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反思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教案的清晰目标和步骤,有助于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使得学习氛围更加有序,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表示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辨析易混淆的音节
4、背诵《悯农》
5、发现笔顺规则”从左到右”和”先撇后捺”,并按照规则书写汉字
学情分析
多数学生对汉语拼音掌握得较好,能借助拼音独立认读一些生字,并能根据所学笔顺规则书写汉字.对田字格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部分学生能观察交流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但表述不是很清楚,
重点难点
1、认识5个生字.
2、辨析易混淆的音节
3、发现笔顺规则”从左到右”和”先撇后捺”,并按照规则书写汉字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表示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辨析易混淆的音节
4、背诵《悯农》
学时重点
认识5个生字,辨析易混淆音节
学时难点
辨析易混淆音节
教学活动
活动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4组词语,学生认读,在读中正音.
2、同桌合作:打乱词语顺序,让学生重新给词语排队.
3、同桌一起观察,发现每组词语排列的规律.
4、了解一年有几个月,一月有几天,一天可以分几个时间段.
活动二、我的发现
1、引导学生读两组不同偏旁的汉字,说说自己的发现:每组汉字都是由相同的偏旁的组成的
2、根据提示,学生说说两组汉字的特点,理解偏旁代表的意义.
3、出示三点水,鸟字旁,让学生说出带有该偏旁的生字,并说说这些偏旁与什么有关.
活动三、字词句运用
1、学生自己拼一拼,读一读
2、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平翘舌音,边鼻音.
3、同桌比赛读,比一比谁读得准.
4、打乱生字和拼音,学生连线.
活动四、日积月累
1、出示,借助拼音自读古诗,读准字音.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正音.
3、简单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大致理解诗意.
4、练习背诵:1)教师引读,学生接读.2)学生背诵,3)抽生展示背诵.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书空同组里的两个汉字,观察发现两个汉字共同的笔顺规则“从左到右”和“先撇后捺”。
2、仔细观察田字格中每个生字的位置,能相互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位置,比较斜撇和竖撇的不同写法,再进行书写。
3、回忆学过的汉字,知道哪些汉字运用了“从左到右”、“先撇后捺”和“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学时重点
发现“从左到右”和“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并能按照规则书写汉字。
学时难点
1、发现笔顺规则"从左到右""先撇后捺"
2、观察交流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学活动
导入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五的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和日积月累,还剩“书写提示”这一板块,这节课我们将根据这一板块的内容,来学习两种新的笔顺规则(出示词卡,生读:笔顺规则 ),并按照笔顺规则来写好汉字。
2、复习学过的两种笔顺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3、检测已学笔顺规则的运用
过渡:孩子们对这两条笔顺规则记得很熟,那有没有掌握呢老师先来考考你们。老师写字”三””十”,学生说笔顺规则
4、介绍游戏闯关的学习形式
1)师介绍假想人物羲之哥哥出场
2)羲之哥哥介绍游戏闯关的学习形式
大家好,我是羲之哥哥,这节课我将和你们一起学习。大家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以游戏闯关的形式进行,游戏一共有三关,我们全班分成四个游戏小分队,闯关成功的小分队将得到老师的神秘礼物一份,另外,最优秀的小分队则将得到神秘礼物两份,有没有信心成功
讲授二、笔顺规则我发现
(一)学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
1.出示第一组字:儿、林 ,学生齐读
2.同桌自主书空,发现新的'笔顺规则
1)前边已经学习了两种笔顺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2)那这两个字里还藏着什么新的笔顺规则呢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伸出你们的小手指,书空这两个字,一边书空,一边思考,看你们能不能发现这个秘密。
3、抽生反馈
(1)预设一:能说清楚或说到一部分
生:“儿”字是从左到右写,“林”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写。
师:他究竟答对没有呢, 咱们不急着判断,先来听听羲之哥哥是怎么说的
(微视频)羲之哥哥讲解:“儿”和“林”都可以看成左右两部分,写儿字,先写左边的撇,再写右边的竖弯钩;写林字,先写左边的木字旁,再写右边的木字。弟弟妹妹,看清楚了吗这两个字有一个相同的笔顺规则,是什么呢
(2)预设二:完全不能发现规则
生1:“儿”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师:小朋友,你准确地说出了这两个字的笔顺,但这两个字,它们都是先写的哪部分,再写哪部分它们的笔顺规则是什么呢
生2:……(也说不清楚)
师:不能发现没关系,现在,我们听羲之哥哥是怎么说的。
(出示微视频)羲之哥哥:儿和林都可以看成左右两部分,写儿字,先写左边的撇,再写右边的竖弯钩;写林字,先写左边的木字旁,再写右边的木字。弟弟妹妹,看清楚了吗这两个字有一个相同的笔顺规则,是什么呢
4、小结过渡:小朋友们很棒,发现了一个新的笔顺规则,就是(生答:从左到右,师贴板书条)。而这两个字(出示第二组字:本 天 ,生读)它们又藏着什么笔顺规则呢请同桌两人一起书空这两个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二)学习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1、学生自主书空,发现规则
2、抽生反馈
生:先横后竖,从上到下……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那么这双明亮的眼睛一定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有撇和捺,撇捺的书写顺序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们用手指在桌上写一写这两个字,看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师:现在你发现了吗在写撇捺的时候,藏着一条新的笔顺规则,是什么呢
生:先撇后捺 。
师:羲之哥哥,他答对了吗
羲之哥哥:恭喜你,答对了!弟弟妹妹,我们先来看这两个字的笔顺动画,在一个字里,如果既有撇画,又有捺画,一般是先写撇后写捺。
3、师小结:本和天有一个相同的笔顺规则,就是——生:先撇后捺(师举板书条),跟老师一起读:先撇后捺.学生读后贴在黑板上.
