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课程的逻辑结构,教案应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能力培养,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苏教版水的教案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苏教版水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法和代数法德一般性。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程序:
一 激趣导入
师:咱班同学家里有养鸡的吗?有养兔的吗?既养鸡又养兔的有吗?把鸡和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养的有吗?在我国古代就有人把鸡和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养,正因为这样,在我国历才出现了一道非常有名的数学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一直流传至今的 “鸡兔同笼”问题。
师:关于“鸡兔同笼”问题以前你们有过一些了解吗?流传至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问题,是什么样呢?想知道吗?
二 探索新知
1(课件示:书中112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这里的“雉”指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说一说?
生:试述题意。(笼子里有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兔各几只?)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这道题的意思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各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从题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笼子里有鸡和兔共35只,脚一共有94只。
生:这题中还隐含着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这两个信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道题的数据是不是太大了?咱们把它换成数据小一点的相信同学们就能解决了。
2.出示例一(课件示例一)
题目: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谁来读读这个问题。
谁能流利的读一遍?
请同学们轻声读题,看看题里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读题
师:现在就请你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想怎样解决?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生:我想我能猜出来。一次猜不对,多猜几次就能猜对。
师:按你的意思就是随意的猜,为了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可以列表按顺序推算。(板书:列表法)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想用方程法也能解决。(板书:方程法)
生:要是笼子里光有鸡或光有兔就好算了,可这笼子里却有两种动物,我还没想好怎么算。
师:那我们就不妨按笼子里只有鸡或只有兔来思考,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或全是兔,看脚数会有什么变化,说不定从中你们就能找到解题的思路呢。(板书:假设法)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那这些方法行不行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你们感兴趣的方法进行尝试验证一下吧。
生:在小组内尝试各种方法。
师:经过上面的研究学习,你们都尝试运用了哪种方法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生1:我们小组用列表法找到了答案,有3只鸡,5只兔。
师:把你们研究的结果拿来让大家看看。这样按顺序推算,对于数据小的问题解决起来很方便,不过一旦数据比较大,比如笼子里的鸡和兔有100只,200只,甚至更多,再用这样的办法怎么样?
生:很麻烦。
师:是啊,那要花费很长时间。哪个小组还想汇报?
生:我们小组用方程法计算的。(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过程。)
师:我们看这个方程列得是否正确?4x表示什么?2(8-x)表示的是什么?兔脚数+鸡脚数=什么?这就是列这个方程所依据的数量关系。谁能把这个数量关系完整的说一遍?
生:说数量关系。(鸡脚数+兔脚数=26只脚)
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你能想到另两个数量关系吗?
生:叙述另外两个数量关系。(26只脚-鸡脚数=兔脚数
26只脚-兔脚数=鸡脚数)
根据这两个数量关系你又能列出哪两个方程呢?
生:汇报师板书两方程。
师:除了可以设兔有x只,还可以怎样设?
生:还可以设鸡有x只。那兔就有(8-x)只。
师:对,那根据什么数量关系你又能列出怎样的方程呢?
生:汇报,根据鸡脚数+兔脚数=26只能列出方程2x+4(8-x)=26
根据26只脚-鸡脚数=兔脚数能列出26-2x=4(8-x)
根据26只脚-兔脚数=鸡脚数能列出26-4(8-x)=2x
师:同学们看根据不同的数量关系我们能列出这么多的方程,但是同学们要注意用方程法解决问题时必须要找准数量关系。
师:除了这两种方法,假设法有运用的吗?
生:汇报。
我们小组是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做鸡。(板书:全看作鸡)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假设笼子里都是鸡,应有脚8×2= 16只,比实际少了26-16=10只,一只兔少算2只脚,列式为:4-2=2只,所以能算出共有兔10÷2=5只
鸡就有8-5=3只。(生说师板书计算过程)
师:这位同学说的你们听明白了吗?结合算式进行明理。明确每一步算式各表示什么意义。
师:这种方法都明白了吗?结合课件图画进行解释质疑。
师解释:刚才我们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做鸡(课件图画上显示)那么笼子里共就应该有多少只脚?
