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铃铛教案6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应对课堂突发情况,通过不断实践和改进教案,教师能够培养出更强的教学能力,最终实现教育的理想效果,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倒铃铛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倒铃铛教案6篇

倒铃铛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分享,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2、初步培养幼儿对故事中语句的理解能力。

3、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丰富词汇:圆溜溜、亮晶晶。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2、小铃铛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

出示小铃铛

提问:这是什么?

教师:这是小花猫的小铃铛,真好玩。如果你想玩,你会怎样对小花猫说呢?

小花猫会不会把自己的小铃铛借给别人呢?

二、展??

1、教师操作纸杯手偶分段讲述故事,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讲到“小花猫对小花狗说不行,不行,会让你弄丢的”时,

提问:谁想戴小花猫的小铃铛?小猫是怎样做的?

讲到“小花狗正在河边玩,看见小花猫掉到河里去了”时,

提问:小花猫掉到河里去了,如果你是小花狗你会怎样做呢?为什么?小花猫会被谁救上来呢?

讲到结尾时,提问:是谁救了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是怎样做的?

2、出示挂图,完整欣赏故事,学说故事对话。

提问:

(1)小花狗看到小铃铛后是怎样对小花猫说的?“圆溜溜”是什么意思?

还有什么事圆溜溜的呢?小花猫把铃铛借给小花狗了吗?

(2)小白兔为什么想戴小铃铛?“亮晶晶”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

小花猫愿意把铃铛借给小白兔吗?为什么?

(3)小山羊喜欢小花猫的铃铛吗?为什么?还有什么东西丁零零?小花猫是怎样说的.?

(4)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是怎样做的?

(5)小花猫为什么难为情?最后它是怎样做的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在一起要互相帮助,有好东西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三、结束

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玩具给同伴玩,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附故事:小铃铛

小猫今天真漂亮,脖子上带了一个小铃铛。走起路来,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响。

小花狗看见了,说:“呦,小铃铛圆溜溜,多好玩!给我戴一下好吗?”

小猫说:“不行,不行,会让你弄脏的。”

小白兔看见了,说:“瞧,小铃铛亮晶晶,多好玩!给我戴一下好吗?”

小猫说:“不行,不行,会让你你弄坏的。”

小山羊看见了,说:“小铃铛丁零响,多好听,给我戴一下好吗?”

小猫说:“不行,不行,会让你弄丢的。”

小猫蹦蹦跳跳,走到小河边,往水里照照自己的影子,嗨,多漂亮的小铃铛,圆溜溜、亮晶晶、还会“丁零丁零”响呢!

它伸长脖子,想照照清楚,没想到脚一滑,扑通一下,掉到河里去了。

小花狗正在河边玩,看见小花猫掉到河里去了,连忙去拉它。

“嗨呦”哎呀!小花狗拉不动小花猫。

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见了,连忙跑过来帮忙。

“嗨呦!嗨呦!嗨”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猫拉上岸来。

小花猫多难为情呀,它低下头,拿下脖子上的小铃铛,说:“你们也戴戴小铃铛吧!”

倒铃铛教案篇2

教材分析:

?雨铃铛》是北师大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十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从儿童的视角捕捉到了下春雨时的生动有趣的情景,倾听了下雨时的声音,赋予了春雨人性化的特征。从春雨洒落时的沙沙声写出了春雨“润物无声”的特征,把春雨汇集在房檐上形成的小水珠极富情趣地比作小铃铛,把串串水珠滴落下来的声音比作铃铛的丁零当啷声,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学习目标:

1、识记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读中体会春雨的情趣,进而感受春天带给世界万物的勃勃生机。

学情分析:

1、认知特征分析:

(1)一年级小学生喜欢形象、直观、有趣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仍以无意注意为主。

(2)学生想象力丰富,乐于进行口语表达,但语言需要教师和同伴帮助规范。

2、基础分析:

(1)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多数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了合作的意识。

(2)多数学生认识了四、五百字,并初步掌握了听读识字、拼音识字、看上下文猜字等识字方法,并初步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铃铛课件板贴画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游戏:猜猜看

