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将实际教学进度融入教案中,才能确保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连贯性,教师需要认真规划每节课的教案,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秋节》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秋节》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钱币的简单换算。
2、培养钱币换算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数学图卡组。
2、幼儿事先收集蔬菜、水果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并叙述买东西的经历。
(1)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
(2)教师:超市里的东西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价格也不同,你都买过什么东西?知道是多少钱嘛?你是从哪里知道价格的?
2、亲身体验,情境游戏"超市购物"
(1)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蔬菜、水果图片布置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置价格标签。
(2)幼儿进行游戏,自由购物,到柜台前结账。
(3)幼儿必须依据手中不同物品的不同价格,用对应的钱付款。
(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交流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的计算方法。
(5)可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增加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多买一种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
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中秋节》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5、听故事《嫦娥奔月》。
《中秋节》教案篇3
设计思想
小朋友是不允许玩儿火的,因为小孩子是不允许玩儿火的,小孩子还没有对火很好的认识,因为小孩子不能对火控制好,所以小朋友们不要随便玩儿火哦!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幼儿认识玩儿火的危险,火灾会对人民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从小培养幼儿的防火意识。
活动目标
教育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活动准备
有关灭火的录像,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
活动过程
一、游戏:
灭蜡烛 教师出示蜡烛,点燃。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 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二、讨论:
“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小结:
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三、请幼儿看录像。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
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四 、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号。
讨论
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小朋友想一想,爷爷、奶奶生炉子的时候,用扇子轻轻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来灭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
《中秋节》教案篇4
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切实做好“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青桥学校将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日小报评比活动。
一、活动目的
丰富中小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进一步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发挥未成年人主体作用和家校互动的纽带作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对象
全校中小学生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颜玫
成员:
四、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
以中秋节为主题,突出传统节日由来、节日传说、节日习俗、节日食品和节日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要求内容精炼、图文并茂,色彩搭配合理、作品有创意、报头新颖、贴切。
2、作品形式。
手抄报和电子报均可(打印成纸质)。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绘画展现为主,小学高年级学生以文字采集为主,中学生则更多地表现自身感悟和创作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电子杂志、博客、网页等新兴媒介创作各具特色的“电子节日小报”。
五、报送数量、规格要求与收件截止时间
1、报送数量:各班在本单位比赛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作品上报学校。
每个班送优秀作品2幅;学校再评比出小学、初中各一副报送教体局。
2、报送要求:每件作品尺寸为4开,单面创作,作品背面左下角请用正楷字体注明:学校、作者姓名(不得超过1人)、组别、作品种类、作品名称、指导教师(不得超过1人)。
3、收件截止时间:20xx年x月x日。
六、评选表彰。
1、分小学组、初中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2、指导学生获一等奖的老师颁发“优秀指导老师奖”。
《中秋节》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
介绍节日——欣赏故事——亲子游戏——谈话品尝
活动内容:
一、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亲子游戏
游戏一:手指游戏:《变变变》
玩法:用小手指做游戏。
游戏二:韵律游戏《拍手点头》
玩法:根据音乐的节奏与歌词来进行拍手和点头动作。
游戏三:粘泡泡糖
玩法:家长和幼儿一起问教师:“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教师回答:“两个两个粘”后面的主持人可随机说。
游戏四:击鼓传花
玩法:一人在敲鼓,一人用传花的方式进行,当音乐停止时,物品在谁的手上,就由谁来进行表演。
四、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中秋节》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