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教案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时间,教案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有助于教师合理分配时间和控制教学进度,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精选教案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精选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引导幼儿比较两种物体的高矮,懂得高与矮的比较是相对的。培养幼儿比高矮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悬挂气球,同样大小的红色、绿色大长方体积木各一块,两张小鸡和小鸭图片,一把贴绒小椅子。
2.每人一份高矮不同的材料:红色、绿色的小长方体积木、圆柱体积木各若干,木珠若干,大小不同的量杯各一个,套管、盘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1.谁拍到了气球请甲乙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
2.与同伴比高矮幼儿两两组合比高矮,讲出谁高、谁矮或两个人一样高。自由交换伙伴再比,可多次进行。
3.比用具幼儿在活动室中自由寻找两种用具比较高矮:如热水瓶高,杯子矮;组合柜高,小椅子矮……
4.比积木教师出示红色、绿色长方体大积木各一块,变换摆放方法,让幼儿观察比较:两块积木平放——一样高;红积木竖起来,绿积木平放——红高绿矮;红积木平放,绿积木竖起来——红矮绿高。教师拿掉红积木,问:绿积木是高还是矮?由此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分组操作:幼儿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进行比较。
1.让幼儿用同样方法将相同数量的小长方体积木在桌子上搭高。
2.让幼儿将相同数量的木珠穿入套管,再插在凸钉盘上,相互比高矮。
3.让幼儿将大小不同的两只量杯比高矮。
4.请幼儿把6块红圆柱体积木搭在一起,再把柱体积木搭在一起,然后比一比。
演示游戏:教师出示小鸡、小鸭的图片玩游戏。教师请幼儿判断一下小鸡、小鸭哪个高,哪个矮?教师揭去遮盖的布,幼儿看到小鸡站在小椅子上,小鸭站在地上。
5块绿圆再请他们想一想,小鸡、小鸭哪个高,哪个矮?教师可边说边把小鸡从椅子上取下来与小鸭比,使幼儿懂得比高矮必须在同一平面上。
延伸活动:
教师让幼儿到操场上去找任何一种物体与自己比高矮。如,让幼儿比过后说,我和大树比,树高我矮;我和栏杆比,我高栏杆矮。教师提醒幼儿要站在同一平面上做比较。教师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别比高矮,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比高矮,该怎样比?把比的方法告诉大家。
幼儿园精选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乐于在集体面前用动作来表现生活中洗澡的过程。
2、体验与同伴一起模仿洗澡所带来的快乐。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乐意模仿洗澡的过程。
难点:大胆的用动作来表现洗澡的过程。
活动准备:
录音机,洗澡歌的磁带,沐浴露瓶一个,玩具小狗一只。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刷牙、洗脸、梳头》,导入活动。
师:我们一起来刷牙、洗脸、梳头好吗?
我们刷牙、洗脸洗好了,现在我们来洗澡,好吗?
师:爸爸妈妈平时在家给小朋友洗澡,是怎样洗的呢?
2、引导幼儿讲述并模仿洗澡的过程。
师请个别幼儿讲述并模仿动作,师引导幼儿一起跟做。
3、幼儿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洗澡一遍。(动作有所变化)
4、刚才我们洗澡时,忘记了涂沐浴露,我们用沐浴露再洗一次,好吗?
5、以游戏化的口吻,请小动物来检查幼儿是否洗干净了,适当的提出小手、肚皮等地方没有洗干净,要求重心再洗一次。动作变换。
小结:小朋友洗澡洗的真干净,现在,我们和小狗一起来跳舞,好吗?
活动结束:
放《晚安》的音乐,幼儿和小动物一起跳舞。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幼儿园精选教案篇3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瓦片、木桩、竹筒
2、浆糊、颜料、挤花袋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挤花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很特别的作画工具
二、幼儿探索使用作画工具的方法
1、 提问:你在画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2、
三、引导幼儿欣赏范例
1、 以故事引出:“有趣的脸”
2、 提问:什么地方很有趣?
3、 如果你是画师,你想画一张怎样的脸?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讲评
1、 你画了一张怎么样的脸?
2、 你还喜欢哪张脸?为什么?