生:16只。
师:实际上笼子里有26只脚,怎么会少了10只脚呢?(课件显示)
生:每只兔子少算2只脚。
师:一共少算10只脚,每只兔子少算2只脚,所以有5只兔子, 3只鸡了。
师: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做鸡,你们会算了,要是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做兔,(师板书:全看作兔)又该怎样思考呢?你能参照前面的方法自己试着做一做吗?
生:试做。
师:刚才已经假设都是兔的同学,再按假设全是鸡的情形算一算。
生:练做。
师:谁来说说假设全是兔该怎么算?
生:假设笼子里都是兔,就应有脚8×4=32只,比实际多了32-26=6只。一只鸡多算2只脚,4-2=2只。就能算出共有鸡6÷2=3只。兔就有8-3=5只。(生说师板书计算过程。)
师:你们也都算上了吗?师解释:要是都是兔的话,就有32只脚,而实际有26只脚,为什么会多出6只脚呢?(课件示)
生:每只鸡多算2只脚。
师:一共多算6只脚,每只鸡算2只,所以有3只鸡,5只兔。
师:还有运用其他方法的吗?
师:同学们看,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我们共找到几种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三种)哪三种?(列表法,方程法,假设法)你们能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吗?
生汇报:列表法适合于数据小的问题,数据大了就不适用了。
方程法思路很简捷,但解方程比较麻烦。假设法,写起来简便,但思路很繁琐
师:那以后我们再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三 巩固练习
师:现在就请你来解决那道数据较大的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生:独立解答后全班交流。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汇报不同的算法。(学生边汇报边把计算方法展示在实物展台上)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示)
师:古人的办法很巧妙吧?如果大家对这种解法感兴趣,课后可以再研究。
师: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国的古人就发明出这么的数学问题,一直流传到现在,他们还想出那么巧妙地解决办法,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
四 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用……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
师:今天通过大家的自主探索,找到了多种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方程法和假设法应用得都比较广泛。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比如有些租船问题,钱币问题等。下节课我们就应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鸡 兔 同 笼
列表法
方程法 假设法
解:设有兔x只,鸡就有2(8-x)只。 全看作鸡
4x+2(8-x)=26 8×2=16(只)
2x+16=26 26-16=10(只)
x=5 4-2=2(只)
8-5=3(只) 10÷2=5(只)
答:有5只兔,3只鸡。 8-5=3(只)
26-4x=2(8-x) 全看作兔
26-2(8-x)=4x 8×4=32(只)
2x+4(8-x)=26 32-26=6(只)
26-2x=4(8-x) 4-2=2(只)
26-4(8-x)=2x 6÷2=3(只)
8-3=5(只)
苏教版水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按笔顺些好汉字。
2. 学用字词句,给独体字加偏旁,再组成词。
3. 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4. 背熟四条成语和诗歌《蜡梅花》
5.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和妈妈去买菜,并把买菜的过程简单地写出来。
6. 口语交际:我长大了做什么。
教学重、难点:
1. 学用字词句,给独体字加偏旁,再组成词。
2. 说话写话训练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本单元生字的笔顺
1.学生对照课本,用小手画出生字的笔顺。
2.说说有哪几个字的笔顺容易出错,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小组互查:按正确笔顺描红。
二、学用字词句
1.读题,明确题意。
2. 指导。
⑴出示自制卡片:“氵、虫、穴、纟”和“工”
⑵学生分小组合作拼一拼,组成新字,认读。
⑶指名说你是怎么拼的?相机出示:“江、虹、空、红”给他们找朋友好吗?(大江,红花,天空,长虹……)
⑷学习儿歌
过渡:这几个字呀走到一起,编成了一首儿歌,想读吗?
出示:大江变得更宽,
红花显得更红,
是谁挥动彩笔,
在天空画了一道彩虹?
①学生自由读。
②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画。
③能把你想象的画下来吗?
④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三、教学读读背背
1. 谈话,弄清题意。
2. 学习成语部分
⑴学生自由读,要求根据拼音读准字音。
⑵指名读,相机正音。提醒学生“丰”是后鼻音。
⑶出示插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成语中的那个词来形容?你能用上它来说一句话吗?
