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有助于规划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我们的教案需要与教育政策和法规保持一致,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胃教案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胃教案篇1
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走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走的正确姿势,提高学生走的正确能力,促进下肢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技能目标:
学会简单的韵律活动,发展学生工作的协调性、节奏感,提高审美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走时上下肢的协调,放松、抬头、挺胸、自然大方。
学习内容:
种姿势的走
学习步骤:
一、愉悦身心阶段:
1、小干部整队,师生问好。
2、布置本课学习内容。
3、小游戏:快马加鞭。
二、走姿训练阶段:
1、模仿各种不同动作的走。
师生以对话的形式边说边有节奏地模仿动作走,如:
①师:拍起手来?生:啪!啪!啪!
②师:吹起喇叭?生:哒!哒!哒!
③师:敲起鼓来?生:咚!咚!咚!
④师:打起枪来?生:叭!叭!叭!等??
2、体验各种不同方位的走。
在老师带领下随音乐节拍做各种不同的走,如:高重心的走、低重心的走、曲线走等。
3、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走的正确姿势。
①启发学生大胆地思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几种常用的行走姿势?”的问题,如:向前走、后退走、侧步走等。②让学生回答:在什么情景中用后退走?什么场合用侧步走?怎样才能表现出“行如风”的姿势?
③从“人们的行走姿势是否一致?”等问题入手,老师做示范动作,让学生懂得不正确的走姿会给人流下不好的印象,会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④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练习向前走、后退走、侧步走等动作。⑤分组由小组长带领练习。
4、渗透《道路交安全法》
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并模范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有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义务。
三、放松整理阶段:
1、放松舞步:
2、小结本课优缺点。
课的设计思路:通过各种形式的行走练习,可以纠正错误的行走姿势,养成行走的正确姿势和习惯,从而在练习中提高学生的体能。
小学胃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3、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了解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认真观察动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猫》这篇课文,回忆一下,老舍家的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二、深入交流研讨,品读感悟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猫的古怪和可爱的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1、学习大猫性格古怪部分:
⑴ 引导学生抓重点语句体会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以及它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的古怪性格。
⑵ 学生畅所欲言。
⑶ 老师非常佩服你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就能读懂课文。作为奖励,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古怪的猫吧!
⑷ 看了这些图片,从你们的表情,我就能看出你们一定更喜爱猫了!那你准备怎样把这种喜爱之情表露出来呢?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
⑸ 你们读得真投入,真是声情并茂!愿意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指名读,师及时表扬。
⑹ 同学们书读得这么好,相信一定能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
(课后题投影)
齐读一遍。
师问: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⑺ 其实,猫就是猫,它的天性就是昼伏夜出,捉老鼠更是它的本能,谈不上古怪呀,尽职呀。可是作者为什么却要这么说呢?
(喜爱猫,所以把猫人格化。)
2、学习小猫的可爱部分:
⑴ 一直都在说猫的古怪,可是说的人呢,心里是喜欢猫的,读文章的人呢,也不由地喜欢上了这脾气让人难以捉摸的猫,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猫的古怪可爱吧。
(课件,配音,解说:瞧,大猫是那么招人喜欢,小猫也更让人觉得顽皮可爱。)
⑵ 小猫就像小孩子,天真活泼,淘气顽皮,生机勃勃。在作者的笔下,小猫的哪些地方很可爱呢?请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⑶ 老舍先生真不愧是语言大师,能把古怪的大猫和淘气的小猫写得如此活灵活现,人见人爱。这除了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还需要有丰富、生动的语言功底。我们来看这两个句子,(课后题投影)感受一下,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师引导学生体会总结:作者把脚印形容成小梅花,既形象逼真,又流露出作者的喜欢之情,本来,踩脏稿纸是让人气恼的事,可作者却给这脚印赋于了美的形象──小梅花,可见对小猫的喜欢程度有多深。
⑷ 课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句子,你能找出来吗?请同桌结合,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并讨论。
(学生找到猫叫的句子时,相机让学生模仿猫叫,如果学生找不到,老师说出来。)
三、指导练笔
1、无论是夸赞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还是数落猫的贪玩胆小,淘气调皮,整篇文章,字里行间,处处都透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就像一位宠爱孩子的父亲在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孩子一样,娓娓道来,津津乐道。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仅要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紧抓事物特点来写,也要学习作者这种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2、现在就给大家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假如让你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你打算写它的哪些方面?
3、小结:
听了大家的发言,不得不承认,同学们真是思维敏捷,词汇丰富。其实写作并不难,只要你热爱生活,就能随时发现万物的美丽与可爱。我相信,只要大家付出足够的努力,你的文章会越写越棒的!
