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编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资源和材料,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下册语文下册教案优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语文下册教案篇1
?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送、什、么、朵、还、写、高、兴,认识新的偏旁,理解“生日”、“喜欢”、“祝”、“高兴”等词语的意思,能用“喜欢”说一句话。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能制作并说清楚怎样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妈妈
4、体会关心他人的感情
重点难点:生字词的教学是难点,重点是让小朋友懂得关心他人的道理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7个生字:送、什、么、朵、还、写、高、兴,认识新的偏旁“冖”,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小朋友,你们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妈妈过生日的时候,东东给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
lǐwù
板书:给妈妈的礼物
读题
(二)新授
(1)谁要送给妈妈礼物?
(2)为什么要送礼物给妈妈?
(3)东东想送什么礼物给妈妈?
sòngshén me
板书:送什么
(4)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妈妈收到礼物后,心情怎么样?
gāo xìng
板书:高兴
(5)自学课文:根据拼音,读生字、读课文、(自由读)理解大意、认识新的部首
(6)检查自学: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读课文,齐读
(7)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东东想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东东有没有做?(说明东东在打算、作准备)东东还在打算,可见妈妈的生日到了没有?你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既然没到,又为何作打算?“就快到了”,“快”是什么意思,(就要到了,但还没到)
送什么好呢?
sòng
送:。这个字是什么结构,这个字中有一个什么偏旁我们已经学过?你是怎么记得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先关上门再走)(书空)
shén me
什么
什:翘舌音左右结构左边是“亻”,右边是“十”
么:轻声,半包围,其中有一个笔画在“车”中也有,笔画名称是什么呢?书空
教师:(拿起本子)送什么呢?
(走到学生身边)送什么呢?
让学生领悟“什么”表示疑问。
东东用什么礼物来庆祝妈妈的生日?
画了一朵大红花,还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duǒ
大红花是一朵朵的,“朵”上下结构上面是“几”,下面是“木”
xiě
写:认识新的偏旁“冖”,笔顺:书空
妈妈收到东东的礼物后,心情怎样?
高兴
谁来表现一下高兴的样子
你看他的嘴都合不上了,所以“高”字有口,“兴”字下面的两点是分开的。
gāo
高:上下结构
xìng
兴:上下结构上面的三点不能写得太开,下面的两点不能把粘在一块儿。
(三)巩固:认读生字
(四)作业:通读课文
做课后第三题:读读写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
2、深入理解课文,能用“喜欢”说一句话
3、懂得关心他人
4、作一件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指名读第一段
小黑板:妈妈的生日/快到了,我想/送妈妈一件礼物
要读出就要快到了的语气。
2、看图,说说东东是怎样为妈妈准备礼物的。
东东为什么要画一朵妈妈喜欢的大红花
(东东知道妈妈的爱好,说明东东关心妈妈,爱妈妈)
那你知道_妈喜欢什么吗?
东东除了准备妈妈喜欢的礼物,还有什么行动表现出他爱妈妈吗?
东东写了一句祝福语:“祝妈妈生日快乐”
“祝”可以用别的什么词代替?希望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想:东东把礼物送给妈妈的时候是怎么对妈妈说的?
妈妈收到礼物是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她会对东东说些什么?
板书:妈妈看了高兴的说:“你做的礼物,我真喜欢。”
指名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问:妈妈为什么很高兴?
因为东东记得妈妈的生日,还送了礼物给妈妈,所以妈妈高兴。
东东可以送别的礼物送给妈妈吗?
为什么画了一朵妈妈喜欢的大红花呢?爱妈妈
东东为什么要亲自做一份礼物给妈妈?爱妈妈
小朋友,你们爱妈妈吗,你们是怎么做的?