告诉学生,这样的天气往往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就是“雪兆丰年”。
⑷练读,熟记。
3. 学习《蜡梅花》
⑴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⑵指名试读,给予评议。
⑶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诗中是怎么说的?(蜡梅花,脸儿黄,身上不穿绿衣裳。)
⑷你喜欢蜡梅吗?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⑸背诵这首诗。
四、教学做做写写。
1. 读一读
⑴导入:同学们,你一定和妈妈逛过菜市场吧!瞧,老师把我们的蔬菜朋友请来了!和蔬菜宝宝打个招呼吧!轻轻地喊喊它们的名字吧!(ppt出示图片)
⑵蔬菜宝宝邀请大家读读“词语聚宝盆”,快和你的同桌读读看!(ppt出示:)
请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词语聚宝盆
蒜黄 豆芽 冬瓜 扁豆 佛手 辣椒 姜 茄子
韭菜 苦瓜 芹菜 南瓜 西红柿 倭瓜 藕 丝瓜 茭白 吊瓜 扁豆 洋葱 包菜 大蒜 大葱 花菜
香菇 芋头 土豆 豆角 竹笋 黄瓜 胡萝卜
2. 说一说
⑴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说说你跟妈妈到菜市场看到些什么
菜?妈妈买了什么菜?别忘了刚才的蔬菜宝宝噢!还可以试试下面的句式:(ppt出示:)
我跟妈妈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的蔬菜可多啦!有 、 、 、 、 、 ……
我和妈妈买了 、&nbs
p; 、 ……
⑵分组汇报:谁愿意告诉大家你买了哪些蔬菜,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⑶孩子们,你们能说完整话,老师真为大家高兴!如果你们在介绍蔬菜的时候把话说得再具体些就更棒了!怎样把话说具体呢?你可以这样试试:
(ppt出示:)
说清蔬菜的颜色、样子:
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的蔬菜可多啦!有的、的、还有的……
⑷同学们,你和妈妈在菜市场是怎样买菜的?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吧!
3. 写一写
⑴孩子们说得怎么样,能动手写写吗?词语聚宝盆里的宝贝
可是你们的好朋友噢!
⑵习作赏评:我们来评一评,大家写得怎样?先在小组里评一评,再自信地读给大家听!
4. 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送你一首儿歌,我们一起读读它,夸夸可爱的蔬菜娃娃,好吗?(ppt出示:)
蔬菜娃娃真漂亮, 好看好吃营养多,
常吃蔬菜身体好,小朋友们都爱它。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导学1—5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写好铅笔字
1.明确题目要求。
2. 复习写字要求。
⑴指名说说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⑵全班同学一起拿笔做写字的样子,师检查并纠正。
⑶你知道描红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吗?
(提醒学生:一笔描成,笔笔到位。注意描红时,不能出现“双眼皮”现象,笔画不能来回重复。)
3. 指导书写。
⑴出示卡片:苍 翠 家
⑵指名认读。
⑶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要注意写得上小下大。)
⑷指导写“苍”。
①观察这个字,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②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苍”字的“人”要比“草字头”宽,第六笔起笔要写在横中线上。)
③认真看老师在黑板上范写。
④学生在书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提醒书写姿势,个别指导。
⑸指导写“翠”。
①投影出示放大的字“翠”。
②观察,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③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羽字头”和“羽”,说说两者有什么区别?(“羽”作为偏旁时,两个横折钩变成横折,而且要写得稍短一些。)
④能告诉大家“翠”在田字格中是怎样安排的吗?
⑤教师讲解并范写。
⑥学生在书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提醒书写姿势。个别指导。
⑹指导写“家”。
①投影出示放大的字“家”。
②观察,这个字最难写的地方在哪儿?用小手画一画。
③和同位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写得美观匀称?
④师生交流。
(“家”的下面部分较难写,提醒学生第六笔要通过竖中线。)
⑤教师范写。
⑥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注意个别指导。
练习。
⑴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田字格,指三名学生上台分别写出这三个字。
⑵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哪个笔画写得不够美观?应怎样改动?
⑶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能把字写得美观匀称。播放轻音乐,学生再次在本子上练习。
5.反馈。
⑴展示写得匀称美观的字,并奖励三颗小星星。
⑵鼓励同学们每一次写字都要认真对待,这样写字才能越来越漂亮。
6. 拓展。
⑴今天这节课写的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你还能说出几个上下结构的字让大家写一写吗?