小学胃教案篇3
[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1册第三单元“较复杂分数应用题例7”开放式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出示例7: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 。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
师生共同画出线段示意图(图略)
师:请大家结合线段图,开动脑筋,利用已有知识求出十月份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学生各抒己见。)
生1:我用方程解,数量关系是计划用水的吨数-节约的吨数=实际用水的吨数,所以设原计划用水x吨,得方程x- x=480
生2:这样做是对的!而我列出的方程是x=480+ x
生3:从线段图可以看出,实际用水的吨数相当于原计划的(1-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我认为也可以这样列方程:x×(1- )=480
师:这三位同学都是从列方程的角度求出了解,你们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生4:我用算术方法解。从线段图可以看出把十月份原计划用水的吨数看作9份,实际用水比原计划节约 ,那么实际用水 的吨数就是这样的8份,这正好是480吨。480÷8×9,先求每份的吨数,再乘9,就得实际用水的吨数。
师:对他的解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大部分学生点头认同。
生5:我同意生4的解法,当然也可以这样列式:480÷8÷ 。先求出每份是60吨,这60吨相当于原计划用水的 ,所以再除以 就是原计划用水540吨。
此时,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他们私下小声地议论着,过了一会儿,生6面带疑惑站起来说:老师,我也列了两个算式,不知对不?
师:你先说出来,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生6:我的算式是480÷9÷ 和480÷9×8
师:对这两个式子,你们议一议好吗?
生7:这两个算式都是错误的。如果这两个算式是正确的,那么刚才列出的480÷8×9或480÷8÷ 就是错误的,而刚才的算式我们已经算过了,是正确的。
生8:我来补充,我也认为这两个算式是错误的。从线段图来看,480吨与9份显然不相对应,所以480除以9是没有意义的。
此时,生6略有所悟地点着头,表示接受。
生9:老师,我从上面的对应关系受到启发,480吨的对应分率是(1- ),直接列式是480÷(1- )。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利用原有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解法。真了不起!你们对刚才的这些解法还有什么意见,或者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10:老师,我还有一种解法。
此时其他学生都惊讶地看着生10,老师也为之一怔,但还是追问了一句:你是怎么想的?
生10:我列的算式是480× 。
师:对480× 你们理解吗?
生11:我能理解。这是变换了思考角度,如果反过来把实际用水的480吨看着单位“1”,那么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就是480吨的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就是480× 。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
[反思]
在题目本身不具备明显的开放性的情况下,教师善于挖掘解题策略的开放性,大胆放手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让学生拥有自由的思考空间,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综观上面的教学过程,我认为主要体现了:
1、不唯解题模式,允许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地思考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教师往往给学生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具体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而上述教学片段,教师一开始就大胆放手让学生思考,没有任何束缚,没有任何限制,有的只是民主的氛围,自由的放飞,唯此学生才会不断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加之教师的相机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致越来越高,思维也越来越活,不同水平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他们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答案。尽管方式不同,但结果一样,这也正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的人本主义目标。
2、不唯师不唯本,允许学生自由地评价体验成功,获得自信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只有听讲的义务,而无评价的自由,唯师、唯上,这样大大地抑制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愿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我们认为,只有积极思考的学生,才会提出不同的方案,才会评价别人的方法。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敢于解除对学生的束缚,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时,教师总是巧妙地把解答的“包袱”抛还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只是简要地搭条线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让学生自由地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学胃教案篇4
复习内容:
总复习部分内容及补充内容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复习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复习过程:
复习乘法口诀:
齐背乘法口??
根据"四六二十四"这句乘法口诀,能说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吗
复习乘除法的意义:
1、问:46=24表示什么意思
24÷4=6表示什么意思
师小结:46=24表示4个6相加或者6个4相加得24。
24÷4=6表示24里面有几个6或者把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问:在46=24中,"4"叫什么"6"叫什么"24"叫什么
问:在24÷4=6中"24"叫什么"4"叫什么"6"叫什么
巩固练习:
1、完成总复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赛一赛谁做得又对又快;
指名说个别题是如何算的;
集体订正;
2、完成总复习第2题
a、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
b、指名回答,集体核对;
课堂作业:
1、口算册。
2、根据"七八五十六"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说出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
小学胃教案篇5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主动参与广播操的复习,并能做出示范。
积极参与跳长绳活动。
学习内容:跳长绳广播操
学习步骤:
一、小组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提出分组练习要求,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组织学生比赛展示。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进行队列练习,复习二路纵队行进走。
3、全班分成三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8”字跳长绳和“1+1”跳长绳。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2分钟“8”字跳长绳。
5、分组展示“1+1”跳长绳。
组织:
六列横队、小组分散
xxxxxxxxxxxx
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
二、合作学练,提高质量
教师活动:
1、讲述上节课广播操练习情况,提出本节课复习要求:对前三节广播操要做到精雕细凿,把每一节动作细细过关。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组织学生分组过关。
学生活动:
1、了解本课复习的要求。
2、在与同学的合作中不断改进动作质量,反复体会各节动作的重难点。
3、分两组(女生组、男生组)进行过关,男生过关时女生作评委,女生过关时男生做评委,不仅能积极参与评价,更要做到公正。
组织:
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xxxxxxxxx
场地器材:
操场、录音机、长绳三根
课后小结:
本课仍是恢复体力,在队列练习后就开始分组练习跳长绳,本课吸取第一课的教训,强调了小组的配合,三个班级的.各个小组练习都非常认真,而且每个小组长都很尽职,积极地调动起组员的积极性,组织也井井有条,体力消耗也是比较大,最大比赛了2分钟8字跳,三班效果最好三个小组都过了百,一班二班好的小组和差的小组距离很大。
1+1跳长绳六1班表现最好。一节课学生都表现得很积极,也很认真,小组合作也较第一课有进步。
小学胃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