活动目标:
1、感知线条、图案装饰的'美,引导幼儿运用裱花的方法来画有趣的脸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体验活动中带来的乐趣
幼儿园精选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大意,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跳跃的声音模仿杜鹃的叫声。
3、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布谷鸟)的美好情感。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绘有简单风景的图片一幅。
2、可活动的小朋友、杜鹃鸟图片。
活动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春天来了,我走在草地上,突然听到了‘咕咕’的叫声,这是谁在叫呢?”
2、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教师继续操作教具并讲述歌词内容,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小朋友走在什么地方,听见杜鹃在唱歌?最后杜鹃怎么了?
(2)教师:“你们也跟我来找找小杜鹃吧。”幼儿随音乐学念第一段歌词。
(3)幼儿轻轻地学唱第一段歌曲。
(4)在动作暗示下,教师提醒幼儿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双手放在胸前)。
(5)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第二段歌词内容。
(6)幼儿轻轻学唱第二段歌词。
(7)教师提醒幼儿唱准跳音“咕咕”。
3、幼儿完整地表演唱歌曲一遍。
(1)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2)幼儿根据歌词进行表演,感受歌曲意境,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去‘草地’上寻找顽皮的杜鹃”。第一段边走边唱,第二段坐在“草地”(地板)上唱。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欢乐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歌曲增添了几分诙谐与风趣。“5 3”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呼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
教学中,我首先让孩子通过聆听,听出歌曲中,杜鹃的叫声,孩子们都能听出来,并跟着模仿唱,这就掌握了歌曲中“5 3 ”这个音,并在教学中加入“3 1”两个声部模拟“咕咕”声,使演唱更富有意境美。找到歌曲中的相同的旋律也是学习的重点,多数孩子能通过聆听和识读乐谱找到第一句中前后半句旋律相同,第二乐句与第三乐句旋律相同。歌曲的难点在每一句开始的几个音的音准的把握上,尤其是第一乐句主和旋“1 3 5”三个音的音准,主要还通过跟琴声反复模唱掌握的,在完整唱好歌曲后,还给学生加入了情景剧表演环节,孩子们非常乐于参加表演,能把要唱的歌曲变成自己喜欢唱的歌曲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
幼儿园精选教案篇5
活动目标:
学习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或形状)进行分类,并会选择相应的标记。
活动准备
1、教具:红色的圆片片、方片片各5个;红、绿、方、圆标记各一个。
2、小组操作材料:红、绿、方、圆标记和分类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创设为小猫整理玩具的情景,激发孩子分玩具的兴趣
1、请一幼儿将一样的片片放在一起。
2、请幼儿选择相应的标记,边送边说:“x标记送给x片片。
二、小组活动:鼓励幼儿帮助小猫认真、仔细地分玩具,并做好标记
1、分红、绿瓶盖;
2、分红、绿棋子;
3、分方、圆同色小积木;
4、分方、圆同色卡片;
5、分方、圆同色棋子。
操作要求:
1、分好玩具再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x标记送给xx。”
2、玩好一组,可以请老师检查后,整理好学具再到另一组活动。
三、游戏:找圈圈
按标记听琴声滑音迅速站到相应的圈圈里。
(巩固分类,提高幼儿排除颜色、形状的干扰,按标记选择相应圈圈的能力。)
四、活动评价:
小猫谢谢小朋友帮助他整理玩具,按要求整理好操作材料,并邀请大家跳一个庆祝舞。
幼儿园精选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穿越森林”,训练幼儿绕过障碍物快跑。
2、巩固练习幼儿的平衡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规则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音乐:小兔子
2、小树(替代物)、独木桥,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组织幼儿带好小兔头饰跟着“兔妈妈”跳进场地。
2、随音乐做律动“小兔跳跳”,一起活动锻炼身体。
二、展开
1、兔妈妈说:“孩子们,森林里经常会出现大灰狼,如果我们碰到大灰狼怎么办?(让幼儿自由的回答)
打不过就赶快跑,可是森林里有很多树很难跑,也很难跑得快,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练习一下穿越森林的本领,好吗?