⑵出示:雪 亭
⑶这两个字也是本单元学习的生字,虽然都是上下结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区别呢?(“雪”上大下小,“亭”上小下大)
⑷是呀,要想把字写得漂亮,认真观察比较是很重要的。
⑸学生练写。
布置作业
完成书中的描红临写。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
1. 谈话导入:谁愿意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介绍完爸爸妈妈,觉得他们怎么样吧?想不想来夸夸他们?
我们的父母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教师,他们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是对社会有用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2.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和爸爸妈妈一样,也在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谁呢?请同学们看图,用下面的句式说说看:(ppt出示:)
1. 我猜他(她)是 ,因为 。
2. 我知道的职业有 。
二、指导练说
1. 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再过二十年,你多大?有没有想过二十年后你在做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ppt出示:我长大了做……)谁先来说一说。
2. 刚才你们说的“长大了想做什么”就是你们的理想。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前进的目标。
3. 今天老师请班长给大家谈谈他的理想。咱们一边听一边想,待会儿评一评他说得怎么样。
组织点评:听完后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他是怎样说的?
4. 同学们在练说的时候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ppt出示:)
1. 说完整话:我长大了做 。
2. 说连贯话:
我长大了想做 ,因为 。
或者:因为 ,所以我长大了想做 。
老师相信你们经过认真思考,一定会说得很好!
5. 现在请你把你的理想告诉同桌,注意以下两个问题:(ppt出示:)
自己把话说清楚。
2. 听清同桌说的话。
6.你一定能告诉大家你同桌的理想是什么?用下边的句式说说看:(ppt出示:)
我的同桌是 ,他(她)的理想是 ,因为 。
三、互动交流
[情境一]
1.今天,咱们学校的雏鹰电视台要办一期谈理想的节目,事先请小记者到各班采访,选出那些讲得好的小朋友上电视,你们知道接受主持人采访时应注意什么吗?(ppt出示:)
1. 态度彬彬有礼,举止落落大方。
2. 说话声音响亮,听清问题再回答。
2. 现在让老师当一回记者,谁先来接受我的采访啊?
你好!欢迎你来到我们的演播室。能给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吗?请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请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3. 刚才我们的表现怎么样?谁来点评一下?
4. 还有谁愿意接受采访?下面老师想让位了,谁愿意来当小记者?请其他同学仔细听,待会儿评出最佳小记者和最优秀嘉宾,好不好?
[情境二]
刚才很多同学给大家介绍了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一定有小朋友的发言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家后,如果你的爸爸妈妈问起今天这节课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什么理想,你该怎么说呢?
2. 现在老师就是你的家长,请你聊聊今天这节课吧!
总结延伸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畅谈了自己的理想,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2. 小结:理想光靠说是不行的,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词:努力!要成就大事业,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努力,不断奋斗。老师衷心祝愿大家能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布置作业
回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的家长,并把好朋友的想法也说给家长听。
2. 问问家长小时候有这样的理想吗?实现了吗?回来告诉好朋友。
我长大了做……
我长大了做______,因为__________。
努力学习 实现理想
板书设计:
苏教版水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会听儿童广播《在宇宙飞船里》,听仔细,记要点,复述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集中注意力边听边记要点。
教学难点:
复述广播内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谈话引入
看书读报、听广播都是学习,会让我们知道世界上的许多大事,学到不少知识。看书读报,如果第一遍没有记住内容,可以再看一遍。听广播就不同了,广播完了,声音也就没了,怎么才能记住它呢?这就是今天大家要学的本领。
2、揭示课题,听广播
二、默读课文,学习方法。
1、边听边想:课文告诉我们哪些听广播的方法?
2、说说怎样听广播。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板书:集中注意,听仔细;先听题目,再听内容。
三、尝试听记,理清要点边听边想,记要点:时、地、人、事。
1、第一遍听录音:听《在宇宙飞船里》,边听录音边看图
要求:听清广播里的主要内容?(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反馈
(1)广播的题目是什么?
(2)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是怎样睡觉的?怎样洗脸刷牙的?吃的是什么样的饭菜?
