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活动可以顺利开展,大家可以提前准备明确的活动方案,我们根据活动的主题目标来制定一份活动方案,才能使活动顺利开展,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方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快速躲闪跑发展身体的灵活性。
2.通过游戏发展协调合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活动重点:通过快速躲闪跑发展身体的灵活性活动难点:在团结协作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基本掌握躲闪跑动作要领,并玩过类似游戏。
2.物质准备:欢快的游戏配乐、录音机。
3.环境准备:平整开阔的运动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跟随教师进入活动场地站两队做准备活动。(重点活动下肢和腰部)
二、展开
(一)在游戏情境中探索、练习“合作追捉”“跑”和“躲闪”的基本动作。
1.提问:生活中(电视里)渔民是怎么捕鱼的?小鱼是怎样逃脱的?
2.探索、练习渔夫“合作追捉”的基本动作。
(1)鼓励幼儿模仿、探索渔夫捕鱼“合作追捉”的基本动作。
(2)邀请几名幼儿分组示范基本动作,引导其他幼儿观察练习。
(3)教师小结动作要领,指导大家一起练习基本动作。
3.探索练习小鱼“跑”和“躲闪”的基本动作。
(1)鼓励幼儿模仿、探索小鱼“跑”和“躲闪”的基本动作。
(2)邀请几名幼儿逐一示范展示动作,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学习。
(3)教师小结动作要领,指导大家一起练习基本动作。
(二)开展游戏,总结动作要领和应对策略,强调游戏规则。
1.分组游戏,总结动作要领,强调游戏规则。
(1)请男孩子扮作“渔夫”,女孩子扮作“小鱼”进行游戏。“渔夫”捉到“小鱼”后将“小鱼”带到辅课老师处,所有幼儿不能跑出“池塘”。(3分钟左右)
(2)师幼共同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合作追捉”、“跑”和“躲闪”的动作要领,强调游戏规则。
(3)两组互换角色再次分组进行游戏。(同上)
2.增加游戏难度,在更小的“池塘”内进行“拉网捕鱼的游戏。
(1)教师讲解新的游戏玩法与规则。
游戏玩法:请两名幼儿扮作“渔夫”,手拉手当渔网,其他幼儿扮作“小鱼”。音乐响起,“渔夫”开始追捉“小鱼”,被捉住的“小鱼”要立刻与“渔夫”手拉手编成渔网继续追捉剩余的小鱼。(5-6分钟)
游戏规则:音乐响起,游戏开始,音乐停止或“小鱼”被捉完游戏结束;游戏过程中“渔夫”的手不能放开,被捉住的“小鱼”要立刻与“渔夫”一起继续追捉剩余的“小鱼”;
所有幼儿不能跑出“池塘”。
(2)师幼共同总结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
提问:当渔网越来越大时,“渔夫”们应该怎样合作追捉“小鱼”?
3.再次增加游戏难度,在同一场地内,增加一对“渔夫”开展游戏。(同上)
师幼共同总结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当有多个“渔夫”捕鱼时,“小鱼”应该怎样逃脱?
三、结束
教师小结活动过程,随音乐带幼儿扮作小鱼做放松活动,离开场地。
四、延伸活动
在日常体育活动中,继续增加游戏难度,引导幼儿创新更多的合作捕鱼和躲闪的方法。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方案篇2
预定目标:
1、体验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发展跳跃能力。
2、提高下肢的耐肌力。
3、培养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激发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育资源:
1、录音机,轻快的音乐。
2、呼啦圈。
预定程序:
一、教师询问幼儿,有没有看过水塘里或田间的小青蛙,小青蛙的动作是怎样的。
二、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布置场地,指定一个区域为水塘,于水塘中放置呼啦圈。
三、教师请幼儿当小青蛙,鼓励幼儿踊跃尝试跳跃的创意练习。
四、观察幼儿的跳跃动作,找出幼儿示范的有创意的跳跃动作,转身跳、直线跳、变换方向跳、连续跳等,并为其动作取名字。
五、教师说,每只小青蛙都很棒,努力学了很多的本领,现在,要看看大家的本领怎么样,请依指令做出跳跃的动作。
例如:
1、小青蛙跳上岸:原地双脚向上跳。
2、小青蛙跳荷叶:双脚连续向前跳。
3、小青蛙比跳远:幼儿分组,数名幼儿听哨声,于教师指定的起点处立定跳远。
4、小青蛙跳房子:双脚连续向前侧跳。
5、小青蛙跳下水:双脚向下跳。
六、两人一组,一人负责变换动作,另一人则跟随着变换动作。培养合作、专注力,以及动作变换之间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七、收拾场地、器材,整理仪容,完成课程。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方法玩飞盘,发展走,跑、跳,往上抛等动作。
2、体验玩飞盘的乐趣。
活动准备:用达能酸奶瓶制作的小飞盘若干(每个幼儿两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拿着飞盘边听音乐边玩着飞盘进场。