1、猜铃铛。(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猜猜看。同时出示一个装有金属铃铛的茶叶桶,请学生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随意猜测。(2)教师晃动铃铛发出声响。学生根据声音的提示猜出是铃铛。伴随着“丁零当啷”声,教师随机展示铃铛。学生用拟生词来形容铃铛的声音。

2、猜偏旁。教师指出这个铃铛是金属做的,猜铃铛的名字会有什么偏旁?学生凭借前面的积累可以猜到是“金字旁”。教师板书“铃铛”学生认读。教师板书“líng

dāng”,学生同时书空。教师指出“铛”单独出现读一声,跟“铃”组成词语读轻声。学生再读,体会轻声。

3、教师在“铃铛”前板书“雨”,学生读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见过“雨铃铛”引入儿歌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认准生字、读准字音。

(一)认字

1、学生自由读儿歌。在充足的时间里读书,标字音。(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小组合作认生字。

(1)合作前教师指导:在小组里用生字卡片互相教一教,让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读准字音。可以小组长领读,可以轮流读,也可以一起读。

(2)合作中教师指导:①随机指导:巡视中,根据个别情况指导合作方法;②跟进式指导:在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后,指导盖住拼音,独立认读)

3、学生小组合作检查生字。

4、挑读易错字。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将自己小组在合作中识字中发现的容易读错的生字,给大家提醒儿。

5、检查反馈。

课件:生字闯关

第一关:你是我的好朋友(房檐上挂着11个小水珠,点击每个小水珠就会出现相应的生字)

游戏规则:每出现一个生字,学生齐读,随机请学生用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话。

第二关:火车开动呜呜呜(每节小车箱上都有一个生字,依次点击,依次出现带有生字的小车箱,点击11次,小火车开走。可重复进行。)

游戏规则:学生按顺序依次读生字。

(二)读文

1、同桌互相读课文

要求:同桌互相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一个在读,另一个认真听,读对表杨,读错帮助纠正。

2、指名读,整体感知儿歌。

课件展示:整篇课文。

(1)指名一对同桌读课文。读后其他学生做小评委,听的要求:听听字音读得准不准,句子读得通不通顺,听后评价。

(2)再指名一对同桌读课文。听的要求有两个:①继续做小评委。②边听边想,从儿歌里能看见哪些景物?

(3)学生各抒己见:看到的景物有小燕子房檐水珠(小铃铛)雨丝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贴或板画

三、品读感悟、随文识字,熟读成诵。

(一)自由读书,画出儿歌中表示声音的词语。

1、学生自由读儿歌,在表示声音的词语下面画条横线。(教师边交待要求边板演画线。)

2、生边汇报,教师边出示课件:在沙沙响和丁零当啷两个词下面画横线。

(二)第一句: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1、

初读。学生齐读句子。

2、

随文借图识字“房檐”,了解房檐的位置。

课件:展示春雨洒在房檐上的情景。

(1)学生到屏幕前指一指房檐的位置。找到书上插图中的房檐,同桌互相指、看。

课件:在房檐旁边出示生字“房檐”

(2)学生齐读生字“房檐”

3、指导感情朗读。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1)指名学生读句子。

(2)教师适时评价,还可以将春雨和夏雨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读出春天雨的特点。

(三)第二、三、四句“房檐上挂水珠——丁零当啷”

课件: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1、初读。

(1)学生看准每个字,齐读。教师评价。

(2)教师读。故意把“串串”读成“一串”,学生评价,找出问题。

2、随文识记“串”,并了解“串串”是指很多串的意思。

课件:一串

串串

(1)指名学生说“一串”和“串串”的`不同。

(2)借助相应的情景图进一步体会“一串”和“串串”的不同。

3、指导感情朗读“串串”和“丁零当啷”的多元化理解。

(1)指名学生读。

(2)通过教师、学生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3)学生同桌互相读。

(四)第五句“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

课件: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1、初读。指名学生读。

2、随文认识“招”,巩固“呼”,了解“招呼”的意思。

课件:招呼

(1)学生同桌互相打招呼;师生互相打招呼。

课件:“招”和“呼”的偏旁分别变红。

(2)教师小结,指出“招”要用手,“呼”要用口。

(3)学生齐读“招呼”