(多叫几位同学回答)
(3)看课件演示: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的生活。
学生看课件练说。(出示句式:(题目)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故事。)
四、练说
1、自由练说,同桌互说。
2、指名说,共同评议、纠错。
五、复述广播内容
1、再听录音,训练边听边记的能力
2、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共同评议。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怎样听广播,知道了要仔细听,边听边想边记的方法。今后,要多听广播,比如:新闻、气象,特别是少儿节目,并能把听到的好消息、新鲜事、有趣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
听广播
题目
时间
集中注意,听仔细地点
边听边想,听要点内容人物
事情
苏教版水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认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通过对课文地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大自然地和谐、融洽和美丽,从而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熏陶。
重点难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理解文中所描绘的美的意境,感悟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从而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熏陶。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部分生字。
一、我的十分钟,激趣导入
猜谜语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雨)
(2)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雷)
刚才,小朋友们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现象,老师再出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谜语给你们猜
(3)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一奇观。(小露珠)
师:同学们,你见过小露珠吗?是什么样的?
生汇报交流
(露珠粘在小草嫩嫩的叶儿上,粘在树枝茂密的叶子上。
草叶上,花瓣间,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唐】白居易 秋荷病叶上,白露大如珠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钻石般的大颗露珠在各种植物的叶片上闪闪发光,就像躲在草丛中的`顽皮小孩在那里眨巴着眼睛。)
二、导入新课
1、说得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为我们小朋友写的露珠故事。揭示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你们的这些问题,老师都知道,你们想不想老师告诉你们?
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课本。
三、自由读课文
1、其实,老师并不担心你们能不能回答这几个问题,担心的是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你们知道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3、你们真会读书,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三点。出示投影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指第二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刚才,老师看了一圈,发现有几位小朋友很会学习,边读边画,很认真,这就是读书的好习惯。
四、检查初读效果
1.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读。
2.出示小卡片,指名当小老师检查同学们读词语。
3.生字词,你们都会读了,放到了课文里你们还会读吗?
指名分节读课文,老师相机纠正。
五、指导读熟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投影出示第二句话,指导读。
(3)齐读。
2、读2-4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二段话,指名读
(2)投影出示3、4段话(1)自由读(2)指名读
“早啊,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读书时要注意什么?
(3)指名读3、4自然段
(4)齐读2、3、4自然段。
师:读时注意什么。(段与段之间停顿)
3、引读第5自然段
4、读第六自然段
(1)同桌互读
(2)指名读
(3)投影出示最后一句。你们觉得他(她)读得怎么样?
(4)齐读
5、赛读第七自然段
(1)下面老师想和小朋友们比赛读,看谁课文读得流利
(2)每组选一名参赛
六、教学生字
临、黎、蝴、蝶、 秆
1、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字形结构。
2、范字指导。
①、范写
②、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七、小结。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很爱动脑筋,一开始向老师还提出了一些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我想你们一定能自己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八、作业。
1、多音字组词。
乐yuè( ) 尽jǐn( ) 钻zuān( )
lè ( ) jìn( ) zuàn( )
2、你能帮下面的生字找到自己的朋友,组成合适的词吗?
杆( ) 秦( ) 股( )
秤( ) 奏( ) 没(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一、谈话揭题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轻声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导朗读。
抓住“夜幕降临、黎明、爬、滚、越来越…越来越…”各自读、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出示投影
1、问:哪些小动物看见了小露珠呢?它们会对小露珠说些什么呢?
2、出示三句话:“早啊,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啊,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早啊,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3、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说的话?既然你这么喜欢,那么你能把它说的话读好吗?指名读、师生评议。
4、指导读,重点指导其中一句,师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读得亲切、有礼貌些),再练读、齐读三种动物说的话。
小结:因为小露珠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又像珍珠那么圆润,它那么美,所以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5、齐读2-5节
四、学习第6自然段。
1、听录音,整体感知这段内容。
2、重点指导第2-3句。
投影出示这两句话
a、指名读第2句,指名读、师生评议。
抓住“精神”一词再练读、齐读。
b、指名读第3句、评议、师范读。
用美的感觉齐读第3句话。
3、两句连起来读,体会小露珠给植物带来的勃勃生机,使它格外美丽。
五、学习第7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7自然段内容。自由练读,怎样把它读好?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重点指导第3句,师范读,学生模仿练读,指名读。
4、我的十分钟。
师:大伙都喜欢小露珠,都想把小露珠留下,你们瞧,
出示:向日葵向她点点头,说__________,小露珠笑盈盈地说________;白杨树向她招手,说__________,小露珠笑盈盈地说__________;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好像在对她说_________小露珠笑盈盈地说________。
师: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和小露珠打招呼?又会怎么说呢?
