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古对今教案模板5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不同学科专业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详细的教案可以让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更加轻松的,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古对今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古对今教案模板5篇

一年级古对今教案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9、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初步学会用左右、上下、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位置观念。

3、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准确认识物体之间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课前准备:课件、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们,请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设疑:它们的位置在哪里呢?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刚的什么位置?

(2)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刚的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内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简要归纳小结: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的游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面是谁?

3、投影演示冰箱。

一年级古对今教案篇2

d t n l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 d、t、n、l,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 d、t、n、l 和单韵母 ɑ、e、i、u、ü 组成的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马路、泥土”2 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轻轻跳》。

4.认识“马、土、不”3 个生字。

?教学重点】 声母 d、t、n、l 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 n、l 的发音;n、l 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 d、t、n、l,读准音。

2.正确拼读 d、t、n、l 和单韵母 ɑ、e、i、u、ü 组成的音节。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又来到了声母家族,将要结识几个新朋友“d、t、n、l”。它们不仅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韵母的好朋友呢!我们去认识它们吧!(板书:4 d、t、n、l)

?设计意图:直奔课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图找韵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找找d、t、n、l四个声母。

2.学生看图,在小组中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找出d、t、n、l四个声母。

3.交流观察的结果,代表展示。

生1:鼓声像d的音,鼓和鼓槌的组合像d。

生2:伞柄的形状像t。

生3:拱门的形状像n。

生4:鼓槌的形状像l。

三、借助课件,学习声母d、t、n、l。

(一)学习声母d。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d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颤动。”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得”读准d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鼓锤队鼓 d d d,左下半圆 d d d。”

2.教学d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d能与a e i u相拼。

读一读:ǎ é ī ú,看谁读的准,读得快。

(2)板书d,声母是→d。板书ǎ,韵母是→ǎ。声音不中断,紧接着带出ǎ,直呼→dǎ“打”。板书:dǎ。

(3)读这个音节时,你想到了什么?dǎ“打”一“打水”“打鼓”

预设:小弟弟正在打鼓。

妈妈去打水洗衣服。

(4)引导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拼音卡片,摆一摆,看看声母d还能和剩下的单韵母e i u组成哪些音节。

(5)指名汇报。

(6)课件出示dǎ、dé、dī、dú个音节,同桌对读,读错的多读几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7)指名领读四个音节。

(二)学习声母t。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t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发t时,发音部位、方法和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气流比较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像个伞把儿ttt。”

2.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t—í一tí谁会读?t一ú一tú?

(2)拼读tā tè tī tú及四声连读。

(3)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3.比较观察声母t和f有什么不同。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母,你能分清他们吗?(板书:t和f)

出示儿歌:像个伞把儿t t t,一根拐棍f f f。

(三)学习声母“n”。

1.教师示范发n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尖顶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气流通向鼻腔,从鼻孔出来,声带颤动。”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个门洞 n n n。”

2.比较观察声母n和m有什么不同。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母,你能分清他们吗?(板书:n和m)

出示儿歌:一个门洞 n n n,两个门洞 m m m。

3.拼一拼,写一写。

出示“泥土”的发音“ní tǔ ”及图片,学习会写字“土”。

(四)学习声母“l”。

1.教师示范发l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发l时,舌尖顶住上齿龈,不顶满,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根小棍 l l l。”

2.拼一拼,写一写。

出示“马路”的发音“mǎ lù”及图片,学习会写字“路”。

(五)根据语境和图片,巩固“d、t、n、l”的读音。

1.他的(de)衣服真好看!(d)

2.他特(te)别爱玩。(t)

3.门外有人找你呢(ne)!(n)

4.春天快来了(le)!(l)

?设计意图:联系课文情境图,联系熟悉的事物,认读字母的发音,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书写d、t、n、l认清形。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马路、泥土”2 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轻轻跳》。

3.认识“马、土、不”3 个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又来到了声母家族,结识了几个新朋友“d、t、n、l”。我们来再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出示声母卡片认识声母“d、t、n、l”。

出示声母“d、t、n、l”和单韵母字母卡片,拼读音节。

今天,我们来学习它们的书写以及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d、t、n、l在四线格中的位置:“n”都占中格, “d t l”都占中上格。师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

声母 d、t、n、l 书写指导时,要注意新的笔画竖右弯“ ”。

d 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书写时要注意左下半圆写饱满,第二笔竖不能碰到第一 条线。

t 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书写时要注意横比较短,写在比第二条线略低的位 置上。

n 两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占满格。

l 一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一竖起笔在第一条线下方略低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三、看图,学习字词

1.观察图画,图上画的什么?(一条马路,路边的泥土)

2.拼一拼,写一写。

出示“马路”的发音“mǎ lù”及图片,认读生字“马”。

出示“泥土”的发音“ní tǔ ”及图片,认读生字“土”。

四、学习儿歌《轻轻跳》

1.学生自由读儿歌《轻轻跳》,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音节请教老师或同桌。

2.朗读指导

(1)请学生自己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儿歌。(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读好停顿。

