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模板5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教案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让课堂活动更加有序,教案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能够清晰传达学习目标和要求,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模板5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认字7个,写字8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井冈山特有的美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

从重点句段入手,理解“井冈山,英雄的山,美丽的山。”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井冈山的资料。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你了解井冈山吗?能给大家说说吗?(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3.阅读“信息窗”。

4.练写“冈”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请想办法解决。

2.小老师上台教生字。

3.教师重点提示:

峡:指导记忆字形读准字音,并与“夹”区分开来。

碑:注意读准音,理解字意。

醉:声母是平舌音,读准字音。

4.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读通。

5.指名分段接龙读课文,评议并正音。

三、再读感知。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从读文中知道了什么。

四、练习写字。

抄写词语:

如:井冈山革命白茫茫银蛇

战旗挑粮英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本课的生字词。

二、读文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井冈山是“英雄的山,美丽的山”?要求边读边画记重点句段。

2.汇报,指导朗读理解。

①学生汇报。(重点段:第3、4、5自然段)

②相机理解重点词句。

如:山势巍峨峰峦峻拔云雾弥蒙

惊涛拍岸郁郁葱葱逶迤前行

第3自然段中的几个比喻句。

引入《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毛泽东诗词)

③通过理解词句指导朗读,读出气魄。

3.练读第3、4自然段。

4.赛读。

5.质疑。

如:为什么说“井冈山是英雄的山?”

①结合课文和所找的资料在组内展开讨论。

②全班交流。

6.想一想,试一试,第5自然段该怎样读。

7.齐读第5自然段。

三、积累背诵。

1.读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好词好句。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如:英雄革命白茫茫

战旗银蛇挑粮

二、检查读背课文的情况。

三、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2.鼓励学生学习本文的写法,介绍一处有纪念意义的地方。(片段练习)

四、指导完成课堂练习。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文章所蕴涵的深意,感受作者情怀。

2、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手法。

3、品味并积累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教学重点

把握作品形象,品味文章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设计一)

在我国浩瀚灿烂的古诗词园地里,有许多描写花的诗句。请你从记忆的宝库里,找寻写花的诗句交流一下(丰富文学积累)。

参考: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乱花渐欲迷人眼,小草才能没马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写百合花的散文。(板书课题)

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感受或疑惑呢?(预计困惑:百合花为什么会开在心田上?)请同学们到书中找答案吧!

(设计二)从题目入手,激发阅读兴趣:花儿大多开在园地里,田野里,有一株花儿却绽放在人的心田上,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品读林清玄的美文《心田上的百合花》。

二、走马观花悟形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你在文中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百合?用一个词来概括,并说明我在_____段中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的百合花。

学生交流:

我在第一段看到了一个执著的百合形象;我在第三段里看到了一个自信的百合形象;我在第六段里看到一个幸福的百合形象;我在第八段里看到了一个淡泊的百合形象。

三、花团锦簇品语??

1、自由勾画,评析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2、小组合作学习。

3、交流。

预期交流成果:

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方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品味,分析百合形象。如,努力地、深深地写出了百合与自然环境所做的顽强地抗争;从直立地、挺着能读出百合自信的神采。)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方法指导:可从排比修辞的角度,品读百合的自信与执着;还可引导学生从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品读语言的深层内涵,如从不管有没有人欣赏里,读出百合的淡泊、沉静。)

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方法指导:运用联系语境的方法。联系上文,面对风言风语的打击,面对孤独与寂寞,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可以知道百合花的绽放,凭的是坚韧与执着的毅力,沉静的心态,艰辛的付出获得的。)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方法指导:抓住写作角度进行品味,了解文章层层衬托的写作手法。)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方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全心全意,紧扣上文百合努力开花时专心执着的特点;默默暗示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方法指导: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用野草的讥讽和蜂蝶的嘲笑,更能衬托出百合坚忍和自信的形象。在此结合林清玄的成长经历进行点拨林清玄人生有很多转变,对于那些恶意攻击他转变的人,林清玄总是淡然一笑:他们给我一面镜子,他们也显露了他们自己。任何的成功都来之不易,从年轻到现在,我每天写作从不间断,这是我成功的原因,那些攻击我的人的努力程度都比不上我。林清玄就是靠自己的执着从一名非常优秀的年轻记者,成功转型为个性鲜明的作家。有人说,其文如莲花开落,荡漾一瓣幽香,滋润读者情怀。)

4、读书要读出情感,带着我们刚才在品读中领悟的收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进一步思考:百合花开在山谷里,文章为什么取题为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5、交流。

可从书上找到答案: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深入探讨:百合花带给作者的是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感悟。百合花的成功让作者意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不放弃,相信自己也会开出世界上最靓丽的花朵。

四、百花齐放说感受

有许多思想,会随时间变迁在生命里沉淀,在你的生命里是否也有生命的花点染了生命中的亮丽?

