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分一分教案8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灵活性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案应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教案分一分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教案分一分教案8篇

小班教案分一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举小棒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感受学数学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每生一张长方形纸,每两生一捆12根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游戏:看谁好眼力?(老师快速伸出手指,学生说出是几?3个、2个、5个)

2、情境:听问题,用手指出示答案。

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此时,学生会出现复杂的表情、多样的手势。)

3、点名:(1)你为什么不伸手指?(2)你为什么这样表示?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学数学。这节课创设这样一个有趣的举手指情境,通过师举生说、师说生举,不但可以一下子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在不经意间把学生引入思考和创造状态:半个苹果怎样用手势表示呢?学生经过瞬间的皱紧眉头的思考之后,会出现多样的有趣的表示半个苹果的手势。这为下一步用什么样的一个数来表示一半作好了铺垫。

二、思考交流

1、思考:能否用其它的方式来表示一半呢?(提示:比如说画图来表示,或者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还可以创造一个数来表示。)

2、动笔试一试。

设计意图:当学生都明白用手指表示一半不太容易的时候,提问你能否用其它的方式来表示一半呢?这一问,能充分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会发现以前学的数不够用了,怎么办呢?此时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分数 ,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体会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认识分数

1、从学生的板演中,抓住 , 让这个学生向大家介绍这个数(怎么读、表示什么。学生能介绍多少是多少,剩下的老师介绍。)

(如果没有学生板演到 ,老师就说自己也找到了一个数,直接板演。)

2、体会的意义

(1)过渡: 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很多事物的一半。比如一张纸的一半。

(2)请同学们折出自己手里那张纸的 。

(3)课件演示,学生对照。

3、学生折一折:你能折出你手里那张纸的1/4吗?

4、交流不同的折法。

5、说一说:其中的2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其中的3份、4份呢?

6、认识 、 老师也来折一折: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其余的2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这几面有几个 ?

7、归纳

(1)都是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分数交朋友。(板书课题:跟分数交朋友)介绍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2)谁来说一说 表示的意义?

四、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各图中涂色的部分。

(注意一图两用,每个图说出涂色部分和空白部份的分数。)

2、判断。

3、按分数涂色。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数学。分数的认识在小学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分数。第二阶段是五年级上册,再认识分数。所以,在本节课中,不用也没有必要对分数的意义进行明确的表述。淡化定义,强化心象,便成了这种是概念又非概念的数学课所追求的教学境界。所以一定要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开展折一折(纸)、涂一涂(颜色)、举一举(小棒)等丰富的活动,来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与动手中来构建分数,来建立起对分数的数感,来感悟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意义。

五、游戏拓展

游戏:听口令,举小棒

规则:

(1)每同桌共12根小棒,听到口令后商量。

(2)老师说:举,其中一人就举起小棒。

依次要求学生举起12根小棒的

设计意图:不直接讲述分子和分母的意义,而是通过这一活动形式,来让学生自然地感悟分子、分母的内涵。同时,通过这一活动形式,来对刚刚认识的分数进行一个拓展,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到把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铺垫。

小班教案分一分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兔子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兔子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6个蘑菇、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兔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最矮”。

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是小兔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兔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

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矮。

二、创设小兔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最小”。

1、引导语:小兔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

2、哪只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

三、情境“分青菜”,体会青菜的大小和三只兔子的关系。

1、今天小兔一家要吃3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青菜)

3、哪棵给兔爸爸吃?为什么?哪棵给兔宝宝吃?为什么?哪棵给兔妈妈?为什么?

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青菜也是最大的。

四、情境“分胡萝卜”,感知“粗”、“细”。

1、引导语:刚才我们把大青菜给了兔爸爸,把小青菜给了妈妈,把最小的青菜给了兔宝宝。现在他们要吃胡萝卜了,胡萝卜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

人是讲胖的,胡萝卜要讲粗。

小结:兔爸爸胃口最大,吃的胡萝卜也是最粗的。

五、情境“分蘑菇”,引导幼儿操作。

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蘑菇)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兔爸爸吃得多一点,兔宝宝吃得少一点,兔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小班教案分一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房子。

2.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物品卡:红苹果、红草莓、黄梨、黄香蕉、绿葡萄、西瓜等等。

2.幼儿操作图片:香蕉、梨子、苹果,框子人手一份。

3.红、黄、绿三色房子各一。

活动过程:

1.认认说说。

(1) 老师展示物品卡。

(2) 请幼儿说说这些物品卡的名字和颜色。

师:今天有几个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那它们身上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2.游戏“分一分”。

(1)出示三色纸房子,让幼儿说说是什么颜色的。

(2)把水果放在相同色的房子里。

师:颜色妈妈告诉我,叫它的宝宝好回家了。(出示三色房子。)红房子是红色水果的家,叫红红的家;黄房子是黄色水果的家,叫黄黄的家;绿房子是绿色水果的家,是绿绿的家。我们来把它们送回家。会说:我把红苹果送到红红的家。