小兔小兔轻轻跳,

小狗小狗慢慢跑。

要是踩疼小青草,

我就不跟你们好。

(5)重点读好“轻轻”和“慢慢”这两个词语。

(6)认读生字“不”。

六、巩固朗读。

播放《d、t、n、l儿歌》朗读视频。

七、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d、t、n、l

dǎ t-f n-m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d、t、n、l时,我努力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力求做到有情有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饱满热情。游戏是孩子们快乐求知的源泉,本课的设计中穿插了一些游戏,整堂课下来学生积极性很高。

不足之处:

但有个别环节学生由于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体验中,有些管不住自己,课堂稍显混乱,虽然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但还是未见成效,游戏与知识之间如何更紧密的结合,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将是自己下一个思考的问题。

一年级古对今教案篇3

1教学目标评论

1.知识与技能:有规律地整理加法算式,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加法算式的过程,回顾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中发现数学算式的排列规律,初步渗透数学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规律美,在活动中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2重点难点评论

教学重点:有规律的整理加法算式,熟练地计算20以内加法。

教学难点:在观察比较中找到加法算式排列规律,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目标评论

1.知识与技能:有规律地整理加法算式,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加法算式的过程,回顾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中发现数学算式的排列规律,初步渗透数学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规律美,在活动中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3.1.2教学重点评论

有规律的整理加法算式,熟练地计算20以内加法。

3.1.3学时难点评论

在观察比较中找到加法算式排列规律,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直入主题评论

1.师:同学们,你们在学校每天走过哪些路?走这三种路有什么感觉?(课件出示:上楼梯、下楼梯,平路)

生随意回答。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总会遇到快乐与困难,你们能正确面对吗?今天我们就来复习20以内的加法,就像我们走这三种路一样,你们有信心吗?

2.揭示主题:其实,20以内的加法排列有很多规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搭建起这部分知识之间的桥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为整理复习下面的知识铺路搭石。)

活动2【讲授】师生合作,自主构建评论

活动一:先复习和是6的算式。

师:谁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说出和是6的算式?生不能完整说出,教师这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组织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1)可能出现各种算式遗漏的情况。

(2)0+6=6 1+5=6 2+4=6 3+3=6 4+2=6 5+1=6 6+0=6

(3)6+0=6 5+1=6 4+2=6 3+3=6 2+4=6 1+5=6 0+6=6引导同学们发现,第一个加数逐渐增加,第二个加数随之逐渐减少,和不变。第一个加数逐渐减少,第二个加数随之增加,和也不变。初步感知加数、加数与和之间的变化规律。然后用课件把6的算式填在如书上106页的表中。

师:这些算式填在表中后,仔细观察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

生很快说出像楼梯。

课件展示上面的两种情况,就好像我们上楼下楼这两种情况一样。通过课件演示,感知规律。(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我设计先复习和是6算式开始,通过说--议--填,形象地发现算式的变化规律,就像我们走楼梯一样,能完整的说出和是6的算式。)

活动二:先小组合作完成和是8,和是10的算式。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和是6的算式,下面我们猜想和是8,和是10的算式有这样的排列规律吗?

小组合作后,师组织汇报。发现与和是6的算式规律一样,验证了猜想。

(设计意图:有了得数是6的算式的学习经验,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得数是8,10的算式。这样设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给予学生发现创造的机会,感知数的变化规律,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活动三:独立填表完成和是11至20的算式。

(1)学生猜想和是11至20的算式有这样的规律吗?

(2)选任意一组算式汇报,进行验证。组间相互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探究讨论、猜想验证、发现规律这一过程,组间相互补充完整。帮助学生巩固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感知数的变化规律,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活动四:横、竖看,发现规律。

(1)指名三至五名同学自由选择横着读几排算式,发现加数、加数,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2)指名三至五名同学竖着读几排算式,发现规律师:读这几排算式排列时就像我们“走平路”一样,通过“走平路”练习,发现了什么规律?根据学生汇报后发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同学之间相互补充,逐渐完整,使学生知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逐渐增加或减少,和也随之增加或减少的变化规律。逐渐培养学生的数感。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走平路”活动,将复杂的数学复习课变得生动有趣,不仅激起同学们探究的欲望,还有利于同学们发现规律,感知学习方法。)

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应用规律评论

1.写出四个和是17的算式。

———————————— ————————————

2.把3、4、5、6、7、8、9、10、11、12填入方框里,每数只用一次。

□+□=□+□=□+□=□+□=□+□=15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发现加法算式的排列规律,使每位同学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达到了巩固练习的目的。

活动4【练习】畅谈收获,总结升华评论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这节课我们发现加法算式之间规律,下节课利用这种方法继续整理减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梳理20以内加法的规律,增强了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又提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使这节课的知识融入整体的知识结构中。)

一年级古对今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①使学生掌握以计数单位为标准的数数方法。②认识计数单位百、数位百位,以及计数单位、数位、位数之间的关系。③掌握基本的读数和写数的方法。},培养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板书:100以内的数)

下面请小朋友拿出纸,在纸上写一个100以内的数。

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

请生站起来读一读你写的'数。

读数和写数都从哪起的呢?————板书: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数的复习

1、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往前数5个。再从它往后数5个。

请个别生起来数。

问:刚才他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数的)————板书:一个一个数。

还能怎么数?(几个几个数)————板书:几个几个数。

2、小动物也在数数。我们一起来看看。

瞧:出示企鹅:24、26、28、……请小朋友接下去数。

小猫:95、90、85、……也请小朋友接下去数。

3、你能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喜欢几个几个数,就几个几个数,直到老师喊停为止吗?

四、数的组成的复习。

1、老师也写了一个数,我来介绍一下:它是由4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它是几呢?

(板书该数)

2、你能有这种方法向同桌介绍你刚才写的数吗?

3、请几生来介绍。老师板书数字。

问:刚才大家都是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的呢?————板书:组成。

4、这回小猫也介绍了几个数,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

出示:小猫。大象。小兔。让学生在练习纸中做一做。

做完后汇报,其中,小猫: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大1。请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师:哦,小猫是根据数据数位上的数来介绍的。

除了小猫指着个位和十位以外,我们还认识哪个数位?(百位)

它们这三位是怎样排的?

板书:百位十位个位

(各位上的数表示……十位上的数表示……百位上的数表示……)

写的数是两位数的请举手,三位数的起立,一位数的招手。

5、请个位上的数是7的同学起立。

请十位上的数是5的同学起立。

请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同的小朋友起立。

(能把像这样的数都找出来吗?写一写练习纸上)

五、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1、老师也想请小朋友来猜个数。

(用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提醒学生。直到猜对为止,并板书:这个数:87)

2、你写的这个数和老师写的这个数来比一比(板书),用上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

3、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除了用刚才多一些,小一些,多的多,少的多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呢?

4、完成练习,校对。说说在比较数的大小时,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5、黑板上有这么多的数,你能用>或

()>()>()>()>()

()

请生在练习纸上写一写。

小蜜蜂们也排着队出发去采蜜了(出示图片)它们该采哪朵花呢?

你能帮它找一找吗?完成练习。

六、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师:恩,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数,复习了数数,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大小的比较……

七、游戏:抢答

在64和66的中间

比79少1

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1

由8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一年级古对今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识记课文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看,初识美。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去认识一位漂亮的妈妈,她的名字叫大自然。大自然妈妈有四个非常漂亮的女儿,想不想去看?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四季图、赞美四季的音乐。

3、师:大自然妈妈四位漂亮的女儿各有各的本领,她们可以让草儿变绿,花儿变红;可以让太阳变成大火球,晒得我们成天想泡在水里;可以让黄澄澄的桔子挂在枝头,还可以呀,让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雪白。想和这四位漂亮的姐姐交朋友吗?

4、生猜猜大自然妈妈这四位漂亮的姐姐叫什么名字?

5、(板书)四季。

设计意图:教师的导语意在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中美丽的四季图、音乐让学生感知四季给大自然带来的不同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二读,感悟美。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圈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读课文和生字,互读互听。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多媒体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句子,学生认读。

(4)、全班齐读课文。

2、精读课文,了解四季特征。

(1)、学生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师:大自然妈妈说呀,她的这四位小姐姐各有各的特点,就藏在作家爷爷的儿歌里,她想请小朋友找一找,那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我们该怎么去找呢?

学生谈学法。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精读课文。

(3)、学生分小组谈自己的收获。(教师在此环节中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谦让的好品质)

师:大自然妈妈夸同学们读书真认真,她想听听同学们读了课文都有什么收获。

(4)、集体汇报交流。

(5)、质疑。(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解决)

3、美读最喜欢的季节。

(1)、生选择选择喜欢的部分在小组内读一读。并推荐一名代表。

(2)、开展擂台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意在让放手学生自主、合作读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主体感受读课文,调动学生自己生活中已有的经验来感悟课文内容,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演,再现美。

师:大自然妈妈家可真热闹,来了这么多的小客人,她们准备举行一次赞美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的联欢会,她想请同学们前去参加。

(1)、探究在大自然妈妈举行的联欢会上都可以做些什么?

师:噢,我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背一背,可以做动作演一演,还可以呀学作家爷爷说一说你自己心中的四季。

(2)、生自主准备节目。

(3)、学生展示自己的节目。

设计意图:新课程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这个环节一是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另一个方面,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可以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四画,创造美。

师: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也向大家竖起了拇指,大自然妈妈请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喜欢它,更要学会好好的保护它,让它越来越美。对了,大自然妈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课件展示四季图,生观看。

师:大自然妈妈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画出更美的画。下课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季节,明天带过来和这些画比一比,好吗?

设计意图:将课文内容进行延伸,将自己对大自然美的感悟用图画表现出来,将语言美与艺术美有机的进行整合。

一年级古对今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教师工作计划2023模板8篇

一年级上册周工作计划模板6篇

一年级转后工作计划模板8篇

一年级上语文学期工作总结模板8篇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模板6篇

一年级音乐教案5篇

一年级上年级工作计划第一学期5篇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班工作计划参考5篇

一年级语文年级组工作计划最新5篇

一年级上年级工作计划下学期最新5篇

一年级古对今教案模板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4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