元旦快到了,我们也学东东送给妈妈一件礼物礼物,祝贺节日。
4、看图说话:用“谁喜欢干什么”说一句话。
(三)作业:
1、读写生字和词语
2、扩词:送、朵、写、祝
3、作一件礼物送给妈妈。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进一步体会关心他人
教学过程:
1、指名读,齐读(生字卡片生字词),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指名读,齐读(要求有感情)
3、评一评:谁送给妈妈的礼物做的最认真。
1)比一比
2)练习表演
(东东把礼物送给妈妈的时候,说些什么?妈妈收到礼物的时候表情如何,说些什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具准备:
录音机、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
三、齐读词语,体会特征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
教学后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6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秘最开心的事情。
一年级下册语文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能判断汉字的结构将汉字按结构分类。
2、朗读儿歌背诵儿歌。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3、了解生活中招牌识字的方法,并提高生活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汉字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能判断汉字的结构将汉字按结构分类。
难点:1、朗读儿歌背诵儿歌。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2、了解生活中招牌识字的方法,并提高生活识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连一连
1、看一看
学生自己先看一看题,然后跟身边的大人说一说应该怎样连一连。如果读不懂,请身边的大人读一读两边小泡泡里的话。
2、说一说
(1)听老师读一读小泡泡里温馨。
(2)听老师借例子说一说连线。
花朵的
“花”字是上下结构的字。“星”是上下结构的字。原来,有“花”字的篮子里是要收纳上下结构的字。
“清”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地”也是左右结构的字。原来有“清”字的这个篮子是收纳左右结构的字。
3、连一连
拿起笔在语文园地六“连一连”处连一连。(学生连线)
4、交流
明天的“明”,放入装有“清”字的篮子里。树叶的“叶”也是放入装有
“清”字的篮子里。一只小鸟的“只”放入装有
“花”字的篮子里;金色的“色”放入装有
“花”字的篮子里;一把伞的“把”放入装有“清”字的篮子里;尘土的“尘”放入装有“花”字的篮子里。
5、读一读
对照连线,读一读上下结构的字。
对照连线,读一读左右结构的字。
二、读一读,背一背
1、读一读表示方位的字。
前
后
左
右
东
南
西
北
2、读一读方位词儿歌
跟着老师读;和老师轮读;
3、背一背方位词儿歌。
(1)填字背诵。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后面是(),
左面是(),右面是()。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面是东,()面是西,
()面是北,()面是南。
(2)背给身边的人听。
4、用一用
看图,按要求指出方位:
这幅图中,学校坐落在什么方位?学校在小明的哪一面?小明面向什么方向?红旗往什么方向飘?
三、展示台
1、听2位小朋友介绍自己生活中的识字。(教师边根据音频介绍边相应地操作ppt,出示:人民路、小卖部、报刊亭、电影院、卫生院;学生边听边看边根据音频中小朋友的指示读一读这些招牌名称)
2、跟大人说一说自己学到了怎样的识字经验。
3、课后完成一个作业:收集一些招牌上的字,拍照并做成小册子,约上好朋友,大家拿出来展示分享。要注意的是,收集的这些字,能准确认读出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初步感受诗人笔下月亮的特点。
3、在亲子阅读中,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初步感受诗人笔下月亮的特点。
3、在亲子阅读中,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说一说诗人李白
(1)自己说一说了解到的李白,说给大人听。
(2)听老师说一说李白。
2、跟老师读一读
听老师的范读,并注意老师对一些读得短促或者拖长音的字的提醒。然后,照老师这样读,自己读一读。读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老师提醒的地方
教师的提醒:“小时不识月”,注意了,
“不”“识”“月”这三个字,建议小朋友读得轻快短促,这样,给人的感觉会可爱一些。
“呼作白玉盘。”小时候,见到天空中皎洁的圆月,想也没想,就直接把它叫做白玉盘。
“作”“白”“玉”这三个字,建议小朋友读起来,依然要读得轻巧短促。这样轻巧短促地读,小孩子的那份可爱便能直观地感受得到的。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疑”这里是怀疑的意思,稍稍拖长音读;云端,拖长音读,这样读能让人想象到这样的画面:小孩子正在静静地看着那皎洁的圆月,又开始怀疑那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
3、师生一起读。
4、师生一起背诵。(想象画面背诵)
5、欣赏吟唱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就是说,古人常常会给这样的诗谱曲吟唱出来。吟唱带给我们的感觉,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听一听。(播放《古朗月行》节选的吟唱)
二、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
1、打着节奏读。(教师范读,学生照样子读。)
2、用家乡话读。(教师用自己的家乡话读,学生用自己的家乡话读。)
3、一问一答读。(和大人一问一答读。)
4、自己编着读。
(1)看教师怎么编。
谁会爬?
乌龟会爬。
乌龟怎样爬?
伸长脖子慢慢挪。
(2)邀请大人,各自编一段读一读。
一年级下册语文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走、冬、春、百、瓜、果、谷、北”8个字;会认“季、歌、唱、种、行、园、粮、食”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重点指导“瓜”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请到了教室里,你们喜欢哪个季节?
