学生认读生字巩固字形,借助生活经验说说有哪些车,组词“马车,火车,卡车等”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三个生字

四、总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tags:编版,一年级,语文,拼音,ang

小学语文《鲸》的教案优秀5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5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5篇

小学语文古对今教案模板5篇

小学语文古对今教案推荐5篇

语文教学总结小学优秀5篇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教案模板5篇

小学4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优秀5篇

小学语文试卷教案7篇

小学语文试卷讲评教案7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7篇

小学语文《鲸》的教案优秀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