3.幼儿练习。

师:还有许多水果宝宝也要回家,宝宝们拿出椅子底下的篮子,把水果送回家,要求边送边说:我把xx水果送到xx的家。

4.游戏:“抱一抱”。

宝宝们真能干,现在许多小树叶也来和我们宝宝来玩一个“抱一抱”的游戏,请红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黄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绿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树叶宝宝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先是让孩子认认、说说,说出有哪些水果,它们有哪些颜色,然后集体根据颜色把水果匹配到相同色的房子里,并会说:我把xx送到xx的家,接着幼儿自己练习,并会边操作边使用引导语,最后通过游戏“抱一抱”更加巩固了孩子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分一分整个活动过程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达到了目标,但也有个别孩子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困难。由于此活动以游戏为主,孩子们学习兴趣较浓,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表现得轻松、愉快。在活动中我自始至终都是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留出更多的机会给孩子,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此次活动也还存在不足之处,在活动中有的孩子发言还不够大胆,我应该给予更多鼓励支持的目光或暗示语言给他们,这样,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会更好。

小班教案分一分教案篇4

活动目标:

体验把同一集合按数量分成不同的子集。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分类盒一个,穿珠5串,每串5个珠子。

活动过程:

让幼儿在分类盒每格放一串穿珠。

让幼儿想一想如何把每一串的5个穿珠分成两份,一份放在盒子里,一份放在分类盒外,每一串都要分得不一样。

幼儿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分得不一样”。如:幼儿将5个穿珠分成了2和3,问幼儿5个还可以怎么分。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孩子很感兴趣,我利用了游戏的形式学习了分成不同的子集。孩子们很容易掌握。但有部分孩子比较困难。

活动反思

大班数学《分一分》活动是让幼儿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数学对幼儿来说,是较抽象的思维概念,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我把双数比成都找到了好朋友的数字,单数比作需要找朋友的数字,将抽象的概念生活化,具体化,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中适当的给予引导,将游戏的方式交给幼儿,由幼儿自己理解并完成,每一操作过程结束小结,留意到每位幼儿的学习情况,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游戏简单的一带而过,当幼儿出现错误时,及时的帮助其修正,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如个别幼儿将双数和单数区分不清楚时候,不能忽略这些现象,在后面的环节中,要给予弥补,结合《幼儿用书》的实际生活经验看一看糖葫芦哪些是双数的,哪些是单数的,加入了迁移生活经验的活动,体现了数学活动的生活化。

?分一分》活动提倡的是操作性和游戏性,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受益,真正体验到操作游戏的快乐,这也是《分一分》活动的主要目的,整个活动条理清楚,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结果,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获得经验,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使得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幼儿熟练掌握任意数是单数还是双数?这是我下一步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总之整个活动在动静交替中进行,且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单双数的概念,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

小班教案分一分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复习大、小,认识红色、黄色、绿色并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学习按指令向一个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拥挤。

3、通过对唱游戏,感知歌曲的对答情趣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活动准备

1、红、黄、绿小猫图贴,每个幼儿一个。

2、红、黄、绿小鱼许多。

3、课件-颜色

活动过程

一、问候

1、听音乐开火车进教室。

2、师生问候:挨个抱着每个宝宝亲吻表示问候。

3、出示大猫图贴和小猫图贴:请小朋友跟猫眯打招呼(喵喵喵!)请幼儿区分大、小。

4、我们来和小猫做游戏:

宝贝们闭上眼睛,把你们变成小猫宝宝吧!我来做你们的妈妈吧!(喵!)妈妈和宝宝一起看这里有一些礼物,我们来把这些礼物分一分,大帽子、大裙子给谁?小帽子、小裙子给谁?请幼儿动手进行操作。

二、运动

音乐游戏:《好看的颜色在这里》今天的小猫真漂亮,小朋友看看都有哪几种颜色?——认识红、黄-绿

1、我们共同用好听的声音来问候吧!《好看的颜色在这里》一唱一答的形式,按颜色进行回答。

2、教师带幼儿复习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唱歌)

三、快乐游戏:《小猫捉鱼》

1、向指定方向爬,并取物。

2、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请小猫们把取回来的鱼按颜色进行分类。

3、进一步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请小猫根据自己身上的颜色去捉鱼。

四、温馨

小猫玩累了需要回家休息,请小猫按照身上的颜色乘坐火车回家。

小班教案分一分教案篇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展思维;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3、情感态度。

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吃水果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学生交流回答)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苹果图)

师:老师今天决定把4个苹果奖励给两位表现优秀的同学,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才公平呢?大家帮帮老师好吗?

如果老师手里有2个苹果呢,该怎么分呢?

如果老师手里只有1个苹果,那又该怎么分呢?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分一分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师:(课件演示不平均分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必须是平均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认识1/2

师:那一半我们可以怎么表示呢?

师:请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

请全班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或写,再请同学上台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半。

根据学生画、写的情况,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去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表示一半的?