你从______

人(或物)中领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

学生交流。(在此教师可穿插自己见过或亲身感受过的情感故事,或者从自己读的林清玄的作品里找到沟通的契合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土地都是湿润而肥沃的,只要你肯付出勤勉与努力,生命的百合花就会对你绽放。许多的努力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结果,需要你耐心对待,辛勤付出,并坚持下去,相信你也会品尝成功的甜蜜。

只要你能坚忍面对,相信你就能看到成功。

师生一起朗读集中体现百合精神的句子。我要开花

六、作业

1、写自己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故事。

2、比较阅读《丑小鸭》。

3、选读林清玄的散文。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

教学难点:

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准备:

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学习生字新词。

3、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1.板书课题。

2.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③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案”是前鼻音,无声母,不读ngan;

“魅”读mei,不读mo;

“循”前鼻音,第二声,不读sun。

②交流词语意思。

③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评读。

3.再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讨论交流。

①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②分段指名读。

三、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

“魅”字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笔画较多,不能丢里面的部分。

“循、矩”左窄右宽。

“案”上下所占比例基本一样。

2.学生描红。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多音字组词。

xian hao qie

鲜好切

xian hao qie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一段。

1.名读第1、2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体会:邻居家的小男孩活泼天真的特点。

师板书:显示新本领

分角色读两人的对话。

2.过渡: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就有了新的发现让人惊奇了。

3.自读第3、4自然段,画出文中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及由此产生图案的有关句子。

实物演示,讨论交流。(结合理解“横切面”、“清晰”等词语)

“我”想到了什么?板书:横切苹果

指导读好感叹句,体会作者惊奇的心情。

4.小结:谁能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5.指导朗读:小男孩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要读出充满自信的语气;

第三次说的话,要读出自豪的语气;

“我”说的话要读出平缓的语气。

最后一句感叹句要读出惊奇的语气。

6.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用上文的词语说说第一句里的“这样切苹果”是指怎样的切法。

两次用“也许是出于”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不确定的猜测语气。

3.指名读下面三句话。

理解三层意思

①第一层意思是什么“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

②从哪里看出它“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说说第二层意思。

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层的含义?

4.小结: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5.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讨论交流: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后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

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

五、作业。

1.造句。

①魅力——

②清晰——

2.人们切苹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而课文中的小男孩却是( ),而且苹果里有( )的“五角星”,这种( )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 )。什么叫创造力,从小处说就是( )。

板书设计:

显示新本领

苹果里的“五角星”

横切苹果创造力

深有感触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模板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2、在参与体验活动的基础上,回味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行为和心理的发展变化,把过程写具体,把感受写深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的体验、感受更清晰,能组织成文。

难点:习作指导过程中,突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例文,领悟写法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例文《护蛋》,活动体验一般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写呢?先写什么?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小作者先写了活动的起因,然后写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哪一个部分是作者详细描写的呀?

板书:详写活动经过。

习作7重点要写出活动经历和感受

2、在描写“护蛋”活动过程时作者只描写了“送语文本”和“说话时”这两个瞬间,为什么只选取“送语文本”和“说话时”这两个片段来描写?(因为这两个瞬间是“护蛋”最紧张、最危险的时刻,也是“护蛋”活动的高潮,最精彩的瞬间。)板书:精彩瞬间

3、要写得精彩写得具体,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抓住动作、心理、语言方面来描写,把活动最精彩的瞬间展现给读者。)

过渡:我们在描写活动瞬间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来再现当时的精彩场面,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写昨天的活动。板书:抓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描写

二、回忆体验

1.出示捕捉到的画面,口述活动的瞬间。师:昨天活动的名字你们还记得吗?板书:瓶中取球

生成稿

在开展活动时,老师抓拍住了同学们活动的几个瞬间,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张照片,四人小组分配好任务,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说说照片中的精彩瞬间?2.出示习作要求,生齐读。

3.老师还拍了几张同学们活动时的瞬间,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个瞬间,从动作、心理、神态某一个方面进行描写。

三、书写体验,师巡视指导。

四、分享体验

1、你选择了那个画面来写,请你把你写的场面上台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他抓住人物的什么?

2、同学们他写的活动瞬间好不好,好在哪里?

小结:这节课我们只是写了活动经过的精彩瞬间,回去以后请同学们完整的把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来,重点是要描写活动经过。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模板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1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简要复述故事。

3.体会婵德拉的智慧和善良。

4.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主地发现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创新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婵德拉的智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按婵德拉所说的方法往棋盘放大米,其数字之巨大,用米量之多。

教学准备

计算器,画有棋盘的小黑板。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数学游戏导入。

1.数学王国是个富有魅力的神奇王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数学王国,玩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想试试吗?