3、感情朗读。

课件: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1)师生共同表演。教师表演“小燕子”,学生表演“雨铃铛”,并用自己的语言招呼小燕子。从中体会“雨铃铛”的热情。

(2)学生感情齐读句子。

四、回归整体,背诵积累。

课件:展示全文

(一)整体美读全文

1、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边读边想象,加上动作表演读。

2、指名配乐读。

3、学生集体配乐表演读。

(二)背诵积累

课件:雨铃铛

沙沙响,_______,

_______洒在房檐上。

______________水珠,

_______串串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招呼_______,

_______盖_________。

1、

学生借助生字提示自由背诵儿歌。

2、

指名配乐背诵。

3、

能够背诵的学生集体配乐背诵。

五、课内拓展,课外延伸

1、儿歌再创。

课件:配乐呈现春雨里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

(1)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边欣赏边仿照儿歌里的语言,描述见到的情景。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指名学生自编儿歌。

2、分层次布置作业

背诵儿歌(或表演背诵)仿照儿歌自编搜集有关春雨的诗歌读一读

倒铃铛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活动。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有东西要学会与同伴分享。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铃铛一个,故事动画《小铃铛》,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铃铛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活动产生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那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我们先听听声音,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小铃铛)

2、师:红色的小铃铛摇起来就会发出叮当叮当响的声音,小朋友想不想玩?(想)不过要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才能玩,你们能做到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小铃铛》。

二、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讲故事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听到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教师依次出示动物的图片)

3、谁的脖子上戴有小铃铛?

4、故事中的小铃铛是谁的?

(师:那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故事中的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三、幼儿观看故事动画,提问:

1、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2、小花猫脖子上戴了一个小铃铛,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都觉得小铃铛很漂亮,都很想戴,于是它们都跟小花猫借,小花猫愿不愿意借给它们?

3、你们觉得小花猫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四、欣赏最后一段故事。

1、小花猫后面走到河边发生什么事情了?(掉进了河里)

2、小花猫掉到河里后,谁去帮忙了?(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3、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花狗先拉小花猫,拉不动时,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见了,连忙跑过来帮忙。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猫拉上岸来的)

4、小花猫上岸后觉得多难为情,它最后怎么做了?(低下头,拿下脖子上的小铃铛,说:“你们也戴戴小铃铛吧!)

五、幼儿讨论——如果你有新玩具时你会怎么做?

六、师:今天小朋友表现真棒!小花猫也把小铃铛给我们分享,现在让我们拿着小铃铛到外面玩玩吧!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一步一步引导幼儿说出短句和词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是让幼儿帮助小娃娃说出的短句和词语,因此,他们主动性和兴趣都十分高在每个环节里,我都选择性的让幼儿有展现的机会,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快乐的活动中来。在这样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参与到这样的情景中的活动,小朋友可以真正一起体验游戏和故事的快乐。

倒铃铛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唱《小铃铛》这首歌曲,学生能够唱准确。

2、能用自己好听的声音歌唱这首歌。

3、培养学生之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唱《小铃铛》。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第三乐句“叮当叮当叮当叮当”教学准备:教学用扩音器、下载歌曲《小铃铛》mp3。

教学过程:

1、玩玩,动动。

教师反复播放弹拨乐合奏《快乐的啰嗦》开头部分。请学生听到音乐分别向上向下挥手。

2、游戏。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从游戏入手。 游戏后,再请学生比较什么音高什么音低。

3、学唱《小铃铛》。

播放课件《小铃铛》请同学跟老师一起唱《小铃铛》,并轻轻敲击自制的简易铃铛。原来三个音可以编出那么好听的歌。

4、巩固知识。

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活动:让一组同学边敲铃铛边表演;另一组同学唱唱名;还有一组同学打手号。

同学比较熟练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

课后反思:

本节课运用了图形谱教学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学习情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学生的表现更是出乎意料的精彩。因此我们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图形谱,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实践中探索、领悟中创造。

小结

这节课大家表现真好,你们的表现告诉我你们当中有很多小小的歌唱家,你们会用自己的歌声表达自己的热爱生活的情感。

倒铃铛教案篇5

教案目标:

1、能安静地听故事,懂得同伴间要友好,有玩具时与同伴一起玩。

2、学说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短句。

3、乐意回答教师的提问。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教案重点难点:

教案重点:

能安静地听故事,懂得同伴间要友好,有玩具时与同伴一起玩。

教案难点:

学说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短句。

教案过程:

一、出示小花猫的形象,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小花猫今天真漂亮,瞧,她得脖子上戴了什么?今天老师讲一个《小铃铛》的故事,请幼儿学说故事名称。

二、教师结合插入图片讲述故事。

三、提问:

1、小花狗看见了小花猫的小铃铛对小花猫怎么说?

2、小白兔看见了小花猫的小铃铛对小花猫怎么说?

3、小山羊也想玩小铃铛,他对小花猫怎么说?

4、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把小花猫从河里拉上岸来,小花猫拿下脖子上的小铃铛,怎么说?

四、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第二遍。

教案反思:

小年龄段的幼儿缺乏交往经验,不懂与同伴分享。故事《小铃铛》用生动形象的动物和优美的语言描述如何与人分享并互相帮助的道理。教案开始通过小花猫引出故事,引导幼儿说出圆溜溜、亮晶晶等词。小铃铛的引出激发了幼儿想要听故事的欲望。

在教案第二环节中, 通过老师的讲述引导幼儿理解、熟悉故事。通过倾听故事,在老师启发性的`提问中,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了故事内容,记住了故事的角色。学习了理解词语:圆溜溜、亮晶晶。在讨论交流中,孩子懂得了要学习小动物唉帮助别人,乐于分享。

最后一环节,通过幼儿的讨论,交流,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真正的含义,提升幼儿经验。懂得有好东西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互相帮助的道理。

倒铃铛教案篇6

教学内容

雨铃铛

教材简析

课文里形容春雨之声沙沙作响,春雨之形“好像串串小铃铛”,春雨如同精灵,它赋予万物勃勃生机,滋润催发万物迅速回归,复苏,生长,开始新的生活。

教学目标

1.认字11个,写字8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倾听雨声,想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朗读,识字,写字

教具

课件录音机录音磁带笑脸卡片

板书设计

雨铃铛 沙 响 房 串 呼 快

洒 檐 招 盖 珠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课文

同学们,喜欢下雨天吗?见过春雨吗?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小雨沙沙响》歌,如果你会唱,请你跟着一起唱。你喜欢这首歌吗?喜欢它的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写小雨,题目是:雨铃铛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听课文录音,要求听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做到不填字,不漏字,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3.和老师一起读课文,每次只读一句。

4.边读边出现生字词。

5.小组交流学习生字,有识字小能手带领

6.检查识字情况

(1)指名读

(2)当小老师领读

(3)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4)齐读。

7、游戏出示:笑脸图,只要你把笑脸上的.生字读对了,就奖你一个笑脸。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同位读,互相评价。

2.指名读,交流评价。

3.齐读。

4.提问:你听过雨声吗?你觉得雨声像什么?

(1)你能说几个描写雨声的词吗?(淅淅沥沥、哗哗、滴嗒、霹雳啪啦等等)

(2)开火车解释“房檐”(课件出示)

(3)春雨除了招呼小燕子,还招呼了谁?(小草、花、柳树、种子、春风、小朋友等)

(4)春雨招呼了那么多朋友,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春天美不美呀?

5、再读课文,读出春天的美。

6、试着背一下课文。

四、读儿歌《春雨》

五、作业:找一些关于春天的儿歌,大家交流。

倒铃铛教案6篇相关文章:

防拐骗安全教育教案教案6篇

小班安全教案疫情防控教案6篇

小班教案防欺凌教案6篇

数字6的教案大班教案7篇

动物气象员教案教案6篇

教案雪孩子教案6篇

防溺水教案中班教案精选6篇

腊八粥教案教案6篇

春教案优秀教案模板6篇

教案小班安全教案推荐6篇

倒铃铛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