2、热身运动:快乐的小飞盘
(1)、教师引导:今天我们来和飞盘玩游戏,这些小飞盘可神奇了,它会会和小朋友玩游戏的,飞盘说:“今天我来考考小朋友,看看谁玩的方法多,。现在你们可以和我(飞盘)玩游戏了。你们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
(2)、幼儿自由探索玩飞盘,教师观察引导。可能会出现的玩法,向上抛接,挥手臂,两人对接,投远,幼儿合作把飞盘平放于地面,双脚跳,连续跳,绕着走等。
二、交流分享
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的玩法,边说边做。全体幼儿观看评议。
三、神奇的小飞盘与颜色做朋友
1、教师引导,小朋友可聪明了,你们玩出这么多的玩法,咦,你们看,你们手上的飞盘都有很多种好看的颜色,下面我们一起和飞盘上的颜色做游戏,看看那些小朋友的小飞盘最神奇。
2、教师组织幼儿做游戏:
找颜色:幼儿把飞盘放在场地上,教师出示蓝色,幼儿跑到蓝色的飞盘边站好,没找到的幼儿停止游戏一次(游戏反复更换颜色进行)。
找朋友:幼儿看教师出示飞盘颜色,快速跑去找相应的颜色飞盘,然后,自己商量合作游戏。
四、活动结束
1、教师引导:小朋友玩得可开心了,飞盘也累了,我们把飞盘送回家吧!
2、带领幼儿拿着飞盘轻松愉快地放回去,然后放松绕场走一圈,返回活动室。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名称:
跳竹竿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跳竹竿运动,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能听鼓点手脚协调的跳竹竿,提高下肢力量和跳跃的能力。
3.能主动积极的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能遵守规则。
三、活动准备:
1、鼓、竹竿、音乐磁带
2、幼儿已初步知道傣族人喜欢跳竹竿。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一个大圆走—六路纵队走—开花走—小圆走—六路纵队。
(2)幼儿自由玩竹竿。
“这里有许多的竹竿,你们去玩一玩吧。”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跳竹竿。
2.基本部分。
(1)幼儿表演各种玩竹竿的方法
“刚才有的小朋友玩竹竿的方法很特别,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玩的。”幼儿相互学习同伴跳竹竿的各种方法。”
(2)幼儿听鼓点,感受鼓点节奏跳竹竿。
“今天大鼓也想和我们玩游戏,我们来听一听这个鼓点的节奏试着听着鼓声去跳竹竿。”
(3)幼儿尝试听鼓点跳竹竿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玩个听鼓点跳竹竿的游戏,注意听清楚鼓点。”
交代游戏规则:听鼓声跳竹竿,鼓声响开始跳,注意手脚协调的跳竹竿。
(4)分组练习2~3次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听鼓声跳竹竿,个别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3.结束部分
听音乐做身体放松运动。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方案篇5
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爱的不同方式。
2、感受爱的温暖,体验被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
准备:
爱心卡,字卡,多媒体课件。
过程:
一、出示“爱心卡”,引出主题。
二、感受、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1、图—:猫妈妈和小猫的爱心故事。
(1)提问:猫妈妈和小猫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要抱在一起?
(2)幼儿用动作表演亲亲热热。
(3)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亲亲热热。
2、图二:熊妈妈、熊爸爸和小熊的爱心故事。
(1)你们觉得熊妈妈爱小熊吗?为什么?
(2)谈话:你爸爸妈妈有没有对你有过严格的要求,爸爸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为了长大。
3、图三:小动物们一起过生日。
(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爱心故事?
(2)幼儿结合自身经验,交流一起分享的故事。
(3)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一起分享。
4、图四:老爷爷和小鸟的爱心故事。
(1)老爷爷和小鸟之间有什么爱心故事?
(2)幼儿相互讨论:平时你帮助过别人吗?有没有得到别人的帮助?
(3)帮助幼儿理解爱是给予帮助。
三、表演手语《感恩的心》,体验爱带来的快乐。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方案5篇相关文章:
★ 郊游活动方案6篇
★ 画展活动方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