生汇报交流
小露珠呀小露珠 , 你是那么的美,那么的高尚,我非常喜欢你。
夜晚,你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清晨,树叶上,小草上,花瓣上,我都能看见了你的身影。你像钻石一样闪亮,像水晶一样透明,像珍珠一样圆润……你默默无闻地滋润着大地,植物们被你打扮得多么有精神啊!
师:大家喜欢小露珠,是因为____
5、学生边读边表演第7自然段。
六、师总结全文(略)。
板书设计:
小露珠
动物 闪亮
(喜欢)小露珠 透明
植物 圆润
苏教版水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初步理解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
2、能力目标: 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本领带小动物们安家,并相互说一说它们住在哪里,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3、情感目标: 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海的变化真大啊!很多小朋友都搬了新家。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胖、小亚和小巧也搬家了,住在一栋新房子里。他们邀请欢欢和乐乐去做客,我们去瞧一瞧!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
师:这栋房子里住了哪些人? 对!他们都住在一栋房子里。欢欢和乐乐先要到小巧家去做客。听!欢欢正在问乐乐:“你知道小巧住在哪里吗?” 乐乐怎么回答呢?我们听仔细了:“太简单了!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
[板书] 乐乐把这一层叫做„„(上面一层)这一层是„„(中间一层)那么这一层就是„„(下面一层)。 乐乐把这里叫做„„(左面的房间)这里是„„(中间的房间)那么这里就是„„(右面的房间)。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本领“上、中、下,左、中、右”[揭示课题]
所以他说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我们要像乐乐一样把话说完整,先说哪一层再说哪一面的房间,一起说一遍“小巧住在„„”。 老师请两个小朋友把刚才欢欢和乐乐的对话再说一遍。
师:会吗?乐乐要考考我们,听好了:“小朋友,你们会不会用上中下、左中右来说一说其他人住在哪里呢?” 这幅图在我们书上,请你们看着书小组内两人一组,一个演欢欢提问,另一个演乐乐回答。
师:现在老师请每组派两个小朋友来演欢欢和乐乐。注意别的小朋友提过的问题就不要再提了。
三、针对练习,巩固新知。
1.师:乐乐说小朋友们真棒!这回轮到欢欢要考考大家了。请你圈一圈,谁住在紫颜色的房间中? (讲评第一题) 师:会吗?请做书上第2大题。
2. 师:刚才是告诉我们房间,让我们圈出谁住在里面。这回反一反,告诉你一个人,请你把他的房间涂上颜色。有问题吗?请做第3大题。
3. 师:欢欢说小朋友们真厉害,他和乐乐又想了许多问题要难倒你们,怕不怕?这些问题是第4大题,请你们小组内轻轻地说一遍。
师:我们来开小火车。
4. 师:最后我们来做抢答题。第一个举手的小朋友才能回答问题,答对者拿一颗五角星,答错者扣一颗五角星。预备开始!
(1)谁住在小丁丁的左面,小巧的的右面? (小淘气)
(2)谁住在小胖的右面,小亚的上面? (亮亮)
(3)谁住在小丁丁的下面,康康的上面? (外婆)
(4)谁住在亮亮的左面,小巧的下面? (小胖)
(5)谁住在小胖右面的、下面的房间里? (康康)
(6)谁住在康康上面的、左面的房间里? (小胖)
(7)谁住在外婆下面的、右面的房间里? (小亚)
(8)谁住在亮亮左面的、上面的房间里? (小淘气)
(9)谁住在外婆下面的、旁边的房间里? (小玲和小亚)
(10)谁住在外婆上面的、旁边的房间里? (小巧和小丁丁)
四、公开练习,联系实际。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上中下、左中右。这些小动物们请小朋友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带它们安家。听清要求小组合作,给小动物安家后互相说一说它们住在哪里?
苏教版水的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5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创设情景:
学生读这 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
2.教学第二部分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他们的区别。
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
给出恰当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
3.教学第三部分。学生诵读风速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告做比较,看是否接近。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 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
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
指名读,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2.欣赏
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学习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写好钢笔、毛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引导学生读帖。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article/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苏教版水的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
★ 水的来源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