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优秀7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制定教案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质量,要想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我们必须认真制定教案,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优秀7篇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愿意洗手。

2、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活动准备

1.好吃的食物一袋,湿巾,玩具等物品。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食品,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老师拿好吃的来喽,谁想吃??

(老师闻闻食品)嗯,好香??

2、请幼儿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的愿望。

教师:吃东西前先要干什么呢?看看你的小手干净吗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小手是否干??

3、验证:小手干净吗

(1)观察湿巾纸

每幼儿拿一张湿巾纸,引导幼儿发现纸巾纸白白的,没有一点污迹。

(2)请小朋友用湿巾纸擦擦小手,比比谁的小手擦得最干净。

(3)请幼儿观察纸巾纸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发现纸巾纸变脏了。

4、讨论:看不见的脏东西

提问:

(1)纸巾纸为什么变脏了?脏东西是哪儿来的

(2)在没有用纸巾纸擦手时,你看见手上的脏东西了吗

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许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干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不干净了。

5、品尝食品

(1)洗手

小朋友吃东西钱应该先做什么?(小手洗干??

(2)品尝

小朋友的小手都洗干净了,现在可以吃好吃的了。

把食品分发给幼儿品尝。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学青蛙跳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2、练习轻松、自然地跳,发展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及勇敢、关心他人品质。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小蝌蚪、小青蛙的基本常识。

2、实物准备:磁带、录音机、实物青蛙、青蛙哥哥胸饰一个,飞虫一串、小青蛙胸饰装饰成池塘的轮胎若干(不同高度)、小蝌蚪、荷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幼儿与老师一起头戴胸饰,随着音乐进入场地,观察小青蛙,做模仿动作。

二、基本活动:

幼儿练习轻松、自然地跳。

(1)幼儿尝试从“池塘”边往下跳。

(2)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幼儿仔细观察。

(3)引导幼儿尝试不同高度的“池塘边”上往下跳。

(4)“消灭害虫”,提高幼儿练习的兴趣。

(5)游戏:跳荷叶

(6)游戏:帮助小蝌蚪玩法:小青蛙们跳入“水快要干了的”小池塘,救出小蝌蚪,并把它们送到青蛙妈妈的`身边。

三、放松活动:青蛙哥哥带领小青蛙到水时玩,做放松动作。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篇3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认识黄豆及制品,知道豆制品主要是用黄豆加工制成的,价廉物美。

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习惯。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⒈图片:豆腐一块,黄豆一把(可事先浸泡好一部分)。

⒉黄豆爷爷头饰一个。

⒊幼儿操作材料黄豆爷爷找宝宝

【活动过程】

⒈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⑴谜语:四四方方,白白胖胖,一碰就碎,又嫩又香,营养很好,做菜做汤。

⑵出示豆腐,讨论豆腐是用什么作成的。(出示黄豆,让幼儿知道用黄豆或其他豆子做成的东西叫豆制品)

⒉游戏“黄豆爷爷找宝宝”,认识其他豆制品。

老师戴上“黄豆爷爷”的头饰,问:我的宝宝在哪里?幼儿答:你的宝宝在这里!(让幼儿从操作材料中找出“宝宝图”,如干丝、百叶、豆腐乳、面筋、油炸豆腐果等)

⒊帮助幼儿认识豆制品的价值。

引导幼儿讨论:豆制品可以怎样吃?

豆制品如果和鱼肉放在一起烧,营养就更丰富、更全面了,请小朋友说说看,你吃到的豆制品是怎样烧的?(千张卷肉、豆腐鱼头汤、豆腐果烧肉等)

让幼儿知道经常吃豆制品,身体会更健康。

课后反思:

豆制品是幼儿常见的食物,它的种类较多,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也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所以我选择了此次活动。老师巡回指导也没多大效果。此问题值得我在以后的活动中研究探讨。总的来说由于活动选题较合理,活动准备也很充分,整个活动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篇4

设计思路: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 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应该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高兴和生气是人的两种情绪,高兴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过度的生气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体验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调节,会引起幼儿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和疾病,老师应该注意帮助幼儿逐渐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应付那些与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冲突的情景和场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心、快乐。

本活动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情绪仍然很不稳当,容易冲动,常会为一些小事大哭大闹。依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设计活动的,将心育目标与语言目标有机融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活动始终以游戏贯穿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发挥增效作用。活动还有机整合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并采用卡片联想、生活经验联想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活动流程:

语言导入—>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做做高兴与生气的脸谱—>做做高兴的游戏

(一)语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

(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

(三)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

1、卡片联想。

(1) 说说高兴和生气的事(幼儿找好朋友一起说)。

(2) 游戏:“点芝麻”教师或幼儿点,被点到的幼儿说说卡片上的高兴和生气的事(如果是你会怎么样?)。

(3)把卡片送回家

(4)验证卡片

2、生活经验联想,引导幼儿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及做法。

(1)你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2)生气时可以做些什么?(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3)为别人想一想(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

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教师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分享。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帮助你解决困难的。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四)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

(五)做做高兴的游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高兴的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提问:如果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

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

2、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

2、 ppt课件(关于小朋友看病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观看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刘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看的动画片,小朋友们想不想来看一下呀?那是什么动画片呢,我们赶紧来看看吧!