2。师配乐范读课文。师:你们想读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翻开书,自由的读一读,不会认的字多读一读。
2。小组内组长领读。
3。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习情况。
4。指名当“小老师”。
5。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二、分节细读
1、学习第一节
(1)全班齐读第一节。
(2)指名朗读第一节。
(3)学习第一行,体会“悄悄”的意思。
指名朗读第一行。教师:春天来了,它悄悄地向我们走来,谁能学学“悄悄地走来”吗?指名学生模仿“悄悄悄走”让学生感知“悄悄”就是让人不易察觉到。
春天是怎样悄悄地走来的呢?你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呢?(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如:树不知不觉发芽了,草变绿了……)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吗?
(4)指名朗读二、三行(课件播放:溪水流动“丁冬、丁冬”的声音。)
师:听“丁冬、丁冬”溪水流得多么欢快啊!谁能用欢快的语气读一读。(读后同学互评,同位互读互听。)
师:刚才我们读了春天溪水在唱歌,你在春天里还听到谁在唱歌?(学生讨论,如:小鸟、燕子、春雨等)
(5)指名朗读四、五行
你看到春天有哪些花开了?(从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知道春天有很多花开了,这就是“百花齐放”)
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在忙着干什么呢?(齐读“春耕春种忙”)
师:春天多美啊!小溪唱起了欢快的歌、花儿张开了笑脸,农民伯伯春耕春种忙,你能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吗?
(6)齐读第一节。
指导背诵:
出示:春天悄悄地走来,
( )唱起了歌儿。( )( )。( )齐放。( )忙。
三、学习生字:“走、冬、春、百”
一年级下册语文下册教案篇4
?皮皮和汪汪》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狗”、“次”、“抓”、“吃”、“答”等字,积累“商量”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团结合作的意义,树立合作意识。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树立合作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积累“商量”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1到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出示椰子树的图片:这是什么?
2、谈话:你们喜欢吃椰子吗?说说味道。
3、教师指着椰子树说:你们看,现在正是椰子成熟的季节,树上挂满了椰子,散出淡淡的清香,把小狗汪汪和小猴皮皮给吸引来了,可是它们都只能看着椰子树干着急,这是怎么回事,后来他们吃到椰子了吗?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指名反馈读,集体评议。
3、教师示范读,学生评议。
4、大家一起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理解内容,认读生字
(一)感知椰子的大、多,体会皮皮和汪汪的喜欢。
1、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椰子树的段落。
2、指名反馈。
3、读第一自然段,圈出生词。
4、读一读。
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启发想像。看着这么大这么多的椰子,它们会怎么想?
(二)了解皮皮和汪汪遇到的困难
1、教师:多么诱人的椰果呀,它们一开始吃上了吗?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
3、出示生词“围着、转来转去”
4、指名反馈:一开始为什么没吃上椰子?
汪汪:会游不会爬
皮皮:会爬不会游
5、皮皮汪汪都急坏了,在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
6、学生说说能帮助它们吃到椰子的办法。
(三)认读“商量”、“摘”
1、教师:小朋友们的办法真不错,不过它们也开始想办法了。
2、出示生字词“商量”,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3、指导读生词,找出生字。
4、引导学生做“摘”的动作,理解“摘”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狗、次、抓、吃、答、饱”等字,积累“商量”等词语。
2、朗读课文。
3、从文中感悟到互相合作的好处和快乐,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学过的生词卡片,指名认读。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文,感受合作的乐趣
1、教师:小朋友,皮皮和汪汪商量出一个什么办法?
2、它们是怎样做的呢?读4、5自然段。
3、出示两段中的生词:“仰、扔、俩、品尝、味、饱”。
4、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是怎样做的?
5、导读:“它俩坐在树下……圆圆的椰子”
6、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皮皮和汪汪因为互相合作吃到椰子的快乐。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把故事演一演。
2、教师导言: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许多事情也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而且合作就能做的更好。
3、学生说说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合作,体会合作的作用和乐趣。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2、学生自由说说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一年级下册语文下册教案篇5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华山)、小黑板、录音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谈话:
小朋友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吗?
小沉香劈开大山,救出了自己的妈妈,还记得这座大山叫什么吗?
板:华山
2、 说一说华山的特点:(高)
板:(简笔画)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轻声:
要求:
(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读通每句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 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登华山 山路远 远近 近山 腰间
艰难 情不自禁 吟诵
3、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4、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爬一次华山,看看到底有多高
(三)精读全文
1、第一自然段:
出示图一:
(1)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
(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3)师引说: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2、第二自然段:
(1)老师有首诗就是介绍了华山
出示: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自由读,指读,齐读
(2)师边画边述:
(3)小孩儿跟先生就是沿着这条山路爬上山顶的。
(4)爬这样的山路感觉怎么样?