2、讲解游戏的方法并示范。
(1)把全班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站在起跑线后;
当发出起跑信号后,两队的第一个幼儿就按图示向前跑,跑到终点后,再从旁边跑回拍一下下一个幼儿的手;
依次进行,以先跑完的一队为胜。
(游戏进行一次)
(2)游戏规则
~跑时不得碰倒小树,如碰倒,必须扶起后再跑。
~接力的幼儿要被拍到手后才能跑出。
游戏进行第二次。
根据幼儿兴趣 ,增加难度要走过独木桥再绕回来。
三、结束
1、表扬本领学得好的小兔子,并奖励小兔子,跟着妈妈到草地上去吃草。
2、放轻松音乐,带幼儿放松到“草地”上去“吃草”,玩乐。
“吃饱了,我们回家吧!”小兔子即随着妈妈愉快地回教室。
幼儿园精选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体会创编的乐趣,感受语言美带来的意境美。
2、了解诗歌语句结构,能够大胆用连动性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3、学习运用动词:飘、落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水彩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请幼儿在户外捡落叶后进教室,教师提问:
1、小朋友看看手里拿的叶子像什么呀?(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会成现在的颜色?
教师总结: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变黄了,一阵秋风吹过,小树叶就跟着风姐姐怎样呢?(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飘的'动作)
3、飘起来的小树叶又像是什么呀?(鼓励幼儿再次大胆想象,大胆讲述)
二、再现已有知识经验,为创编做基??
师:现在我们就来当小树叶,一会儿,我们就跟着风姐姐用最轻、最美的动作飘起来,风停下时候,小朋友就要赶快想一想:你会落到哪里?(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树叶随风飞舞的情形后引导幼儿说出树叶有可能落的地方)
三、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师:刚才,我们的树叶跟着风姐姐去了好多地方。老师记下来的就有这些(分别用简笔画形式画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提问:
在这些地方都住着有谁?它看见小树叶,会拿小树叶来干什么?(引导幼儿用诗歌语句说出如:树叶落在小河里,小鱼游过来,把它当作伞)
请个别幼儿讲述后再分组讲述,将自己所想讲给朋友听。
四、延伸活动
师:小朋友讲得真好,现在老师就请小朋友将你们想的记下来,带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听。(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用图加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再进行讲述)
活动反思:
活动《落叶》是我们很少接触到的诗歌欣赏。由于最近都在上有关树叶的主题活动,小朋友们对身边的落叶都很熟悉,所以孩子们对活动比较感兴趣。特别是最后的仿编诗歌,我发现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很仔细,袁帅说:“树叶落在草地上,七星瓢虫爬过来,躺在上面,把它当做摇篮。”、汪涵说:“树叶落在草地上,小猪拿起来,把它当做扇子。”等等,小朋友好象对仿编诗歌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把他们编的句子合起来编到诗歌里,小朋友听到是自己编的句子,都非常兴奋,编的就更起劲了。
虽说到最后活动将近半个小时,但时间好象还是太短。于是,我就请小朋友活动后找个好朋友一起编,或编给老师听。活动后我想,孩子对仿编诗歌的兴趣这么高,何不请他们把编好的句子让爸爸妈妈写好带到幼儿园来,再编成新的诗歌,贴在班级里,孩子们肯定会更开心的。
幼儿园精选教案篇8
活动目标:
观察小蛇吞进不同水果后肚子的变化,大胆想象,乐意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ppt、水果图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测:这是什么
1、ppt激趣。
主要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从局部开始猜测,教师可适时追问)
要点:幼儿对小蛇局部特征的感知。
2、小蛇律动。
要点:幼儿随音乐模拟小蛇动态的行为表现。
过渡:小蛇很饿啊,它扭呀扭呀来到了果园,果园里会有什么水果给小蛇吃呢?
二、观察:小蛇吃苹果
1、第一次观察:吃一个苹果
主要提问:
(1)小蛇看见一只圆圆的苹果,会怎么做?
(2)一只苹果被吞进小蛇的肚子,小蛇的肚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2、第二次观察:吃三个苹果
主要提问:
(1)小蛇吃到苹果了吗?为什么?
(2)小蛇吃了几个苹果?
(3)小蛇吞进3只苹果,它的肚子变成什么样?象什么?
三、操作:小蛇吃水果
1、自主操作(每桌常见的水果、小蛇的图片若干)
要点:提醒幼儿将小蛇吃完水果后的图片翻过来观察展开想象。
2、交流分享。
四、延伸:
小蛇吞进不同的水果,肚子就会变得不一样,真有趣。有时间我们可以再去看看《好饿的小蛇》这本图画书,看看这条小蛇还吃了什么,它的肚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幼儿园精选教案最新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