2、教师播放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看完后请幼儿来说一说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3、幼儿简单描述视频中的内容,教师继而引导幼儿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针。

二、观察图片,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1、教师:好了,刚刚我们都看过小猫不怕看医生的故事了,那小朋友们你们去看过医生吗?医院里又有哪些人呢?

2、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病经历,并依次播放小朋友们看病的图片,让幼儿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医院的表现,并引导幼儿知道就医的安全事项。

3、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

4、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

5、不乱动诊疗室的物品。

6、注意清洁卫生,不到处乱摸。

7、耐心等待就医。

活动反思:

这次心理健康活动——《不怕看医生》,是想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一些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春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幼儿由于年龄小,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而他们又非常怕打针,只要家长说带他们去医院看病他们就很反抗,因而这次活动对幼儿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活动中幼儿观看了动画故事《不怕看医生》,并观看了很多小朋友们看病的图片,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就医的安全事项,从图片和动画故事中幼儿体会到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也都说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看医生。

但活动中不足的是没有准备看病的用具,若能给幼儿看一些医用材料,如,棉签,纱布,口罩,听诊器等,幼儿会更感兴趣,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尽量提供一些实物给幼儿,让幼儿能更清楚直接地接触到,幼儿掌握起来也会更快更好。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懂得情绪愉快有利与身体健康,初步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2、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活动过程:

一、感受快乐

拍手入场,进行开心碰碰碰的游戏。

二、开心与烦恼

1、 刚才玩的真开心,你们想想平时你还遇到过什么开心的事?

2、 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3、 除了开心的事,我们还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谁来说一说你都遇到一些什么不开心的事?

4、 不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5、 你喜欢开心的自己还是不开心的自己?

小结:不开心就是生气,生气不仅不让人喜欢,还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坏的影响。生气的时候,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越来越差,所以我们要尽量不让自己生气,把生气这个坏习惯消灭掉。

三、化解不开心 如果你生气了,你会想哪些办法让自己消气呢?

小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你生气的时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电视或者大声的哭一哭,这样你就能消气,让自己快乐起来。

四、让自己开心

1、 介绍开心枕。

2、 传递开心,让每个幼儿和“开心枕”抱一抱,亲一亲。

3、 说一说抱着“开心枕”有什么感觉?

4、 把开心枕送给其他人来感受一下开心的滋味。

活动反思: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应该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篇7

设计背景:

?幼儿教育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小班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于保护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识是极其缺乏的,我班不少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反映,孩子一出幼儿园就跑开了,过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为了让孩子感悟到生命的珍贵,萌发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减少幼儿身心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交通安全。为此我班开展了系列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动。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红绿灯;

2、引导幼儿认识人行横道,了解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的重要性。

3、愉快游戏,幼儿听指令做动作。

活动准备:

儿歌字画,字卡“灯”,交通规则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看,今天徐老师请来小朋友最喜欢的喜洋洋,它要带我们一起去旅行,那么旅途中遇到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观看课件,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边看边提问)

1、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见了什么?马路的.路口有什么?红绿灯是做什么用的?”

——引导幼儿说出红绿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路;

2、提问:小朋友们,懒羊羊过马路的方式对吗?为什么?

——引导小朋友说出懒羊羊的错误行为。那么第二次懒羊羊过马路的方式正确吗?为什么?

3、提问:小朋友们,在我们外出的时候应该怎样过马路?

——引导幼儿知道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

4、问题加深:如果没有了红绿灯会怎么样?

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二、引入儿歌:《交通规则要记牢》

——刚才喜洋洋带着我们一起去旅行,通过这次的旅行小朋友学会了什么?谁能告诉大家?(幼儿自由回答)我们知道了交通规则的重要,而且我们大家一定要记牢。徐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交通规则的儿歌,你们想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教师出示儿歌字画,完整读一遍,幼儿倾听。

2、教师读一句,幼儿跟读一句。重点认识“灯”

3、师幼一起读儿歌。

三、小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玩法:教师带领幼儿排队开车,遇到红灯停车,一起数10、9、8、7、6、5、4、3、2、1变换绿灯,继续开车。教师根据幼儿的情绪适当调整,快慢进行游戏。

四、活动延伸

提醒家长引导幼儿如何过马路?提高幼儿的交通规则意识。

附儿歌:

交通规则要记牢

小朋友,你别跑,站稳脚步把灯瞧。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过路应走斑马线,交通规则要记牢。

活动反思: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将目标定位为:使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红绿灯;引导幼儿认识人行横道,了解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的重要性。由于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因而活动内容不能过于繁杂,而应简单明确。为此,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场景,利用课件中的画面及声音去吸引幼儿,教育幼儿不在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我采用情景模拟游戏等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知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所以我在活动后请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幼儿,而且做给孩子看,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实现家园共育,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通过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最应该反思的地方有两点,一是老师的重复性语言过多,降低了教学活动的质量。二是活动时间没能把握好,在导入儿歌这个环节老师讲解时间过长,降低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日后的教学活动设计中,需要多多思考,积累经验,丰富活动内容,控制好活动时间。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

小班健康教案精选6篇

抗疫情教案心理健康教案优秀7篇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8篇

小班美术画小鱼教案优秀7篇

小班健康教案通用5篇

小班健康猫宝宝教案反思8篇

2023小班健康教案8篇

小班有借有还教案优秀7篇

2023小班健康教案精选8篇

泡泡乐小班教案优秀7篇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优秀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