师:(用多媒体配合讲解+的含义展示一半可以用1/2表示,读作二分之一,1/2是分数﹚请看,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苹果的1/2,那另外一份呢?

师: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哪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你更喜欢用哪种呢?

(学生交流回答)

2、涂一涂,进一步体会1/2。

师:同学们看教材第67页中间,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涂出这些图形的1/2。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全班展示:说说你是怎么表示1/2的?(指名学生黑板上边展示边回答,师适时强调平均分)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涂其中的一份就是1/2

3、进一步认识分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这个分数,其实分数还有很多,你能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得到其他的分数吗?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板书收集学生创造的分数)

(1)生展示自己得到的分数,正方形折出1/4

师:说说你找的分数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生:我折的是1/4,我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涂出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师:对折两次,打开后就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就是它的……

师:这是谁的?你找的是多少?(1/4﹚肯定吗?(指着第二个图)这又是谁的?你找的是多少?(1/4﹚是吗?

﹙对比黑板上的三幅图)涂色部分不一样,都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看来,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

(2)圆形折出3/8。

师:出示圆的折纸和展开图。演示折纸的方法后,引导学生观察能得到哪些分数并涂一涂。

生:1/8,2/8,3/8……

师:总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3﹚长方形折出4/5。

师:利用一个长方形纸片,你能折出4/5吗?还能折出几分之几。

生:自由探究活动。

2、说分数。

师:如果不用折纸,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生1: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如果取了6份,就用6/8表示,如果取了8份,就用8/8表示。

生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6份,如果取了1份,就用1/16表示,如果取了8份,就用8/16表示。

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分数?你认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小组交流汇报)

生:我在路上见到过……

生:我在商场里见到过……

生:可以上网查询。

生:看电视,读报纸,问家长……

教师以小组成员的身份作适当的补充。

3、小结: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取其中的几份,就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生活中的分数,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认一认,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像1/2,1/4,3/8……都是今天学习的'分数。

师:课件演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直观学习

教师小结:一个分数,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师:仔细看老师写一个分数。(板书:3/4﹚发现了吗?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板书巩固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法)

师小结:在写分数时,我们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这个数读作:四分之三。(板书:读作四分之三)

你能用这种方法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吗?(学生个别汇报)

师:借助黑板上的分数巩固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交流汇报)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

与同桌说一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试一试。

﹙1﹚出示教材68页最上三幅图。

①三个图都表示什么分数?

②为什么能表示相同的分数?

﹙2﹚教材68页中间图。

①这四个图能表示哪些分数?(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展示交流)

2、知识拓展。(出示课件智勇大闯关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班教案分一分教案篇7

设计说明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还是读、写方法以及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在学习分数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因此,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形式,逐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明确几分之一,就要把合作学习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1.创设实践操作活动,实现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了自主提升。

2.为巩固新知,及时安排相关练习。

要想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得如何,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及时的练习能对新知的巩固起到促进作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每个知识点教完之后,都安排了“做一做”这一环节,既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巩固了学生所学的新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正方形纸 长方形纸 圆形纸 水彩笔

教学过程

小班教案分一分教案篇8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

淘气和笑笑去餐厅吃饭,点了2杯果汁和1个披萨,你认为怎样分公平?

2.提出问题。

要把2杯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几杯呢?(1杯)

把1个披萨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几个?(半个)

3.继续提出问题。

半个应该怎样来表示呢?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

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把你的想法写在本子上。(学生动手创作)

4.全班交流。

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生个别汇报。

师:每个人的表示方法都不同,但是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怎样表示才能让人一目了然又便于交流沟通呢?这时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数,那就是分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门。通过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分数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二分之一”。

师: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2份,每1份就是这个披萨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板书)

指导学生读、写。(指出“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1份)

2.出示教材67页情境图3。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图形?

生个别汇报。

师:请同学们分别涂出每个图形的,涂完后与同桌互相交流。

生个别汇报。(引导学生说清楚是怎样涂出每个图形的的。例如: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的部分就是它的)

3.动手操作,展示图形的二分之一。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大家想不想试试动手折出二分之一,并用水彩笔表示出来。从准备好的纸中找出一张你喜欢的图形,开始吧!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折出的图形的二分之一?

学生汇报:

生1: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其中的1份表示它的二分之一。

生2: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其中的1份表示它的二分之一。

生3:把一张圆形纸对折,其中的1份表示它的二分之一。

(把这些图形纸贴在黑板上)

师: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表示二分之一,为什么形状不一样,却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它们都被平均分成了2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师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那么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

4.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得到不同的分数。(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集体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得到分数的过程。例如: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份,得到了什么分数……)

小班教案分一分教案8篇相关文章:

小班《游戏》教案8篇

手指游戏小班教案8篇

小班心理教案8篇

小班洗脸教案8篇

小班彩虹梯教案8篇

幼儿小班感恩活动教案8篇

小班《雨》教案最新8篇

小班幼儿体育教案参考8篇

小班新年教案8篇

小班健康教案最新8篇

小班教案分一分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