2.出示画有印度棋盘的小黑板,介绍相关知识:

印度象棋棋盘是正方形,横纵各8排,有64个方格,棋子放在格子中间。其中深色格称黑格,浅色格称白格,黑白格各32个,交错排列。

3.老师介绍游戏规则:

请你们在棋盘的第一格填上2,第二格填上4,第三格填上8,依此类推,每前进一格,用前面的数字乘以2,直到最后一格。请你们初步估算一下,当填到最后一格时,这个数字大概是多少?看谁估算的数字最接近正确答案。

4.老师将学生估算的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数字写在黑板上。

5.检验估算正确与否:请学生拿出计算器快速演算,(以二人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计算,另一人填写数字于方格内)同时请两名同学上台计算并填写。

6.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当算到第四排第八格时,数字已达到4294967296,后面的数字已大得连计算器也无法计算。)

7.老师填写4294967296于相应的方格内,请生读这个数字。(四十二亿九千四百九十六万七千二百九十六)

8.师: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当填写到第64格时,我们简直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天文数字,你们当初估算时有没有料到这个数字竟大到连计算器也无法演算?你能用一句话形容看到此天文数字时的感受吗?

9.这里涉及到你们初中将学到的一个数学问题:2的幂次方。印度有个名叫婵德拉的小女孩儿(板书:婵德拉,相机指导学习“婵”字,她从小就喜欢数学,并且发现以乘2的方式递进将得到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她巧妙地利用这一规律,为村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你们想了解这个有趣味的故事吗?婵德拉的智慧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中。

10.板题,齐读课题。

1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2.相机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三读课文,读通读懂课文。

1.第一次读文,解决部分简单问题:把课文读了一遍,你能解答你们刚才提出的哪个问题?

2.第二次读文,要求:读谁字音,画记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识字(可与同桌轻声交流),读通课文。

3.交流识记方法。

4.指导写字。

“染”:上边的“九”不要写成“丸”。

“填”:右边是“真”,框内有三横,防止写成两横。

5.第三次读文。

师:下面我们打一场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最有情感。朗读得最棒的同学将成为我们今天的擂主。为了你们比赛中的精彩表现,想不想把课文好好地再读一遍?注意边读边想,头脑中要再现棋盘的样子,争取读懂课文,把不理解的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开展朗读擂台赛,老师相机指导评议,评选出“擂主”。

三、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探究课文。

1.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用心读文,提出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

预设:

①填完整个棋盘,究竟需要多少大米?

②难道真的如婵德拉所说:“到棋盘的最后一格,全印度的土地全都会被这些米埋到膝盖那么深?”

2.围绕疑点,探究问题。

(1)当大米填到棋盘的第四排时,是以什么来计量的?(手推车)

(2)那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有趣的数学题。我们从第四排开始,以“车”为单位来计算,看看填完整个棋盘,究竟需要多少手推车大米。(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的演算推出当计算到第七排的最后一格时需4294967296手推车大米。)

(3)我们中国有13亿多人口,想想看,如果全中国13亿人都出动运完这部分大米,你们知道每个人需要运多少车吗?(三车还多)而这仅仅只是运完第七排的大米,如果算到第八格的最后一格,那我们每个中国人至少要运八百车左右才勉强够。

3.从量词的变化体会米量之多。

(1)从文中找出计算大米计量单位。

(板书:粒→汤匙→碗→车……)

(2)从计量单位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

(3)想象:如果印度有足够的大米,当仆人们算到最后几排时,还能用手推车为单位来计算吗?你认为可能需要什么来搬运计算?(货车,轮船,火车……)

4.抓表情体会人物心理。

(1)从文中找出村民们、仆人及王公表情变化的词句:

村民们:直摇头→有了笑容

仆人:嘲笑→不知怎么计算

王公:暗自高兴→吃力地站起来

(2)从他们的表情变化想象心理活动。

出示练习:

当婵德拉叫仆人们把2粒米放在棋盘的第一格,把4粒米放在第二格,8粒米放在第三格时……

村民们对她的选择直摇头,心想:( )

仆人们一边嘲笑一边想:( )

王公暗自高兴,心想:( )

二、拓展延伸。

1.婵德拉为什么要这么做?她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

2.除此外,你还觉得婵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如:她心地善良,关心大象,从七个兽医没有治好大象的病而她能治好这一对比,可以看出她思考问题不囿于常规,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

三、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搜集有关的'数学趣味故事或数学智力题,准备举办“智慧乐园”班队活动。

板书设计:

20印度王公的大米

粒→汤匙→碗→车……

婵德拉 村民们:直摇头→有了笑容

(聪明善良) 仆人们:嘲笑→不知怎么计算

王公:暗自高兴→吃力地站起来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工作计划7篇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四年级8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6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6篇

四年级语文工作总结模板8篇

小学美术四年级美术教案5篇

2024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8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四年级语文《白鹅》教案8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模板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8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