小结:在四个小分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发现了两个新的笔顺规则(指板书: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生齐读),成功闯过第一关!老师奖励每个小分队一面小红旗,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让我们一起冲向第二关:书写美观我最棒。
讲授三、书写美观我最棒
(一)学生自主写字
过渡:发现了笔顺规则,接下来我们就要按照这个笔顺规则来写字了.
1、出示评价标准
按照笔顺规则写,一颗星。
写好关键笔画,一颗星。
书写端正,一颗星。
师:三颗星,亮晶晶,相信你们一定行!
2、师生对口令,作好写字姿势
师:写字做到三个一 生:一尺,一拳,一寸,
师:头正 生:身直,臂开,足安.
3、学生写字:描红两个,写一个。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二)展评学生作业,发现写字问题
问题1:部分学生写”儿”和”天”字时,把竖撇写成了斜撇.
问题2: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不是很准确.
(三)比较竖撇与斜撇的不同写法,交流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过渡:刚才孩子们在写的时候,老师发现出现问题最多的是撇画的写法,这四个字里都有一个撇画,但写法是不一样的,有斜撇和竖撇。很多同学就把天字的竖撇写成了斜撇。
1.区分斜撇与竖撇
师:看来,孩子们对竖撇和斜撇分得不是很清楚,咱们一起来看看,这四个字里的撇画(将四个字的撇画涂红)哪些是斜撇,哪些是竖撇
抽生说.
2.学习两种撇画的不同写法
1)学生先观察两种撇画的不同写法,然后汇报.
2)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引导得出斜撇和竖撇的不同写法
斜撇:起笔朝着左下方,身子斜,尾巴尖。
竖撇:起笔朝下先竖着写,写一部分然后微微往左下弯撇出去,同样尾巴也是尖尖的。
3、学生交流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4、师范写”儿”字,提醒竖撇的写法,
(四)学生修改写字,再次展示评价
小结过渡:写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写好的,只要我们写字的时候仔细观察关键笔画的占位,按照笔顺规则书写,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咱们班的孩子个个都能成为小书法家!老师宣布大家闯过第三关,每个小分队再加一面小红旗。让我们继续闯关,进入最后一关:笔顺规则我会用。
讲授四、笔顺规则我会用
(一)笔顺规则简单用
1、学生活动
这节课学习了两个新的笔顺规则,大家还记得吗一起读一读(学生看板书齐读)。以前我们学过的许多汉字也用到了这两种笔顺规则,比如说这五个字,它们分别用到了哪种笔顺规则呢,请同桌两个小朋友拿出字卡,合作把这些字放在相对应的笔顺规则下边.
2、抽生上台展示
(二)笔顺规则综合用
1.回顾所学4种笔顺规则,学生齐读
2、游戏:挑战星级
出示1.2.3三个星级的字卡,学生说字的笔顺规则,几星级的字就要说出几种笔顺规则
准备:一星级:云二星级:早三星级:林
小结:看来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这四条笔顺规则,太厉害了!恭喜大家闯过最后一关,再次给每个小分队加上一面小红旗!
活动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条笔顺规则,并按照规则书写了汉字,还对所学的四条笔顺规则进行了运用.祝贺大家顺利通关,掌声送给自己!另外,老师宣布今天的优秀小分队是……下课后请到老师这里领取神秘礼物。下课!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重难点、关键:1、进行口语交际。2、完成习作。3、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引导写作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2、老师点评。
三、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
2、背诵古诗。
3、从生字中学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二、古诗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三、学习新生字。
四、作业:背诵古诗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播放课件,板书课题,学习“花”。
二、初读诗文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3、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3、学习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5、师配乐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
6、生配乐读: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那个梅花开放的地方?
7、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读)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古诗。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中心思想:
?梅花》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写梅花凌寒独放、真纯无暇,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第三课时
一、我爱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二、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话故事
你读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吗?书里写了两个男孩,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他俩一个做事丢三落四,一个干什么事都不高兴。有一天他们突然变成了大人,因为自己的缺点而闹了不少笑话。通过一个个教训,两个人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于是又重新变回到童年时代。
我最近读了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儿写的《青蛙和蟾蜍》的古诗,可有意思了!
每次读完书,我都小心地把书收好,不把书弄脏。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调查学生课间玩哪些游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挂图,激趣导入。
1、出示课间活动图。
2、师: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呀,你平时玩过哪些游戏呢?(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就来评选最有趣的游戏。
二、看图说说,掌握方法。
1、出示课本中三副图。
2、观察图画,结合体验,各抒己见。
(1)图上的小朋友玩的是什么游戏?你玩过这些游戏吗?
(2)你喜欢这些游戏吗?选一种游戏说说它怎样有趣?
3、引导评价,发现不足。
同样一种游戏,你觉得哪一位小朋友介绍得最有趣?为什么?
4、教师示范,提供方法。
(1)教师讲一讲“老鹰抓小鸡”。
(2)学生评价,感悟方法。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教案
你认为老师刚才介绍得怎样?有没有把这个游戏说清楚?
为了介绍游戏很有趣,老师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先说游戏怎么玩,再说玩游戏时的心情、感受)
5、同桌交流。
从“老鹰抓小鸡”、“贴鼻子”、“丢手绢”这三个游戏中选一种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游戏,向同学们介绍它怎样有趣。
6、全班交流。
(1)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游戏怎样有趣。
(2)小组互相补充。
(3)引导学生评价:听了他的介绍,你觉得这个游戏有趣吗?
7、小结、过渡。
(1)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先说说这个游戏怎么玩,再说说在游戏中的心情怎样,还可以讲讲它给大家带来的快乐。让没有玩过的同学觉得它有趣。
(2)各小组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推荐一两种最有趣的游戏。
三、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点拨。
1、互相说一说、问一问、评一评。
每人介绍一种有趣的.游戏,对不熟悉的游戏可以互相问一问。
2、推荐本组认为最有趣的游戏。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推荐的游戏,本组的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2、评价:在各组推荐的这些游戏中,你最想玩那几种?为什么?
3、评选班级最有趣的游戏。
五、总结延伸,筹办游戏节。
1、以小组为单位做好举办游戏节的准备工作。
2、班干部商议、选定举办游戏节的时间。
3、提前向同学们发邀请书。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剃头》,知道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惩治巴依老爷的。感悟阿凡提的聪明和帮助穷人的正义感。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引导学生运用泛读法、精读法、摘记法、提问法等方法去阅读书籍,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效果。
3.在阅读过程中,感知角色,产生美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激发阅读故事书的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
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准备:
人物贴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阅读一些课外书,积累好词好句,为以后写作文打下基础,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读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是《阿凡提的故事》。
二、认识书本封面、扉页、目录。
师:谁来说说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应该看什么?对封面,我们一起看这本书的封面,谁来说说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1.观察封面。书名、作者、出版社、图案。
2.认识扉页。是书翻开后的第一页(即整本书的第二页),扉页的作用首先是补充书名、著作、出版者等项目,其次是装饰图书、增加美感。
3.前言。
4.了解目录。
目录包含几部分?小标题和页码。
怎样快速地找到故事?先看小标题,再找到页码。
训练学生利用目录找到故事。
三、交流喜欢的故事。
1.师介绍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师相机板书)
(1)听故事录音。
(2)自己读故事,指名交流。(板书:读故事)
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拿起铅笔,用你喜欢的方法去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品味,边读边把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画出来。
(3)看故事视频。(板书:爱积累)
(4)谈谈体会。(板书:谈体会)
阿凡提--幽默机智。巴依--愚蠢贪财。
2.师小结方法,出示阅读提示:
(1)读故事。
(2)爱积累。
(3)谈体会。
3.小组成员按照“阅读提示”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在《阅读记录卡》上做记录。
4.全班交流。
四、课外阅读方法总结。
师过渡:《剃头》这个故事听过了,读过了也看过了,那你喜欢故事中的阿凡提吗?为什么?不仅我们小朋友喜欢阿凡提,大人也喜欢他。阿凡提不仅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就是在国外也非常有名。听听老师对阿凡提的介绍。
1.介绍阿凡提。
2.师小结:平时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读了故事情节,还要思考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人物品质。可以把故事说给父母、朋友听。
3.在这本书中,阿凡提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起读:要想变聪明,就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小朋友从故事中读懂了一个道理,真了不起。
五、阅读延伸
小朋友,阿凡提的故事会告诉我们许多变聪明的办法。希望大家把读书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娱乐,一位可以陪伴终身的伙伴。愿大家能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成为博览群书的小博士。最后响起我们的读书口号:读书让我快乐,读书让我增添智慧。
六、推荐书目:
严文井《“歪脑袋”木头桩》
冰波《孤独的小螃蟹》
陈伯吹《一只想飞的猫》
板书设计:
?阿凡提的故事》
阿凡提--幽默机智
巴依--愚蠢贪财
读故事
爱积累
谈体会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6
教学目标
学会正确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评议要点:
⑴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⑵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
⑴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⑵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
(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⑴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⑵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学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