①理解:“艰难”
指名读,读出“山高路险”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
(5)为什么爬华山如此艰难?(高)
(6)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
(7)出示图二:
让我们一起跟他们到华山顶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8)学习第四、五句
(9)指名读
(10)说一说句子意思
(11)动手比划一下“山腰间”
(12)与小朋友一起将句子用间笔画来体现
(13)讨论:
①白云不是在天上,这儿为什么写在山腰间?
②白云画在山的什么位置?
(14)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用一句什么话来评价华山?
“啊,华山真高哇!”
指名读,齐读
(15)如果你在华山顶上,你想说什么?做什么?
(16)小朋友们都忍不住了,这就叫“情不自禁”
出示“情不自禁”,指名读
(17)这个小孩儿跟你们一样也情不自禁了,吟诵起了一首小诗
板:(完整课题)咏
读题
这首诗的意思就蕴藏在课文中,你能找到吗?
(18)交流
(19)出示相应的两句句子
(20)师读诗,生接句
(21)指名读诗
(22)点拨
举头——抬头回首——回头
(23)要求给诗句配上动作读一读,背一背
3、第三自然段:
(1)这首诗吟诵得怎么样?听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2)这个老先生的反应跟大家一样
边读边配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4、第四自然段:
(1) 这个小孩儿真不简单,谁来介绍一下他是谁?
(2)为什么要用“才”七岁,(年纪小)
(3)这样的好诗竟然是一个刚7岁的寇准吟诵的
你知道他怎么吟诵出来的吗?
(认真学习语文)
(4)小朋友们想向寇准学些什么?
(5) 师小结:
寇准能吟诵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学习语文的结果,我们班小朋友也应向寇准那样从小学好语文,长大后用好语文。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我们跟小孩儿和先生再去华山看一看
,22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除了蓝天,远远近近
更无山与齐。的山都在华山脚下。
举头红日近,太阳显得那么近,山
回首白云低。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五)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正音、质疑
2、 给生字找朋友
3、 分析字形
沿:右半部分,上边是“”,不是“几”
近:先写“斤”,再写“辶”,第二笔是竖撇
与:熟字去偏旁记忆,“写”去掉“冖”
齐:撇捺要伸展
4、 描红、临写
(六)课外练习:
设计意图:
?咏华山》是“文藏诗”的一篇课文,也就是把一首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中,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启发。
1、围绕诗展开讨论.学习。
古诗是全文内容所在,先出示古诗设疑,围绕古诗学习课文,展开讨论。
2、借助文来解诗。
诗句蕴藏的意境就在文中,通过阅读课文绘制简笔画,简明.形象化古诗。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它有着一种全新的课型——文包诗,即把一首古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里,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阐发。
本课教学要求主要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同时认识1个偏旁。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4)能识字,会写字,能朗读,这才具备了阅读的基本条件,先要跨进门槛,而后才能登堂入室。所以识字、写字、读书无疑成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当然也是这课的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低年级阅读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始,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必要时也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在新课伊始,就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爬过哪些山,留下什么印象或感觉,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华山风光镜头,引发学生的向往与遐想。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古代有个7岁的小男孩,不但登上华山还念出一首赞美华山的诗呢!这样,学生便可带者急于知道详情的强烈愿望进入阅读。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孩子吟诗赞华山,成为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作者写孩子和先生登山情景,紧扣一个“高”字依次展开,先以“艰难地爬”暗示华山的陡峭高峻,次以两个感叹号渲染华山的陡峭高峻,再以具体描写展现华山的陡峭高峻。华山巍巍,耸入云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华山如此的壮观非凡?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生动形象的画面如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学生观察那悬崖峭壁上那条飘带似的山道,学生自然能体会到爬山之艰难。让学生欣赏那美丽的山顶景观,随机飘出相对应的语言文字。让课文语言在孩子头脑中变成美丽的风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孩,去登山,去读课文,同时助以表情动作来看蓝天,看群山,看太阳,看白云,体会文中人物观察角度的变化和不同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最真切的体验。
人们说:情动于中而发于外。面对如此峻峭雄奇、壮观非凡的华山,孩子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赞。“情不自禁”这一成语十分切合此时、此境、此情。但这词很难说清,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当自己获得成功时,情不自禁地说……
一年级下册语文下册教案优质5篇相关文章: